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2 毫秒
1.
涂层尿素以亩施36公斤一次施入增产增糖效果最好,其次为36公斤分三次施入.建议在甜菜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试验表明,大豆喷施“高美施”可增产41.6—85.2%,高的亩增收大豆115公斤。“高美施”,是一种有机腐殖酸液肥。近年,我国一些单位从美国引进,在农作物上进行了试验试用,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困。试验表明,“高美施”肥,能活化土壤,改善土壤结构,增加肥力。喷施则可直接迅速被植物吸收,是促进植物生长发育的广谱多效、快速、多功能的活性营养素。  相似文献   

3.
孔令聪  李静 《安徽科技》2015,(10):25-27
<正>安徽是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和6个粮食调出省之一,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具有重要作用。2014年,安徽省粮食总产达到341.6亿公斤,实现历史性的"十一连丰",为稳定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粮食连年增产的同时,资源过度消耗,生态环境受损,农业发展正面临着生态环境束缚和资源制约两道"紧箍咒",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成为现实而紧迫的任  相似文献   

4.
《安徽科技》2009,(2):32-32
据最新数据统计,截至2008年底,我省粮食丰产工程四年增产400多万吨,增效60多亿元。水稻、小麦两大主体粮食作物主产区23个县建立的核心区、示范区、辐射区合计实施面积5013.53万亩。“三区”平均亩产525.35公斤,创造了小麦亩产648.6公斤、中稻亩产845.3公斤、双季稻亩产1306.7公斤的百亩连片全省稻麦高产记录。  相似文献   

5.
小麦根际联台固氮菌是使小麦产量提高的一种新型的生物制剂,截至1987年在河北,河南、陕西等省示范推广面积已达128万多亩,增产效果显著,我要于1988年1月从河北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购买了小麦根际联合固氮菌10公斤,进行了使用试验并观察用后效果,现作以初报。  相似文献   

6.
遂昌县去年在山区积极推广抗稻瘟病的浙丽1号,一万亩单季稻增产200万斤。遂昌县有四万亩山区单季稻,主要分布在海拨500~1000米的崇山峻岭间,雾多、露重、湿度大、日照少,很容易诱瘟发稻瘟病。1978年以来,虽然全县大力发展了杂交  相似文献   

7.
喷施增甜液 取硼砂30克、蔗糖1公斤、氯化钙5克配水50公斤混合溶解后,在苗期和花期选晴天下午各均匀喷施一次,亩用量25至40公斤。可增产15%,增甜1.5度左右。 施用甜叶菊 用甜叶菊500克、水25公斤、加黄豆10公斤先泡胀再煮至水干后,倒入5公斤复合肥中拌匀备用。当西瓜苗开花座果时,离苗根4寸远,每株深施50克熟黄豆,施后7天浇一次水,可使西瓜大而甜、增产10%,含糖量提高2.5%。  相似文献   

8.
粮食增产在科技、科技增粮在推广──粮食增产之我见ThoughtsonIncreaseinChina’sGrainProduction¥//王雅鹏(陕西省农业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陕西杨陵712100)按照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要求,我国农业在本世纪末和...  相似文献   

9.
去年建德县春粮生产战胜了一九七九年冬和一九八○年春遇到的干旱、低温、多雨以及病虫等乡种自然灾害,在连续二年大增产的基础上又夺得了丰收。全县十六万五千多亩春粮,总产五千四百七十四万斤,比一九七九年增产六百六十一万斤,增长13.74%。  相似文献   

10.
河北省张家口市去年推广种植的30万亩矮化玉米获得大幅度增产,经国家有关部门派出专家组进行实测验收,平均亩产达850多公斤,其中3万亩单产达到1000公斤以上,比种植高秆玉米增产15%~30%.  相似文献   

11.
地膜覆盖技术自1978年从日本引进我国以来,首先在北方地区的棉花、花生、蔬菜、玉米,后在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的80多种作物上进行试验、推广,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到1991年底推广面积近3亿亩,为提高我国农作物的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立下了汗马功  相似文献   

12.
“陕桑305”是采用多倍体育种方法选育的桑树新品种。为解决桑树品种混杂,病虫害严重,桑树产叶量低,质量差等问题,于1999年引入汉中市,经在略阳、勉县、汉台、南郑、城固5县(区),37个乡镇116个村,采用高接换头的方法对原有低产桑园进行改造,来提高桑园单位面积产叶量和亩桑产茧量。通过调查,低产桑园改造第一年,亩产茧比对照区增产23.4公斤;低产桑园改造第二年,亩产茧比对照区增产42.1公斤,全市累计改造低产桑园8082亩,平均亩产茧比对照区增产32.8公斤,增产蚕茧26.51万公斤,增加经济效益450.67万元。在生产上表现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都十分显著。现将该品种的丰产栽培技术推介如下。  相似文献   

