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建设生态城市,是成都市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推动城市转型升级的重大举措。成都在生态城市建设上存在经济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生态社会压力日益增加、生态环境质量有待提高等问题,应该在城市规划上体现可持续发展理念,进一步加强资源保障和节约利用,并且建立以循环经济为核心的生态经济体系,推进以先进制造业为先导的新型工业化发展,同时倡导低碳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才能早日建成生态城市。  相似文献   

2.
陈才民 《科技资讯》2015,13(1):109-110
对于城市建设来说,商务区合理的规划对城市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合理的城市商务区规划决定着城市发展前景。对于新建商务区的规划设计来说,其应当结合商务区的地形环境以及城市的未来发展定位等,建设坚持现代、生态、特色、便利的理念,以生态宜居为核心价值取向,以标志性建筑特色鲜明,体现当地气息。该文通过结合某城市新建商务区规划设计实例,深入分析了该商务区的规划思想,基于该指导思想来探讨该商务区项目的具体规划实施,为同行提供实例参考。  相似文献   

3.
《中国西部科技》2012,(9):99+97-98
9月5日,市政府主办,市科协、市科技局、市社科联、中科院成都分院、锦江区政府共同承办的2012年成都市科学技术年会隆重开幕。本次年会围绕"促进科技文化融合,助推产业创新跨越"主题,  相似文献   

4.
《中国西部科技》2011,(10):F0002-F0002
2010年12月21日,"成都物联网产业研究发展中心"在成都双流举行了成立大会。中科院成都分院院长袁家虎介绍了中心的筹建情况:中心由中科院成都分院、中科院微电子所与成都市科技局、双流县人民政府共同发起,中科院成都计算所、成都山地所、光电所、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上海微系统所、软件所等8家单位与九洲电子、双流聚源、成都千嘉等公司共同组建。中心组建的目的是整合中科院与成都市的技术资源和人才力量,联合国内外相关资源,开展物联网系统技术的研究,为成都市在双流打造"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物联网研发高地,提供公共技术研发与服务平台。  相似文献   

5.
从总部经济的概念出发,在构建总部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模型基础上,对成都2007—2010年的总部经济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并将成都与北京等四大城市历年总部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对比,最后提出促进成都总部经济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正>共同沟,也叫地下综合管廊,是指将设置在地面上的各类公用管道管线挪至地下,并留出维修人员行走道路的那种宽阔的地下隧道。这种共同沟把电力、通信、燃气、给排水等各种功能的管道管线集中在一起,实施统一规划和管理,既方便检测维修,又不占用地面上的资源,同时还可以改变之前分段管理、相关部门各行其是相互推诿扯皮的现象,具有综合治理意识。"拉锁链"则相反,这是在我们国家颇受诟病的一种公用管线管道铺设管理方式:道路不断被挖开—填上—再挖开—再填上……或是铺设  相似文献   

7.
我国正处在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时期,城市发展面临着向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低碳生态化转型,低碳生态城市建设成为我国城市发展转型的趋势.以郑州市为例,依据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理论和低碳发展理念,构建低碳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改进的TOPSIS模型对郑州市2000-2009年低碳生态城市进行综合评价,GM(1,1)灰色预测模型对2020年低碳生态发展远景进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郑州市低碳生态城市评价综合指数呈逐步上升趋势,预计到2020年将达到0.9818.同时,对比分析郑州市2000年与2009年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主要成绩与不足,并运用SPSS提取主成分,分析影响郑州市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主要影响因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郑州市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发展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长输管线供气压力对城市输配系统技术方案的影响,长输管线参与城市日、时调峰的技术可行性,长输管线供气奈件对城市输配系统的经济合理性影响等几方面对城市天然气输配系统与天然气长输管线的技术关系作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根据国内外低碳城市的理论研究,本文在低碳城市与生态城市的关系、低碳城市规划的定位、加强碳排放统计的研究以及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低碳城市深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喜讯:成都要修地铁 2005年8月9日,国家发改委发文正式通知四川省发改委、成都市计委,<成都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已获国务院批准!这意味着在经过13年准备后,成都终于获得了地铁建设的"入场券".  相似文献   

11.
李兰 《工程与建设》2005,19(3):238-239
文章通过对国内外几个有代表性城市市政共同沟的调研,对城市市政共同沟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并提出发展和使用城市市政共同沟的建议和设想。  相似文献   

