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6 毫秒
1.
应慧 《科技信息》2006,(4):126-127
语法隐喻这一术语最早是由Halliday在<作为社会符号的语言从社会角度诠释语言与意义>一书中提及的.<功能语法导论>(An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Hallidy,1985)为语法隐喻创建了理论框架,对语言中的语法隐喻现象进行了归类并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立场出发构建了语法隐喻的理论体系.本文试用系统功能语法中"语法隐喻"(Grammatical Metaphor)来解释翻译中的一些现象,并重点探讨英译汉中概念隐喻的应用.在翻译过程中,不难发现源语语法隐喻在目标语中的实现形式是不同的,本文将分析解释英译汉过程中,英语中的概念隐喻中的隐喻式翻译成汉语时不同的处理方式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2.
Fauconnier的概念整合理论是当前解释隐喻工作机制最有影响的理论之一。运用概念整合理论,结合韩愈《晚春》诗中的意境,对隐喻的认知运作机制进行阐释,能够更深刻地认识隐喻语言即时在线意义建构过程,也证明了认知语言学理论对汉语诗歌具有强大的阐释力。  相似文献   

3.
隐喻理论是解释语言词汇层面的理据性、系统性的最重要理论之一。运用莱考夫的隐喻理论,分析探讨英语词汇的隐喻化现象和过程,研究发现:英语词汇层面普遍存在着隐喻化现象;对于相当多的词汇而言,其语义的产生是通过隐喻思维认知方式构建起来的;当词汇语义以隐喻认知方式延伸时,词汇的本义和它的延伸义之间的主要关系特征是“相似性”。  相似文献   

4.
基于语料库的研究方法、以概念隐喻理论为指导来探讨普遍存在于体育新闻报道中的战争隐喻。研究发现,战争隐喻贯穿体育比赛全过程;已分类的战争隐喻中有些类别出现频率明显高于其它类别,有些子隐喻在其所属类别中也占绝对优势;核心主题词搭配语言特征明显。概念隐喻理论从认知的角度为体育新闻报道中大量使用战争隐喻提供了理论上的解释:人们通常用战争概念来认知、理解和建构体育比赛概念。  相似文献   

5.
目前隐喻研究已超越了语言学范围,研究者从各自不同角度,不同领域建立了不同的隐喻理论。本文试图根据Sperber和Wilson的关联理论来研究和探讨隐喻的理解和阐释问题。相似性是隐喻的基础,隐喻的理解过程就是在适当的语境下寻求最佳关联的一个过程。  相似文献   

6.
从认知角度,对My Life had stooda Loaded Gun中的隐喻进行了分析,从而证实诗歌中的隐喻在本质上是认知的.此外.概念隐喻理论适合解释诗歌中认同、规范的隐喻概念化模式,而概念合成理论则在阐释诗歌中实时婚喻的构建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最后提出了从认知角度认识诗歌的标准.  相似文献   

7.
人们对隐喻的研究已经有相当长的历史,但是传统的隐喻理论对隐喻的解释都存在严重的不足。从关联理论的角度对隐喻进行分析,可见隐喻是建立在一系列强隐含前提基础上的弱隐含。  相似文献   

8.
郭志艳 《科技资讯》2008,(33):203-203
关联理论和格赖斯的会话含义都认为隐喻是超越字面本身的意义,都重视语境在隐喻理解过程中的作用。但两种理论是从不同的角度来研究隐喻的,推理机制也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9.
英汉隐喻翻译中的同化与异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隐喻理论认为人类的语言和思维都具有隐喻的特点,翻译的同化与异化是两种不同的翻译策略,本文从直译、意译、将一种文化中的形象比喻转化为目标语中相对应的已有的形象比喻、采取直译并附带解释或注释的形式以及用汉语的对句结构来翻译英语中的隐喻等几种不同的方式来探讨隐喻翻译的同化与异化问题。  相似文献   

10.
赵芬  梅丽兰 《科技信息》2008,(1):270-271
情感是人类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情感的表达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隐喻的方式得以实现的,其实质是一种动态的、模糊的认知活动。弗科尼尔的合成空间理论作为当代认知语言学的新成果能够很好的解释这一动态的认知活动。以合成空间为理论框架,从认知角度对情感隐喻进行概念整合研究,能够很好地描述情感隐喻的意义构建过程。  相似文献   

