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教育改革的关键。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发展高职教育、培养技术应用人才的必由之路。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应以学生的职业能力为核心,采用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道路。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建立,要依托产学结合教育的优势,紧跟行业的发展,突出能力教育,创新产学合作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专业特色。本文对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讨,为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
产学合作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组建职教集团、发展校办产业、建立"产学合作工作站"等是近年来高职院校探索高职教育发展规律的新形式.校企合作及工学结合不仅是高职教育的办学模式,也是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目前已成为高职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成功经验和重要途径。但是由于目前针对产学结合的组织机构缺失,机构运行流于形式,导致了产学结合的良性运行机制尚未建立起来,容易引发矛盾与冲突。基于建立高效组织机构角度的思考,提出构建“学校理事会、产学发展处、系部、专业指导委员会”四位一体的产学结合组织机构平台,探讨其职责与相互之间的关系,为更深层次的产学结合机制的建立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4.
产学结合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由之路.在陶行知思想引领下,无锡旅游商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在实训基地、人才培养模式、双师队伍等方面进行了产学结合的有效实践和探索,实现了产学结合人才培养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5.
高职院校和企业只有通过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基础上的良性互动与合作,才能促使产学合作教育向纵深方向持续、健康地发展。从分析作为产学合作教育主体的高职院校和企业在发展中的互动需求入手,论述了校企合作、互动发展的形式与成效。  相似文献   

6.
高职院校产学合作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重要方面。做好高职院校的产学合作工作必须做到高职院校的产学合作的主体多元化;高职院校产学合作内容多样化;高职院校产学合作的运作模式框架化;高职院校产学合作管理制度化。  相似文献   

7.
王立艳  杨金 《科技信息》2009,(33):T0253-T0253
本文通过我院高职教育几年的产学结合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实践,提出了高职院校产学结合的基本途径和切入点.介绍了我院成功进行产学结合的一些做法,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江西泰豪动漫职业学院的办学定位于国内具有影响力的应用型人才培养高校,且办学特色是以产教融合、产学融合、校企合作、创新发展为理念,故高职院校教学改革要切合社会发展的要求,顺应现代教育与市场人才的需求。当前,高职院校应以应用型人才为定位,形成具有高职院校特色教学理念,提高人才质量的培养,增强学生社会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陆波 《科技信息》2012,(32):243-243
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属于不同的办学类型,“双师型”教师队伍是高等职业教育办学质量的重要保障。高职院校教师通过企业挂职锻炼,取得一线生产工作经历,提高职业素质与专业实践水平,走出产、学、教一体化的教学之路。使学生在某一方面拥有实用的专业技能和实践经验,使他们迈出学校就可以进入岗位开展工作。实现高职院校“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发展的道路”的办学方针。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变革,高职教育产教融合模式也随之面临全新变革。然而,高职创业教育在将教育教学融入产学合作的人才培养机制方面缺少融合途径的相关理论研究。文章结合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现状,提出构建产教融合生态系统和搭建产教融合的双创平台,阐述了众创空间下高职院校孵化式产教融合的具体应用。研究针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提出了通过孵化式产教融合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以创新引领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实现校企共赢发展。  相似文献   

11.
工学结合是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创新,从理论上来说,工学结合能够实现校企“双赢”,但现实中,工学结合却处于“两难”的尴尬境地,究其原因可以归结为两对“矛盾”,一是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的“矛盾”;二是工学结合决策与执行之间的“矛盾”。因此,工学结合要真正实现“双赢”,必须正确处理这两对“矛盾”,明确地方政府、高职院校、企业的角色定位,构建高职院校、企业、地方政府三位一体的工学结合机制。  相似文献   

12.
基于项目群的高职“三位一体”校企合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企合作是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必由之路。传统校企合作由于双方在目标差异、利益分割的不同往往容易失败。以项目为纽带,结合企业实际需要、高校专业师资水平、学生必备的知识能力,考虑企业、教师、学生"三位一体"的校企合作,并构建相应的项目群作为载体,是解决以上问题的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人力资源培训是提高纺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及时、有效地进行员工培训,可以使企业员工在对内团结和对外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校企结合能够充分发挥高等学校和纺织企业的双重资源,使企业人力资源培训的成本降低,同时可以获得好的培训效果。  相似文献   

14.
从高校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需求的供需矛盾出发,分析了高校在人才培养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人才资源库结合人才资源管理平台的系统解决方案(人才工场),以期缓解高校人才培养与企业用人之间错位的矛盾。  相似文献   

15.
在对“校企合作”互利性的内涵和动力机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共建校内、外的实习实训基地,共建经济实体,实现校企文化对接,依托行业背景等新的互利合作模式。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育人的现状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出发,分析了中国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育人的瓶颈及机遇,综合归纳校企双方的职能与诉求,提出了建立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高职院校旅游专业课程设置应与市场保持零距离,做到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无缝对接,才能真正使高职旅游院校与旅游企业互为促进,良性发展。因此,分析旅游企业对从业人员的素质与能力要求,研究以市场为导向的高职旅游专业课程设置目标、原则及开发策略是很有必要的,这对提高高职旅游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以辽阳职业技术学院高尔夫学院为例,探讨校企合作办学思路.校企合作能够在教学环境、办学模式、专业群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实现多元化,创新教学模式,但校企合作的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给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用大量真实的数字和图表,阐明中国高等院校校办产业的实际状况,说明中国高校开发和发展产业的意义与作用,诠释中国高校产业与教学科研的相互促进关系,指出中国高校产业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20.
赵玮  鲍新中 《科技促进发展》2021,17(5):1022-1028
现代学徒制中利益相关者收益的合理分配,有助于完善校企合作育人机制以及构建现代学徒制培养体系.为解决现代学徒制中校企收益分配不合理问题,将企业和院校作为参与现代学徒制的主要利益相关者,运用博弈理论,在非合作博弈和合作博弈情况下,进行校企收益分配分析,并创新利益相关者收益分配机制,构建以合作为基础,成本分担机制和利益共享机制创新为核心,动力机制和激励机制为驱动的现代学徒制中利益相关者收益分配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