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针对LW25-363型断路器例行试验时出现无法正常分合闸,主传动杆销挡圈脱落等问题,进行断路器在线监测装置分合闸监测试验研究,分析不同情况下合、分闸机械特性曲线,判断断路器位置。试验结果表明,该类在线监测装置可以监测断路器工作状况,有效发现断路器拒合、传动机构连扳脱落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结合回转圆筒类设备传动系统设计,分析了该类设备传统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推荐采用BF型柔性传动,介绍了采用BF型柔性传动时的设计准则,并对有关参数进行了最优化设计,为设计该类设备时有关参数的选择提供了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一类能实现连续函数传动关系的新型机构--平面非圆挠性传动机构。并推导了该类机构的运动方程。还从CAD程序设计及实际应用的角度,探讨了该类机构的分析及综合问题的分类。  相似文献   

4.
本文论述了浮动齿轮张紧装置能够对带传动自动提供张紧力的工作原理,导出了由重力和驱动力矩对带传动提供的张紧力计算式,并指出张紧力的变化范围是(-∞,∞),它具有随外载荷变化而自行调节的性能,能较好地满足带传动的工作要求。最后简述了装置满足张紧条件时的设计计算。  相似文献   

5.
根据滚珠螺旋传动的特性,对滚珠环面蜗杆传动的摩擦与受力作了理论分析;推导出该装置传动效率的理论计算公式,并针对现有的两代样机进行了传动效率的测试,其结果表明,该装置的传动效率高于普通蜗轮副。  相似文献   

6.
非零变位斜交轴锥齿轮传动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斜交轴锥齿轮传动中的设计问题 ,将非零变位技术引入该类齿轮传动的设计中。推导了有关斜交轴锥齿轮传动的公式及锥齿轮设计的通用简化计算公式。采用文中所述方法 ,对一对轴交角为 1 8°的螺旋锥齿轮进行了改进设计。结果表明 ,采用本文推导的设计公式可简化设计计算 ,同时变位系数的选择具有较大的范围 ,经过改进设计的齿轮具有较好的弯曲强度、接触强度和啮合性能。  相似文献   

7.
首次讨论BF型多柔传动优化设计。笔者针对圆筒混合机用BF型多柔传动按空间力系建立了优化数学模型,经计算实例表明,优化结果十分明显,可为该类传动提供最佳结构参数。  相似文献   

8.
设计了一种高效太阳自动追踪机构,主要用于追踪并聚集太阳光,是太阳能热发电的主要装置之一。该装置能有效的提高聚光效果,同时传动效率也可比普通机构提高2倍以上,适用于各种需要追踪太阳的装置,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针对传动滚筒长期运行下发生疲劳失效的问题,本文以某型圆管带式输送机传动滚筒为例,建立了输送带与传动滚筒的有限元接触模型,分析传动滚筒的应力应变,得到传动滚筒最大应力主要分布在输送带紧边与筒体接触的位置;基于滚筒的应力载荷谱,结合疲劳分析理论,研究得到传动滚筒的最小疲劳寿命为3.92×10~7次;针对传动滚筒筒体中间区域损伤最为严重的问题,分别提出增加筒体厚度、滚筒中间位置设计支撑装置2组优化设计方案,得到传动滚筒的疲劳寿命随筒体厚度增加呈几何指数增长,而设计支撑装置只能在一定范围内提高传动滚筒使用寿命,该研究对滚筒结构设计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立体车库设备高空悬停时意外坠落问题,自行研发了一种新型悬挂装置防坠,它具有导向定位、防止意外坠落、传动平稳的特点。重点介绍悬挂装置的工作原理和关键机构几何关系,并应用SolidWorks软件进行虚拟装配和干涉检测,在此基础上,运用SolidWorks Motion动力学插件对悬挂装置进行运动仿真,验证设计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基于Java的嵌入式开发中影响性能的特殊问题,如在中低端设备的网络传输上虚拟机只提供了基于流的阻塞式传输等,分别从网络线程的设计模式、对象使用、垃圾回收和嵌入式设备上多线程结构等方面提出解决及改进方法,实验证明这些方法具有很好的实用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利用传输矩阵法理论,研究含复介电常量对称结构一维三元光子晶体的光传输特性。结果表明:当各层介质的介电常量均为实数时,在较宽的禁带范围内出现一条透射率为100%的透射峰;当介质介电常量含正虚部时,禁带中的透射峰出现透射衰减现象,若含有负虚部时,透射峰则出现透射增益现象;随着复介电正虚部的增大,透射峰出现单调衰减,而随着复介电负虚部绝对值的增大,透射增益达到一极大值,随后减小;在不同介质层引入复介电常量引起透射峰的透射率衰减或增益强度不同。这些特性对设计光放大器、衰减器等新型光学器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计及FACTS元件的发输电系统可靠性评估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灵活交流输电(FAcTS)技术的利用能够对电力系统可靠性产生重要影响.晶闸管控制的移相器(TCPST)和串联补偿器(TCSC)作为串联FACTS设备能够改变电力潮流的自然分布和有效缓解输电阻塞,静止无功补偿器(SVC)作为并联FACTS设备能提供无功支持和维持系统电压稳定,将它们对电力系统可靠性的影响进行了定量评估.研究了TCPST、TCSC的潮流计算模型以及计及TCPST、TC.SC和SVC的最优负荷削减模型,从而将FACTS设备有效纳入可靠性评估模型中.提出的方法在RBTS可靠性测试系统上进行了验证,计算结果表明FACTS设备能对系统可靠性产生重大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与传统汽车维修方式相比,现代汽车维修首先是理念更新问题。电喷发动机、自动变速器、ABS等汽车新结构的维修具有与原来维修方法不同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针对植入式医疗设备、无线传感器以及手机等便携式电子设备的特殊应用,设计实现了一套基于三线圈结构的小型化非对称能量传输系统.基于三线圈系统的等效电路模型,推导了三线圈系统传输效率的表达式,分析了三线圈系统的传输特性和最大效率传输的耦合匹配条件.设计实现的系统接收线圈的外径仅为38.0 mm,厚度为0.6 mm,在10 mm距离下测得的传输效率达79.4%,在100 mm距离内传输效率超过50%.通过仿真和实验对比研究了接收端线圈垂直平移、水平平移和偏转对系统传输效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The linear and nonlinear charecteristics of verious optical fiber loop resonators have been processed uniformly using transmission matrix method. It is pointed that in nonlinear operation condition each of those optical fiber loop resonators may be used to make an all-optical fiber bistability device. The configuration, charecterictics and threshold of verious Er-doped fiber loop bistability devices have been calculated, analysised and compared, and the design principle of those devices has been given.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undation of China Zhang Yuancheng: born in Aug. 1938, Professor  相似文献   

