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9 毫秒
1.
清代广西的文学著述不仅数量可观,而且质量也足可称道。著述以诗歌类数量最多,地区分布极不平衡,主要依赖于家刊私刻流传于世,大部分文学著述已在历史的风尘中湮没不存。  相似文献   

2.
地方人士著述是地方文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收集意义重大。本文从图书馆对地方人士著述的收集现状入手,着重论述了如何开展这项工作并就此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张自烈系江西籍的一位明末清初著名的文学家、学者,其著述之丰,世所罕见。由于清代焚书坑儒式的文化禁锢,其著述传世甚少,散佚严重。本文通过搜讨多种文献,稽考梳理出张自烈的著述127种。全文分成《张自烈著述考》《张自烈著述新考》二篇。本篇只对历修地方志书目中记载的43种逐一考辨。  相似文献   

4.
地方文献的入藏是省级公共图书馆藏书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要实现全部入藏存在一定难度。以黑龙江省图书馆为例,通过对地方文献书目数据库、地方人士著述书目数据库和版本图书馆书目数据库中地方文献的分析,提出了年鉴和方志、地方人士著述、多卷书和丛书的补藏方法,探讨了补藏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5.
清叶叶前后,广西作家蜂起,在文学史上是一个颇为值得研究的现象。而在清代广西的作家中,若论文学创作涉及的体裁门类之多、作品数量之大及艺术成就之高,盖当推容县籍的王维新。他在诗、词、曲、赋、文、乐律、志书等方面均有建树,著述颇丰。惜迄今未见有对其遗著的系统整理和研究。本文对王维新的生平及其文学著作的几个主要体裁作品作简要探讨论述,以期评价确定王维新在清代文坛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在地方文化文献收集、整理和出版工作如火如荼开展的今天,各地的图书馆已把地方文献建设作为文献整理工作的重点之一。以广西油茶文化地方文献建设为例,探讨了图书馆做好地方文化文献收集、整理与出版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读书治学,宜得门径,文献目录学作为读书治学的入门之学,清代学者王鸣盛说:“凡读书最切要者,目录之学,目录明,方可读书,不明,终是乱读。”大理文献目录学的发展相对于文献数量的发展来说是比较缓慢的,但大理文献目录学发展过程中也产生了一些文献目录著作并有一定的影响。本文就大理文献目录学的发展作探讨。  相似文献   

8.
从广西地方文献征集与数字化的重要性入手,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为例,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分析了征集和数字化地方文献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9.
清代歌本文献是清代歌曲发展的真实记载。通过归纳,说明清代现存歌本文献具有数量繁多与类型多样特点,并分析其成困。重点阐述清代歌本文献在继承历代歌本基础上的发展与创新的具体表现,为今人了解和研究清代歌唱音乐提供可靠的依据和有效帮助。  相似文献   

10.
此处所谓广西古籍:是指辛亥革命前广西籍文人学士之撰述及区外作者有关广西诸方面之著述。据史书所载,汉代苍梧陈钦,陈元父子已有著作。其后八桂文人士渐多,著述日富;然因年代远久,或毀于战火,或因保管不善,而致虫蛀霉腐,难以长期保存。据现存资料揣度,广西古籍湮灭散失约十之六七,尚存部分散见于全国各地。几年来,热心地方文化之人士,不避艰难,进行整理虽筚路篮缕,初见端绪,然全国深入之功,前景在望。本人对此只是尚未入门之初学者,兹将所知文西古代、近代较多重要之书籍,以题解形式列述于后。供研究者参考。限于水平,错漏在所难免,诚望大方之家,不吝指教。  相似文献   

11.
清人汪森的《粤西诗载》收入自秦汉至明末游宦桂东的88名诗人在桂东创作且吟咏桂东的诗作212首。没有收进《粤西诗载》的游宦诗人和歌唱桂东的诗词还有很多。从这些游宦诗人在桂东的文学书写,可以读到各时代诗人的诗心,诸如迁谪之情,隐逸之念,用世之心。他们对桂东地理、风土、政治的记录,是研究桂东政治、经济、文化、旅游的重要史料,他们的诗作为桂东文学的繁荣增添了绚烂多彩的一笔。  相似文献   

12.
在王朝征服和移民力量的影响下,广西民间信仰的形成与发展发生了变化。一方面,为了巩固统治,国家向民间大力推广民间信仰,代表忠、义的一些神庙得以在广西发展起来;另一方面,随着明清以来大量移民进入广西,又丰富了广西民间信仰的内容,关帝、天后、北帝、许真君等外来神灵的信仰得到传播。由于近代广西社会动乱频繁,加上西学东渐,更因为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文化的冲突,广西民间信仰发展很不充分,且有不断式微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阐明中华文学经四千年的演变潮流,形成中国文脉。上古文存、春秋笔墨、两汉散赋、魏晋骈咏、唐宋诗词、元曲杂剧、明清小说,历代文人佳作汇集,构成了中国文学历史上,繁星满天,璀璨夺目。  相似文献   

14.
史书中的载文被认为是相对独立存在的一部分,其作用被传统意义赋予为教化天下。后代学者已认识到其在保存史料和反映时代人物风貌方面的作用。论文通过对载文较多的《晋书》在取舍文章特点上的分析,探求唐初史臣载文的史学认识和目的,并以此来发掘对文史互渗、文史结合的修史方法的进一步认识。  相似文献   

15.
广西文化区域的形成肇始于唐宋,确立于明清,在地形、移民和政区等因素作用下,广西总体上形成了东部的汉语区与汉族风俗区以及西部的壮语区与壮族风俗区,其中东部汉语区从方言上可分为东北部的官话亚区和东南部及南部的粤语亚区,从风俗上可分为桂柳平、梧郁浔南和钦廉三个亚区。可以说,明清时期广西的文化区域奠定了今天广西文化版图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清代广西伏波庙的地理分布及其相关传说,表明了民间社会对东汉马援征交趾史实的一种集体记忆。伏波庙集中分布在桂东北、桂东南及桂西南地区,大体上与马援南征路线相吻合,形成了一个以马援为主神的祭祀圈,折射出汉文化自北向南传播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17.
秦、西汉、东汉、西晋、隋、唐、元、明、清等九个朝代的政局相对稳定,疆域统一或比较统一。全面考察这九个朝代的地方政府层级数、构成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国土面积和人口等,利用图、表工具对其作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地方政府层级数与一国疆域范围和人口相适应,疆域范围越大,人口越多,地方政府层级数一般会越多;地方政府层级数与一国地方政府总数有呈现反向变化规律;地方政府的管理能力随历史的进步而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8.
战国时诸子对文献的认识及分流别派,是文献分类思想的萌芽。古代文献分类正式出现在西汉,以刘歆所撰《七略》为标志,创立六部分类法。魏郑默制《中经》,开创四分法,《隋书·经籍志》正式确定四部分类法及经、史、子、集的部类名称。南宋郑樵首用十二分法并首创三级分类体例。清代《四库全书总目》采用四分法,表明四分法是中国古代图书分类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