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安乐死是意图用医学的、人为的方法使患者在无痛苦状态下走向死亡.临终关怀侧重对濒临死亡患者的照顾,帮助临终患者了解死亡,坦然面对和接纳死亡,最后得以安详地离开人世.当前我国还没有具备安乐死的合法性条件,应选择临终关怀帮助患者安详地度过生命的最后时光.这更符合我国的国情和社会道德要求,彰显了人道主义的真谛,标志着人类文明的进步.  相似文献   

2.
张丽 《科技信息》2011,(22):74-74
安乐死的英文单词euthanasia来源于希腊文,本意指快乐的死亡或者无痛苦死亡。我国著名的刑法学者高铭瑄将安乐死定义为:安乐死是指身患绝症治愈无望,处于难以忍受的极度痛苦之中,濒临死亡的病人应其本人要求,采取措施,使其死亡或加速死亡的发生。安乐死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个颇具争议的话题。这是种结束他人生命的行为,人们自然无法轻易从感情上接受这种行为。然而,随着人类自我意识的增强,他们试图掌握自己的生与死。在传统理念和现实的需求  相似文献   

3.
安乐死是一个十分复杂、棘手的“两难”话题 ,学术界对安乐死的界定、对象和标准引起过不少争论。老年是与病、与死关系最密切的年龄段 ,从社会学的角度对老年安乐死的研究是涉及到生死观、死亡教育和临终关怀的重要课题 ,老年人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坦然地对待死亡  相似文献   

4.
所谓“安乐死”,是指对于患有绝症,濒临死亡的病人,在患者真诚委托的前提下,为减少病人难以忍受的剧烈痛苦,由医生采取一定措施提前结束病人的生命,使其安乐死去的行为.围绕实施“安乐死”行为是否构成故意杀人罪的问题,分歧较大.国外对此研究较早,大体存在肯定与否定两种观点.从目前情况看,肯定“安乐死”的观点占上风.据此,国外刑法学界要求“安乐死”合法化的呼声很高.但迄今为上,几乎所有国家的刑法都还没有在立法上肯定“安乐死”为合法行为.相反,大多数国家的刑  相似文献   

5.
时下有种误解,好像“安乐死”是在鼓励放弃生命。安乐死一词源出希腊文Euthanasia,由“美好”和“死亡”两个词组成,原意是指在人类主观外力的作用下安然告别人世。安乐死的对象应该是死亡已经开始的病人,其使命是完成一个没有或尽量减少痛苦的死亡形式并赋予终极的死亡以尊严和安详。这里,“死亡”被理解为逐渐从量变到质变的丧失蜕变过程。因此,安乐死是在痛苦的死亡已经发生、生命的价值基本丧失的情形下卫护生命的尊严而不是相反。哲人云:生就是走向死亡的过程。安乐死理论承认生命有灿烂、也有平实和衰败。死亡的尊严是生命尊严的有机…  相似文献   

6.
临终关怀是以因各类疾病或其他原因而进入人生旅途最后一站的人为服务对象。本文中介绍了我国临终关怀的现状,开展临终关怀的紧迫性,以及对临终病人的护理干预策略:缓解临终患者的生理痛苦;加强心理护理;开展死亡教育;重视社会支持系统;护士与家属共同配合,让临终患者舒适、尊严、安详地自然死亡。  相似文献   

7.
<正>安乐死这样一个曾经十分引人注目的热门话题,随着时间的推移,法律认可的困难,正在被众多的人们忽略。然而当你面对着年老体衰身患绝症的病人,现时的医疗不能治愈,病人又被病痛折磨得欲生无望、欲死不能时,你就不能不为之动容了。这时,人们也许会想到如果病人自愿,选择和实施安乐死可能是最好的解脱,当然这也是符合道德原则的。 安乐死是为了解除痛苦。 生活是美好的,死亡是痛苦的。古往今来多少人孜孜不倦探求长生不老之术,以达永生。但是,大自然的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死亡或迟或早总会来临,并且常常伴以心灵和肉体的痛苦。伦理学的创立者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认为伦理学的研究对象是“至善”,“至善”等同幸福,是心情舒畅的境遇和生活。幸福同道德  相似文献   

8.
正生命的质量和生命的长度同等重要。临终关怀即指主要针对临终病人死亡过程的痛苦和由此产生的诸多问题,为病人提供温暖的医疗环境、坚强的精神支持和亲密的人际关系,帮助病人完成人生的最后旅途,并给予家属关怀和安抚的卫生医疗服务。一个新生命的降临会带来喜悦和希望,而当其离开时却带走痛苦和绝望。  相似文献   

