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9 毫秒
1.
利用甘肃省乡镇人口统计数据和行政村、自然村居民点数据,基于GIS技术对甘肃省人口数据进行空间化,并进行人口空间分布特征和灾害风险分析.结果表明,甘肃省人口空间分布具有显著的条带状分布特征,从甘肃中东部片状高集聚区向西部发散,沿着河西走廊向西延伸,间断分布,河西走廊人口主要分布于市州政府所在地;甘肃省约有62.37%的国土面积上没有人口分布,在全省8.32%面积的土地上,分布着64%的人口,且这些地区人口密度较大(人口密度大于200人·km-2),其余人口分布在29.31%国土面积的土地上;甘肃省人口受地形影响较大,人口主要分布在地形条件较好的地方,在低海拔区域(1 000~2 000m)分布着全省68.96%的人口,低坡度(0°~30°)区域,分布着全省92.45%的人口,但是在地形较差的地方也分布着一定的人口,这些地区往往是地质灾害高发区,如陇南地区、舟曲、祁连山区等,灾害风险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2.
《河南科学》2016,(12):2112-2117
借助Arc GIS软件的空间分析功能,研究2007—2013年海东市人口密度空间分布特征、动态演变及其动力机制,并验证人口重心曲线研究方法在较小空间尺度上应用的适宜性.研究认为:1海东市人口分布的集聚核心区和中度集聚区的人口占总人口的53.1%,土地面积占海东市总面积的21.8%,主要位于西北-东南方向地势较为平坦的条带上.相对稀疏区人口占总人口的12.9%,土地面积却占到43.6%,主要位于西南部和东北部的山地和高原地区,表明海东市人口的空间分布呈现出显著的不均衡性和集聚特征.22007—2013年,海东市人口分布的空间演变表现为相对稀疏区乡镇个数的不断减少,集聚核心区乡镇个数增加缓慢,中度集聚区乡镇个数明显增加并成为人口集聚的主要区域.3自然地理条件塑造了海东市人口分布的基本格局,经济区位、城镇化发展和政策因素强化了人口的空间集聚.4人口重心曲线研究方法适用于乡镇小尺度地区,等级划分越细,呈现的人口分布规律和空间变化特征越微观、局部性越明显,而适当进行等级聚类有助于减少破碎程度,突出整体空间集聚特征.  相似文献   

3.
基于第五次和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以西安市为例,运用GIS等空间分析方法来研究西安市人口时空演化特征及其空间结构,以期探索西安市人口的空间重组规律。研究发现:1西安市人口总量增长快,空间分布上圈层分化明显,市区内大部分地区为城市化发育程度成熟的区域,人口郊区化现象显著且程度高,郊区内部差异大;2人口空间分布具有较强的空间集聚特征,人口空间集聚总体趋势在不断增强,中心城区及相邻的部分近郊区街道共同构成了人口高密度集聚中心,远郊区则出现了集中连片的低密度人口洼地,且两类地区均呈现扩大趋势;3西安市人口分布呈现出"多中心"特征,小寨路街道为发育成熟的人口次中心。  相似文献   

4.
基于2007-2015年中国大陆地区男同性恋网络社交数据和中国大陆地区城市人口数据,利用变异系数、空间自相关分析、重心迁移、标准差椭圆方法对比分析了中国大陆地区城市人口与男同性恋人口的空间分布与演化特征,并利用地理探测器方法解释了影响男同性恋人口空间分异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男同性恋人口空间分布不平衡,具有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男同性恋人口重心向南移动,主要分布方向为东北-西南,空间聚集模式以分布于中国大陆西北和西南地区的低-低聚集模式为主,其他聚集模式零星分布;交通、互联网发展水平和对外开放水平是影响男同性恋人口空间分异的主要因素,各因素相互作用增强了影响力.  相似文献   