17.
氢键型液晶高分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氢键型液晶高分子是由经化学修饰过的高分子通过氢键形成的高分子复合物,具有独特的动力学功能,分子结构调整和修饰简便,可用于显示器、光电元件、信息传导等研究领域,具有极好的应用前景。着重介绍了主链型、侧链型、组合型以及网络状等类型的氢键型液晶高分子的研究现状及其进展。  相似文献   

18.
针对IP数据包在大型网络上传输可能遇到的数据包时延、数据包重复、数据包丢弃、数据包、顺序偏移、数据包错误等多种损伤或情况,研究了IP数据包传输稳定性测试技术,提出了适用于网络设备IP数据包传输稳定性测试的测试用例设计方法并进行测试用例设计,开发了传输稳定性测试工具,运用该工具对网络设备IP数据包传输稳定性进行了测试。  相似文献   

19.
针对IP数据包在大型网络上传输可能遇到的数据包时延、数据包重复、数据包丢弃、数据包顺序偏移、数据包错误等多种损伤或情况,研究了IP数据包传输稳定性测试技术,提出了适用于网络设备IP数据包传输稳定性测试的测试用例设计方法并进行测试用例设计,开发了传输稳定性测试工具,运用该工具对网络设备IP数据包传输稳定性进行了测试。  相似文献   

20.
Microscopic theory of the extraordinary optical transmissio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iu H  Lalanne P 《Nature》2008,452(7188):728-731
The phenomenon of extraordinary light transmission through metallic films perforated by nanohole arrays at optical frequencies was first observed a decade ago and initiated important further experimental and theoretical work. In view of potential applications of such structures--for example, subwavelength optics, optoelectronics devices, and chemical sensing--it is important to understand the underlying physical processes in detail. Here we derive a microscopic theory of the transmission through subwavelength hole arrays, by considering the elementary processes associated with scattering of surface-plasmon-polariton (SPP) modes by individual one-dimensional chains of subwavelength holes. Using a SPP coupled-mode model that coherently gathers these elementary processes, we derive analytical expressions for all the transmission spectrum characteristics--such as the resonance wavelength, the peak transmission and the anti-resonance. Further comparisons of the model predictions with fully vectorial computational results allow us quantitatively to check the model accuracy and to discuss the respective impacts of SPP modes and of other electromagnetic fields on producing the extraordinary transmission of light. The model greatly expands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phenomenon and may affect further engineering of nanoplasmonic devic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