12.
以问卷、SPSS等作为调查研究工具,分析了合肥市居民在选用低碳交通工具——共享单车上的使用目的和意愿,运用多元统计学,结合社会人口学特征相关数据,深入研究了其对居民选用共享单车作为低碳出行工具上的使用意图;结果表明:合肥市居民对共享单车作为低碳出行工具的使用意愿较高,并对共享单车的可行性与未来发展持乐观态度,但是他们在共享单车投放数量、城市公共绿道和存在安全隐患方面也表现出担忧;同时,绝大部分居民对共享单车作为低碳出行工具的使用意愿及目的一致度较高;社会人口学特征的多因子交互作用共同影响着居民低碳出行使用共享单车的最终意图;最后,共享单车作为低碳交通的重要补充,在国家低碳城市建设中,应重点关注"公共绿道/慢道系统"在国家低碳城市建设中的开发与规划;"监管与规范"构建良好的使用环境;将居民对共享单车的使用频次、公里数等,纳入碳补偿机制体系,有效提升居民低碳出行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3.
周卫红  梅亮 《科技咨询导报》2013,(2):140-140,142
镇江地处长江三角洲,在区域发展的梯度中城市规模、经济总量等处于劣势,在长江三角洲城市面临“特色危机”的时候,镇江必须利用现有的资源和优势条件,发展低碳生态城市建设,才能在长三角中脱颖而出,赢得城市可持续发展.该文通过低碳生态城市概念和国内外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实践研究,以及对镇江发展低碳生态城市的现状分析,提出镇江建设低碳生态城市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正>7月28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表示,低碳生态城市建设已成为国内城市共识,但目前尚面临一些问题,将通过加强试点、示范和国际合作来解决。在"2012生态文明贵阳会议"上,仇保兴说,城市消耗了85%的能源和资源,排放了相同比例的废物和废气,流经城市的河道80%以上都受到了严重的污染,事实提醒城市必须转变发展模式。目前,发展低碳生态城市已在国内得到广泛共识,发展迅速。  相似文献   

15.
当前,大城市的一些新城区都在建设市政管线共同沟,笔者结合多年工作经验,在参考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研究了共同沟在国内外的发展概况,共同沟的优缺点,共同沟的分类,最后讨论了共同沟在城镇建设中的适用性,相信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有着重大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中国西部科技》2010,(28):F0002-F0002
<正>2010年7月22日,中科院成都分院副院长赵永涛应邀出席了2010四川广元科技成果转化及低碳发展技术合作对接洽谈会。本次对接会上,成都分院根据广元市提出的低碳科技需求,带来了生物所的a-糖苷酶抑制剂、无患子良种"菩提树"、组合式栽培箱、红叶黄连木、"川育系列"小麦新品种、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成套技术;成都有机化学公司的新型低密度长寿命环保甲醇催化剂开发、无皂硅丙乳胶漆合成技术等项目参与院市对接。  相似文献   

17.
建设低碳城市群有利于发挥城市群低碳技术创新的规模效应,共同治理环境污染、减少资源消耗等问题。低碳城市群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实现引导系统、动力系统、支撑系统和保障系统的有机统一。建设低碳城市群是长株潭城市群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内容和有效途径。立足低碳城市群建设四大系统,需要创新规划引导、低碳产业发展、低碳技术创新、低碳金融发展、低碳合作、低碳试点和低碳管理七条关键路径。  相似文献   

18.
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当下全球所共同面对的核心议题.城市作为最大的碳源和最具减排潜力的区域,迫切需要低碳化转型,建设低碳生态宜居的现代化城市.笔者在综述国内外低碳城市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从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三个层面出发,运用层次分析法,综合指数法等构建了低碳城市的评价体系模型,并选取了北京、济南、兰州三个城市作为实证对比研究,检验了评价模型的实际效果,对三个城市的低碳发展水平进行了具体评价.  相似文献   

19.
杨晓帆 《科技资讯》2014,12(18):125-125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生态城市思想被引入到城市设计领域,本文通过实例分析,探讨如何真正将低碳的生态理念与城市设计相结合并达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双赢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纵观成都的发展历史,不难看出水是成都的灵魂,它孕育了丰富多彩的巴蜀文化,使这片土地人杰地灵。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深入研究水资源对成都市人居环境建设的影响,对于改善城市水环境,提升成都市人居环境质量,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