5.
采用GIS空间分析法对新疆少数民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旨在对其进行更好地保护和传承.研究认为:整体空间分布不均衡,靠近新疆边境地区呈带状分布特征;南疆地区较为集中、北疆地区相对分散、东疆地区比较零星;行政区域上,喀什地区最多,阿勒泰地区次之,克拉玛依市、哈密市、吐鲁番市、和田地区较少,且存在非遗数量与人口数量和密度成正相关的特点.表现出3个高密度核心圈的分布核密度特征和覆盖6个世居少数民族的民族分布特征.形成上述分布特征的主要影响因素是自然资源、地形地貌、河流湖泊、人口分布、交通条件、政策法规和社会环境.建议从政策、生态、生产和生活4个路径实现新疆少数民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以粤东地区19个区县为研究对象,选取粤东地区1990、2000、2010年的人口普查数据,分别计算各区县的老年人口系数、老年负担系数和老年人口密度;运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法和人口重心模型,对粤东地区人口老龄化的空间分布格局的演变进行了初步的探索;试图从空间视角丰富对人口老龄化区域特征和差异的认识,并为人口优化措施提供参考性的依据. 研究结果表明:粤东地区已进入老年型社会初期;粤东地区老年人口分布不均,各区县差异显著;老年人口分布重心呈现向东北推移的趋势;老年人口分布表现出正的空间相关性,高值集聚区分布在粤东地区东北部的区县,低值集聚区出现在粤东地区南部的区县.  相似文献   

7.
以黄山市三区四县的地名为研究对象,在用数理统计方法对3263个地名归纳分析的基础上,运用GIS方法对黄山市地名景观的空间分布进行了制图表达,并用核密度估计方法研究了黄山市地名点的空间分布特征,结合徽州方志丛书分析了黄山市不同类型地名景观空间分异的成因.结果表明:黄山市地名以自然景观类地名为主,蕴含着丰富的徽州地域文化.黄山市的自然环境和社会因素(主要是人口因素)决定了不同类型景观的地名在空间分布上存在着显著差异.自然景观类地名集中分布在黄山市西部,北部和东部边缘地区,呈现出与自然地理特征高度吻合的特征;人文景观类地名主要分布在黄山市中部,呈现出沿盆地(谷地)集聚,且与人口分布趋同的特征.  相似文献   

8.
采用人口-经济增长弹性、地理集中度、不一致性指数和空间自相关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新疆自治区15个地州市2000—2015年的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及空间分布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总体规模上,新疆地区作为整体,2000—2015年人口与经济增长具有较好的协调关系,但各地州市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协调程度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从地理集中度来看,经济集中度在新疆不同地区之间表现出差异性,经济聚集度在大部分地区低于人口聚集度;从空间关联性看,Moran指数由2000年的-0.268 3上升为2015年的0.753 2,说明在这2个时间断面上该地区人口与经济不一致性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特征,即这种特征从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到正相关关系,从空间分散到空间聚集转变.新疆内部人口分布与经济发展不一致的地州市数量不断减少,即各地州市人口与经济的地域差异逐步缩小.  相似文献   

9.
分析陵川县村落等级和分布特征,探讨其与环境关系,验证历史时期村落规模、分布的环境影响力。采用文献考证、统计学分析和Excel制图的方法进行探讨。乾隆时期陵川县的村落大小悬殊,主体是中小聚落,广泛分布于县境;超过百户的大村、超大村比重不大,分布上集中于县城西部狭窄地区;只占村落总数13%的大村、超大村在人口规模上占村落总人口的44%;县城西部狭窄地区是全县乡村聚落和人口集中分布区;陵川县户均人口在10人以上,以复合型家庭为主。陵川县乡村聚落空间分布、户口规模与地貌类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贵州省的人口分布和经济发展是中国极不均衡的地区之一,人口空间化为了解精细人口分布特征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并为区域发展提供指导.基于1993、2003年和2013年贵州省夜间灯光数据及常住人口统计数据建模反演得到人口分布格网图,先以常住人口统计数据为真实数据,对人口空间化结果进行精度检验,再以2013年贵州省人口分布图分别与土地利用、海拔、坡度等因子进行叠加分析,进一步探究人口分布的特征.结果表明:①20年间,人口集中于以贵阳市为中心形成集中区域,并且此区域逐年增大.②各县级区划人口集中分布在城镇,人口密度增大,集中面积增大.③贵州省46.05%的人口分布在草地区域,其次是林地和耕地,城镇用地面积较少,且人口密度大,分布集中.④按海拔梯度可将贵州省划分为三大阶梯,东部低海拔地区和西部高海拔地区的人口分布较少,中部中高海拔地区面积最大,人口总数最多.⑤贵州省大部分人口集中分布于坡度15°的区域,随坡度的增加,人口分布减少.  相似文献   

