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成果推介     
金属磁电阻薄膜材料;HX-1涂层耐蚀性快速测量仪;纳米SiO2粉末材料;智能玻璃;中药浸取液三相流化床高效防垢蒸发浓缩技术及装置;激光光声清除机。  相似文献   

2.
讨论了三相循环流化床蒸发器浓缩中药大黄浸提液时的传热及防、除垢性能,给出了三相流流动沸腾传热系数准数经验关联式。同时对三相流的流动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汽-液-固三相循环流化床蒸发器在中药浸提液浓缩中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在一高1200mm、直径40mm的三相流化床实验装置上,采用压降法和取样法测定了不同操作条件下剑麻基活性炭纤维在床内沿轴向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在一定液速和气速下,气含率沿床高增加,而液含率及固含率则逐渐降低;一定液速下提高气速,床中的混合程度增大,而一定气速下提高液速,床中的离集(分级)程度增大.该研究成果可为活性炭纤维流态化吸附回收贵金属过程的放大和操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提出一种新型的液-液循环流化床动态制取流体冰方法,该方法采用水在另一种非相溶载冷液体中雾化形成细小水滴,水滴的运动主要受载冷液体的携带作用,水滴在循环流化床内流动过程中两相直接接触换热,水滴冻结实现制取颗粒流体冰目的.针对水雾化成水滴后循环流化床内水滴、载冷液体、冰颗粒所构成的三相系统,基于欧拉-拉格朗日方法,建立了颗粒轨道模型,模型考虑了相间能量、动量耦合.根据所建立的模型,对循环流化床内的多相流动与传热过程展开研究,获得了循环流化床运行参数对制冰过程的传热量和制冰量的影响规律,所得结果为定量预测液-液循环流化床传热与制冰性能及运行参数的合理选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一种可在同一设备中进行厌氧和好氧过程的新型双外循环生物流化床的混合特性进行了研究。包括进行厌氧过程的液固二相流化床和进行好氧过程的气液固三相流化床中不同载体及载体添加量对混合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在二相流化床还是在三相流化床载体的添加都会使液体的混合时间不同程度的缩短;使用活性碳做载体比使用沸石做载体混合时间稍短;混合时间短,可以用全混流反应器(CSTR)模型来描述外循环流化床反应器。  相似文献   

6.
张瑞华 《江西科学》2000,18(1):28-32
这是《乳状液膜浓缩稀土 (Ⅰ)》的继续 ,但以 (NH4 ) 2 SO4 型料液为提取、浓缩对象。它包括以下实验 :料液类型比较 (NaCl型和 (NH) 2 SO4 型 )、NaAc加入量、膜相有无石蜡、膜的回收及再用。获得了从 (NH4 ) 2 SO4 型浸取料液中浓缩稀土的适宜液膜体系N2 0 5-P50 7-煤油 -HCl。液膜富集液中的稀土浓度可达 1 0 2g·L-1,稀土提取率达 93 %。  相似文献   

7.
在热模条件下,采用电荷耦合器件图像测量和处理系统,对汽-液-固三相循环流化床蒸发器内固体颗粒的运动、分布及相应的传热特性,进行了可视化研究.热通量的变化范围为3150~5 825 w·m~(-2),固体颗粒含率的变化范围为O%~2%.研究中定性地分析了由启动到正常运行的不同阶段,汽-液-固三相循环流化床蒸发器内的流动和传热特性.结果表明,汽-液-固三相循环流化床蒸发器的启动阶段是一个非稳态过程;在汽-液-固三相循环流化床蒸发器的稳态操作过程中,加热管可分为液-固两相段和汽-液-固三相段;固体颗粒的加入,增加了沸腾段的高度,并且对产生的汽泡有破碎作用;加热管中固体颗粒平均轴向运动速度低于循环管,而固含率高于循环管.  相似文献   

8.
“高浓度污水处理系统──厌氧流体床系统”获奖由江苏理工大学环境工程研究所研制开发的高浓度污水处理系统──厌氧流体床系统以新型厌氧流化床反应器为核心,该反应器,由流化装置、循环回流构造及气-液-团三相分离器等部分构成,为国内外首创,并已获国家专利(专利...  相似文献   

9.
煤燃烧排放有机污染物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用色谱/质谱/红外联用系统研究了原煤二氯甲烷浸取液及燃烧排放烟气、飞灰中几类主要有机污染物的分布,如脂环烃、苯系物、多环芳烃和直链烃等的含量和种类随浸取时间、燃烧温度和气氛、煤种、不同燃烧方式(流化床和固定床燃烧)的变化而改变的规律。获得煤燃烧排放有机污染物的一种特性。  相似文献   

