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水稻壮秧剂研究概况及开发前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壮秧剂是一种综合土壤环境消毒功能、营养补充搭配、调节酸环境、化学控制技术、防青枯、立枯病为一体的新型水稻育秧专用制剂.水稻壮秧剂未来的发展方向是:生物有机化、高效多功能化、形态多样化和应用范围普及化.  相似文献   

2.
壮秧剂是依据稻作早育特性,引入新的科学技术,运用综合平衡手段,将多种营养元素按适当的比例有机地融合在一起,适量加入土壤消毒剂和土壤调酸剂配制而成。它具有营养、消毒、化调、防病为一体的多种功能。通过近两年的示范情况来看,这是一项省工、省钱、壮苗、高产的实用技术,而且安全可靠。现将壮秧刑的增产效应及使用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前,国内外在旱地育种水稻秧苗时,需要进行床土消毒、调酸、施肥、防病等复杂的技术程序和操作过程,如果任何一步做不好或者出现微小的差错,都会使得育出的水稻苗较弱。水稻育苗壮殃剂是近些年研制出的一种新型药肥混合制剂,对水稻的育苗起到积极的作用。该研究简单介绍了水稻育苗壮殃剂的概念,阐述了基本特征和作用机理,同时详细的介绍了水稻育苗壮殃剂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4.
本文结合海南的自然条件和耕作改制的要求以及笔者多年来对杂交水稻翻秋带蘖壮秧试验的体会,分析论证海南省杂交水稻采取带蘖壮秧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探索与杂交水稻翻秋高产栽培有关的一些技术措施和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杂交水稻翻秋栽培,带蘖壮秧能协调每亩总穗数、总粒数和结实率三者关系,是提高产量的关键。疏播匀播和足肥早管是培育带蘖壮秧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由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研制成功的新型水稻育苗床土调制剂,业已通过专家评审,并经辽宁省化肥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审定合格,准予开发应用。这种新型的水稻育苗床上调制剂,含有水稻秧苗生长发育必需的氮、磷、锌、锰等多种营养元素,总养分量≥5.5%,含游离酸12%,能够满足水稻育苗所需的营养成分和床上调酸的要求。它具有养分齐全、含量适中、配方合理、酸量充足、使用简便、效果显著等多种特点。对抑制水稻秧苗立枯病和青枯病的发生与蔓延,提高其抗病能力,培育无病壮秧,夺取水稻丰收,创造了有利条件,深受稻农的欢迎。…  相似文献   

6.
研究针对我省水稻生产上缩籼扩粳,推广旱育秧以后恶苗病严重和培育健壮秧面临的实际问题,研制成功多功能复配剂--秧苗健壮灵;形成了培育水稻健壮的新型化学控制增产技术,为国内首创.  相似文献   

7.
植物生长调节剂(PGR)在促进作物种子萌芽,提高出苗率,培育壮苗,抗倒伏,改善品质,稳定高产,促进成熟等方面均有着独特的功能。不久前在杭州召开的全国植物生长物质研究动态及应用前景学术会议上,参加交流的四十多篇学术论文和综述报告,基本反映了这方面的研究进展。一、PGR的应用现状及研究进展在水稻上,PGR主要用于培育壮秧和矮化防倒。使用药剂主要有生长延缓剂多效唑、高效唑、抗倒伏剂CGR-811,正在试验中的有KUH-833和GRH-624。在国内用多  相似文献   

8.
根据对多效唑在水稻生产中的应用试验,探索和总结多效唑在水稻育秧时浸种芽,播种时喷施和秧苗期使用的浓度和方法.分析了多效唑在培育水稻多蘖壮秧.促进增产的效果.提出了水稻使用多效唑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9.
调剖堵水的潜力、限度和发展趋势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油田试验证明调剖堵水仍很有潜力,这一方面是由于试验区的采出程度低,另一方面是由于近年来区块整体调剖堵水技术在决策技术和堵剂技术上有新的突破。调剖堵水的潜力随着开发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减小。调剖堵水有两个限度:一个是堵剂使用的数量限度;另一个是堵剂作用机理的限度。调剖堵水的发展趋势表现为对这两个限度的突破所进行的努力,其中包括降低堵剂成本,合理组合堵剂,把握堵剂注入时机,延长堵剂有效期,提高堵剂的整体效果,发展一种在最大限度发挥二次采油作用的同时进行有限度三次采油的技术(“2+3”技术)。  相似文献   

10.
随着水稻种植水平的提高,特别杂交稻、优质稻和超级稻的推广,水稻病虫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此搞好水稻秧田期病虫害防治,对于培育壮秧、确保水稻丰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水稻纹枯病、稻瘟病及稻曲病的症状及防治技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杨福华 《遵义科技》1997,25(4):12-14
水稻旱育浅植苗床上的调酸是水稻旱育植技术中比较复杂,不易掌握的重要环节。我们采用硫磺粉,食醋,普钙,复合调理剂四种物质处理苗床土,结果表明:复合调理剂具有安全,方便调酸效果好,增产和经济效益显著等特点。  相似文献   

