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燃油车辆对环境污染的日益加剧以及公共交通对乘车舒适性的愈加重视,电动车辆以其低污染、高舒适性等优良特性被广泛使用.然而因其续航里程及充电需求的约束,其行车计划制定更为复杂.本研究在多场站区域调度模式的前提下,充分考虑充电任务的发生和执行,以电动公交车辆及其配套设施在内的总固定成本和总运营成本之和为优化目标,建立了电动公交区域行车计划编制模型,并基于遗传算法和贪婪算法设计出复合求解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以北京市大兴区部分线路运营为例验证模型效果,并与传统公交行车计划编制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总运营成本降低18.20%.  相似文献   

2.
针对传统公交调度方案容易导致运营经济成本和乘客时间成本的不合理分配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NSGA-Ⅱ算法的多目标公交调度优化模型。综合公交车辆运营成本、乘客出行成本及乘车舒适度三个目标函数,建立公交调度优化模型,通过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对模型的pareto最优解进行计算。最后以深圳市某路公交为实例,通过采集线路参数,计算得到该线路最优发车间隔。验证了NSGA-Ⅱ优化算法在公交调度中的有效性,对公交运营与线路改善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中国纯电动公交车占比逐年提高,2019年已超过46.8%,北上广深等多个城市已实现100%.通过深入分析纯电动公交车行驶过程中的耗能组成,由此建立电能能耗成本函数;构建同时考虑乘客出行与公交企业运营成本的纯电动公交车调度排班模型;将公交场站车辆数作为约束条件引入模型,真实反映实际车辆运行情况;为严格做好疫情防控,将车辆满载率纳入模型约束以保证乘客安全距离;通过分析发现该模型属于NP-hard问题,提出利用遗传算法对其进行求解.利用广州市105路公交线路的运行和OD需求数据进行仿真验证,表明该模型和算法具有一定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发车时刻表的编制是公交运营调度中的重要工作,为简化公交公司设计发车时刻表的过程与难度,平衡发车运营过程中公交公司与乘客的利益,提出了考虑运营与服务平衡的单线公交时刻表优化方法,将时刻表的制定流程简化为每班车发车时刻的确定。分别建立模型计算发车运营成本与期望服务价值,模型中对各站点乘客累计等待时间的计算考虑了车辆到达各站时刻滞后于发车时刻的情况,以两者加权后的值相等为目标,迭代求解各班车的发车时刻;以佛山公交309线路高峰时段为例进行求解,所得优化后的时刻表与现状运行时刻表相比,公交公司运营成本降低了3.65%,乘客等车时间成本降低了3.53%,且公交公司与乘客成本均衡,定量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合理规划电动公交线路备用电池数目,优化调度电池充电,能够降低公交线路投资与运营成本.在满足纯电动公交线路运输要求的约束下,基于分时电价机制,考虑了电池放电深度对电池寿命损耗的影响,在描述纯电动公交车辆数目、电池数目与电池每个时段充放电状态之间的关系基础上,提出了以充电费用和电池投资综合成本最低为目标的优化模型.该模型能够求解出最优电池数目,在满足运输需求的前提下,通过调度电池每一时段的充电状态将充电费用降到最低,并减小电池寿命损耗.仿真算例为5辆电动公交车的调度优化,利用CPLEX软件包对提出的整数规划模型进行求解.计算结果表明:10块电池为最优电池数目,充电费用与无序充电相比下降了11.7%,且电池寿命延长9.2%;所提出的换电模式下的充电模型可以有效地降低充电费用,延长电池寿命,并且能够得到合理的备用电池数目,降低投资成本.  相似文献   

6.
为满足公交企业管理运营和乘客二者共同的利益需求,达到资源合理配置,结合现场调查数据,借助Matlab进行公交OD客流量的反推计算,同时在确定大站快车开行的站点的基础上,分别得到大站快车和全程车调度的OD客流量,然后建立包含大站快车和全程车两种调度形式的发车间隔优化模型. 以北京某公交线路作为研究对象,选取平均运行速度、开行班次、停车次数、公交运营成本等指标进行敏感性分析. 结果表明,模型在满足乘客的需求的同时,降低了公交企业约25%的运营成本.  相似文献   

7.
基于公交可达性的公交站距优化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在公交运营成本、乘客舒适度等众多约束下提高公交可达性的公交站距优化方法.对公交可达性给出了新的度量方法,该方法分别以公交运营速度和公交客流量衡量空间可达性和时间可达性.利用公交站点覆盖面影响系数和潜在公交客流量,研究公交站距对公交客流量的影响;通过分析公交运营速度与公交站点停留时间、公交车加减速次数等因素的内在关系,研究公交站距对公交运营速度的影响.以秦皇岛公交线路为实例,结果显示提高公交可达性的有效途径是使用不大于5 min的低发车间隔,无论公交客流量大小,最优公交站距都可以保持在600 m以下;而对高发车间隔,公交站距在900~1 400 m才能获得较高的可达性,而相比低发车间隔,公交可达性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8.
基于感知的公交调度发车频率和车型优化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乘客感知的公交客流需求特征,研究了公交发车频率和公交车型的调度决策问题.针对单线独立运营模式的特征分别建立了基于最大感知和平均感知的公交调度优化模型,并设计算法.最后结合2014年江苏省江阴市K1路公交客流给出了优化算例.案例结果表明,模型具有较强的实用性,能有效地降低公交运营总成本并提高公交运营效率.  相似文献   

