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科技创业环境在本质的意义上是一种制度环境。制度环境由规范、认知和规制的制度3个维度组成。选取科技创业的政策知晓率、个人科研工作者的创业意愿和社会公众关注度为3个主要指标,采用聚类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我国27个省区科技创业制度环境进行研究分析,阐述科技创业环境在不同区域的差异,科技创业制度环境中哪些维度对科技创业的影响更明显,对不同省区有哪些不同程度的影响,最后给出优化区域创业环境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文章对山西科技创新创业的企业孵化服务、创业风险投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三大主要支撑服务体系的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对现有鼓励创新创业的政策现状进行了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通过文献调查法,收集近十年来创业政策和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业意愿影响的研究共19篇,样本总量为15 852人,运用元分析方法,总结分析创业政策、创业教育与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关系,并得出其在多大程度上对大学生创业意愿产生影响。研究显示,创业政策、创业教育与大学生创业意愿均呈正相关关系,效果量分别为0.34和0.29,达到中等效应水平。其中,地域分布和论文发表时间是大学生创业政策与创业意愿相关关系的调节变项;地域分布是创业教育与创业意愿相关关系的调节变项。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相比,创业政策与大学生创业意愿相关系数的效果量分别为0.43和0.22,创业教育与大学生创业意愿相关系数的效果量分别为0.32和0.15,这表明沿海地区创业政策实施的效果更佳,且创业教育相对做得更好,更能激发学生的创业意愿。2013年后和2013年前政策效果与创业意愿之间的效果量分别为0.42和0.20,这表明2013年后政府实施的创业政策是有效的,远比前一时期更能激发大学生的创业意愿。  相似文献   

4.
田静  王树进 《科技资讯》2014,(9):247-250
本文构建了大学生创业意愿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对在校大学生和近年毕业生的创业意愿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梳理。在理论模型的指导下进行了问卷设计与调查。调查分析的结果显示:已毕业的大学生创业意愿高于在校生;影响在校大学生创业意愿的主要因素是学校创业教育、家庭创业支持等环境因素,而毕业后大学生创业意愿与其所在单位类型、工作部门等因素更为密切;在意愿的强烈程度上,就业的毕业生有更强的创业意愿。根据理论分析与调查结果,本文提出强化创业扶持政策的设计与宣传、对在校生开展创业技能培训、加强高校的社会实践教学环节等对策建议、拓宽大学生创业政策支持范围。  相似文献   

5.
"互联网+"背景下,农民创业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力量,也是农民就业增收的重要途径。政府、社会组织等所形成的创业保障机制是农民创业绩效有力支持。安徽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支持农民创业的政策,改善创业环境,完善农民创业的保障机制。课题组在已有研究基础上,从政府、社会组织、农民自身3方面构建安徽省农民创业保障机制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层次各指标权重,结合对安徽省创业农民进行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数据,对安徽省农民创业保障机制进行综合评价,并提出改进建议,促进农民创业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科技创新人才是科技活动的主体,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运用文本分析法、关键词分析法以及词云可视化的方法对1996—2016年浙江科技人才的创新创业共67条相关政策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探讨了浙江为鼓励科技人才创新创业所颁布政策的热点及演变路径。研究发现,浙江科技人才创新创业政策颁布数量呈上升态势,独立发文部门增速较大,政策热点主要聚焦在完善科技人才引进、培养与评价机制,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打造科技人才创新创业平台,落实科技人才后勤生活保障等方面,且形成了"探索阶段-发展阶段-深化阶段-成熟阶段"的演变路径。  相似文献   

7.
《潍坊学院学报》2015,(4):110-111
由于高校连续的扩招,大学生的毕业总数不断攀升,越来越严峻的就业需求和庞大的毕业生供给之间的矛盾,客观上让大学生成为创业主力军。为了帮助大学生创业,政府接连释放政策利好,然而大学生们的创业意愿与创业成功率却一直在低位徘徊。文章就大学生创业意愿与创业成功率低位徘徊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提高大学生创业意愿和成功率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在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创新创业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巨大动力,如何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是"双创"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基于非全日制研究生兼具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特点,从创业者个人特质的角度构建研究模型,探讨创业资源获取与创业意愿之间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创业资源获取对创业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同时,创业者个人特质中的合作性起到了显著的调节作用。因此,要依托高校进行创业资源的整合,强化创新创业教育和个人特质的培养,全面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创业意愿。  相似文献   

