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孙洋萍 《科技资讯》2013,(29):132-132
自然为人类提供了生存和发展的环境,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同时人类的发展与进步又改变和影响着自然环境。人类只有在开发利用环境的同时,尊重自然环境,善待自然环境,按照生态学的规律办事,才能使人类更好的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谐相处,进而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将就如何研究好,处理好环境与人类发展的问题予以探讨。  相似文献   

2.
自然环境对人类的社会组织形式会有一定的影响。当一个人类群体的生产力水平较低又处于一个恶劣的自然环境中时,这种影响就较大,他们就只能选择那种能有效地帮助他们抵御自然环境所带给他们的重重压力和灾难的社会组织形式,血缘家族就是这样的一种组织形式。帕米尔高原上的塔吉克人所处的环境与其传统的社会组织,正可以说明以上的道理。  相似文献   

3.
王宏 《科技咨询导报》2011,(34):140-140
人类如要在地球上生存就必须保护全球的环境,如要在生存的基础上更好地发展就更应该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从古到今,通过人类与大自然不断抗争中,对地球的自然环境不断改变与破坏。与此同时,自然界也以不同方式给人类带来各种灾难与报应,人类也从中才渐渐明白自然环境对人类生存发展是不可缺少的。  相似文献   

4.
吕义坡 《科技资讯》2013,(13):237-237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类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的标准也越来越生态化,从而意识到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由于我国人口多,资源少,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关系早已失去了平衡,环境污染严重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与身体健康状况。随之保护自然环境成为了社会的热点话题,也是我国政府一直高度强调的问题。大力发展林业。与植树造林保护林业资源成为了我国环境保护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了弄清生态环境对高昌回鹘社会经济化所产生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吐鲁番地区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关系。方法运用相关献资料和野外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建立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模式。结果独特的自然环境条件是高昌回鹘生态化形成的主要原因。结论①人的生存离不开自然环境,只有使自然环境与人类保持良性循环,才能形成人类与自然环境互进互动的生态经济化体系;②特殊的自然环境使高昌回鹘形成了独特的盆地经济模式,也给后人留下了保护生态环境的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6.
人类自诞生以来,就一直处于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自身的生存居住环境,理想的城市人居环境应是适于人类生存、与自然相和谐的人居环境.南宁市人居环境的建设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城市的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都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7.
室内设计的生态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雪奇 《工程与建设》2010,24(4):456-458
生态室内空间设计概括地说是运用生态学原理和方法,以人、建筑、自然和社会协调发展为目标,寻求适合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室内空间环境。生态室内空间是生态建筑中的一个小环境,从属于建筑和自然环境,是整个生态系统中的子系统,因此充分考虑其对建筑外环境和自然环境的适应和影响,以及与建筑外部空间,自然环境之间物质能量的交换是非常重要的,对这些生态因素的考虑会有助于室内空间的理性设计。  相似文献   

8.
一、引言当前世界上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是人同自然环境之间的矛盾—环境。它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受人类社会发展和经济活动不断加强的影响,破坏了自然界物质循环和能量输送的基本规律,造成环境恶化,危及人类生产。要解决已产生的环境问题,预防新的问题产生,就要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按自然规律办事,只有这样才能寻求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的途径。自然环境是人类生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自然基础,更是社会物质生活经常必备的条  相似文献   

9.
在现代社会生产活动中,人类工程技术活动对自然环境产生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工程师作为工程活动的主体在工程实践中肩负一定的环境伦理责任,探讨工程师的环境伦理责任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人类社会的发展对地理环境的作用范围和深度不断扩大,依赖和依存关系也在逐步加深。深入探讨其相互关系,特别是探讨在人类各种不同的生产活动影响下,环境发展和变化的规律,可为探索调节、控制和改善人类与环境系统的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本文根据1982—1983年参加中国科学院南迦巴瓦峰地区登山科学考察所获得的资料,探讨该地区环境的特征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自然地理过程及人类活动对环境系统的影响。该地区自然环境独特,有些严峻的环境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同时,人类的生产活动却又对环境系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是研究人类活动和环境相互关系的理想场所。文中不妥之处,希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1.
英汉比喻的地域和民族色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根植于社会自然环境。人类的自然环境是多姿多彩的:森林,沙漠,山川,河流,海洋,岛屿……。因而各种语言便具有特殊的自然环境色彩,比喻的产生便受到气候,地理,自然产物的影响,镀上形形色色的地域文化的印记。 气候不仅影响人类生存环境,而且影响人类的思维与概念系统。中国人说“春雨  相似文献   

