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介绍了单位重量熟料或单位重要水混对含活性矿物外加剂的水泥或混凝土强度的影响规律,其判据是水泥中单位重要熟料比强度、混凝土中单位重要水泥比强度、水泥或混凝土中火山灰效应比强度、比强度比以及火山灰效应对强度的作用率等。采用这些数据以及火山灰效应图,定量分析了含活性矿物外加剂的水泥或混凝土硬化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和火山灰效应的作用规律。  相似文献   

2.
从微观形貌,水化产物,显微硬度及孔结构等方面研究液态渣,液态渣砂浆(过滤区)的结构特征,与普通砂,普通砂浆进行比较表明:液态渣集料在砂浆中发生活性反应,水化产物对过渡区有致密作用,且液态渣的结构比普通砂更致密,刚度大,提高了砂浆和混凝土的弹性模量。  相似文献   

3.
生活垃圾焚烧底渣有一定火山灰活性,有可能作为水泥混凝土掺和料使用.研究了底渣-硅酸盐水泥体系的物化性能、强度和水化,及该体系对减水剂的吸附规律.结果显示,随底渣掺量增加,该体系标准稠度需水量和凝结时间有所增加,水泥水化变慢,胶砂强度降低,对减水剂的吸附量显著增加.研究显示,底渣可用作水泥混凝土掺和料,但需注意底渣的掺入有可能降低减水剂效率.  相似文献   

4.
为有效和充分利用Ⅲ级粉煤灰与镁渣,以常用强度等级C30混凝土为研究对象,Ⅲ级粉煤灰取代率和镁渣掺量为因素,设计混合均匀试验方案U12(6,4),试验研究二因素耦合条件下混凝土的碳化规律。应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建立了混凝土碳化深度与粉煤灰取代率、镁渣掺量的非线性关系模型。因素效应分析表明:影响混凝土碳化的主要因素是粉煤灰取代率,其次是镁渣掺量;Ⅲ级粉煤灰取代率的碳化效应为正效应,镁渣掺量不大于33.8%时为负效应,粉煤灰与镁渣的耦合效应为负效应;镁渣能提高混凝土的抗碳化能力,与粉煤灰耦合有利于抑制混凝土的碳化。  相似文献   

5.
为有效和充分利用Ⅲ级粉煤灰与镁渣,以常用强度等级C30混凝土为研究对象,Ⅲ级粉煤灰取代率和镁渣掺量为因素,设计混合均匀试验方案U12(6,4),试验研究二因素耦合条件下混凝土的碳化规律。应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建立了混凝土碳化深度与粉煤灰取代率、镁渣掺量的非线性关系模型。因素效应分析表明:影响混凝土碳化的主要因素是粉煤灰取代率,其次是镁渣掺量;Ⅲ级粉煤灰取代率的碳化效应为正效应,镁渣掺量不大于33.8%时为负效应,粉煤灰与镁渣的耦合效应为负效应;镁渣能提高混凝土的抗碳化能力,与粉煤灰耦合有利于抑制混凝土的碳化。  相似文献   

6.
通过混凝土强度及耐久性试验,探讨火山灰在不同掺加量条件下对混凝土强度及耐久性的影响。研究表明,不同火山灰掺量水平的火山灰混凝土 90天内的强度增长速率与基准混凝土大致相同,火山灰掺量越高,强度越低;火山灰掺加量水平对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影响甚小,抗硫酸盐侵蚀性能总体较好,抗腐蚀系数均大于0 . 8,各掺加量的火山灰混凝土抗渗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7.
通过火山灰混凝土与粉煤灰混凝土的工作性、强度及耐久性方面的比较实验研究,探讨两者的性能差异。研究表明,火山灰混凝土的工作性远不如粉煤灰混凝土,坍落度经时损失比较严重。相同配合比条件下,两种掺合料混凝土强度随时问变化趋势较为一致,但火山灰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明显弱于粉煤灰混凝土。该研究旨在为当地火山灰混凝土替代传统的粉煤灰混凝土提供配合比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8.
研究以液态渣取代普通砂作细集料对粉煤灰陶粒混凝土强度、弹性模量的影响,并从微观机理上分析取代后弹性模量提高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针对镁渣利用率低,以及对现代混凝土尺寸稳定性要求高的问题,以镁渣掺量,矿粉取代率为因素,设计正交试验方案,试验研究镁渣矿粉复合混凝土的早期抗裂性。结果表明:混凝土的水分蒸发率、单位面积的裂缝数目和总开裂面积均随矿粉取代率的增加近似线性增大,随镁渣掺量的增加呈非线性减小。镁渣掺量0~20%时,减小幅度大,镁渣效应高;镁渣掺量20%~40%时,减小幅度小,镁渣效应低。混凝土的总开裂面积与水分蒸发率有很好的线性相关性。矿粉对混凝土的早期抗裂不利,镁渣能有效补偿和抑制混凝土的早期开裂,保水性好是其提高混凝土早期抗裂性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0.
采用双重和多重复合技术, 在预应力高强混凝土轨枕的基础上分别制备了预应力钢纤维高强混凝土和预应力钢纤维硅灰高强混凝土特种轨枕;在500 kN 伺服液压疲劳试验机上测试了三个系列轨枕疲劳荷载时裂缝宽度和高度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由于钢纤维的阻裂效应,显著提高了高强混凝土轨枕的抗疲劳性能;再因硅灰的填充效应、微集料效应和火山灰效应改善了高强混凝土内部的微观结构,尤其是界面结构, 使预应力钢纤维高强混凝土轨枕的抗疲劳性能进一步提高.该轨枕不仅可用于特殊应力下承担复杂荷载,而且可带裂缝工作.  相似文献   

