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广西桂林彩调是广西地方戏剧的一种,彩调剧优美、谐趣、欢乐,在众多地方剧种中最能反映中国戏剧艺术的俗文化。在当今经济大潮和多媒体文化的冲击下,观众的价值观、人生观、审美观无不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彩调剧渐渐地失去了市场。  相似文献   

2.
程军 《科技信息》2012,(1):358-358,380
戏仿是古希腊时期一种独特的文学体裁和重要的创作形式。古希腊时期的戏仿创作主要包括三种形式或体裁:模仿史诗体:萨提儿戏剧;以阿里斯托芬戏剧为代表的旧喜剧。古希腊戏仿作为西方文学史上戏仿创作的第一个高峰,呈现出与其他时代不同的特点。戏仿作为希腊史诗、悲剧等严肃体裁创作的补充、纠正和制衡,具有十分重要的文学史意义。  相似文献   

3.
当前地方戏曲生存现状普遍堪忧,要想振兴坠子戏艺术,要坚定树立振兴坠子戏艺术的理念;明确戏剧与时代的关系,认识到戏剧必须紧扣时代脉搏,与时俱进,才会有旺盛的生命力;坚定不移地坚持艺术创新,从内容和形式上进行改革。同时,要看到艺术创新人才是关键,保护老艺人和培养艺术新人同等重要。这是振兴坠子戏艺术继往开来、繁荣发展、打好人才基础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4.
海城喇叭戏是一种曾经广泛流传于辽宁海城、大石桥一带的民间小戏,2005年被列为辽宁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喇叭戏直接起源于辽南地秧歌。清初至民国,作为高跷秧歌演出的一部分,喇叭戏在各大庙会中红极一时,1945年后随着海城牛庄港口地位的丧失而开始衰落。作为一种成熟的地方小戏,海城喇叭戏负载了众多历史文化因子,如善加保护和利用,在当代社会的民众娱乐生活中仍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5.
从艺术构成和文化底蕴的变化入手,分析陕西合阳线偶戏沿袭关中地域戏曲的特点,并总结它在戏文内容、线偶角色、戏剧表现等方式上的特点.得出线偶戏为戏剧的一个分支,同时也反映出戏剧的共性以及自己独特的个性,在偶人的造型上有着民间艺术特有的魅力和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6.
焦舰 《科技信息》2010,(32):I0311-I0312
傩愿戏是一种流行于土家族地区的民间剧种,它以酬神祭祀为目的,以傩坛为载体,以还愿为依托,是我国最古老的地方剧种之一。本文以傩愿戏发展溯源为线索,分析各阶段傩愿戏的艺术特点,结合已有的研究基础,挖掘丰富的内涵,提示其独特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7.
傩坛戏是贵州省黔东北土家族地区广为流行的古老地方戏,是一种巫教祭祀与戏剧表演相结合的民间艺术。表演者头戴面具,身着法衣,在神案背景前且歌且舞,相互唱和,其动作古朴、幽默有趣,深受群众喜爱,被戏剧界称为中国戏剧史的活化石。但是,在过去的传统活动中,傩坛戏夹杂着一些驱鬼酬神迷信成分,解放以后出于历史的需要,已属禁止之列,傩坛戏实际上处于消声匿迹的状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相似文献   

8.
对平南油田断裂带内包裹体及储层流体包裹体利用显微镜进行了岩相学研究,利用Linkam THMS600冷热台及JY LabRaman-010进行了测温分析,认为:平南断层是一条力学性质复杂的断层,经历过正、负反转过程;平南地区奥陶系和寒武系储层的油气成藏时间主要在明化镇期,且寒武系充注时间相对集中;靠近平南断层的地方油气充注时间要早于远离断层的地方,并且油气充注时期与断层的活动时期相吻合,说明了断层在油气聚集成藏中起到了运移通道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古容州容县地区流传久远的一种富于地方特色的地方戏曲进行"正名",简析了其文学体制及表演等特点,进而探究其源头并非来自江西采茶,而是土生土长的民间歌舞与外来"南戏"结合的产物,理应名为"容戏"。丰富了我国《戏曲志》的宝库。  相似文献   

