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张向群 《韶关学院学报》2006,27(12):130-133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韶关市家庭体育发展的现状,对韶关市家庭的体育意识、家庭中的体育人口、家庭体育消费及影响因素等进行调查,提出合理建议,以推动韶关市家庭体育的发展,构建和谐韶关.  相似文献   

2.
通过发展流通产业来促进韶关经济发展的思路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韶关市未来商贸业发展的三个重要取向应当是以适应创建优秀旅游城市的需要构建韶关的商贸业体系,以信息化的趋势为依据改革商贸业的运行模式,充分利用现代城市的商业功能,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3.
以和田地区为研究区域,分别从人口、社会、经济、土地四个方面,构建城市化综合指标体系,运用2001—2012年的数据,采用变异系数法对城市化水平各指标层予以量化处理,基于灰色数列GM(1,1)对2013—2017年城市化水平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和田地区城市化发展过程中,人口、社会、经济、土地四个子系统都与城市化呈正相关关系,其中经济城市化起主导作用;和田地区城市化水平呈持续上升趋势,根据发展速度可分为两个阶段,2001—2007年缓慢发展阶段,2008—2012年快速发展阶段.根据对城市化水平的预测,可知和田地区城市化未来几年内发展良好,城市化发展提升的空间较大.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分析韶关市产业结构的现状、韶关产业结构调整所处的国际和国内环境,探讨韶关在跨越世纪之际的产业结构的调整方向,以实现我市产业结构升级从而带动韶关经济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
方远平  周雁 《广东科技》2012,21(18):67-71
以广东省四大经济区域为研究对象,选取2000—2009年为研究时段,采取变异系数及Theil系数分析法考察广东省服务业发展的区域差异,并且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研究影响不同区域服务业发展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因素。研究表明:广东省服务业发展的区域差异较大,地带间差异明显大于地带内差异;工业化水平和政府支出是影响服务业发展的普遍性因素,城市化进程对服务业发展起促进作用还是制约作用取决于该地区现有的城市化水平,人口密度、基础设施、居民消费需求、外商直接投资是影响服务业发展的特殊性因素。  相似文献   

6.
构建包含人口、经济、城市建设、居民生活质量的城市化综合指标测度体系,运用均方差法和位序规模法则评价2000~2009年山东省17地市城市化水平及空间结构.结果表明:山东省城市化演进过程的主导因素正由以人口、经济、城市建设为主的经济力转变为以人均社会消费品总额为代表的居民对生活水平提高需求的社会力;省内城市化区域差异明显,形成以青岛和济南为中心的两大高水平城市化区域,且各影响因子贡献率相当,鲁西南地区城市化水平普遍较低,各影响因素对城市化的贡献率表现出一定的不均衡性,但这种不均衡性呈逐年缩小趋势;在空间结构上,各城市城市化水平差距正逐渐缩小,城市系统均衡性逐渐增强,首位城市仍具有较大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7.
徐州市城市化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化水平的高低是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为了科学的衡量徐州市城市化水平的高低,本文运用单一指标和复合指标两种测度方法,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徐州市城市化水平的演变轨迹和城市化质量进行分析,指出城市化发展中的问题和不足,深入剖析影响城市化发展的主要社会经济原因,并根据徐州市在城市化进程中现存的症结,提出加快城市化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住房金融业已成为直接影响韶关市房地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阐述韶关住房金融业务发展的现状,分析韶关市发展住房金融的有利条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韶关市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选取人口城市化、经济城市化、空间城市化和社会城市化4个维度16项指标建立了城市化水平综合测度指标体系,基于2000-2015年的时间序列数据,采用熵值法及GIS技术对辽宁省14个地级市城市化水平进行综合测度并分析其空间分异特征.结果表明:研究期间辽宁省14个地级市人口城市化、经济城市化、社会城市化、空间城市化及综合城市化水平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但大多数城市仍处于质量提升阶段;辽宁省城市化空间分异明显,以沈阳和大连为中心的"双核"城市化特征突出;以大连、营口、盘锦等城市为主的沿海经济带是辽宁省城市化发展的引擎;空间城市化直观反映经济城市化水平,人口的扩张、空间的拓展、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都将对城市发展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叶青  苏伟娟 《广东科技》2016,(16):33-35
正2016年第五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广东·韶关赛区)由韶关市科学技术局联合韶关市中小企业局主办、广东省科技金融综合服务中心(下简称韶关分中心)、韶关市广播电视台、韶关市生产力促进中心和韶关市武江区生产力促进中心联合承办。本届大赛以"创新项目、创业人才、给力金融"为主题,旨在促进韶关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宣传创新创业人物,树立创新创业品牌,打造一批科技创业明星,激  相似文献   

