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阻尼吸振器及无阻尼吸振器的吸振性能作了分析与比较;同时,探讨了吸振器类型及其参数的选择方法.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轨道车辆在轨面激扰下的运行平稳性,根据车辆运行特性与车辆构造原理,本文建立列车转向架-车体耦合的四自由度垂向振动模型,利用Simulink建立该系统的仿真模型,对车辆以两种速度通过轨道激扰时车体各性能指标的响应进行研究。此外,为抑制轨道车辆车体的弹性振动,在车体底架下安装动力吸振器,建立有动力吸振器的优化振动模型,分析动力吸振器对列车垂向振动性能的影响。通过分析仿真结果可知,优化后的振动模型能够有效减少车辆的垂向振动,进一步提高轨道车辆运行的平稳性。  相似文献   

3.
调谐质量阻尼器(TMD)作为一种被动控制装置,常设置在高耸结构中来控制结构的风振响应。同时,该控制装置安装在实际结构上时存在空间位置有限、TMD行程受限的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提出TMD控制装置设置二级阻尼的优化方法。利用Den Hartog公式优化TMD一级阻尼参数;运用遗传算法优化TMD二级阻尼参数。然后,采用频域分析方法对脉动风作用下的高耸结构-TMD体系作随机风振响应分析。结果表明:提出的最优二级阻尼优化设计方法能够使主结构风振响应得到较好的控制,同时能很好的限制TMD的行程。  相似文献   

4.
根据非比例阻尼隔震结构的动力特性,提出了非比例阻尼隔震结构平扭耦联振动的运动方程.分析了地震作用下,非比例阻尼隔震结构平扭耦联振动反应,并讨论了隔震层和上部结构的偏心及质量偏心对结构动力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以Duffing振子系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以正弦函数为周期策动力的Duffing方程基本形式及相应的振子运动,并用扩展卡尔曼滤波(extended Kalnan filter,EKF)对Duffing振子系统进行递推滤波,实现了对Duffing振子系统的稳定估计.根据滤波过程中周期策动力随卡尔曼增益的变化,提出了一种基于卡尔曼增益判别Duffing振子系统周期策动力的方法,可以作为运用Duffing振子进行弱信号检测的依据.仿真结果表明,与经典Lyapunov指数判别法相比,该算法具有更好的判别性能.  相似文献   

6.
以Duffng振子系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以正弦函数为周期策动力的Duffng方程基本形式及相应的振子运动,并用扩展卡尔曼滤波(extended Kalman filter,EKF)对Duffng振子系统进行递推滤波,实现了对Duffng振子系统的稳定估计.根据滤波过程中周期策动力随卡尔曼增益的变化,提出了一种基于卡尔曼增益判别Duffng振子系统周期策动力的方法,可以作为运用Duffng振子进行弱信号检测的依据.仿真结果表明,与经典Lyapunov指数判别法相比,该算法具有更好的判别性能.  相似文献   

7.
针对质量-弹簧-阻尼系统,首先建立其模型,分析稳定性与动态响应过程。然后,利用Matlab相关函数对控制系统进行了闭环极点的任意配置,求取状态反馈控制器增益,使闭环系统控制性能如动态性能指标达到期望的要求,最后给出了具体应用的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由部分系统参数、阻尼和无阻尼系统的特征对构造阻尼弹簧质点系统的一类混合特征值反问题.通过求解一类二次特征值反问题,给出了问题解唯一存在的充分必要条件,并提出了求解此类问题的数值方法,通过具体数值实例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提出一种能用于无限域地基动、静力有限元分析的简单人工边界-粘弹边界,采用一层边界单元来实现.该边界弹簧部分采用弹性半空间Mindlin解计算,边界单元采用具有粘性阻尼的粘弹材料,通过确定合理的弹性模量、泊松比和粘性阻尼系数,不仅可以使边界单元能够模拟无限域远场的弹性恢复力,同时可以模拟粘性边界.通过两个算例分析,验证了该边界的有效性和实用性,可用于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分析.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不同拌和方式对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拌和均匀性影响,首先进行配合比设计,然后对拌缸搅拌、振动搅拌、无振搅拌三种不同拌和方式采用筛分试验、EDTA滴定试验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各关键筛孔通过率、水泥EDTA滴定结果变异系数排序均为:拌缸搅拌>无振搅拌>振动搅拌,其中水泥滴定结果显示拌缸搅拌与无振搅拌相差不大,且振动搅拌变异系数较二者减小约50%结果表明:相较传统拌缸搅拌工艺,采用振动搅拌可有效提高水稳混合料的级配均匀性,且未开振的无振搅拌较传统拌缸搅拌均匀性仍有调高;而振动搅拌只有在开振作用下才能有效提高水泥在混合料中的拌和均匀性振动搅拌可有效改善混合料强度形成均匀性,减少由于强度不均匀导致的裂缝产生  相似文献   

11.
研究用新型功能材料--磁流变液制作阻尼固紧器,具有减小电机振动和实现微冲击固紧工作台的双重功能. 通过有限元分析对其磁路进行了仿真,并用往复运动实验系统对其性能进行了标定. 在纳米三坐标测量机上进行的纳米定位实验表明,加上磁流变阻尼固紧器后,工作台定位稳态波动从20 nm减小到5 nm以内,可实现纳米三坐标测量机纳米级定位稳态波动.  相似文献   

