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历代都认为唐代边塞诗歌具有爱国主义思想。《文学评论》八○年第三期发表了吴学恒、王绶青同志的文章,他们提出不同的看法,认为我国历史上的民族战争属于国内民族矛盾的范围,一般不涉及爱国主义问题,而唐玄宗后期的开边战争又是不义战争,因此,把整个边塞诗歌的爱国主义思想都否定了,并且对持此见者冠之以“中国文学史研究工作中的大汉族主义思想的影响”。对于这个问题,我有些不同的看法,提出来商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同志不仅是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也是一个伟大的爱国主义者,《邓小平文选》中包含了他极为丰富的爱国主义思想。概括地说,他的爱国主义思想是由以下几个方面有机地组成的,即:坚持社会主义是爱国主义的本质;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促进祖国绕一是爱国主义的协心;坚持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爱国主义的主题;提高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是爱国主义的特征。  相似文献   

3.
《心雕龙》中的诗歌批评自成理论体系,其一是《明诗》篇中对诗歌抒发情志的特征作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其二是《情采》篇中强调诗的缘情审美特性,提出“为情造”,达到诗歌创作中情理并存、情志并重的状态;其三是《知音》篇中提出了较为完整的诗歌批评鉴定理论,对诗歌鉴赏的主体和客体诸方面因素作了细致的分析;其四是《神思》、《隐秀》篇中对诗歌意象的深入探索,指出诗歌的特点就在于意存象中、隐在秀中,主客观相通,物我交融等,这些都是刘勰对中国诗论的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4.
《诗经》是中国的第一个诗歌总集,是一个民族从远古发出的第一段歌唱的旋律,是一部民族的心灵史。《诗经》的解读要从儒家的那种道德、修身的角度中解放出来,从民歌的角度理解"国风"。对现代人来说,要以诗心翻译《诗经》,在理解的基础上,理解诗歌是唱谁的,谁唱的,唱什么东西,让《诗经》真正回到"诗"上去。  相似文献   

5.
《现代汉诗的百年演变》展现出的叙史方法和诗歌观念,既强调诗歌的本体要求,又关注现代经验对诗歌行程的裹挟,富于创见地打破了习常的线性、平面编排诗歌历史的套路,深入揭示了隐含在破坏期、建设期、分化期等阶段背后的重大诗学问题该书以“诗形”、“诗质”贯穿新诗演变的问题史,这种以历时性为经、以共时性为纬的研究方法,使之成为近年来新诗研究中具有超越性和独创性意义的一部重要论著。  相似文献   

6.
作为明末清初之爱国主义诗人和经史学家的顾炎武,他的诗歌创作是他整个反清复明事业的组成部分,而烂熟于心的儒家经典又是他诗歌深厚意蕴的重要因素。旧民主主义革命家,思想家章太炎评论他的诗:  相似文献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的教学与爱国主义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的教学中,应对学生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应突出外国资本主义侵略中国的罪行和国民政府后期的腐朽统治;应讲授近代国人的艰辛探索史;应展现新中国建设的辉煌成就;应讲授国内外阶级斗争的新形势和新特点;最后还应突出讲授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成功经验与失误教训。  相似文献   

8.
三美论是许渊冲先生提出的诗歌翻译的标准。本文从意美音美形美三个方面对于袁可嘉和王佐良的彭斯名诗《我的心呀在高原》两译本进行了比较研究,探索三美的把握与取舍,以期对诗歌翻译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9.
T·S·艾略特(Thomas Stearns Eliot,1888-1965),英美诗人、剧作家和批评家,后期象征主义的代表,英美诗歌现代派诗风的开创者之一。1948年,"由于他对当代诗歌的卓越贡献和所起的先锋作用",艾略特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普鲁弗洛克情歌》是其早期重要的代表性诗歌,具有较高的艺术造诣和特色。查良铮作为"迄今为止中国诗歌翻译史成就最大的一人",裘小龙作为卞之林的关门弟子,研究艾略特的专家和知名翻译家,都对《普鲁弗洛克情歌》进行了苦心孤诣的翻译。本文节选了该诗歌和裘小龙、查良铮的两段译文,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结合汉译基本技巧和审美原则,试析两种译文的优劣。  相似文献   

10.
卢照邻长于文、赋,艺术成就与诗歌比肩,文体样式包括骚体文、辞赋、应用文三种类型。卢照邻追慕屈原的人格精神,为文多慕楚骚,《释疾文》、《五悲文》可谓代表。艺术特点:上承屈骚精神强烈的抒情色彩,以景写心、自然贴切的景物描写。  相似文献   

