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公民社会"主要是一个与政治社会(国家)和经济社会(企业)相对应的概念,对于我国之于市场经济改革背景下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本文着重探讨在这一过程中,公民的"自然"管理状态到"自觉"管理的现代公民意识的培养和形成以及对我国公民社会的影响和促进。  相似文献   

2.
付丽梅  何毓敏 《科技信息》2008,(34):229-229
从政治学的意义上是指通过公民意识教育,把公民培养成合格的社会公民,即“社会人”、“政治人”;从法学的意义上是指通过公民意识教育,把公民培养成具有民主法治理念、自由平等和公平正义意识、能够享受权利、履行义务和承担责任的具有行为能力的公民。呼唤公民意识,提高公民素质,越来越成为关系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不容忽视的课题。  相似文献   

3.
公民意识的觉醒,不仅使公民对公权力更加重视,也使得越来越多的公民在公共空间显得过于偏激和执拗。公民社会的发展取决于合格的公民,而合格的公民素质包括具备公民理性和公民意识。基于此,分析了当代中国公民非理性现状,并对公民理性构建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公民主体意识的欠缺已成为阻碍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因素之一,重建公民主体意识已成为当务之急。只有重建公民主体意识,确立公民的主人翁思想,才能保证每一个社会成员自觉地投身到经济建设中去。国家的方针政策只有变成每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才能健康稳步地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5.
德法思想作为传统的治国理念,长期受到人们的关注;而现代社会呼唤公民意识。本文立足我国德法思想,对照社会今昔之变,把握现代公民社会建设的传统思想脉络,探寻个人、社会、政府在民主法治的现代社会建设进程中的应有之道、应为之分。  相似文献   

6.
公民意识是社会公正、和谐的关键,把公民意识的培育作为公民教育的重要内容,推动社会文明程度的整体提高,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7.
公民意识是一个具有强烈时代意义的课题。当代公民意识的构成主要包括:自主、平等、爱国、公德、节俭、纳税、环保、科技、国上等意识。公民意识的确立,有助于反腐倡廉,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有助于公民自觉维护社会稳定;有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8.
公民意识是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合法公民应该具备的最基本意识,其树立与否影响着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进程,决定着中国梦能否实现。公民意识作为公民个人对自己在国家中地位的自我认识,包含着身份意识、权利义务意识、参与意识以及公平正义意识等方面。多年的实践证明,公民意识的培养需要在转变观念的基础上,通过吸收借鉴古今中外优秀思想和做法,引导大家从内化转化为行动,从而促进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9.
姚怀喜 《科技信息》2009,(11):112-113
公民意识是民众在民主政治生活时代必须具备的一种社会意识,具体包括:公民的人格意识、公民的权利、义务意识、公民的纳税意识、公民的自由意识、公民的法律意识。中国传统文化中缺乏自由、民主、平等思想,没有公民意识的基因.要培养民众的公民意识.必须客观公正的审视传统文化的影响,借助于西方传统文化,才能塑造出建立法治中国所必需的公民意识。  相似文献   

10.
优秀文化传统与民族精神是内在联系的,培育现代民族精神应从两方面着手:一是把优秀文化传统与新的社会实践相结合,将其转化为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被人们认同的价值观念和自觉践行的行为准则;二是将优秀文化传统与现代社会的公民意识对接,培养人们现代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观念。  相似文献   

11.
论述了公民文化与政治现代化的关系,指出政治现代化的发展需要培育与其相适应的公民文化。作为缺乏公民意识的中国来说,面临着建设中国特色公民文化的重任,其关键点则在于传统臣民文化向现代公民文化转向。为此,需要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体制、公民自身素质等各个层面为之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前,我国长期的封建社会的臣民教育使我国公民普遍缺乏公民意识。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加强公民意识教育,这已引起全国民众的普遍关注。我们需要提出适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公民意识教育的途径与方法,以期培养出具有公民意识的合格社会公民。  相似文献   

13.
刘雯 《科技信息》2010,(36):35-36
青少年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在当代显得尤为重要。本课题针对当前青少年在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方面的情况进行了调研,提出了若干有助于培养青少年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浅谈现阶段中国的公民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民意识"一词首次出现在十七大报告中,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我国的公民意识也不断觉醒。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与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相比,公民意识仍显得滞后。本文就我国公民意识滞后的原因进行了探讨,并分析了现阶段加强公民意识培养的必要性及其途径。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公民社会建立的着力点在于"公民身份",即社会成员以"公民"而不是"百姓"的身份参与到社会生活中。从我国的情况来看,能否实现从"百姓"到"公民"的转变,关键在于公民意识的确立,而公民意识的核心又是权利意识,权利意识能否觉醒直接关系到中国公民社会的成长。本文在分析中国权利意识现状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国情,提出培育成熟健全的权利意识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公民新闻初见端倪。它的兴起并非仅仅是新传播技术革命的伴生物,更是当代中国社会公民意识觉醒热潮中的一个环节。文章认为公民意识的觉醒是推动公民新闻发展的内在动因,而公民新闻则成为彰显了公民意识的重要平台。  相似文献   

17.
冯雪敏 《科技信息》2012,(34):389-389
自1790年美国开设“公民科”以来,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开设了公民教育课对学生进行公民意识的培养。公民意识是一种现代社会意识,一国公民是否具有合格的公民意识是衡量该国是否真正现代化的重要标准。因此公民教育成为各国共同关注的课题。  相似文献   

18.
"四有"公民是大学生成才的目标定位。公民意识教育是大学生成长为合格公民的重要途径。文章依据合格公民的目标定位规定了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主要内容,并从大学生自身、高校、社会平台建设等角度对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9.
公民社会概念在西方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在古希腊罗马时代,公民社会通常是指政治共同体或城邦国家,与之相对应的是人类的自然(或野蛮)状态。现代公民社会概念的出现是近代欧洲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相分离的反映,它包括了政治国家之外的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它是由黑格尔在吸收了众多思想家理论成果的基础上提出并由马克思予以完善的科学概念。当代公民社会理论认为经济领域已从公民社会中分离出去,主张采取公民社会-经济-国家的三分法,指出公民社会应该主要由社会和文化领域构成。当代西方公民社会概念可以说是古希腊罗马以及17、18世纪英国人和法国人代表的古典公民社会概念与黑格尔和马克思等人代表的现代公民社会概念在当代的融合及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造就了国人根深蒂固的臣民意识,这已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障碍。培育公民意识,提高公民素质越来越成为我国建设政治文明乃至整个现代化进程中一个不容忽视的课题。培育公民意识固然需要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其基础,也需要扩大和完善基层民主作为其实践途径,但是,与此同时,它更需要我们的教育理念和内容的更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