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依据新批评的审美视角,运用谢赫的绘画"六法",观照元代画家倪瓒与民国瓷绘家汪野亭的山水画作,从"经营位置"与"气韵生动"两个方面,比较倪、汪二人的山水画作,借引《二十四诗品》的"飘逸","疏野"两种美学风格加以总结,比较二人的绘画风格,发现山水画的真美。  相似文献   

2.
谢赫的六法论是中国绘画的重要理论,而气韵生动是其关键,通过对气韵生动的内涵,美学价值艺术境界等各个方面的了解,论述了气韵生动在中国人物画鉴赏中的重要价值和意义。以便于画家对客观形象进行悉心的体验、睿智的理解和感情的抒发,有助于理解和把握中国人物绘画艺术的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3.
气韵,指文章、书画的风格、意境和韵味。"气",是指自然宇宙生生不息的生命力;"韵",指事物所具的某种情态气和韵都和"神"有关,故有神气、神韵之说。南齐谢赫在《古画品录》中总结出的"六法论"把"气韵生动"放在首位可见,一幅作品的气韵是非常重要的。唐代张彦远在《历代  相似文献   

4.
《红楼梦》是一部古典名著,随着它的出版,也出现了不少以此为题材的陶瓷作品。尤其红楼女子形象更是成为历代陶瓷艺术家们笔下不断的追求。这些仕女图纹装饰生动准确地反映了红楼女子形象的悲欢离合,一个个美妙绝伦的红楼仕女,一件件气韵鲜活的仕女瓷画,使《红楼梦》这部经典悲剧故事在陶瓷艺术世界中大放异彩、千古流传。  相似文献   

5.
"气韵生动"是中国传统绘画的精髓灵魂和最高美学准则,它所表现的美学意义是涉及宇宙观、人生观以及艺术本体的观念。因此,也是中国画发展与创新的探索研究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6.
论气韵生动     
气韵生动是文艺作品的精神内涵和审美范畴。气韵生动是中国书画艺术形式最高的美的标志,它既是创作的总要求,又是评论的总标准。本文就其由来、含义、构成要素以及创作中如何获得气韵生动,作一番阐述与探讨。  相似文献   

7.
我国传统艺术中舞蹈、诗词、书法和绘画同属于一种文化思维系统,各有其韵律美的规律,且彼此之间有许多共性,在艺术表现元素里所表现出异质同构的韵律之美,与中国画相互影响和融合,从而产生诗书画结合的艺术形式。"气韵"在中国画发展中受到中国传统艺术中的舞蹈、书法、诗词韵律美的深刻影响,形成了中国画独特的审美情趣与韵律美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8.
绘画理论围绕精神与技巧的讨论经久不衰。邓以蛰先生的绘画理论注重笔画,由笔画论气韵生动。徐复观围绕艺术精神论中国绘画里的人生。在色彩上,两人都主张水墨渲淡,但邓以蛰和徐复观分别从艺术效果和绘画者的审美意识角度来论证。在书画关系上,邓以蛰从形式构造上认为书源于画,徐复观则认为书画是完全不同的系统。在绘画史的研究上,两人用"气韵生动"的发展来构建体系,但邓以蛰的理论是以笔画为基础,徐复观则是以老庄思想为主导。  相似文献   

9.
李美月 《奇闻怪事》2011,(9):13-14,17
吴道子的线描艺术研究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通过线条表现情感、线条组合的表现以及用笔的灵活性是他创作艺术的最大特点,他线描艺术的革新精神对当代国画的创作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0.
现代水墨人物画的"书写性"是由中国传统审美与文化而孕育并产生出来的绘画言语与技法形式,它贯通了中国形而上的"气"、"道"、"形"、"意"、"韵"等思维方式,并以形而下的"骨法用笔"、"线面结合"等笔墨线条与笔墨效果呈现,追求笔墨的文化内涵,营造一种尚意的自然境界。现代水墨人物画的"书写性"是中国传统审美文化、笔墨语言与技法的体现,是诗歌的境界、音乐的旋律、舞蹈的节奏,并能激发人们共性的审美感受。  相似文献   