13.
“民以食为天,农以种为先。”“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古今中外的许多格言深刻地告诉我们:粮食要增产,培育优良的种子是关键。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这一重要性越来越显现出来。研究证明,现在良种对于农业增产的科技贡献率已可达40%左右。这使我们进一步看到,种子产业确实是农业发展的基础和先导。以水稻为例,近些年来,由袁隆平及其助手培育出来的杂交水稻占我国一半的水稻种植面积和60%的水稻产量。伴随着一批高产、优质超级稻新品种的相继培育成功,如今超级稻又为提高我国粮食产量插上了翅膀。据报道,截至到2004年,超级稻新品种在四…  相似文献   

14.
缙云县盘溪区,推广黄花菜地套种,增产粮食二百万斤。盘溪区有黄花菜一万六千余亩,是当地的主要经济作物,黄花菜采摘结束后,叶苔随之枯萎,休眠一段时间,秋季重新抽叶,冬季霜冻后又枯萎。能否利用夏季休眠期套种一季粮食呢?1986年该区在五百亩黄花菜地里套种了甘薯,取得良好效果。1987年全区在6120亩黄花菜地套种了甘薯、玉米、大豆,共增产粮食二百万斤。实践表明:黄花菜地套种粮食  相似文献   

15.
甜菜增施有机肥与增施氮肥的增产增糖效果有着明显的不同,试验表明:前者能显著地提高甜菜产量和品质。亩增施有机肥三吨,比增施25公斤尿素增产26.15%,含糖提高1.62度亩增施1.5吨有机肥125公斤尿素比施25公斤尿素增产13.5%,提高含糖率1度;且增施有机肥能降低块根中有害N和有害灰粉含量。  相似文献   

16.
海宁市一九八五年试种成功红麻田里套种玉米后至今已发展到四个乡镇100余亩,一般农户红麻主作物单产仍达原有水平或稍有增产,而副作物玉米亩产75—100公斤。种植户认为这确实是增产饲料的一条新路子。  相似文献   

17.
陈德权 《科技资讯》2006,(9):117-118
近几年八五二农场针对本地区限制大豆产量的主要因素“温度及水分”这两大问题,大面积推广、应用具有保墒、增温的大豆行间覆膜栽培模式,取得了显著的增产效果。经实践行间覆膜大豆平均亩产达200公斤以上,经未覆膜大豆增产25%左右,本文就是大豆垄上行间覆膜栽培增产机理做如下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8.
山东省安丘市栽培大姜历史悠久,种植面积达*万亩。多年来,当地姜农一直沿用传统的落后方式种姜,产量低、品质差、销路窄。因此,下大力气提高大姜产量和品质已是当务之急。从1996年初开始,安丘市把推广大姜高产栽培技术作为推动全市大美生产上新台阶的突破口,在全市进行了大面积推广应用,获得了大丰收。全市推广面积达」.m万亩,亩平均增产大姜S二斤,全市累计增产1295万公斤,出口率由原来的15%提高到60%。仅此一项,农民增收1亿多元,大姜已成为当地农民经济收入的支柱产业,许多农民靠种姜成了万元户、十几万元户。推广一项新…  相似文献   

19.
甜菜多倍体品种是近年来国内外甜菜品种的主流。在我国东北、华北、宁夏、新疆等甜菜产区已大规模应用,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张掖地区农科所引进甜菜多倍体品种“中甜——双丰309”,1990—1993年累计推广种植12.8万亩,占四年全区甜菜种植面积的35.5%,平均块根亩产量4240公斤,含糖率19.6%,比对照品种甘糖一号增产3.3%,提高含糖2.01度,亩产糖量853公斤,比对照提高12.7%。该品种由轻工部甜菜糖业研究所培育,具有加工品质优良,稳定性好、抗褐斑病、耐根病的特点,充分表现了多倍体甜菜品种丰产优质、抗逆性强的优势,1993年通过张  相似文献   

20.
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授粉作物,雄花(俗称天花)分枝多,体积大,花粉量足,植株本身为了抽雄,撒粉,要消耗很多养料。特别是在肥力不足,生长较差的情况下,更严重地影响发蒲结实。为此,我们在学习外地经验的基础上,于一九七三年和一九七四年秋季在夏程里、黎明等大队搞了玉米“隔行去雄”多点对比试验和大田示范,获得了明显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