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1 毫秒
1.
“建元六年,大行王恢击东越,东越杀王郢以报。恢因兵威,使番阳令唐蒙指风晓南越。”建元:武帝第一个年号,也是中国历史上有年号的开始,建元六年当公元前135年。大行:《周礼·秋官》载有大行人,为接待宾客的朝官,汉初称典客,景帝中元元年改名大行,《汉书·百官公卿表》作大行令,至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改名大鸿胪,为九卿之一。东越:我国古代东边少数民族与疆域的概称,地当今浙江省沿海大部。番阳:丁谦说“番阳,地理志作鄱阳,汉县名,属豫章,今为九江府”。案即今江西省九江市地。  相似文献   

2.
金山洞元代摩崖石刻,主要讲述至元二十二年(1285)金竹府知事房明远对燕楼一带的拓边,又记录了至元二十七年(1290)府吏赵坚参与金竹府知府扫闾进行的招降活动.至元十九年(1282)金竹府最初建立时,不在金竹寨主领地内,而是侨置于贵州长官司之地,直属于顺元路,由流官管理.后来经过摩崖所记的至元二十二年金竹府事房明远招慰开拓边疆,才有二十四年(1287)十二月扫闾率所领诸寨内附,至二十六年(1289)八月遂正式以扫闾为金竹府知府,以金竹寨为金竹府治所.元代金竹府辖地不断扩大,主要是因为知府扫闾的招谕有功,朝廷即给其设官,令其管辖.其地主体在今长顺县境内及今花溪燕楼、党武和平坝县东南一带.其中燕楼、党武、马场一带,与摩崖石刻所在之地比较近,很可能就是当时金竹府的中心区域.元代金竹土司地位的确立及其快速发展,与元政府为了控制黔中地区密切相关,即通过扶持金竹势力以抗衡遏制亦奚不薛、罗甸、八番、水东宋氏等大的土著势力,进而保障元王朝从湖广通往云南的黔中一带驿道的畅通.  相似文献   

3.
《开禧德安守城录》一书,是南宋开禧二年十一月至三年三月(公元1206—1207年)王允初保卫德安府城安陆的实录,是珍贵的宋、金军事史上第一手资料。王允初(1154—1214)字元父(亦作元甫),两浙东路温州永嘉县人。淳熙八年进士。开禧元年冬,任京西南略(今湖北省北部)德安府(今安陆县一带)通判,是这次保卫  相似文献   

4.
黄龙府(今吉林农安)是辽代的军事重镇,辽初称夫余府,辽太祖死后改名黄龙府。《辽史·太祖本纪》载云: (天显元年七月)甲戌,次夫余府,上不豫。是夕,大星陨于由幄前。辛已平旦,子城上见黄龙缭绕,可长一里,光耀夺目,入于行宫。有紫黑气蔽天,逾日乃散。是日,上崩……太祖所崩行宫在夫余城西南二河之间,后建升天殿于此,而以夫余城为黄龙府云。  相似文献   

5.
陈振孙(约1189—1261年)原名瑗字伯玉,号直斋,湖州安吉人。曾任鄞县、绍兴、溧水县学教授,江西南城县官。理宗宝庆二年任兴化军通判。端平三年知台州,以朝散大夫除浙东提举。嘉熙元年改知嘉兴府。淳祐四年任临安国子监司业。历官侍郎,淳祐为九年以宝章阁待制致仕,赠光禄大夫。撰有《直斋书录解题》、《易解系辞录》、《尚书说》、《史抄》、《吴兴人物志》、《玄真子渔歌碑传集》、《白居易年谱》等著作。为我国宋代著名目录学家。本文  相似文献   

6.
五、元代     
叶李 (1242—1292)字太白,又字舜玉,杭州人。元朝大臣。 叶李天资聪颖,自小好学,宋末为太学生。宋景定五年(1264年),元军已南下驻军长江。南宋朝廷命贾似道领兵抵抗,此时,适逢元军首领蒙哥汗战死,忽必烈急于回去夺王位,便与贾似道私下签订和约,班师鄂州(今武昌)。  相似文献   

7.
"蔡李佛拳"是南拳优秀的拳种之一。在武术界颇具影响。陈享创立蔡李佛拳至他去世(清道光十六年至光绪元年,公元1836年-1875年)这39年是蔡李佛拳的早期阶段,结合陈享生平事迹,尝试对蔡李佛拳武术早期的迅速发展的原因作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文论之"文"与西方现代诗学之"文学"是两个异质的谱系,前者一直都是在杂文学观念的视域中,而后者则有鲜明的学科分类意识,基本上属于纯文学观念的视域.然而,从晚清至"五四",以梁启超为代表的功利主义政教型文学观和以王国维为代表的超功利审美型文学观的建立,促成了中国传统文论中的"文"向西方现代诗学的"文学"谱系转型.  相似文献   

9.
陈杨 《科技信息》2011,(30):158-158
"以悲为美"是日本文学的一大特征。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川端康成的获奖作品之一《雪国》更是继承和发扬了日本传统的悲美美学。本文以这部作品为例,从文学翻译学的视角来探讨"悲美"翻译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数学家、天文学家李淳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淳风是公元六、七世纪时,我国唐代的一位数学家、天文学家和历算家。他多方面的成就使他成为科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淳风的祖籍为岐州雍县。今陕西凤翔县南部,即为淳风的故乡。淳风的父亲叫李播,在隋朝担任过官职,在天文学、文学方面很有些成就,曾经写过不少著作,淳风深受家父的影响,青少年时期读了不少书,对天文学和数学尤为感兴趣。唐朝贞观(公元627—649年)初,天文学家傅仁均编造的《戊寅元历》,对日月食的测报多次出现误差。年青的淳风因而上书驳傅仁均之历。他提出的18条意见,经过辩论和检验,其中有7条被采纳了。由此,他得到了唐太宗的赏识,随后即授予将士郎,担任了执掌天文历算等职事的太史局太史令。显庆元年(公元656年),他又因修订国史有功,被封为昌乐县男(爵位)。龙朔二年(公元662年),淳风又被改授为书阁郎中。咸亨(公元670年—673年)初,他的官职复旧,又回到太史局仍为太史令。淳风的生卒年月已无从查考,从史书的记载仅知他活了69岁。  相似文献   