9.
创新创业教育第二课堂提供真实的创业环境和体验,是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创业实践的最佳途径之一.以华中科技大学的Dian团队为案例,通过实地调研、深度访谈、文献分析,梳理Dian团队的发展历程,探究其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成功奥秘,进而对我国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第二课堂提供一定的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0.
本文围绕大学生的创业意愿形成、创业能力的培养及创业教育对前两者的影响等几方面内容,对相关文献进行了分析和归纳,发现创业意愿、创业能力与高校创业教育有着一定的内在联系,创业教育特别是广义的创业教育对高校学生创业意愿的形成、创业能力的培养有一定的正向影响,但尚未完全达到创业教育的设定目标。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创业精神、创业能力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探索高职院校培育大学生创业精神与能力的路径: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教学与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加强培养创业人才的师资队伍建设、营造校园创新创业文化、在实战中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等进行研究;并进一步对与政府合作共建创业平台、创新制度与政策支持大学生创业、为电子商务创业降低成本与技术转移服务等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2.
在对覆盖浙江全省11个市(地)共2 323名科技人才激发其创新创业机制现状调查的基础上,从当前存在的主要困难、制约因素及对政府改进工作期许等方面,分析了科技人才创新创业需求。基于难于争取到项目和经费不足的主要困难,科研激励机制不完善、项目等科技资源分配不合理的主要制约因素,以及最希望政府优先建立完善公平合理的科技立项程序与审批制度、科技成果的评价和奖励制度的重点需求,针对性提出了关于激励科技人才创新创业机制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创业意识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是高职院校的重要使命.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通过构建"一引领、五纬度"的金字塔式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搭建"一平台、五机制",提升创新创业指导服务能力.有效地整合了校内外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人才培养全过程,起到了较好的效果,对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针对经管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弱的问题,如何有效地整合实验资源,更好地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提出了一体两翼式创新创业实验教学平台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方式,并在实践的过程中,逐步完善实验教学体系.以开放式的实验教学平台特点,为各类经管类实验教学提供了落脚点,达到提升学生动手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关于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研究受到了各界的关注。本文采用文献计量分析方法梳理了国内外高被引文献,归纳概括了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内涵及组成要素。研究表明:创新创业生态系统主要是由创新创业政策、创新创业服务、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业文化以及科技创新中心等构成,以期为"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构建提出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16.
新工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适应新经济、新产业发展的需要,发展新工科,对接新兴产业,培养新工科人才,是当前高等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和研究前沿。聚焦如何提高高校新工科人才创新创业能力,首先阐明了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蚌埠医学院卫生管理系为例,从课程设置、学生竞赛、创新创业、激励机制、校企合作等5个方面为切入点,探索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培养模式和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17.
创业教育是近代兴起的一种新颖的教育,是一种高校必需开展,社会迫切需要的教育。为实现对高校培养学生目标的转型,培养出有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学生,就要求学校重新搭建一套行之有效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8.
当前中小微企业如何能克服所面临的困境并进一步提升创新能力是亟待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文章通过对影响中小微企业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创新企业文化、培养创新意识、培养创业精神、培养科技创新能力等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量化创业各可控因素对于林农创业行为的影响,找出其中关键因素,为建立林农创业激励模型提供数据和理论基础。【方法】基于创业理论、行为经济理论的主要观点和方法,设计调查问卷,从林农自身素质和政府行为激励的角度对林农创业行为的机制进行分析; 收集江苏林农创业的相关数据,建立相关林农创业的计量经济模型。【结果】通过统计检验发现:有无配套激励政策、林农受教育水平、有无创业平台、是否接受过创业培训、有无树立创业榜样、林农年龄等因素对创业的影响呈显著正向关系; 政策支持资本、政府科技投入的影响虽然为正向,但不显著; 风险态度对林农创业行为的影响是负向的。【结论】政府可以从如教育、培训、创业平台、配套措施等方面入手,同时扶持树立创业榜样、建立创业风险保障体系等措施提高林农通过个人努力获得收益,从而完善林农创业的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