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从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起源和形成论述了劳动价值理论的科学性和作用,并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和当前的历史条件阐明了对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的新的认识,指出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就是要尊重客观实际,摒弃传统观念和传统理论,确立起脑力劳动者在价值创造中的重要地位及其作用。  相似文献   

2.
探讨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认识和深化劳动价值理论,对我国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新的社会条件下,结合实际,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主要解决生产要素分配与劳动价值论、科技工作和经营管理劳动能否创造价值、非劳动生产要素是否创造价值三个理论认识问题。  相似文献   

4.
结合新的实际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理论的研究和认识,这是对党在新世纪如何切实做到“三个代表”必须在理论上加以解决的重大课题。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和研究,是为了更好地坚持和发展这一理论而不是否定劳动价值论;劳动价值论必须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而赋予新的时代内容,并对现时代的诸多变化作出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诠释。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文章对劳动价值、劳动形态和劳动方式及生产要素形态的变化提出新的认识 ,认为只有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 ,才是最好地坚持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将劳动分为复杂劳动和简单劳动 ,复杂劳动包含了管理和科技劳动。创造价值的劳动不仅仅指生产劳动 ,而应是劳动的总体概念。管理和科技劳动在当今社会生产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创造了巨大的价值。因此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应鼓励管理和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 ,建立可发挥管理和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分配机制。  相似文献   

7.
重新认识马克思的劳动理论和劳动价值理论后,在评价国有企业经营者的报酬时,认识到要发挥企业家的作用。就必须形成有利于企业家成长的环境,充分认识到企业家在市场经济中是最为稀缺资源,应该给其应得的报酬,让市场规律来决定其价值。  相似文献   

8.
在深刻阐述劳动主体与劳动所有权关系的变化条件和发展逻辑的过程中,马克思集中、彻底地运用了历史辩证法。在马克思的历史辩证法视阈中,劳动主体与劳动所有权的关系,表现为一个"天然统一——完全分离——重新统一"的否定之否定过程。其中,作为逻辑中项的"完全分离"阶段,又内嵌着劳动所有权"全部丧失(奴隶)——部分获得(农奴)——全部丧失(工人)"的否定之否定过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入挖掘和阐发马克思历史辩证法视阈中的劳动主体与劳动所有权关系理论,对于当代中国社会如何进一步尊重劳动、重视劳动者的劳动所有权等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近代以来中国劳动关系主要经历了外源型、计划型、市场型和社会主义和谐劳动关系四个发展阶段,其中最后一个阶段的目标尚未实现。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劳动关系的过程中,劳动契约可以说是劳动关系发展状况的晴雨表。本文正是从劳动契约角度对中国劳动关系的变迁进行探讨,力求理清中国劳动关系的发展历程,展望和谐劳动关系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从人类社会一般、商品生产形式、资本主义商品生产和撇开物质内容的资本主义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四个不同角度研究和界定了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搞清和正确认识这些复杂的论述,有利于理顺物质资料生产的非物质资源生产的相互关系,有利于建立健全市场体系和繁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11.
在现代经济社会条件下,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随着时代前进的步伐而不断丰富发展。由于人类社会价值创造方式的重大转变,人类的劳动形式随之发生革命性的转变。服务劳动、科技劳动、管理劳动、知识劳动日益成为当今人类劳动的重要形式。这就要求我们要用新的眼光、新的思维去重新认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并没有停滞不前,它对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依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学术界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解颇有分歧,如果我们运用唯物史观和辩证方法解读《资本论》中的“劳动价值论“,就可以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关于劳动与价值的思想,这是我们消除分歧的一个途径,也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前提。  相似文献   

13.
《劳动合同法》的通过有利于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保护,但该法在劳动合同解除中补偿金等问题上仍存在不足。通过对补偿金的性质和适用范围的分析,探讨补偿金在立法、标准、内容等方面的一些问题,有利于通过司法解释或进一步补充内容等去完善《劳动合同法》。  相似文献   

14.
《劳动合同法》实施两年多后,东莞众多个体工商户的劳动用工行为仍相当不规范。文章从劳动用工的角度出发,就《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阐述该法对东莞个体工商户劳动用工规范化的要求,并对东莞部分个体工商户进行实地考察,以分析《劳动合同法》实施后东莞个体工商户劳动用工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为东莞个体工商户实现劳动用工规范化提供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劳务派遣作为一种新型的用工形式目前在我国成为众多用工单位规避雇主责任的出口,产生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国相关立法价值取向不明,法律规制不完备。劳务派遣立法应当倾向于对劳动者的人格尊严给予充分的尊重和保护,在劳动力市场上坚持规范的双方性的劳动关系,将劳务派遣限定为辅助性、非主流就业方式的一种,应用于临时性岗位。  相似文献   

16.
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基本工业化的目标为起点。通过与上个世纪提出的“三农问题”、“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对比,我们现在再次提出“三农问题”、“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有了更多的要求和新的内涵,其提出的背景、出发点、追求的目标各不相同,现在进行剩余劳动力的流动也遇到了城镇下岗职工的挑战、“技术排挤工人”等新问题。通过中外劳动力流动模式的比较、分析,作者提出了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理论上、制度上、措施上的新建议。如,现阶段不仅不能以缩小或消灭城乡差别为经济发展的目标之一,而且还应当继续适当扩大城乡差别;改革现有的农村家庭承包责任制,实行一定规模的土地拍包,走家庭农场式道路等。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全面理解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市场经济发展,探讨了深化劳动的性质和劳动概念的内涵,简要分析了拓展价值形成的影响因素,提出了深化与发展劳动价值理论的策略,对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