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0世纪90年代台、闽两地档案学界编录的台版和闽版两种"国民党台湾党部"专题档素选辑。以及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和福建省、市档案馆庋藏的相关档案,蕴含重要的历史信息。经梳理可重现国民党台湾党部创建时期(1940-1945)的若干史实:酝酿、筹备和成立,迁址与转型。闽、台党部的工作联系等。海峡两岸档案学界有很多互补和合作的空间。应重视海峡两岸档案信息资源的整合。  相似文献   

2.
《全宋诗》总成一代诗歌之文献,劂功宏大。但因宋季诗人诗作数量特多,故求其尽善尽美,有嫌强人所难,其存在疏漏,在所难免。今据石刻等资料在他人补遗的基础上续搭宋诗百馀首,以期对有关诗人诗作的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
欧阳詹出身于奉儒守官之家,有深远的家学渊源.他从小伏圣人之教,慕恺悌之化,达君臣父子之节.深受中原文化即儒家文化的熏陶.成人后千里求仕,以文会友,接受中原文化的浸染,对中原文化在闽中的进一步沟通与传播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庐隐在"自我小说"中塑造了一批焦灼苦闷的女性知识青年的形象,这是她困惑、彷徨的主观情感的反映,因为她不能不受限于一个全新的无名、无语的生存与文化现实.  相似文献   

5.
中西文化交流在康乾时期达到历史上的第二次高潮。这一时期,来华传教士中法国籍人数最多,将"中学"传入欧洲的内容也最多。在中西文化交流中,中法文化交流成为了主流、主渠道。康熙帝睿智好学,广纳外国传教士,为中法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贡献。雍正帝严厉禁教,中西文化交流日趋滑坡,但仍有一些科技知识在进行交流。乾隆帝继续禁教,但仍留用宫中传教士,中法文化交流在个别科目上尚有继续和发展,在总体上呈现出停滞不前的局面。纵观中法文化交流史,在中西文化交流中潮涨潮落、跌宕起伏,时而辉煌,时而凋敝。为后人提供了很多思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闽人有作诗话的传统。清初至道光中闽人的诗话是南宋之后部数最多的。这一时期闽人诗话有三个特点:一是篇幅扩大;二是以区域为特征的占半数以上;三是区域诗话的作者大多编过区域文学总集。闽人区域诗话的重要作者有郑方坤、郑杰、郑王臣和梁章钜等。  相似文献   

7.
宋代相当重视教育,曾先后三次掀起大规模的全国性的兴学运动。福建在重教兴学风气的推动下,由唐时的“闽人不知学”到宋时一跃成为全国文化教育的先进区域,展示了人文鼎盛的历史风采。  相似文献   

8.
生于唐末乱世的著名诗人罗隐创作了大量的包含进步历史观的咏史诗作,这些咏史诗从不同的视角审视了王朝的更替,抒发了自己对王图霸业兴衰的真知灼见,体认"时势"对历史变迁的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9.
正"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将由高速发展转向中高速发展。与之相对应的是,我国汽车产业也将进入转型期。与此同时,跨国汽车企业对中国市场的深耕力度也进一步加强。在面对更加严格的能源、环境、交通的约束及竞争日趋白热化的"十三五",自主品牌将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然而,"中国制造2025"的实施也将为我国汽车产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因此,"十三五"时期将是自主品牌汽车发展最好的机会。  相似文献   

10.
钱谦益作为一位十七世纪重要的文化人物,他通籍五十馀年,奔波南北,九次往返于家乡与北京之间。后六次南归,其间作诗颇多,具备三重考察意义:从以诗证史角度看,诗人的经历复杂奇特,个人命运多舛,某些事情隐秘不解,赖其南归诗作,略可透析诗人的坎坷经历与艰难行旅;从诗言志的角度看,南归诗作所渲泄的情感折射出那个时代同类文人的共同境遇,在当时即已获得广泛的读者群,也为后代提供了许多真实的历史场景;从创作风格角度看,尽管六次南归的原因不尽一致,但各次南归诗篇的主基调是一致的,不仅表现出诗人孱弱的人格与忧伤的心态,还可表现出这位“东林浪子”创作风格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