10.
正如在我们伟大的祖国一样,印度尼西亚的民间戏剧也是十分丰富多采的。特别是在爪哇岛,有多种为人民喜闻乐见的民间戏剧。这里且不谈历史悠久、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皮影”,仅“人戏”就有多种。流传在东爪哇一带的有“鲁德鹿”(Ludruk),流传在中爪哇一带的有“格多柏辣”(Ketoprak),还有一种叫“马达兰达格兰”(DagelanMaturam)。这些剧种不像“哇扬人戏”那样具有宫廷味,而是从民间土生土长出来的。如果可以这样说,“哇扬人戏”有点近乎我国的京戏,那么其他几种剧种就有点近乎评  相似文献   

11.
《祖杰》戏文 ,古今曲录书目均未载 ,《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卷》据周密《癸辛杂识》所录  始列为戏文。本文根据新发现的刘埙《义犬传》及有关地方志乘 ,详论《祖杰》戏文的来龙去脉 ,以及  与此事件相关的社会政治背景。通过对晚清时同福昆班所演的《对金牌》传奇的钩沉与分析 ,明确两者间的渊  源和继承关系后 ,指出即使相同题材的艺术作品 ,处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往往会有不同的历史内涵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戏曲中,语言和声腔是区别剧种的主要标志。有的剧种,在历史渊源上虽然很相近,可是当它与当地的方言和曲调结合起来以后,就演变成不同的剧种了。云南壮剧和广西壮剧就是这样。在历史上,两省的戏班有过不少相互之间的交流演出,这是二者相联系的地方。但二者之间的区别也是显而易见的。从剧种形成期所受影响、演出时语言的运用、所唱腔调和发展趋势等诸方面都可以看出它们的区别。  相似文献   

13.
左权小花戏是一种载歌载舞、歌舞并重的地方小戏,最晚于清代已经形成成熟的二小戏、三小戏形式。其之所以形成并获得长足的发展是与古辽州地处偏僻、迎神赛社活动较多、百姓深厚的音乐素养、民间乐班的长期存在有关,同时也与中路梆子、黎城落子等剧种的影响以及党的文艺政策、指导思想的影响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关汉卿是一位民间剧作家,他的民间身份决定了他作品的立场。关汉卿的民间立场,在公案剧中,表现为以道德作为评判标准的民间逻辑;在言情剧中,体现为大团圆式的民间理想;在智斗剧中,则表现为以智取胜的民间策略。  相似文献   

15.
联系壮族师巫语境探讨乡村仪式演剧,发现其融歌、舞、戏为一体的师公戏源于宗教祭祀,属于民间拜鬼神、谢天地,为族群酬神祈福禳灾,为生活求丰收保平安的乡村艺术,具备自身特有的组织习俗和演出习俗。  相似文献   

16.
"拟兽舞"是桂东南地区民间至今仍流传的一种民俗舞蹈,它的形式多样,在当地民间文化生活中具有一定的影响,本文从原始狩猎特性、动物图腾崇拜本质、地方审美形态及民俗文化特征等方面探讨其社会人类学的内涵。  相似文献   

17.
文明戏时期最重要的新剧社团是春柳社、进化团与南开新剧团.春柳社是中国现代戏剧的先驱,进化团的演剧具有浓厚的革命气息,南开新剧团在文明戏全面衰落之时"为中国早期话剧注入生机".  相似文献   

18.
弋阳腔作为一种独特的戏曲文化,历经数百年流变而不死,影响遍及东西南北,在戏剧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某种程度上担当着“百戏之祖”的地位。探讨弋阳腔这种独特戏曲文化的传播方式,对揭示其广布民间、源远流长的原因有着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9.
文化是环境的产物,文化的发展是文化与环境互动的过程。广西马山壮族三声部民歌是现存的一种原生态民歌,作为马山社会传统的民族民间文化,它的传承与发展与当地的人文生态环境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