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007年美国爆发的次贷危机暴露出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不足和缺陷,我们需要反思其是否真正反映了金融工具的价值和风险,同时进行应用策略的探究。  相似文献   

2.
张静  周靖尧 《南昌高专学报》2011,26(1):17-19,25
2007年8月,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使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区受到波及.公允价值计量方法被认为是导致金融危机加剧的"助推器".本文认为,公允价值计量方法受到挑战主要是由于顺周期性、不可持续性、估值的人为假设等不足造成的,为此本文就其主要缺陷提出了改进建议.希望通过对公允价值计量方法发展趋势的分析,获得其良性发展的循环轨迹.  相似文献   

3.
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和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次贷危机的风暴席卷全球,中国经济当然也在所难免地受到影响。从美国次贷危机的形成过程及原因入手,阐述了次贷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并提出了防范次贷危机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次贷危机的发生原因、走势及影响,论述了次贷危机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对如何积极应对次贷危机的不良影响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孙春芳 《科技信息》2008,(35):212-212
本次从美国爆发的次贷危机也波及到了中国。我认为美国次贷危机的直接原因是美国的利率上升和住房市场持续降温,根本原因是贪婪以及信用机制出了问题,虽然目前中国不可能像美国那样爆发次贷危机,但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衰退会从两个方面对我国经济产生较大冲击:一方面,次贷危机会导致我国对外投资出现较大损失,这种投资主要是外汇储备投资和国内金融业与次贷相关的投资。  相似文献   

6.
从次贷危机的概念入手,分析了美国次贷危机产生的原因及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从次贷危机的概念入手,分析了美国次贷危机产生的原因及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李川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20(26):136-137,141
在简述次贷危机新进展及其未来趋势的基础上,分析了次贷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探讨了完善我国金融风险防范与监管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由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后危机时代出口环境的变化和次贷危机后的国际经济形势,就后危机时代对我国中小出口企业发展的影响进行了研讨,指出了我国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威胁和面临的机遇。  相似文献   

10.
《终结次贷危机》一书从对次贷危机的定义到对危机原因的阐述,到对终结次贷危机持续时间的预测,再到最后终结方案的提出,无不渗透和显示着著者罗伯特·席勒的独到思考与非凡实力。但他将金融民主化作为解决次贷危机的关键方法,则具有很大局限性。而此次危机对于中国而言,最重要的任务为:在认识和探索次贷危机原因与解决方法的道路上掌握话语权,并积极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步伐。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从2007年开始的美国次贷危机的成因和结果,结合国际市场上流动性泛滥的情况。指出了次贷危机对中国带来的通胀压力,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次贷危机对中国股市的影响,本文选取三只股票,分别选用单一的EVT模型和Copula-EVT模型计算资产组合的VaR和CVaR,通过对长期数据和短期数据的计算,总结出次贷危机对中国股市的影响.实证分析表明,次贷危机在短期内会对中国的证券业和房地产业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对制造业的影响不大;同时还能看出,引入Copula函数计算的组合风险要优于单一的EVT模型计算的组合风险.  相似文献   

13.
美国次贷危机的发生既有体制方面的因素,也与美国货币政策操作不当密切相关.从理论与实证两方面研究了美国货币政策与次贷危机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美国长期低利率货币政策以及政策的较大波动幅度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次贷危机的发生.希望本文的研究结果对我国货币政策操作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4.
2007年开始的次贷危机席卷欧美,各国证券市场出现大幅波动。由于次贷按揭相关的证券化商品RMBS,CDO不断贬值,加剧了欧美各国银行系统的流动性枯竭,最终导致了雷曼兄弟的破产,由此演变成了一场全球金融海啸,世界各国证券市场暴跌不止,经济不断恶化。文章将分析金融危机期间世界主要国家证券市场的联动性和波动的因果关系,同时探讨这些国家间的证券市场是否具有长期平衡关系。  相似文献   

15.
2007年上半年,除少数经济学家外,大多数人没能预料到美国当时的一场次级贷款风波会“蝴蝶效应”般演化为一场严重得甚至影响全球的金融风暴。这次危机产生的冲击波此起彼伏,使全球股市遭受了严重打击,美国经济也因此陷入衰退。本文概括分析了次贷危机的原理以及对中国的冲击,提出了如何应对危机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