12.
水稻壮秧标准及培育壮秧的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水稻壮秧的作用,从形态特征和生理特点二方面描述了水稻壮秧的标准,从生产实际出发阐明了培育壮秧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3.
调剖堵水的潜力,限度和发展趋势   总被引:31,自引:3,他引:28  
油田试验证明调剖堵水仍很在潜力,这一方面是由于试验区的采出程度低,另一方面是由于近年来区块整体调剖堵水技术在决策技术和堵剂技术上有效的突破。调剖堵水的潜力随着开发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14.
赵维金 《遵义科技》1998,26(2):12-16
本文通过对水稻旱育大苗与两段育秧的对比试验,研究,分析它们对水稻产量,效益的影响,得出结论为:改旱育小苗移栽为大苗移栽,采取适当扩大育秧面积,严格消毒调酸,培肥及挖水等措施,培育出的秧苗墩实矮壮,秧龄弹性大,叶龄可延至65天秧苗不老,且秧苗素质好、抗性强、早发、分蘖2多、成穗率高、穗大粒多、比两段秧增产14.67%。  相似文献   

15.
萨中油田进入高含水期开发以来,地下油水分布状况日趋复杂,受地层固有的非均质性及多年开发造成次生非均质性加剧的影响,油层的层间、层内矛盾日渐突出,造成高渗透部位注水突进,油井含水上升加快;差油层动用状况较差,导致油田水驱效率和波及系数较低,最终采收率低,开发效果差。本文所阐述的注水井化学调剖调堵技术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该技术为油田高含水期剩余油的挖潜和提高开发效果提供了一项有力的技术手段。但目前浅调剖存在初始粘度高、进入目的层比例相对低、造成有效调剖半径小等问题,使得有效期只有一年左右,因此导致有的注水井需要重复浅调剖,连通油井不能长期见效,影响和制约浅调剖效果的发挥。为此急需研究影响调剖有效期的主要原因并加以解决。 本文通过采用新型化学浅调剖剂配方优化室内试验研究,研制出初始粘度低的调剖剂体系以及配套注入工艺,使调剖见效期达到两年以上,区块整体开发效果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6.
棉花高密度栽培化学调控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棉花化学调控技术是协调棉花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群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是塑造棉花理想株型的一个重要手段,但同时也要认识到化调不是万能的,必须在水肥合理运筹下才能体现化控技术的优势。  相似文献   

17.
水稻旱育抛秧栽培技术是在水稻旱育稀植和软塑盘育抛秧的基础上,通过在生产实践中不断的探索、试验、示范、总结而获得的一项栽培技术,该技术直接利用水稻苗床培育带蘖壮秧,连土单株取苗进行大田抛栽,具有省种、省工(比旱育稀植省2—3个工)、成本低(不用软塑盘)、秧龄弹性大(比软塑盘育秧延长  相似文献   

18.
董云舰 《科技资讯》2006,(22):105-105
水稻生产上普遍应用旱育稀植技术,按照“三化”栽培模式,重点应用旱育壮秧,叶龄指示诊断技术,在新技术应用上采用种衣剂包衣,钢骨架大棚,渠首增温等,本文就此进行技术阐述。  相似文献   

19.
调剖堵水作为常用的稳油控水技术,对于油井稳产起到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国内油层非均质严重,加上多轮次调剖作业,使得调堵效果变差,有效期缩短;拟将调剖和堵水技术相结合,在优选得到的调剖剂和堵水剂基础上,对高强度凝胶调剖剂微观成胶结构进行了电镜分析,采用室内岩心实验,对注水井调剖结合采油井堵水的方法的可行性进行评价,并对调堵结合用量和顺序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堵剂微观结构密实,具有良好的注入选择性和封堵能力,调堵结合増油效果明显好于单独调剖或堵水,且调堵结合宜采用"先调后堵"的方式,以0.2 PV调剖剂+0.1 PV堵水剂的用量的驱油效果最好。实验研究的结果对于改善调堵效果和方案设计提供了技术思路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使用杂交稻品种“汕优63”在安宁河流域干热河谷稻区的云甸乡实施水稻高产攻关试验。栽培措施上采取两段育秧培育壮秧,确定适宜基本苗,宽窄行栽插合理密植,控制最高苗;施肥方式方法上磷肥与农家肥堆沤作底肥,氮肥“重底早追,前促中控后补”,钾肥在水稻生育中期重施,合理配方N:P:K为2.5:1:1.5,补施微量元素硅肥。经验收,产量达13612.5k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