11.
陕西省非农人口分布的空间自相关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从全域和局域两个角度对陕西省非农人口分布的空间结构形态进行探讨。方法采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结果发现陕西省非农人口分布在整体上呈显著的空间正相关,而在关中、陕南、陕北3个区域则呈现不同的空间关联结构。结论分析方法能更清楚地揭示出陕西省非农人口的空间分布模式,即呈关中地区密度高,陕南和陕北地区密度较低的不平衡局面,同时,各区县非农人口密度大的区域和密度小的区域在空间上呈现一定的积聚性特征。  相似文献   

12.
基于GIS软件,采用人口密度、人口结构指数、空间自相关等研究方法,以黄山市为研究对象,定量测度案例地人口空间格局演变,分析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黄山市人口总体上呈现出"东南部密集,西北部稀疏"的分布特征,其中屯溪区是黄山市人口最为密集的地区;黄山市人口密度的空间分布呈正的空间相关性,具有"高高集聚、低低集聚"的分布规律;随着时间的推移,黄山市人口空间分布的不均衡性日趋明显.海拔、城镇化率、交通、旅游发展、政策等是影响黄山市人口空间格局演变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Digital elevation modeling(DEM)是基础地理数据之一,从其中可以提取多种地形参数,DEM不确定性对提取的地形参数具有一定的影响.选择坡度、上坡集水面积和地形指数作为研究对象,在DEM不确定性模拟的基础上,研究DEM不确定性对地形参数影响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发现:DEM不确定性对坡度的影响没有明显的空间分布特征,对上坡集水面积和地形指数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布特征.DEM不确定性对上坡集水面积影响的空间分布特征为:总体上分布均匀,在河道及附近、水库区域影响大于其它地区;DEM不确定性对地形指数影响的空间分布特征为:总体上分布均匀,在河道及附近、水库、平地地区影响大于其它地区.不同DEM不确定性程度对地形参数影响的空间分布特征相似.  相似文献   

14.
旅游景区作为目的地旅游业赖以发展的载体和依托,其空间分布格局影响着区域旅游业整体的发展.对广西A级旅游景区在空间分布上的总体特征和结构差异进行分析,发现广西全区的旅游景区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南北热、东西冷"的格局,各地市旅游景区之间的差异性很大,景区分布不协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广西旅游景区空间分布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5.
城市机构养老设施作为典型的公共服务资源,其供需矛盾尤为突出.基于现代地理信息技术获取的精细化人口格网,有助于在空间上有针对性地发现养老设施与老年人口之间的供需矛盾.文章以上海市浦东新区为研究区,基于160m的精细化老年人口格网,考虑机构养老设施的地理位置、床位数、入住老年人情况等要素的空间分布特征,揭示浦东新区机构养老设施与老年人口的供需关系.研究结果表明:①精细化老年人口格网能充分反映老年人口的各类空间属性特征,明确人口需求的区域特点,较好地匹配设施床位属性,充分展示设施供需现状;②研究区的机构养老设施在床位数上基本满足上海市政府提出的3%机构养老需求;③在空间上呈现出中心城区严重供不应求,设施规模小、老年人口密集,具有更迫切的养老需求;④近远郊地区供大于求,近郊地区存在多个养老设施服务范围重叠的现象,远郊地区部分养老设施地理位置偏僻,仍然存在需求缺口.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陕西省人口空间分布特征,为政府部门提供决策依据。方法在ArcMap10.1软件支持下,以陕西省的93个县为研究单元,采用地统计分析法和热点聚类法初步探索陕西省人口空间分布特征。结果 (1)陕西省整体人口空间分布格局变化不大。(2)陕西省人口在关中地区呈同心圆式的分布。(3)陕西省人口在空间上呈不均衡分布。(4)陕西省人口热点区分布范围由小到大分别是:中间区、热点区、次热点区、次冷点区、冷点区。结论政府部门可以调控人口迁移数量,使人口在空间上合理均衡分布。  相似文献   