10.
筛选了一种能强化金浸取反应速率的添加剂——间硝基苯磺酸钠(MS),并进行了浸取反应过程的动力学研究。讨论了MS和氰化钠浓度、温度、搅拌强度及矿物粒度等因素对浸取反应的影响。MS通过改变阴极反应体系强化了金的氰化浸取反应速率,且对浸取液中氰化物无破坏作用。采用收缩未反应芯模型较好地描述了金的浸取过程,金浸取的动力学过程受扩散控制。同时导出了宏观动力学方程。用黄铁矿焙渣在串联式池浸装置中进行工业化模拟试验的结果表明,含MS的浸取液,浸取金含量仅为0.94g/t的矿渣,具有较力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用色谱/质谱/红外联用系统研究了原煤二氯甲烷浸取液及燃烧排放烟气、飞灰中几类主要有机污染物的分布,如脂环烃、苯系物、多环芳烃和直链烃等的含量和种类随浸取时间、燃烧温度和气氛、煤种、不同燃烧方式(流化床和固定床燃烧)的变化而改变的规律.获得煤燃烧排放有机污染物的一般特性.  相似文献   

12.
针对流化床光反应器中光强的测量问题,研制了一种高灵敏度的光导纤维光强传感系统,并对外部平行光源平板流化床光反应器中光强的分布及其波动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外部平行光源照射下平板流化床中光沿径向呈指数衰减;液-固流化床与三相流化床中光强信号的波动规律不同,三相流化床中光强信号的功率谱密度图在5~12 Hz处出现谱峰。该测量系统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适合各种流态化光反应器床层内部光强信号的测量。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综述了国内针对PVB树脂水洗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进展,开发出了一种PVB树脂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综合利用的新方法.通过调节废弃物pH、对废弃物加热后将其输送至脱丁醛塔处理,脱丁醛塔蒸出的气体经冷凝、分相处理获得油相丁醛、水相废弃物,水相废弃物返回脱丁醛塔继续处理,脱丁醛塔的釜液经浓缩、蒸发和结晶,获得氯化钠固体.该技术实现了废弃物的全利用和废水的零排放,减轻了污水处理场污水处理装置运行负荷.研究结果可为PVB树脂水洗废水的综合利用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实现对中药提取过程中"火候"的自动控制,使中药浓缩过程稳定、可控,将中药煎煮中的"火候"用给热速率来描述,建立了导热油阀门开度与给热速率常数之间的回归关系.通过阀门开度控制给热速率,实现了对中药提取过程的火候控制;根据热力学关系确定浓缩过程中的理论压强,在线调节实际压强至理论值,可有效避免浓缩时液泛,局部过热导致的活性组分的氧化、热分解等非稳态现象的发生,使操作成本显著降低,提高了产品质量.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控制策略可根据检测信号在线调节操作参数,使中药提取、浓缩过程处于稳定、可控状态.  相似文献   

15.
对单级浸取、多级错流浸取和连续逆流浸取进行了试验比较 ,并结合废次烟叶浸取的特点 ,设计出一种连续逆流浸取器 ,并研究了该装置的操作参数对浸取率的影响。试验表明 :连续逆流浸取效果最优 ,该方法流程简单 ,技术可行 ,为工业性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FeCl_3溶液浸取辉锑矿(Sb_2S_3)的各种影响因素,并用正交试验设计法确定了该浸取工艺的最佳工艺条件:浸取温度95℃,浸取时间1.5 h,液固比6.0,FeCl_3过量系数1.1。影响锑浸取率的显著性顺序为:浸取温度、液固比、FeCl_3过量系数和时间。  相似文献   

17.
复合流化床烟气净化技术及双床式脱硫除尘器 本技术采用气—液—固三相流化床净化过程,烟气的消烟、脱硫、除尘一体化完成,工艺简单;烟气流化洗涤,气一液充分接触,气膜薄,湍流度大,促进了二氧化硫的吸收;烟气流化鼓泡并湍流穿隙于填料床,有显著的消烟(脱除碳黑)效果,洗涤液循环过程合理,控制脱硫反  相似文献   

18.
以山西朔州燃煤电厂高铝粉煤灰为对象,研究了煅烧温度为880℃,保温90 min条件下,粉煤灰纯碱煅烧后熟料在硫酸溶液中的铝浸出条件,揭示了铝浸出过程的动力学机制。研究结果表明,H2SO4溶液的浓度在7~9 mol/L之间,固液比(g/L)为1∶4、浸取时间在30~40 min之间、浸取温度在70~90℃之间时,可获得较高的氧化铝浸出率;H2SO4溶液浓度与浸取温度对氧化铝浸出率影响较大,浸取时间对浸出率影响不明显。煅烧熟料浸出过程符合液-固多相反应的内扩散控制模型,反应表观活化能为7.65 k J/mol.  相似文献   

19.
张学东 《科技资讯》2013,(14):63-63
纯碱装置是化学工业中最复杂的控制对象之一,尤其是碳化单元,其被测介质由气、液、固三相组成,同一设备存在制碱和清洗两种状态,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自动化水平的提高,因此有必要针对碳化装置的特性进行生产过程优化控制,进一步提高碳化生产的控制水平。  相似文献   

20.
利用半导体应变片压力传感器。测定了不同操作条件下气-液-固三相流化床内不同轴向和径向位置压强的脉动信号。根据压强脉动信号波形和频域的分析结果,研究了三相流化床不同空间位置压强的脉动特征。发现在一定操作条件下,床层不同轴向位置上压强的脉动特征不同,而不同径向上压强的脉动特征则基本相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