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在这篇文章中,完成了高入射能、低敲出能情形下,电子入射双电离He原子五重微分截面(FD-CS)的理论推导,计算中使用了三个电子在He^ 2离子场中的四体末态波函数。所得理论曲线,除个别点之外,其形状上与最新的实验结果是吻合的。  相似文献   

2.
考虑初道屏蔽效应,计算了不对称几何条件下电子碰撞He(e,2e)反应的三重微分截面,并与BBK模型计算结果、DS3C模型计算结果、已有的CCC理论结果和实验数据做了比较.表明,考虑初道的屏蔽效应成功地修正了BBK模型和DS3C模型,改善了与实验结果的符合程度.  相似文献   

3.
考虑各种碰撞过程对氦原子单电离三重微分截面的影响,计算了共面不对称和共面等能几何条件下,电子碰撞He(e,2e)反应的三重微分截面,同时给出了直接碰撞过程、交换碰撞过程以及干涉效应对三重微分截面的贡献.结果表明,三种碰撞过程对He(e,2e)反应三重微分截面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相似文献   

4.
电子碰撞Li+离子(e,2e)反应微分截面中的干涉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修正BBK理论,计算了能量为145.6eV的入射电子碰撞Li (1s),(e,2e)反应三重微分截面(TDCS),并讨论了交换,关联与干涉效应及入射道库仑场对TDCS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5.
用包含后碰撞作用和极化效应的扭曲波玻恩近似理论计算了共面不对称几何条件下入射电子能量为50eV时He原子的低能(e,2e)反应的三重微分截面,并同实验测量结果进行了比较。指出后碰撞作用和极化效应在共面不对称几何条件下He原子的低能(e,2e)过程中均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考虑初态He原子电子间的关联效应和末态出射电子与剩余束缚电子间的关联效应,计算和分析了在共面不对称几何条件下,能量为5500 eV的入射电子碰撞He原子电离激发的三重微分截面(TDCS),并将计算结果与Dupre等人的实验数据及其它理论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该理论模型能够定性地描述反应的过程,且初态He原子电子间的关联对TDCS的影响较弱,而末态出射电子与剩余束缚电子间的关联对TDCS的影响较强.  相似文献   

7.
考虑初道屏蔽效应,研究了低能电子碰撞H(e,2e)的反应过程.计算了共面非对称几何条件下能量为27.2 eV的入射电子碰撞H(e,2e)反应的三重微分截面(TDCS),将其计算结果与3C、DS3C和CDS3C模型所得结果及实验数据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CDS3C模型能对上述碰撞过程成功描述,改善了与实验结果的符合程度.  相似文献   

8.
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用修正后的BBK理论研究了共面等能几何条件下,电子入射离化氢原子三重微分截面的结构,讨论了低能(e,2e)反应中的Rutherford散射效应,揭示了(e,2e)反应中初通道相互作用强度是怎样随入射能的增加而改变的。  相似文献   

9.
利用BBK模型对电子碰撞电离H(2s)过程进行理论研究,计算了对称和不对称几何条件下的三重微分截面。除将部分结果与现有理论进行比较外,首次给出了入射能量为150eV共面不对称条件下的三重微分截面和H原子2s态的电子动量谱,从而为实验提供较为全面的理论数据。  相似文献   

10.
用3C模型和DS3C模型计算了散射电子能量为500 eV特殊几何条件下电子离化氦原子的三重微分散射截面,并把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系统研究了屏蔽效应和交换效应对截面的贡献。结果表明,末态屏蔽效应以及交换效应对三重微分散射截面的幅度和角分布均存在一定影响,并且当入射能较高时这种影响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1.
在考虑了He原子(e,2e)过程中,剩余电子对核的有效屏蔽之后,用修正后的BBK理论计算了入射能为40eV时,共面不对称几何条件下电子入射离化He原子的三重微分截面(TDCS).结果表明:该文得到的理论曲线更接近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12.
在入射能为70.6eV,两个出射电子等能分享几何条件下,分别用3C模型和DS3C模型对散射平面内以及垂直平面内电子离化氦原子的三重微分散射截面进行了计算,并把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系统研究了各种效应对截面的贡献.结果表明:当散射角较小时,末态各种屏蔽效应对散射平面内和垂直平面内截面幅度以及角分布均存在较强影响;交换效应对截面的贡献始终是不可忽略的.  相似文献   

13.
在共面非对称几何条件下,将能壳上跃迁矩阵元表示为结构因子和末态道两粒子间关联因子的乘积,推导出C^6+离化He原子在不同动量转移下三重微分散射截面解析表达式,分析了实参数和有效电荷对散射截面角分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用BBK模型和修正后的BBK模型对低能、共面非对称几何条件下电子离化氢原子的三重微分散射截面进行了计算,并把结果与一级玻恩近似下的计算结果以及实验数据进行了比较,对修正后的BBK模型中非一阶效应和交换效应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发现该模型中末态三体间的屏蔽包含了极强的非一阶效应信息.  相似文献   

15.
三体库仑连续问题中的动量相关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在Berakdar工作的基础上,从三体库仑连续问题中动量相关的角度导出了对称和非对称两种几何件下的有效索末菲参量,计算了入射能为50eV时电子入射离化He原子的三重微分截面,并将计算结果绝对测量结果以及未修正的BBK理论结果、CCC(convergent close-corpling)理论结果进行了比较,同时与我们早期模型的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6.
借助4套典型的束缚核子部分子分布函数和3种夸克能量损失的表达式,对核Drell-Yan过程中的微分截面比进行了领头阶的唯象分析,确定了入射夸克单位长度的能量损失值dE/dL=(1.21±0.09)GeV/fm.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线型的夸克能量损失表达方式和平方型的能量损失表达方式计算所得的核Drell-Yan过程微分截面比的理论曲线无明显差别;与采用的部分子分布函数的类型无关,来自于低能量入射粒子束的实验数据排除了动量分数型的能量损失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17.
 借助4套典型的束缚核子部分子分布函数和3种夸克能量损失的表达式,对核Drell-Yan过程中的微分截面比进行了领头阶的唯象分析,确定了入射夸克单位长度的能量损失值dE/dL=(1.21±0.09)GeV/fm.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线型的夸克能量损失表达方式和平方型的能量损失表达方式计算所得的核Drell-Yan过程微分截面比的理论曲线无明显差别;与采用的部分子分布函数的类型无关,来自于低能量入射粒子束的实验数据排除了动量分数型的能量损失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18.
对前期工作进行了概括、总结,用不同的BBK模型计算了低能电子入射离化He原子的三重微分截面,并将不同模型的结果分别与实验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9.
对电子与氦原子相互作用的模型势进行了修正.用修正前后的模型势计算低能电子被氦原子散射使得S分波相移与实验结果一致,把同样的模型势(忽略交换势)应用到低能正电子被氦原子散射,得到了低能正电子的分波相移、弹性散射截面、动量转移截面.结果表明,用修正后的模型势所得到的结果与实验值符合得很好.从而说明对模型势的修正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