12.
卢涛 《河南科技》2005,(3):33-33
1.截流器的调整。首先调整触点分开时的间隙为0.7~0.9毫米。拆下调节器上的电池和电枢接线柱上的导线,然后用蓄电池火线在电枢接线柱上碰火,利用蓄电池电源来吸动截流器的活动振臂。在碰火时,放松截流器弹簧,使磁化了的铁芯将活动振臂吸下,然后边碰火边上紧弹簧,直到刚好不能吸下振臂为止,这说明截流器弹簧适合于12V的电压,然后凭经验适当调整弹簧,使闭合电压略为升高。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高无人机飞行的稳定性,提出一种基于干摩擦效应的多旋翼无人机惯性单元阻尼减振器,即利用橡胶摩擦片与悬臂支架之间的接触摩擦作用,从而达到耗散振动能量的目的.首先对干摩擦器进行结构设计,并建立其有限元仿真模型;其次利用瞬态动力学分析干摩擦阻尼器的减振效果.结果显示:安装干摩擦阻尼减振器可以明显改善惯性测量单元的阻尼特性...  相似文献   

14.
研究高阶振型阻尼对高层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延性折减系数的影响.采用5条地震动记录,通过平面结构的地震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和静力弹塑性分析,以系统位移延性为指标,探讨结构振型阻尼组合数与刚度特征值、竖向不规则对延性折减系数的综合影响.结果表明:振型阻尼组合数对延性折减系数有重要影响,延性折减系数随振型阻尼组合数增加逐渐减小,当振型阻尼组合数较大时,会处于稳定;振型阻尼组合数与刚度特征值对延性折减系数有交互影响,而振型阻尼组合数与竖向不规则对延性折减系数的交互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研究高阶振型阻尼对高层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延性折减系数的影响.采用5条地震动记录,通过平面结构的地震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和静力弹塑性分析,以系统位移延性为指标,探讨结构振型阻尼组合数与刚度特征值、竖向不规则对延性折减系数的综合影响.结果表明:振型阻尼组合数对延性折减系数有重要影响,延性折减系数随振型阻尼组合数增加逐渐减小,当振型阻尼组合数较大时,会处于稳定;振型阻尼组合数与刚度特征值对延性折减系数有交互影响,而振型阻尼组合数与竖向不规则对延性折减系数的交互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低频振源频率分析和机载振动监测系统监测来研判直升机的低频振动问题,为同类问题的分析与处理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对某型机主旋翼1Ω振动、主尾旋翼形成的拍振和传动链扭振进行振动机理分析,结合振动数据进行判读。【结果】从主桨振动和主桨锥体两个方面改善主旋翼1Ω振动,从基础频率、振动水平和飞行姿态三个方面改善主尾旋翼形成的拍振,从旋翼、传动、动力三个系统及飞行姿态等方面改善传动链扭振。【结论】直升机振动故障排除需要通过振动的表象结合数据分析找到故障的根源,改善直升机振动问题,进一步保证飞行安全。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连续式恒温太阳能生物质能发酵装置,采用恒温太阳能技术、浮罩式生物质能发酵装置盖和圆筒锥体生物质能发酵装置流线型体设计,重锤提升堵口系统,离心式抽拉网固液分离器和手动提水器等装置,可实现生物质发酵恒温反应、发酵过程连续加料不漏气、无动力连续卸料、无动力固液分离和沼液循环利用等。  相似文献   

18.
设计并制作了末端有质量块和无质量块的层合悬臂梁剪切模式(d15)PZT-51压电俘能器.测量了其在不同负载下峰-峰值电压、输出功率和电流随频率变化曲线,以及负载为RL=1.0MΩ的瞬时电压和振动激励电压与输出峰-峰值电压关系曲线.结果表明,通过末端加质量块可以降低俘能器的共振频率,提高输出电压、功率和电流,从而改善俘能器的性能.随着振动激励电压的增大,悬臂梁压电俘能器的峰-峰值电压也随着增大.所设计的末端质量块层合悬臂梁d15模式PZT-51压电俘能器,有望应用于俘获环境中的低频振动能.  相似文献   

19.
为保证海上油气生产储油装置FPSO能够抵御百年一遇的恶劣海况,其水动力特性及系泊系统载荷特性的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要。基于此,利用ANSYS-AQWA的频域模块AQWA-LINE预报了FPSO水动力系数和运动响应,并采用模型做静水衰减的数值实验获得了横摇阻尼系数;利用时域模块AQWA-DRIFT对FP-SO船体和系泊系统进行耦合数值分析,计算了内转塔单点系泊定位下FPSO运动性能和系泊缆的张力特性。最后采用论文中提出的分析方法,在最新统计数据下,评估了某FPSO能否抵御百年一遇海况。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阐述了现阶段建筑的结构性抗震及控振技术在理论及现场实践应用研究现状。在结构性抗震及控振技术已相对比较成熟的基础上,学术界应把关注点放在体系化、统一化、优化、局部构建设计、新材料及技术的研发(如抗阻尼构件)等方面。相比主动控制的相关研发及技术应用,新材料及施工技术开发以性价比为导向,尽管技术和施工策略还有待进一步挖掘,但半主动控制在研发和应用方面发展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