11.
承接珠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已成为韶关市园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韶关市发展园区经济,既有地处珠三角外围、华南重工业基地、工业用地较宽松等显形区位优势,又有省域第二区域中心、华南新铁路枢纽、中国南方大陆桥支点等潜在区位优势。壮大韶关的园区经济,拟选择提升区位优势、推进产业集聚、做好园区科学规划、打造特色项目、高标准优化园区环境等主要路径。应努力做大园区经济,不断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杜煜 《河南科学》2014,(11):2389-2394
从城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理论出发,分析了城镇化对河南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和居民生活质量的影响,认为城镇化对河南区域经济发展有着显著影响,并对制约城镇化促进河南区域经济发展的因素进行详细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随着城市空间的不断拓展和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在中国一些城市化发展比较成熟的地区,逐步出现了多区域组团发展的城市化发展模式.城市进入多元化的发展,居民对于城市功能的要求也越来越多样化,进而影响到经济、社会、文化多个方面.正在兴起的"全域城市化"的趋势也为打破"城乡二元割裂"及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带来了契机.阐述了游憩系统规划设计的基本理念,在人居环境的视野下研究了游憩系统的游憩空间的构筑因素和研究模式,提出对未来城市化的游憩系统建立的新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4.
中小微型企业的发展,在增加财政收入,缓解就业压力,优化经济布局,搞活市场竞争活力,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等方面效果显著。但是,由于受内外因素影响,融资困难一直是制约韶关市中小微型企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相似文献   

15.
城市作为区域发展的增长极,强调其对于整个区域发展的重要性。城市化使城市体系(urban system)的动态和特征产生了巨大变化,在城市内部、城市的边缘区、城市与城镇之间,城市化的进程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路径。城中村改造、开发区引领、城镇化建设,对于首位城市的经济、社会、功能等不同空间维度的构建与优化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开发区是我国城市化和城市发展的重要动力和主要载体,在其逐渐发展并与母体城市相连的过程中,传统的向心性城市空间结构逐步向低密度多核心城市空间结构转变。  相似文献   

16.
李蓉  赵敏 《科技与经济》2010,23(5):92-96
水利的发展不仅与其内部的结构有关,而且还制约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影响着产业结构合理化的进程。从产业结构调整、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以及区域经济发展对水利的需求多个方面,构建了水利需求框架结构,运用系统动力学的分析方法建立了南京市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利需求系统动力学模型,并进行了仿真计算,得出了2008—2020年南京市水资源需求量。据此,提出了南京市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模式,在水资源利用方面应该加强引入客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从而缓解用水紧张。  相似文献   

17.
产业结构调整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协调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结构变动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是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协调发展的关键。面对区域间的产业结构扭曲,产业组织的低水平生产过剩,只有以产业结构调整为核心,积极培育主导产业,增强中小企业活力,大力加快城市化进程,我国国民经济才能克服区域产业结构失调的现象,使中西部落后地区的经济尽快起飞,缩小与东部地区经济差距。  相似文献   

18.
李东 《韶关学院学报》2009,30(11):69-71
在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物流被人们誉为继物质资源、人力资源之后可供挖掘的“第三利润源”和新的经济增长点。要培育和壮大韶关市物流企业,需要根据其产业结构特点及现有物流企业的特点,积极进行政策扶持、战略性重组、现代化建设、与国内外合作、引进物流企业、兴建物流园区、改善运输网络、配套物流企业。  相似文献   

19.
“两型社会”背景下长株潭城镇化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两型社会的稳步推进,长株潭城市群已进入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随之而来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如城乡二元结构明显、城市辐射能力不强、产业结构趋同、公共服务滞后等。为实现长株潭城市群的健康和谐发展,应构建合理的城市群城镇体系,推进城乡统筹,促进集约开发,提升公共服务功能和城市生态承载力。  相似文献   

20.
城市生活垃圾是当前急需解决的环境问题.控制城市生活垃圾排放,减少城市生活垃圾带来的环境危害,事关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基于2003年和2017年中国258个地级市的数据,首先分析了中国城市生活垃圾排放的时空变化特征,然后利用最小二乘线性模型(OLS)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研究了经济、城市人口规模、城市化水平和产业结构对城市生活垃圾排放的影响,并且将两种模型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 除东北地区外,其他地区各城市的生活垃圾排放量有了很大增长,其中东部地区的城市增长最为明显,并且经济越发达人口越多的城市表现出更强的生活垃圾排放增长趋势,各城市的生活垃圾排放差异性不断扩大.2) OLS模型的回归结果表明经济、城市人口规模、城市化水平和产业结构对城市生活垃圾排放的促进作用增强,并且城市人口规模是促进城市生活垃圾排放的最重要因素,其次是产业结构、城市化水平、经济发展.3) GWR模型在解释城市生活垃圾排放的影响因素方面要优于OLS模型,并且GWR模型的回归结果表明各因素对城市生活垃圾排放的影响具有显著的空间差异性,并随时间发生了变化.根据研究结果和各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对各城市提出了控制城市生活垃圾排放增长的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