11.
阐明中华文学经四千年的演变潮流,形成中国文脉。上古文存、春秋笔墨、两汉散赋、魏晋骈咏、唐宋诗词、元曲杂剧、明清小说,历代文人佳作汇集,构成了中国文学历史上,繁星满天,璀璨夺目。  相似文献   

12.
露布作为一种文体,对后人来说有些陌生。自汉末产生以来,它的功能、文风、接受主体都几经变化,甚至还产生了相应的礼仪规范。究其原因,露布的嬗变不仅与文学内部的演变进程密不可分,更与时代变迁、战争兴替等外部因素有着重要的关联。  相似文献   

13.
潘岳是西晋太康时期最杰出的文学家之一,其诗文风格以善为哀诔而著称。潘岳悼亡诗现存仅四首,然而单凭这四篇诗歌,潘岳就开创了中国古典诗歌史上一种特殊的诗歌类别——悼亡诗。总览后世论家在历代诗话中对其悼亡诗的接受,主要体现出其感情深挚、延续汉魏风及嫌其繁冗费词等方面的评价。然对于其悼亡诗以其情深取胜这一点,自古以来没有异议,并籍此一点对后世悼亡类诗词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颂为汉代重要文体类别,上承先秦告神、颂美宗庙祭歌,下启魏晋后世颂美之文,无论形式、内容,押或文学观念都处于转换变更期.汉人颂体文类辨体意识显得相当模糊.出现将颂与诗、赋、碑、赞等文体称名相混情形.此中情形,既有前代颂体文学创作与观念影响因素.也与汉人颂体创作复杂生态有关.汉代颂体文类意识的模糊与创作的多元化.反映出文学自觉时代到来之前某些特性,即文体现念的含混性与文体创作的自觉意识.  相似文献   

15.
湛方生是东晋文坛比较优秀的作家。虽留存的作品不多 ,却为东晋诗坛带来了一股新鲜的气息。山水诗以阔大壮美之景物表现了诗人同化于自然 ,拥抱自然的纯净、宁定 ,淡化了玄言的成分 ,走出了玄理表达的狭隘世界。其田园诗开魏晋南北朝田园诗风之先 ,以质朴通俗的语言 ,恬淡、宁静之景物描写 ,奠定了后世田园诗作之风格。他的咏怀诗比之同时期的同类作品 ,成就虽不高 ,但在表达人生的感悟 ,归思之情上还是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重建了中国西汉到清代(206BC—1911AD)北方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的战争变化序列,进而分析了民族战争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1)双方共发生战争832次,平均每10a发生3.9次;根据战争频次可划分为西汉低发、东汉高发期,三国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低发期,宋元明清高发期3个阶段;在百年尺度和30a尺度的气候变化上,气候暖期多对应战争高发,冷期多对应战争低发.2)农牧战争中,有71.3%的战争为游牧民族发动,但最终61.1%的战争为农耕民族获胜;相比于暖期,冷期农耕民族主动发动战争的比例增加,但胜利的比例降低.3)气候变化作为战争事件背景,对战争有间接影响.冷期时,农耕、游牧双方实力均有减弱,形成退让态势,战争频次相对较少;暖期游牧民族多次发动战争,可能是由人口膨胀导致的生活资料匮乏、游牧民族强盛时社会结构性需求扩大引起的,同时暖期的气候环境为游牧民族南下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战争掠夺所带来的低成本高收益也诱使游牧民族引发与农耕民族的战争.  相似文献   

17.
初唐之际,陈子昂"文章道弊五百年"的诗文革新论、"汉魏风骨,晋宋莫传"的文学风格论、"兴寄都绝,每以咏叹"的文学本质论、"当有知音,以传示之"的文学创作论的文学观及其诗文实践,承继汉魏风骨,开启盛唐气象,为盛唐诗文奠定了基调,唱响了"盛唐之音"的序曲。  相似文献   

18.
余阙是元代后期著名的少数民族诗人.他深受汉族文化的熏陶,用汉语创作了大量诗歌,有<青阳先生文集>传世.他的诗歌规仿六朝,清新明丽;以汉魏为宗,优柔沈涵,形成两种不同的风格.  相似文献   

19.
东晋以其门阀政治的格局成为魏晋南北朝时期士族形态发展完备的一个朝代。士族在各个方面都掌握着话语权,文学领域也深深烙印着士族的痕迹。东晋门阀政治的格局决定了玄学成为主流的意识形态,这也相应地导致了玄言诗在东晋流长久远。而且,玄言诗能够在东晋文坛上几乎一枝独秀,也与门阀政治格局下,政权的掌控者与文学话语权的掌控者合一这种形态有关。  相似文献   

20.
天然禅师的五言古诗,惯于模拟汉乐府、《古诗十九首》、曹植、左思、陶潜等汉魏两晋诗作,在效仿原作题材的基础上,突破原作的立意,阐发了自己的委心任运、无待于物的人生观,从而形成古雅浑厚、恬淡自然的诗风。尤其是《不饮酒二十首》,针对陶潜《饮酒二十首》而作,尽得陶诗神韵,又阐发了超越陶潜、纯任自然的隐逸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