9.
临终患者是指医学上判断无法进行化疗、放疗和手术,将要在短期内(6个月内)死亡的患者,晚期癌症患者不管是从精神上还是身体上,都承受着正常人无法想象的痛苦。医疗护理人员进行临终关怀教育,要制定临终关怀的护理措施。临终教育包括对患者身心状态的调节及对身心疲惫的家属给予帮助、支持。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介绍了安乐死的概念以及其所引起的争议的基础上,认为实施安乐死无论从公民的死亡权利、病人的自主同意还是从刑法的目的来看都应不属于犯罪,提出了安乐死非犯罪化的条件,同时指出了安乐死非犯罪化所面临的难题和立法必要性,提出对安乐死立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临终关怀最终目标在于让患者安祥地,有尊严地,无遗憾地走到生命终点,同时也为患者的亲属提供社会和心理乃至精神的支持,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关怀与抚慰。文章着重从癌症患者临终关怀的必要性、关怀的内容、临终关怀的模式及意义等几个方面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12.
7月1日,世界上第一部允许自愿安乐死的法律在澳大利亚北部地区生效。安乐死这一在国际上已争论多年的话题又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所谓安乐死,是指为结束不治之症患者的痛苦而施行无痛苦致死术。对病人可否实施安乐死,西方一些国家的态度不尽相同。在英国,1993年2月4日,英国最高职业法院对一位年仅21岁、大脑已坏死4年的患者作出判决:同意患者父母和医生的申请,停止向其输入营养液。这是英国法律史上的一个  相似文献   

13.
临终病人是指面临死亡的病人,1989年2月至1996年6月作者所在医院内科病区共收住过临终病人102例,其中男66例,女36例,年龄最大86岁,最小20岁,平均64.5岁.病种:晚期癌症周例,尿毒症11例,心力衰竭5例,其它12例.102例中有69例在院内死亡,33例源死前因家属要求出院回家。下面谈谈作者对临死病人心理护理的体A6.1.临终病人的心理特征*恐惧与否认.不少患者最后总会从各种途径隐约地知道自己身患绝症,这时,一方面病人不认为自己患了绝症,企图逃避现实,另一方面又表现出对不治之症的极度的恐惧,害怕死亡的临近,生命的终极.…  相似文献   

14.
“安乐死”,顾名思义就是医生为了免除绝症患者的痛苦而采用某种方法使病危者在无痛苦中安然死去。围绕是否倡导“安乐死”这个问题,政治界、法律界、医学界争议颇大。笔者认为,倡导“安乐死”是一种积极的,向上的,符合社会发展和人道主义的观点。必须得到全社会的认可和法律上的保护。 实施“安乐死”是否会阻碍医学科学的发展,答案是否定的。相反,它将有益于医学科学的发展。目前的一种观点认为:只要病人有心跳,呼吸,就要不惜代价进行抢救,在抢救  相似文献   

15.
胃肠减压术是普通外科重要的诊疗手段之一,是临床护理重要的工作内容。胃管非计划性拔除是指未经医护人员的同意,患者自行拔出插管,或由于其他原因造成的插管脱落,也称意外拔管。临床护理中发现,胃管非计划性拔除时有发生,经常重新插管,不仅影响了疾病的治疗,增加医疗护理的风险性,增加患者精神和肉体的痛苦,而且增加了患者不必要的经济支出。  相似文献   

16.
安乐死是一种新型的死亡方式,目前世界上只有荷兰使安乐死进入了法制化轨道,我国对安乐死仍有许多争议,但在法律上是禁止安乐死的。笔者也同意不为安乐死立法,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理由:一是安乐死不是自杀行为,则是他杀行为;二是人的生命权比健康权更重要;三是为安乐立法将阻碍医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临终关怀是对临终病患最后的照护,旨在帮助病人正确地面对现实,平静地面对死亡。结合中华传统文化,以提高护士的人文素养为目的,详细地讲述了对临终病患的身体关怀与心理关怀,以期护士能够针对性地为临终病患提供人性化护理。  相似文献   

18.
安乐死在我国当前的研究,已不是一个隐问题,从三十多年前第一个案例的出现到现在相关理论逐渐成熟,我国的安乐死研究已经走过漫长的摸索阶段,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从对死亡概念的鉴定,到具体的案例中出现的伦理和法律的争议,再到安乐死对于现实所引发的各种思考,将我国的安乐死研究渐渐的推向一个新的阶段。所以,在这里,有必要对我国近三十年来的安乐死研究做一个总体的梳理和把握,以便更好地进行下一步的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9.
《科技导报(北京)》2009,27(24):16-16
精神打击的确可以引起肉体疼痛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Naomi I.Eisenberger等研究人员发现,精神打击和肉体疼痛之间存在共通之处,精神打击可以引起肉体上的疼痛;人在遭受精神打击和肉体痛苦时,通过释放同一种天然止痛物质来抑制肉体疼痛或减轻失落感等精神上的创伤(PNAS,doi:10.1073/pnas.0812612106)。研究人员对122名实验对象的唾液样本进行与痛苦感相关的OPRM1基因分析.之后再调查受试者对于精神打击的敏感程度。  相似文献   

20.
我国很多人在承受着不治之症的折磨,各种压力使临终患者和家属承受着巨大痛苦,而家属往往是护理工作中最需要关注却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对象。本文采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临终患者家属进行调查。结果表明问卷中家属伦理困境出现的频率从高到低排列:具有宗教信仰、临终患者的病情稍好转后采取积极治疗、接受临终患者死亡的现实、有一颗平常心态、和临终患者讨论财产问题、临终患者实施安乐死、临终患者知晓自己的病情和预期生存期、和临终患者讨论"器官捐献"。临终患者家属伦理问题不容忽视,宜采取以下护理措施:引导临终家属的正确的死亡观教育;护士应尊重患者隐私权和知情权;护理专业人员定期培训;加强社会支持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