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普通话水平测试(PSC)说话项测试一直以来争议很大,目前说话项测试应试存在背稿、离题等现象,语速不当,信息量不足,而测试员对此也难于把握。通过对说话项测试的学理分析,发现说话项应试和评判存在的问题与大纲关于说话项的定性与测试内容相背离有关,因此,说话项测试需要改革,以进一步提高普通话水平测试的信度与效度。  相似文献   

2.
很多大学生因在说话项中失分严重,导致了PSC不能顺利过关。文章从说话项的评分细则出发,结合历年测试中大学生在说话时常见的不良表现,分析造成该项失分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结合多年的普通话教学和测试经验,提出"加强普通话的基础语音训练、加强说话技能和内容的训练、在说话训练的过程中建立学生的自信心"三条行之有效的措施,以帮助大学生取得理想的普通话等级。  相似文献   

3.
王瑞妮 《科技信息》2010,(20):I0379-I0379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是党中央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也是一项为新农村建设选拔人才的系统工程.大学生村官计划要成为"新农村建设的生力军工程",不仅要严把"入口"关,将新农村建设急需的人才选拔到"村官"队伍,更重要的是畅通"出口",以使大学生村官计划形成具有活力的流动机制.目前国家为大学生"村官"预设的五项出路的在实践操作上存在一些难题,阻碍了大学生"村官"计划出口的畅通.  相似文献   

4.
普通话水平测试中的“说话”一项,是考查应试人在没有文字凭借的情况下说普通话的能力和所能达到的规范程度。它是对应试人普通话水平的综合检测,对应试人测试得分及等级判定影响甚大。本文仅就说话测试应试准备、应试技巧两个方面略作分析如下:一、说话前的准备1-日常准备。从学习《普通话》课程开始到测试前都可称为日常准备,一般指距测试6个月以上时间的准备。由于时间充裕,这个时期的准备应系统化,从整体上提高自己的普通话水平。具体到“说话”测试,就要在发音、正音的基础上,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系统掌握即兴说话的诸要素…  相似文献   

5.
在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中,"说话"项随着测试方式的改变出现了测试成绩合格率随等级上升而逐渐下降的趋势。可以从改进正音方法,提高"说话"的准确性;培养普通话思维习惯,重视语感实践,提高"说话"的熟练性;重视机测前心理辅导,提高"说话"的流畅性;创建良好的测试环境,提高"说话"的适应性等方面入手,提高测试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相似文献   

6.
从普通话水平测试中说话一项普遍存在的问题入手 ,对各种失误的现象进行了归纳和分析 ,并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普通话水平测试中"说话"试项存在着许多问题,对此提出解决问题的初步构想。  相似文献   

8.
普通话水平测试中“说话”试项存在着许多问题,对此提出解决问题的初步构想。  相似文献   

9.
方言与语文教学陈火明日常生活中,我们几乎天天都用方言说话,不仅不觉得方言有什么缺点,还认为"自己的"本地话特别好听、好讲、好用,很是顺心如意的。但到语文课上,用普通话标准一要求,就发现"本地话"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或是"语音不准"、或是"语法不对"、...  相似文献   

10.
普通话水平测试中“说话”项的问题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实践过程中,针对“说话”项的考核出现的实际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1.
普通话水平测试中,有很多人认为“说话”测试项无话可说,而这一项测试的占分比重很大。如何让应试人在这项测试中有话可说,本文探讨叙述类话题展开的三条基本途径:一、人和物的形象化;二、事件具体化;三、人物个性化。在普通话水平测试过程中,做到这几点有助于应试人取得好成绩。  相似文献   

12.
普通话水平测试“说话”项的测评在实际操作中,争议较大。除了评判标准自身的原因之外,由考核形式引发的负面因素占了重要的原因,直接影响了测评的效度与信度。从测评实践的角度,对“说话”项测试中存在的负面因素进行一定的思考与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根据藏语和汉语在发音上的相似性,提出了一种基于隐Markov模型(hidden Markov model,HMM)的汉藏双语语音合成方法。以声韵母为合成基元,采用多个普通话说话人和1个藏语说话人的语料库,利用说话人自适应训练,获得一个汉藏双语混合语言的平均音模型。通过说话人自适应变换,从混合语言的平均音模型获得普通话或藏语的说话人相关模型,从而合成出普通话或藏语语音。实验结果表明,在藏语训练语句较少的情况下,该方法合成的藏语语音明显优于仅采用说话人相关模型合成的藏语语音。  相似文献   

14.
现阶段进行的普通话水平测试中“朗读”和“说话”测试项的扣分依据主要是语音失误的“次数”。单纯的数量累积其结果必然导致:同一音素失误的反复扣分;某些与普通话有对应差异的音素,因其出现频率偏低或出现缺位而不能对其进行有效的考察.应该根据方言与普通话的对应关系确定权重及分值;上述两项测试材料的编制要考虑对应差异覆盖的系统性。  相似文献   

15.
蒋霞 《科技信息》2010,(34):I0041-I0041,I0043
"默示教学法"是美国教育家加特诺创造设计的一种语言教学方法。该教学法以运用彩色棒和彩色图表等教具著称。本文主要介绍"默示教学法"的理论基础、基本原理等,并结合中外教学实际和各派观点对"默示教学法"进行评价和总结。  相似文献   

16.
在和顺方言中,助词"哩"使用范围和使用频率相当高。结构助词"哩"兼具普通话中三个结构助词"的""地""得"的作用;动态助词"哩"与普通话表示动作在进行或状态在持续的"着"用法相同,同时动态助词"哩"还具有指明动作或事件在过去发生的作用,这一作用与普通话中的动态助词"的"相同;另外"哩"还可以作为语气助词来使用,可分别表达陈述、疑问、感叹等各种不同的语气。  相似文献   

17.
辽北方言中有一种表示祈使语气的构式"A[性质]+儿+的",我们从构式高度在语音、语义和语用几个方面探究了此类构式的特征。从人类认知方式角度考虑,这类构式与普通话中的"A[性质]+点"式是两类不同的构式,通过对二者加以对比分析,从而深入缓和的语气,提醒、叮嘱对方通过一定的动作过程,实现某种说话人主观期待的性质状态。  相似文献   

18.
韩梅 《科技信息》2011,(19):I0164-I0164
早在一千五百年前,南齐的谢赫就提出了品画艺术的标准"六法"论,即:"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六项法则。气韵生动,是对作品的总体要求,是艺术应达到的最高境界。也是品评、赏析中国画的主要准则。此外,骨法用笔是运用线条作为骨架进行造型,使得中国画体现出线条的力度、质地和美感。而经营位置即构图的好坏,对作品的成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钱华 《龙岩师专学报》2002,20(4):81-82,97
普通话水平测试“说话”项的测评在实际操作中,争议较大,除了评判标准自身的原因之处,由考虑形式引发的负面因素占了重要的原因,直接影响了测评的效度与信度,从测评实践的角度,对“说话”项测试中存在的负面因素,进行一定的思考与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隋纯平 《科技信息》2011,(12):I0135-I0135
以人为本"思想,简称"人本"思想,在思想史中拥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人本"思想历史久远,东西方各成一体。大致说来,西方早期的"人本"思想,主要是相对于"神本"思想而提出,主张用人性反对神性,用人权反对神权,强调把人的价值放到首位。中国历史上的"人本"思想,则主要是强调人贵于物,"天地万物,唯人为贵"。而在现代社会,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作为一种发展观,"人本"思想都主要是相对于"物本"思想而提出来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