9.
为充分利用电子、通信、计算机、GPS等现代高新技术对智能公共汽车运营调度提供的支持,本文利用Visual FoxPro开发公交运营调度系统计算机管理平台,该平台实现了公交运行实时数据的统计和快速处理,并考虑未来需求量和服务质量等因素,自动编制行车时刻表,从而提高了运营调度管理的智能化水平,提高了公交运营效益和乘客满意度,能够为现行公交行业实现先进的营运调度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居民出行往返于居住地与换乘站间“最后一公里”的难题,研究了灵活型接驳公交路径规划问题。为保证接驳公交服务质量,构造乘客满意度函数将其量化。考虑混合车型联合调度对接驳车辆路径优化的影响,在给定预约需求和车队规模的前提下,以企业运营成本最小和平均乘客满意度最大为优化目标,建立基于混合车型的灵活型接驳公交路径协同优化模型,同时运用遗传算法求解模型。结果表明,采用多车型调度的算例最优适应度值优于使用单一车型的算例,说明该模型在路径优化方面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微机系统板总线情况及其发展的历史,并具体介绍了当今使用比较广泛机型的主板总线结构图。  相似文献   

12.
为了满足某数据采集系统中大数据率、大运算量的应用要求,采用高速数据采集及预处理模块实现了2片数字信号处理芯片C6202的扩展总线和PCI接口芯片PCI9054本地总线的对等互连.总线接口设计利用C6202的扩展总线和i960Jx总线的兼容性,实现扩展总线和PCI9054本地总线的连接;利用可编程逻辑器件,实现2片C6202扩展总线的直接互连.最终实现接口中任一设备均可作为总线上的主设钎访问另外两者之一,拓展了数据采集及预处理模块在数据传输及多片协同处理方面的能力,使之更具实用性和通用性。  相似文献   

13.
论述了微型计算机内部系统总线的类型及发展重要阐述了各种系统总线在不同的微型计算机中的重要性与区别 ,并给出相应的结构图  相似文献   

14.
随着PC机技术的发展,总线也逐步分解为系统总线、存储器总线和局部总线,本文对局部总线的结构及发展作了较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15.
接运公交需求的随机性会对接运公交时刻表的编制与投入运营产生扰动影响. 为降低此不利影响,基于鲁棒性思想研究了随机需求下接运公交时刻表的优化方法. 随机接运公交需求的每一组实现为一个情景,情景目标值综合考虑乘客成本与运营成本的最小化. 以接运公交需求为随机变量,建立了接运公交时刻表的鲁棒性优化模型,模型综合考虑情景的期望值与偏差期望值最小化. 模型具有组合优化与随机规划特性,选用遗传算法进行求解. 最后给出算例验证了模型与算法的有效性. 算例结果表明随着偏差权重系数的提高,鲁棒性模型更倾向于降低随机需求带来的扰动.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用于调试、检测可编程仪器GPIB接口功能的一种实用母线分析仪.论述其主体硬件框图、工作原理及其应用举例.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军用车辆常用数据总线———C A N总线、1553B总线及M IC总线的体系结构,对其实时性、可靠性、经济性等指标进行了比较,分析了各自的应用场合及发展趋势。结果表明,C A N、1553B和M IC三种总线均具有传输速度快、可靠性高、实时性好等特点;CAN 总线因其技术开放性和较高的性价比,获得了比 MIC和1553B总线更广泛的应用;1553B和M IC总线则在航空、军事等领域应用较多;M IC总线较1553B结构简单,但在实现功能复杂的系统时没有1553B总线灵活。  相似文献   

18.
汽车上的电控系统数量越来越多,为了提高电控单元之间互相通信性能和降低导线成本,提出了一种基于CAN/LIN总线的车载通信网络,将CAN总线网络应用在高速的驱动系统,LIN总线网络应用在低速的车身车灯控制系统,两者通过网关进行数据交换.仿真测试表明,本车载通信网络的设计合理,通信可靠,能够实现CAN/LIN总线网络之间的数据传输.  相似文献   

19.
考虑远端停靠站的交叉口公交优先控制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建立了考虑交叉口端停靠站排队的公交到站时间计算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以交叉口和停靠站构成的系统为对象的信号优先控制总体逻辑和优化模型.模型以公交车辆在出口道停靠站时刻表偏差最小和社会车流延误最小为优化目标,能够响应公交车辆"早到"和"晚点"两种情形,同时考虑了相位长度约束、优先策略适用条件约束、公交停靠站排队长度约束和相位饱和度约束.算例针对不同停靠车辆数下信号优先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考虑远端停靠站排队和公交运行状态无条件提供优先,可能导致更大的公交运行时刻表偏移值;缺乏对远端停靠站排队的考虑,可能导致交叉口的信号优先策略失效.而本模型能够较好地解决上述问题,取得信号优先的满意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