11.
隐喻的关联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Sperber和Wilson的关联理论探讨隐喻的阐释问题,在对隐喻的语义特征进行讨论的基础上,指出隐喻的关联性。认为隐喻的理解过程就是在适当的语境下根据其本体与喻体相似性寻求最佳关联的一个过程。  相似文献   

12.
隐喻研究经历了作为修辞现象到语言隐喻(语义隐喻和语用隐喻),再到对此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跨学科研究的发展历程。对戴维森的《隐喻的含义》一文中提出的观点进行了梳理,将之概括为五个方面:隐喻的不可释义性、隐喻的不真实性、隐喻的语用性、隐喻的生动性及隐喻解释的相对性,并逐一对此进行了解读和评价。  相似文献   

13.
隐喻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基本认知方法.以新奇隐喻为研究对象,通过施喻者的主观认知体验、施喻者的多视角和施喻者的创造性三个方面,可以分析隐喻构建体现出的主体性.隐喻解读中体现出的主体间性也相应地通过三个方面得以体现,即隐喻解读的动态性开放性、受喻者和施喻者的视域融合以及受喻者对隐喻的再创造.主体性和主体间性的统一产生理想的隐喻构建及解读方式.  相似文献   

14.
隐喻是语言的本质特征;隐喻是语言美的形式;隐喻是一种特殊的认知现象。口译是跨文化交际的桥梁,隐喻理解能力是口译员必须具备的能力,在口译的源语和译入语中,译员必须考虑到这两种语言隐喻的文化性,正确理解并传达两种语言隐喻的独特文化内涵。口译中,隐喻语的表达方式分为:形象保留法、形象替代法和形象舍弃法。  相似文献   

15.
基于认知语言学的隐喻研究进路以及语料库,研究美国总统就职演讲中的隐喻。通过对美国总统就职演讲中的隐喻进行识别、分类、识解和分析,探讨隐喻所起的不同作用。认为隐喻可以帮助实现语篇衔接和语篇连贯,还能帮助总统们达到政治意图。  相似文献   

16.
隐喻与关联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交际的推理特性、最佳关联、语言的描述性使用等关联理论中的一些基本概念,阐述隐喻作为语言的描述性使用、本体和喻体相似性作为关联标识以及如何处理隐喻基于语境的问题.从关联理论的角度来探讨隐喻有助于更好地把握其隐喻语用的本质,进而指导我们的交际.  相似文献   

17.
基于隐喻以及隐喻生成机制的理解,试图从认知的角度对隐喻的本质特征和主要认知理论的讨论作一分析,旨在进一步阐明隐喻现象是人类通过事物之间的相似性用某一领域的经验说明或理解另一领域的经验的认知活动;隐喻现象的认知及其意义的理解依赖于语言使用者双方所处的语境和具有的认知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8.
亨利&#183;詹姆斯的《贵妇画像》是美国文学中最伟大的小说之一。现以认知语言学的隐喻观为出发点,选取作品中典型语料,对蕴含其中的隐喻语言及隐喻现象进行解析,进而对以容器隐喻为纲、路径隐喻为线的概念隐喻框架展开研究,有助于加深读者对作品主题的理解和人物命运的把握,并从认知层面上拓展对该小说的研究范围,为读者提供另一种解读小说的方法,提高对小说中概念隐喻的认知能力,从而更好地理解作家的创作意图,更为全面地解读作品内涵。  相似文献   

19.
平面广告是图像和文字两种视觉符号相结合的一种多模态语篇,依赖于图像、文字等静态手段,诉诸读者的感知能力隐喻性地传达广告意图。关联原则在广告的多模态隐喻的解读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就是广告通过图像、文字以多模态隐喻的形式呈现,寻求广告信息和读者认知的最佳关联,促使读者自发寻求多模态隐喻的最佳解释,从而理解广告意图。  相似文献   

20.
人类对于隐喻的研究,从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开始,一直延续至今。从隐喻的概念来看,隐喻研究史上存在着传统的"比较论"、"失协论"和今天的"交互论",由此来探讨隐喻的基础、认知功能及认知本质,并得出了:隐喻是语言现象,在日常语言中居于中心地位;也是思维现象,影响人的思维方式;还是文化现象,体现了世界的文化模式,是人类交流思想、认知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