12.
人类文化和自然界相互依存,决定了只有结合古环境来研究古文化,才能认识古文化,才能认识人类迁徙的真正原因。环境考古学主要研究古文化及其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间的关系。我国历史和自然环境条件优越,只要我们抓住考古学和环境科学向新阶段迈进的契机,我国环境考古学必将迅速发展,并一定会在认识古人类历史、行为和生活方式方面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水利工程对环境的影响是巨大而且是非常复杂的,深刻了解其影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水利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代替的资源,是维系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是稳定环境的重要因素。但是水利工程的修建势必会对周围自然环境、生态环境和社环境造成影响。因此减轻水利工程的不利影响,充分利用水资源,对人类的发展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4.
一、全球环境态势严峻地球及生物圈环境是包括人类在内的各种生命体孕育和发展的基本空间。自然环境赋予人类以生命,并支持着人类的生存和繁衍。若干世纪以来,人类和自然环境大体保持着平衡,人和自然构成一幅稳定而和谐的图景。然而,工业革命空前地强化了人对自然的作用,在缺乏深谋远虑的“向大自然宣战”、“征服自然”的进军中,自然环境和人  相似文献   

15.
环境保护是人类采取一系列活动来保护赖以为生的地球自然生态环境,使自然环境与人类生存间得到互相协调。本文分析了环境保护问题的原因,研究了环境保护意识与效益。  相似文献   

16.
万涛 《当代地方科技》2007,(11):180-180
不同地域下的地理、气候、政治、经济、文化,宗教以及在这环境下形成下的人思想意识等都和民族音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音乐就是在文化的脉络中,围绕着人类的自然环境,社会形态,文化背景的精密关系中得以传承的。自然环境是滋生民族音乐的土壤,文化是社会的生活形态,社会环境对民族音乐的影响在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之后尤为明显。音乐作为艺术的一个方面,势必会在物质文明演进的过程当中受到冲击。  相似文献   

17.
资源和环境是关系到人类社会现实与未来发展的重要问题。本文主要通过对人类与自然关系的探讨,说明人类在发展自身、改造自然和利用资源过程中的得与失,寻求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的最佳模式,可持续发展,则是我们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8.
环境与发展     
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地球经历了化学进化阶段和生物进化阶段,出现了生物圈,为人类的发生和发展提供了条件。而人类的诞生使地表环境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更高级的新阶段——人与环境辩证发展的阶段。人类出现以后,以自己的劳动和智慧有目的地改造环境,把自然环境转变为新的生存环境,在改造环境的过程中,人类也改造着自己,与环境协调发展。同时,人类的经济、社会活动对环境也有干扰和破坏,在人类的影响下变化了的环境再反作用于人类,又制约着人类的发展。在复杂的“人类——环境”系统中,环境与发展既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又相互予盾、相互对立。研究环境与发展的关系,深入探索其相互作用的机制及规律,促进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9.
在人地关系认识史上,人类最先把自然环境和自然现象看成人类一切活动的主宰;随着对人地关系认识的深入,人类认识到,人是可以战胜自然、利用自然的,进而更深刻地认识到人与自然环境、自然现象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人类要生存和发展,就要因地制宜,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随着人口的急剧增长,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产生了一系列严重的环境问题,经过深入研究,人们最终找到了既不牺牲未来子孙后代生存需要,又能满足我们这代人需要的生存模式--可持续发展观.  相似文献   

20.
论地质环境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质环境是岩石圈表层,是生物圈的矿物质基础,由岩、土、水、气、地区地质结构、地质作用等要素组成,是一个动的系统。在人类工程、经济活动影响下,地质环境自然平衡常遭破坏,产生人为的地质灾害,危及人类的生存和治动。人类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丝毫不亚于他对大气圈、水圈的影响,合理利用与保护地质环境应是保护人类自然环境的一部分。为研究人和地质环境的相互作用与影响,在地球科学中诞生了一门新的科学——环境地质学,它与矿严地质学并驾齐驱。在环境地质学中工程地质学占据主导地位。现代工程地质学已发展成为环境工程地质学我国大城市的地面沉降、矿区的地面塌陷、水库诱发地震和边岸再造、滑坡等环境工程地质问题十分严重。我国工程地质学必须研究解决这些问题,为规划人类的工程、经济治动、布局生产力,以及国土整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