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十四五”保护与发展的生态关系角度,探讨了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的十大生态关系,阐述了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中的一系列有关生态关系的生态智慧及生态技术,并对长江、黄河等流域的生态保护和修复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生态存在是生态哲学的一个基本范畴,它有自己独特的涵义、特点和构成要素,生态存在和生态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生态哲学的基本问题。学术界存在着脱离生态存在而单纯研究生态意识的倾向,必须加以批判。不是人们的生态意识决定人们的生态存在,相反地.是人们的生态存在决定人们的生态意识,生态意识是生态存在的反映。  相似文献   

3.
生态力概念     
生态力指生物与环境之间物流、能流和信息流的驱动力。生态内力是生物的生理代谢活动能力,它把从环境中吸入的物、能转化为生物本体的物、能,并将部分内在的物、能输出体外,显示了生物本身的活力和生产力;生态外力则是环境综合作用向生物输送物、能的力量。生态内力与生态外力之和称为生态合力,它是生态动态平衡的指标,表示环境条件的适宜程度。生态力的研究尚属起步,其概念、理论和方法有待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4.
生态学人转向后,首先在伦理学、哲学、美学诸领域得到了积极的响应,甚至连思维方式与理论支撑点都调整了。与地球和平共处的人趋势,是个由此聚焦而出的新话题,其最终趋势是实现政治的生态化。要想与地球和平共处。我们居住于地球上的各国人民先得和平共处。  相似文献   

5.
采用生态足迹方法,对陕西省三大区域生态资本供需态势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991—2007年,陕西省三大区域人均生态承载力增幅均很小,人均生态足迹却都有较大幅度增长,生态资本供需形势日趋严峻,尤以关中地区为甚.陕南地区和陕北地区由20世纪90年代初的"生态盈余"发展到"轻度赤字"状态,关中地区则由"轻度赤字"发展成为现阶段的"较严重赤字"状态.2007年,陕北地区、陕南地区和关中地区人均生态赤字分别为0.27 hm2,0.19 hm2和1.15 hm2.关中地区尽管生态资本密度最大,但是人口密度和人均生态足迹也最大,因此生态资本供需缺口也最大.  相似文献   

6.
生态道德是以人与自然的伦理回归为逻辑起点,是保护生态平衡和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道德意识、规范和行为的总和,它决定人类对自然环境和一切生物应承担的道德义务,也使加强生态道德培育具有了后工业化时代的广泛意义。本文首先阐述了生态道德的理论基础,包括生态道德的生态价值观、生态补偿观、生态发展观、生态消费观和生态公平观,然后对生态道德作为提高人类的生态觉悟、促使人类保护生态平衡和生态可持续发展的伦理基础进行了分析,最后,尝试探索出生态道德的培育路径。  相似文献   

7.
生态语文关注智障生的生命个体,追求学生的可持续性和谐发展,立足今后的生活与生存。适合的生态教材在语文教学中进行使用,以满足智障生的生活、生存使用。  相似文献   

8.
9.
积极建设生态文明是党执政兴国理念的新发展,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和重大任务,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为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积极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实现经济活动的"绿色化"、无害化以及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化,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优化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树立生态文化意识,进行有效的生态治理。  相似文献   

10.
生态文学反映了在工业文明下社会发展过程中对大自然的过度开发所导致的对生态系统的破坏从而引发的生态危机。生态文学以敏锐的笔触潜移默化得提升了读者的生态价值观,以鲜明生动的语言震撼人类的心灵,有效保障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1.
生态城市的兴起,要求树立相应的生态城市文明观,包括尊重自然,关怀自然的生态伦理观;与自然生态相和谐的生态审美观;自然,节俭,平和的生活方式与价值观等.  相似文献   

12.
基于生态足迹理论,提出了生态人口容量相关概念及其模型,并对陕西省人地系统资源供需态势及区域差异性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990年—2006年,陕西省各市人均生态足迹大幅增长,区域生态承载力微小波动,生态人口容量普遍下降。然而,人口数量日益增多,多数市区人口生态超载现象严重,人地关系日趋紧张。截止2006年底,各市生态超载率由高到低依次为西安市(82.8%)、咸阳市(68.9%)、渭南市(64.9%)、宝鸡市(61.1%)、榆林市(38.8%);铜川市(27.6%),汉中市(25.0%)、安康市(8.7%)。延安市和商洛市尚没有生态超载人口。  相似文献   

13.
以王秀杰、李松涛等辽宁作家的生态作品为重点,运用生态批评视角审视辽宁生态文学创作的现状,着重分析其主要特征,探讨其发展趋势,以期利于辽宁生态文学创作的健康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14.
论生态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内容构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建设生态城市是城市发展的未来方向,而生态城市规划则是生态城市建设的起点,因此在规划中需要优先考虑城市经营成本问题、人力资源转化问题、区域生态安全问题和增长空间控制问题;同时也要将构筑可持续发展度量体系、建立以循环经济为主导的循环型社会体系和建立近自然的城市生态系统结构等具体的内容统筹规划,从而使城市的生态设计建立在理性分析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和自然的关系具有实践基础上的统一性,这对现代意义上的环境思想仍有一定的反响。本文试从这个角度出发,来阐述一些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德州市2002年生态足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生态足迹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利用相关的统计资料,计算和分析了德州市2002年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结果表明:德州市的人均生态足迹为1.8045797 hm^2,人均生态承载能力为0.612618hm^2,人均生态赤字为1.1919617hm^2,目前的发展处于不可持续状态.在此基础上,系统地分析了其成因,提出了解决方案,并对计算过程中发现的生态足迹法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基于生态足迹分析的武夷山风景名胜区生态安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生态安全理论为基础,采用生态足迹分析法,分析了武夷山风景名胜区人类各种活动对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其生态安全进行了定量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武夷山风景名胜区生态足迹为1.250 3 hm2/人,生态承载力是4.1476hm2/人,生态占用率为0.301 5,草地的生态占用率为11.535,水域的生态占用率为5.386,说明武夷山风景名胜区虽在整体上处于较为安全的状态,但其草地和水域生态系统尚处在不安全的状态.  相似文献   

18.
论城市生态公园的特点及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胜永  史册 《科技信息》2010,(6):372-372
随着人们生态意识的提高,生态公园的观念被人们所了解,却没有深刻的认识,本文主要介绍了生态公园的主要特点,并根据生态公园的概念和特点提出城市生态公园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认为人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界是人生存的外部环境,人在一定的规律范围内利用自然,超出相应的规律,则会破坏自然,并导致自然对人类的报复。其思想与生态中心主义对自然的尊重有相一致的地方,但也有冲突的一面。  相似文献   

20.
生态人居体系构成与建设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着重分析了人居环境的体系构成及其内在关联,提出了该体系规划的重点和建设目标,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类型的人居体系探讨了生态建设的具体实现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