11.
南宋时期的温州,同时产生了"温州杂剧"(南戏)与"永嘉学派"这两种先进文化,从而在中国的戏剧史、哲学史乃至整个文化史上写下了极其光辉的一页.它们主张"通商惠工",提倡"扶持商贾";批判腐败,提倡"事功";反对"理学"教条,提倡"民本"关怀及爱国主义,反对苛捐杂税;提倡勤劳致富、鼓励勤学成才等等,从而体现了相通之处.深入辨析其在精神深层的共同源头,有助于增进对浙江古代文化的整体认识.  相似文献   

12.
郭瑞 《泰山学院学报》2013,35(4):112-114
魏晋南北朝时期汉字使用情况呈现出“形体多样,异体繁多”的现象,给当时的社会生活带了诸多不便,并对后世汉字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究其原因,既有汉字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又有社会环境的影响.本文主要从当时的社会环境角度出发,探讨其对魏晋南北朝汉字使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由于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宋代北方人口大规模地向南迁移,移民中包括皇室、贵族、平民百姓等各个阶层.这不仅使宋代的人口重心彻底南移.而且对南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南宋洪迈所作《夷坚志》记述了北宋末年至南宋初年的社会百态,其中关于僧人的记述尤为丰富,书中描述的僧人活动空间非常广泛,社交比较活跃,从事活动丰富多样,对此时人亦有不同议论。通过对该书相关记述的梳理,以更好地了解两宋时期的社会状态尤其是该时期僧人群体的形象。  相似文献   

15.
盛唐时期产生了一大批思想性和艺术性兼美的边塞诗作品,这一时期的边塞诗真实地反映了边战频繁,仁人志士奔赴边塞建功立业的历史现象,艺术地表现了戍边将士大无畏的英雄主义气概和以身报国的爱国情怀,从中得见贯穿于中华民族发展史的伟大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6.
从汉代到南北朝,寒食节发生了诸多变化。概括而言,主要包括:播布空间扩张,俗民主体增加,节日地位上升;节期渐趋统一;娱乐活动增加,节俗走向多元,节日气质变化,节日功能更新;节日习俗和气质具有一定的南北差异。对此,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大规模移民南迁具有重要作用。被携带至南方的寒食节在南方经历了因地制宜的改造。后来伴随大批南人北迁,来自南方的关于寒食的解释和节俗活动开始在北方扎根流传,它们与北方的寒食习俗相互融合,为唐代寒食节走向兴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史传文体是古代,尤其是南北朝文体中一种重要文体,其渊源有自,章法可循。古人重史,源于人们对史学性质、史传体例和史传撰述的认识。其中,他们又将科学地合理地建构史传体例作为撰述的重点,进行了一系列的探讨和实践。体例确定之后,写什么,怎么写,随即进入实际撰述阶段,其成败得失,由史家的史识、史笔、史才所决定。南朝现存的范晔《后汉书》、沈约《宋书》、萧子显《齐书》,便是严依这一撰述规律而被历史保存下来的典范之作。它们既是后人研究后汉、宋、齐历史的重要资料,又是探讨研究南朝史传文体的重要范本。其撰述成功,再现了南朝史传文体蓬勃兴起的历史。  相似文献   

18.
衢州因有南孔家庙与南渡的孔氏族人而成为宋元之际江南的儒学文化中心,被时人称为"阙里""洙泗""南州之洙泗",南宗族人也被称为"鲁东家"。吾衍是元代的衢州开化人,自小受到南孔文化的影响,有较深的儒家文化情结,出于文化寻根而自称为"鲁郡吾衍"。  相似文献   

19.
欲望是作家创作的内驱力,道教对中国古代文人的欲望有什么影响,这是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和文学理论不能不思考的问题。本文从道教的功利性,文人纷纷走近道教,文学观念中的道教因素等方面,对道教与魏晋南北朝文人的功利欲望作些专门探讨。这无疑会拓展人们研究的新视界。  相似文献   

20.
西周之后,从楚人进入湖南开始,随着华夏民族的形成,湖南的汉民族也在这个民族大融合的潮流中发轫;秦汉至南北朝是湖南人雏形的形成时期;隋唐至两宋:湖南人雏形的发育时期;元明至清:湖南人形成的定型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