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一些西方国家积极采取专门针对大学生的就业政策,这些政策旨在刺激创业精神,创造就业岗位;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提高就业的适应性与灵活性;加强职业匹配服务,提高大学生就业的效率,以期通过在需求、供给及供求匹配等三个方面的政策干预全面促进大学生就业。这些政策无疑对中国的大学生就业政策制定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关于地方性高等院校学生就业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就业能力是社会关注的话题,学生就业能力建设是一个需由政府、高校、企业及大学生自身共同分担的责任体系.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深入分析地方院校学生就业能力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找到阻碍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因素,并提出对策建议,为促进地方高校毕业生顺畅就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在分析民办培训机构在国家职业技能培训体系中的重要性后,对厦门市民办培训机构的经营状况进行了调研与分析。针对"代工"及"生产—销售"型经营模式存在如营销成本高、师资力量弱、培训质量低、就业质量低等问题,提出:转变经营模式,建立围绕用人企业的需求组织业务流程的"服务"型经营模式;转变营销策略,改招生为招工,利用企业场所、设备和师资提升培训管理能力;设计合理的培训费用解决方案等对策,以创造培训机构、用人企业、员工三赢的局面。  相似文献   

4.
为了促进"创业引领就业",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提升学校创业服务与教育水平,北京联合大学于2011年10月启动了"北京高校大学生创业培训服务基地"建设工作。"北京高校大学生创业培训服务基地"是指经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评估认定挂牌,以从事大学生创业培训教育、创业辅导或创业支持服务为主的专业培训机构或就业服务机构。目前,北京  相似文献   

5.
高校对学生就业能力的理解直接影响着学校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向的制定,而目前社会、教育机构、学生往往单纯以就业率来衡量一所高校培养学生的“质量”。用概念的操作化程序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内涵进行深入分析,可知仅用就业率来衡量某高校学生就业能力具有片面性。应重新审视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内涵,在学生培养模式方面进行新的探索,从而更好地推动学生的成才。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经济转型和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大学生就业压力不断加大,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因此,在当前的时代背景和资源环境下,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是促进其顺利实现就业的核心和关键。本文阐述了适应社会需求的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内涵和内在结构,并结合工作实际情况,从进行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建设、完善就业指导和就业咨询机制、关注学生就业心理调适及多方共同搭建大学生就业能力实践平台和注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等方面探讨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多维途径和对策。  相似文献   

7.
当前,民营经济作为推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主体之一,已成为本科高校大学生就业的主渠道。但处于转型升级时期的多数民营企业陷入了"用工荒"和"就业难"并存、培养机制与职业发展需求不适应、发展需求与就业能力不匹配等困境,对大学生的职业素养、职业规划能力、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此,该文从就业观念教育、就业指导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学""做""创"相结合等角度,探索更适合转型升级时期民营企业人才需求的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路径。  相似文献   