11.
连铸保护渣在结晶器中熔融行为的计算机仿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对特定的连铸保护渣进行分析时,熔渣层厚度是一个重要参数,如果在连铸过程中熔融层厚度不能保持在某一最小值以上时,铸坯的内外部质量会因坯壳与结晶器间的润润变差而受到影响,因而必须确定适合条件的保护渣,在工业试验中,保持其它参数不变而只控制一个参数的变化来研究其影响是非常困难的,而且费用昂贵。采用数学计算和计算机仿真方法进行此类研究,较好的预测了钢液面上熔融层的厚度及温度分布,并以此来研究了保护渣物理性能对保护渣各层厚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对我国某钢厂单流板坯连铸机中间包进行了水模型实验研究,测定了不同条件下中间包的下渣量和中间包钢液的RTD曲线及平均停留时间,用NOSA统计软件对测试结果进行了数据处理。研究中发现,中间包下渣量与浇注高度、中间包结构、控流元件的位置和高度、大包换包及换包时中间包液面高度有关。同时还观察到,采用阶梯型结构的中间包,在每一个中间包浇注最后一炉时,既可以降低中间包下渣量,又可以提高金属收得率。  相似文献   

13.
含TiO_2熔渣与铁液之间钛的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含TiO_2熔渣与铁液之间钛的行为,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钛从熔渣向铁液内迁移时受钛离子在渣中扩散的控制,整个迁移过程的表观级数为准零级,表观活化能为62kcal/mol,讨论了渣中TiO_2含量,碱度,温度等因素对钛迁移量和迁移速度的影响,发现炉渣碱度对钛迁移影响具有两重性:若渣中TiO_2含量较高时(TiO_2>25%),提高碱度将减少钛的迁移量和迁移速度;反之,若渣中TiO_2含量较低时(TiO_2<25%),提高碱度却增加钛的迁移量和迁移速度。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矿渣-钢渣-石膏体系在水化早期的反应过程,侧重于分析单独变量条件下早期水化产物的种类、产生时间、相对产生量和微观形貌.结果表明:石膏和钢渣都可以激发矿渣水化,在矿渣-钢渣-石膏胶凝材料体系的早期水化过程中,矿渣、钢渣及石膏能够产生以生成钙矾石为驱动力的协同作用,主要水化产物是钙矾石和C-S-H凝胶.钢渣及钢渣与石膏混合物的极早期水化速度很快,对调节矿渣-钢渣-石膏胶凝材料体系的凝结时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钢水浇铸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钢包到中间包的钢渣量.通过对国外多种下渣检测技术的调研分析及国内多个钢厂的现场试验,提出了一种高灵敏性的钢包下渣检测装置,从硬件上改变了传统采集的单一检测方式,同时在软件上简化了下渣特征提取的算法.通过在现场使用,取得了较好的检测效果,有效控制了进入中间包内的钢渣量,提高了钢厂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连铸过程中钢液增氮影响因素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中包覆盖剂及连铸结晶器保护渣对82B及35K钢液吸氮的影响,结果表明:只要连铸钢液与大气接触就会增氮;熔点高于连铸钢液温度的中包覆盖剂不利于防止钢液吸氮;在同样的条件下,35K钢液吸氮量比82B大.  相似文献   

17.
BaO基渣系对不锈钢脱磷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1773K,通过磷在BaO基渣系和不锈钢粗钢液之间的平衡实验,研究得出磷酸盐容量和渣组成,光学碱度及温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胡玉芬 《山东科学》2015,28(1):97-101
针对钢渣制品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安定性不良的问题,本文通过钢渣免烧砖碳化试验,从钢渣粒度、碳化时间、CO2气体压力、物料水分和成型压力5个方面探讨了钢渣免烧砖中钢渣碳化的影响因素。在试验范围内,这5个因素对碳化增重量和试块强度均产生明显影响,但影响趋势不尽相同。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能谱成分分析表明,钢渣碳化后形成了大量细棒状的Ca CO3晶体。碳化后试块压蒸安定性合格,抗压强度≥15 MPa。对钢渣进行碳化制作免烧砖,能充分利用钢渣,吸收温室气体CO2,节约能源和养护时间,是钢渣利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