11.
论王维的诗中画意及其气韵生动──《王维诗中的绘画美》续篇金学智钱钟书先生在《中国诗与中国画》一文里说:“诗和画既然同是艺术,应该有共同性;而它们并非同一门艺术,又应该各具特殊性。”①对于诗和画,中国和西方早就不同程度地看到了二者的共同性,但西方从莱辛...  相似文献   

12.
王元松 《科技信息》2012,(2):300-300
本篇论文的主要内容是简要分析一下中国画艺术审美的简化特征。中国画有一种独特的魅力,喜欢"以形写神",通过阐述中国写意画中的形神并重,高度自我,高度忘我,取长舍短;气韵生动,意在笔先等特点来论证。  相似文献   

13.
用笔就是指运笔过程及所表现出的形态的塑造。而临摹用笔就是在学会运笔的过程中学会塑造生动形态的线,通过重复用笔来达到记住线型,塑造有生命线的形态,这是个记忆过程。这一过程,主要通过表象来加强记忆,建立起表象与线条用笔过程的联系。表象在临帜这一记忆过程中,通过概括、组合、融合而完成的线型-用笔的痕迹,是不断丰富自己对书法艺术认识的一个根本因素。有效地运用记忆表象是增进对用笔形态掌握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4.
杨京霞 《科技资讯》2011,(3):235-235
中国画是我国各民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具有几千年发展历史且久盛不衰的传统绘画,它有自己的独特面貌.笔墨是中国画艺术表现的主要手段,气韵是人间天地之真气与人的思想、感情、精神相融会从而寄托在笔墨之中,体现于作品之中的气象和境界,两者在中国画艺术中尤其重要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15.
柳建平 《科技信息》2008,(20):133-133
本文主要说明中国画中关于笔墨的基本问题——用笔、用墨。并通过中国古代画家对中国画笔墨的论述,认识到用笔和用墨在中国画中的重要性。“笔墨当随时代”的精辟论述,说明中国传统笔墨已成为表现个性和民族性不可或缺的艺术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6.
王晖 《科技信息》2008,(21):192-192
气韵生动最早成体系的出现是在南齐谢赫的六法中。作为最早出现在画史中的美学准则,它是针对着国画中空有形似而神气不足的毛病提出的,代表着传统国画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17.
米南阳 《科技潮》2009,(5):62-63
米南阳1946年出生于书法世家。他书学谨慎,大胆创新。追求清隽的格调,用笔、结体、章法力求多变,雄浑豪放,气韵生动,率真拙朴,酣畅淋漓,给人一种奋发向上的时代感和艺术享受,逐步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8.
漆器作为汉代重要的文化载体,其工艺和艺术水平居各类手工业之首.汉代漆器的风格特征并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除了在绘画、书法、青铜器等装饰风格和工艺技术上的相互渗透,在汉代铜镜、汉代画像石、画像砖以及汉代瓦当等等工艺美术中,那些自由流畅且富于弹性的线条以及气韵生动的风格与汉代漆器的装饰都是一脉相承的.所以说汉代漆器是在各种艺术的相互影响中发展成熟的.  相似文献   

19.
《科技信息》2011,(21):F0003-F0003
李力民 李力民,号笠翁、妙音居士、双龙山房主人。1973年生于山东乐陵县,诗、书、画兼善。书法师从刘自椟、启功先生。诸体兼擅,尤精篆隶。以行草用笔入篆隶,参以昌硕、白石二老金石印文气韵,自成一格,古朴而灵变多姿,元气浑然。八尺、丈六信手挥洒,多有过后不复再得之作。蝇头小楷隽雅灵秀,书卷气袭人。近年来,挥翰之余多涉绘事,  相似文献   

20.
此卷画群山起伏,林木茂蔚,壑藏曲水,豁开清溪;两岸院落山居,路通岸径溪桥,境界深远。用笔沉着,峰峦浑厚,远近景物层次分明,山石皴法多以乾璺积累,林木间亦用淡墨乾擦,气韵葱蔚可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