8.
阐述了国内外几种对大学生就业能力概念的认识,从高校的专业能力培养、个人素质和学生综合能力培养3方面提出了信息技术类学生就业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并综合社会、企业在学生就业招聘过程中的用人选拔原则,构建了评价信息技术类专业学生就业能力的综合评价指标,建立了企业决策者对信息技术类不同专业有主观偏好及对评价指标有客观需求的多属性决策目标规划模型。结合沈阳师范大学科信软件学院2011届毕业生就业预测问卷调查的数据,对不同专业的就业能力进行综合测评,将测评结果与真实就业统计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挖掘出其隐含的内在原因,为高校的专业建设提供一些理论参考,并提供了一种科学、有效的专业就业能力综合测评方法。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是一门新兴的课程,授课时间短、师资力量薄弱、教学经验缺乏等因素严重影响了此门课程授课的实效性,没有很好地起到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作用。本文通过借鉴社会上就业培训机构的授课模式,在课程设置、教师分配及授课模式上对完善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进行探索,以期通过增强此门课程的实效性,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备受社会关注的大众化问题,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导致就业困难的关键因素是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达不到企业要求。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对就业困难学生的具体表现进行分析,找出造成困难的原因,反过来指导高校在教学方法、教学管理、培养模式等方面的改进,培养出具有较强就业能力的学生,解决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高校就业指导在大学生求职的准备阶段,是大学生获取就业能力的重要渠道之一,对其能否成功就业意义重大。而现代培训旨在帮助企业培养合格员工,其培训的理念与方法对高校就业指导有许多借鉴意义。该文在梳理现代培训的内涵与方法的基础上,重点分析当前高校就业指导存在的问题,并从现代培训角度,提出解决高校就业指导问题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刘鑫 《科技咨询导报》2014,(23):195-196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毕业生如何适应市场需求,实现"高质量"就业成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同时,企业用人与学生需求的信息不对称也是影响就业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该研究在结合经济学中的双边匹配理论模型的基础上,获取企业与大学生的就业"敏感性偏好",并将职业指导的内容细分为宏观与微观两个维度,对微观维度的指导"空白",提出个性化职业指导模型,试图为高校职业指导工作提供更具实际意义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针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毕业生所面临的就业压力,通过对其就业市场的需求、就业方向、就业渠道进行研究,重点探讨了本专业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就业前景所面临的挑战。以教育部审核性评估与专业评价为契机,通过深入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强化实验实践环节,鼓励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加强专业导师团队建设,不断提高大学生独立学习和创新意识,提升大学生动手与实践能力,从而提升本专业毕业生在就业市场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应届大学生的大量涌入社会导致职场就业困难普遍存在。大学生参加行业资格认证十分重要。且大学生在校内接受培训时间充裕,也有利于就业,对于企业来说在校内培训节约成本。获得资格证书,这对于提升学生个人竞争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该文主要结合对四平市大学毕业生创业情况和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培训情况进行调研,围绕提高职业技能为核心进行深入探索,把开展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培训与促进地方大学生创业相融合进行研讨,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主动尊重市场,积极融入市场,全面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北京地区6所综合性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北京林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和北京大学2010届本科毕业生为调查对象,对当前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与学习课程的设置进行了调查分析。主要结论是:学生的就业能力与企业需求有所偏差,综合性大学应对营销专业的学生增设社会实践类课程,对经管类专业学生开设或增设中级营销理论课程,对非经管类专业学生特别是理工科类学生开设营销基础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17.
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党的十八大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要贯彻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提高心理素质,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增强就业稳定性.”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是事关教育工作成败、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铸练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推进成功就业的基础,是社会进步的前提,是民族振兴的基石.哈尔滨远东理工学院大学生职业发展研修院围绕学生心理素质、职业素养提升、就业能力培养,开展学习与实训活动.活动中始终坚持提高大学生更好的适应社会及职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需求,全面提升大学生的身心素质、态度品行、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适应社会的复合型、实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8.
近年吉林省地方经济趋向放缓,就业岗位逐年减少,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在就业竞争激烈的环境下,民办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压力主要来源于用人单位对大学生专业技能和就业能力的不认可。通过分析民办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大学生实习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找出改善和提高实习实践教学效果的途径。政府、学校、企业应共同合作、创建符合民办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大学生需求的校内、校外实习实践基地,提高大学生的实习实践能力,科学建立学生实习档案的信息系统,让民办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大学生能够实现充分就业目标,并为用人单位提供可靠的人才数据。  相似文献   

19.
了解高校中就业困难群体的构成与类型特征,发挥职业指导在开拓就业市场、拓宽就业渠道、进行正确的职业选择、培养大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可促进大学生的充分就业、良好就业和人职匹配的实现。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才的需求越来越旺盛,但与此同时,人才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大。优化大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就业能力,培养大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使得大学生符合企业发展的需求,更好更快地实现高水平的就业。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是提高他们就业能力的前提保障。高校应该重视大学生职业生涯的教育,不断培养大学生的职业素养,不断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