17.
研究老挝旅游业和客源市场的空间特征有利于区域旅游资源的优化和生产要素的空间布局调整,也能有效调节区域之间的"竟合"关系。老挝省级尺度的旅游业的研究在国家、县级尺度上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运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定量分析法以及对比研究法来探讨老挝省级尺度的旅游资源、旅游服务设施、客源市场空间分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老挝的旅游资源主要分布在上寮和中寮,而下寮的旅游资源较为匮乏,老挝的旅游资源呈现核心-边缘结构的空间特征。老挝的历史旅游资源所占权重最大,而自然旅游资源的权重最小。(2)老挝旅游服务设施在空间上具有异质性,中寮地区的酒店、宾馆、娱乐设施最多,上寮地区的饭店最多。老挝旅行社和旅行社分支机构主要分布在上寮地区的琅勃拉邦省和波乔省;中寮地区的首都万象;下寮地区的占巴塞。而其他省的旅行社和旅行社分支机构基本很少甚至没有相关的旅行社和旅行社分支机构。(3)在客源市场方面。老挝国内、国际旅游人口在空间上呈现离散分布特征以及集聚与分散相结合的分布形式。(4)影响老挝国际旅游人口的直接因素是酒店,而影响老挝国内民众进行旅游的直接因素是宾馆(度假村)。该研究结论可为老挝相关政府和管理部门提供的旅游发展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人口空间分布数据是开展灾害风险管理的基础数据,而科学、准确的人口空间化方法是实现人口空间分配的重要途径.鉴于城镇与乡村居住地在灯光数据和自然条件影响程度上的差异,本文提出一种综合利用夜间灯光数据和多地理因子数据的人口空间化方法,并以辽宁省2010年人口数据空间化为例进行方法验证.研究表明:1)夜间灯光数据在灯光值较高的城镇地区与人口密度关系显著,而地理因子加权的方法则更适用于受自然条件约束多的乡村区域;2)辽宁省人口密度在0~65 572人·km~(-2)之间,在空间上,中部平原地区人口密度较高,而两侧山地地区人口密度相对较低,与实际情况相符;3)辽宁省抽样乡镇人口平均误差为15.3%,精度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人口空间化方法能够在乡镇尺度上具有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19.
将人口分布的传统分析方法和空间自相关模型相结合,借助GIS技术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山东省人口分布的空间格局及其演变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2010年山东省17个地级市之间人口数量差异明显;人口密度在地级市之间和不同县级行政单元之间都存在较大差异;人口空间分布具有较强的空间自相关性.2)20世纪90年代以来山东省各地市人口总量和人口密度的增长都十分明显;全省人口空间分布较均衡,但呈现出不断集中趋势;人口分布趋同趋势先减小后增强等演变特征.  相似文献   

20.
可利用土地资源是评价一个地区剩余或潜在的土地对未来人口集聚、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的承载能力,其数量和空间分布对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后劲、发展潜力及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影响。根据2011年Landsat TM遥感影像人机交互判读解译江西省土地利用数据并结合江西省DEM数据,分析得出江西省赣南苏区可利用土地资源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赣南苏区可利用土地资源总量5 845.02 km2,占该区土地总面积的14.9%;(2)各县(市、区)域之间可利用土地资源数量和空间分布不均衡;(3)经济发展较好并且人口密集地区,土地的开发利用程度高,可利用土地资源少,反之则较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