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长江、黄河、淮河、济水在我国古代称为"四渎"。四渎者,发源注海者也。四渎中的济水发源于河南省济源市王屋山上的太乙池,流经河南、山东,三隐三现,百折入海,神秘莫测。济水坚忍不拔、锲而不舍、不达于海誓不罢休的顽强探求精神与王屋山上愚公移山精神一脉相通。河南的济源,山东的济宁、济南、济阳都从济水而得名。济水流域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贤相名将、文人墨客不乏其人。自古就有帝王在王屋山设坛封禅祭天、济渎庙祭祀河渎神灵的盛事。  相似文献   

2.
济水祭祀文化,在中国山川祭祀史中占据重要地位,后汉乾祐二年<陇西公奉宣祭渎记>碑刻反映了在战乱纷争不休,皇朝更迭频仍的五代动荡时期朝廷祭祀济水的经过,有着较为特殊的文化内涵.通过对碑刻文化内涵、碑记人物的浅析,较为客观地反映了五代后汉时期的政治、社会状况.  相似文献   

3.
济水祭祀文化,堪称中国山川祭祀文化的历史缩影。《济渎庙北海坛祭品碑》反映了唐初以来附祭北海的礼制传统。“五项陈弊”的革除,折射了较为典型的历史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4.
王屋山与济水有着亲密的关系。自古以来,王屋山就有着悠久的道缘历史,高道频频活动于此;国家规格的济渎庙祭祀礼仪彰显了济水崇拜的至高地位。二者相伴而生、互相映衬构筑了王屋山道教文化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5.
上古祭坛是早期文坛。祭祀诗是祭祀文学的源头,也是中国早期文学的重要形态。从祭祀诗的功用出发,以是否直接运用于祭祀典礼为依据,祭祀诗可分为祭祀典礼上的祭祀歌辞和以祭祀场景为描写对象、以祭祀活动为创作题材的祭祀诗两大类型。前者是祭祀中的“诗”,后者是《诗》中的祭祀。对两种祭祀诗歌形态的辨析有助于进一步认识中国早期祭祀诗的特点,认清上古祭祀和早期文学的内在联系,从而界定祭祀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意义。  相似文献   

6.
济渎庙是济源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旅游资源,济渎庙庙会活动自古有之,是济源市民俗文化的典型代表.研究济渎庙庙会活动开展的历程和意义,对济渎庙庙会活动的可持续性发展,对济水文化和济水精神的传承,对济源市旅游产业的推进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林则徐的仕宦生涯中,敬天爱民是他始终奉行的处世理念.林则徐谨守官方祭祀礼规和传统习俗,祭祀是林则徐政治生涯及日常政务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为百姓祈雨祈晴祭祀城隍神、纠察司隍神、观音菩萨、北方明神及西岳华山之神,为虎门硝烟祭祀海神妈祖,为教化民众祭祀各路先贤.作为封建社会的名吏,林则徐更多的是借助祭祀替百姓祈福,为民请命,体现了一个封建政治家心忧天下、情系百姓的情怀.  相似文献   

8.
来稿须知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是由河南省教育厅主管、济源职业技术学院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期刊。本刊为季刊,季末出版。主要栏目有:高职教育研究、济水文化研究、理  相似文献   

9.
浙江温州苍南县宕顶吴氏宗族为浙南地区的闽南移民之后裔,其特有的“小过年”祭祀仪式已传承数百年之久,是闽浙移民宗族进行血缘与记忆认同的重要方式,同时也是移民宗族文化的重要载体.笔者数次至苍南县宕顶村进行田野调查并亲身经历该祭祀仪式,希冀通过对“小过年”祭祀仪式的缘起、传承、内涵、作用等方面的分析,还原该文化现象的基本形态,并在此基础之上探索其背后所蕴藏的社会因子与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0.
衣架,是现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要用到的家具,且形式多样,甚至可以成为装饰品。同样,在中国古代,衣架也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发挥着其重要而独特的作用。由于人们的生活方式、民族服饰以及社会制度的不断变迁,现代与古代的衣架,在形制方面已有很大的不同。在中国古代,衣架不单是简易的挂衣工具,而且也是一件底蕴深厚且造型独特、装饰别致的精美家具。关于中国古代衣架的记载,目前已经鲜见,因此力求从多个角度,来阐述中国古代衣架类家具,对于现代相关家具的设计与制作,是有建设性意义的。  相似文献   

11.
今日本冲绳县所辖的琉球群岛,古为独立的琉球王国,历史上与中国有密切的关系.明、清二代尤其是清顺治至光绪间,琉球国官员、学者、文士深受中华文化影响,创作了为数不少、颇具特色的汉诗作品.从历史渊源、创作概貌、艺术特色、思想内容等方面对琉球汉诗论述评术,有助于海交史研究.  相似文献   

12.
海南鹧鸪茶的民族植物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鹧鸪茶系大戟科野桐属植物,具有消炎、利胆、镇痛等多种药用功效和保健作用.它既是海南民间的一种重要药用植物,同时又是一种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代茶饮料植物.文章从民族植物学的视角讨论了鹧鸪茶名称的由来、中药古籍中关于鹧鸪茶药用功效的描述以及海南鹧鸪茶的开发利用状况,指出了目前我国在鹧鸪茶的研发过程中尚存在的若干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白马山自然保护区国家珍稀濒危植物资源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中国植物红皮书》(第1册)和《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名录》,白马山自然保护区有珍稀濒危植物共计37科44属49种(不重复计算,包括归化种),其中蕨类植物3科3属3种,裸子植物6科6属7种,被子植物28科35属39种,占四川省珍稀濒危植物总数的46 67%,占全国珍稀濒危植物总种数的12 63%.按生活型划分有木本植物29种,草本20种.本区珍稀濒危植物具有古老孑遗性,单型科(属)、少型属占绝大多数,中国特有属比例较大,占总属22 73%.白马山自然保护区也是银杉生态研究的理想基础.  相似文献   

14.
桃木崇拜风俗在商周之前就有。这一风俗从最初对先民智慧的颂扬,到宗教性的祭祀,再到门户性的装饰,有一个从祭神到娱人,从宗教性到娱乐性,从单一形态到多元民俗文化的嬗变过程。  相似文献   

15.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使民族文化传统遭遇到一种普遍的危机。目前我国高等学校的古代文学研究与教学已经面临这种危机与挑战。本文认为,转变古代文学研究中“纯学术”立场,关注精神价值,强化生命意识,多一些人间情怀,注重古典文学中的情感、心态等精神价值方面的研究,对传承文明,重塑华夏民族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阮大铖是明末学养深厚,才华出众的诗人、戏曲家。虽人品不端,气节有亏,但创作成就颇高。在其留存的两千首左右的诗歌作品中,除写山水田园、志时咏物题材外,怀古也是其中具有创作特征的内容之一。他对帝王将相成败得失的回顾和审视,表现了一种厚重的历史反思意识;对陶渊明、李白等诗坛巨星的崇拜与仰慕,体现了自己希图以诗名世的人生价值观,反映出作在人生逆境中处于出世与入世之间矛盾徘徊的特殊心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