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公元前1世纪左右,佛教及佛教艺术经丝绸之路传播至古称西域的新疆,古于阗因是新疆境内距印度较近,也是最早信奉佛教的区域,沿袭印度佛教造像艺术的同时也结合本土文化艺术的特色,从佛像、菩萨及天人等各式佛教造像的体貌特征到佛衣样式,在漫长的流转、演变中最终形成了独具一格的于阗佛教造像艺术,并伴随着佛教及佛教艺术的传播,对中国中原地域的佛教及佛教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在佛教的发展过程中,基于宗教思想传播的需要,出现了"以像施教"的方式,形成了以佛陀为中心的丰富的佛教造像艺术。文章以佛陀造型的圆形形式为研究对象,运用文化分析的方法,揭示了在圆形中蕴涵的佛教观念,探究这种观念形成的文化原因,表明对圆形的崇尚是佛教造像艺术的美学理想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敦煌莫高窟有五铺主佛身着白色衣衫的说法图壁画,为北魏和西魏时期所绘。关于其身份的研究成果斐然,但多数都是从宗教史或佛教典籍的角度进行揣测。泰山地区发现的一通北齐佛教造像碑底座恰有"白衣大像"题名,成为研究敦煌北朝"白衣佛"问题的新证据。这一发现证明,白色与弥勒的关系在佛教经典和艺术现实中如此密切,"白衣佛"正是弥勒无疑。  相似文献   

4.
甘肃敦煌、麦积山、大同云冈,洛阳龙门是我国著名的四大石窟群。在四大石窟艺术中最早的是南北朝开凿的敦煌石窟,其次是云冈石窟,它比敦煌石窟大约晚八十多年,龙门石窟是云冈石窟的延续,麦积山石窟大规模的开凿则在北周至隋统一期间。石窟艺术主要包括窟形结构、壁画、雕塑及装饰美术等。佛像雕塑作品是其中的主要部份。下面从四个方面来谈,我国的石窟艺术, 一、在我国兴起石窟造像的原因 四大石窟都是佛教艺术,故石窟艺术的产生和发展与佛教艺术紧密相连。 佛教何时传入中国,说法不一,多数专家认为,西汉末年传入中国,东汉开始在社会上层流行,南北  相似文献   

5.
南北朝是佛教广泛传播和迅速发展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出现了很多石窟寺、造像碑和佛教造像等。作为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这些石刻艺术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时的社会风貌。  相似文献   

6.
“渤海咸和四年铭文佛龛”从形式上看当为“造像碑”,是为建树功德、祈求阖门安康而有意造刻的。此物无论在时间记载,还是雕刻佛像人物及风格特征上都存有一定疑点。很可能属于伪品,并非渤海时代遗物。  相似文献   

7.
论述了佛教装饰艺术的起源与发展,并进一步分析了佛教装饰艺术的形式与手法、起源题材的广泛、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及各个时期的不同特点,进而展示了佛教装饰艺术的巨大魅力。  相似文献   

8.
南诏大理国时期的造像工艺主要反映在佛像的制作上,集中于石刻和铜铸佛像方面。这一时期的绘画艺术达到极高水平并被广泛用于建筑行业之中。  相似文献   

9.
文章对早期流传于藏区的主要外来佛教造像艺术的风格特征进行了简要归纳和分析,并提出了早期藏式佛教雕塑风格的形成原因及造像样式特征。  相似文献   

10.
分四组(摩崖刻经、碑柱经幢、龛窟单尊造像记、寺庙记述)对泰山佛教石刻的内容和价值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大足宝顶佛教造像中有一些鬈发人造像,甚为独特。可分两类:一类宋代称为道者,指出家而未得度者。如大佛湾19号缚心猿锁六耗图中的主像鬈发人傅大士,21号柳本尊行化十炼图中二身鬈发人柳本尊,小佛湾1号本尊轮藏塔第一级北面鬈发人赵智凤。另一类也可称为道者,是往古佛前的成道者。如大佛湾4号广大宝楼阁三鬈发人宝髻、金髻、金刚髻等。宝顶的鬈发人造像是道者造像,是赵智凤居士佛教造像之独特标志。  相似文献   

12.
中国佛教艺术中的净土变相,其主要图像特征是阿弥陀佛三尊处于楼阁与莲池之间,周围有菩萨天众与各式化生等,表达了信众往生西方乐土的愿望。最早的净土变相典型像例是南响堂山第1、2两窟的浮雕,表明净土变相正式形成于北齐。净土变相的基本图式和构成要素,与犍陀罗地区出土的"穆罕默德那利造像"尤为相近,是借用古印度流行的"舍卫城大神变造像"为图像范本,结合净土佛典而创制的。这一发现,既指明了中国净土变相的源头,也从具体的案例中显示了笈多王朝的佛教艺术对中国的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3.
以山东佛教造像题记为切入点,结合出土造像的形象特征,并参照周边地区乃至中国北方佛教造像题材的发展演变情况,对北魏时期山东佛教造像题材进行了探索.用类型学的方法,研究山东地区北魏佛教造像变化的轨迹,讨论其造型风格来源、流变,结合当时当地佛教传播、社会背景和地域文化特点,寻找造像背后的诸多信息.  相似文献   

14.
山西榆次市使(?)镇,原有唐代书法名碑三通,这三通唐碑,是李唐封建王朝为平定安史之乱的功臣李氏父子三人〔李良臣、李光进、李光颜)树的墓碑.人称“三李碑”.李良臣的一通已轶,现仅存李光进、李光颜的两通、关于“三李碑”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以及这三通碑的树立年代,过去无人撰文进行论述,偶读山西省图书馆一九七七年编印的“山西历史地名录”(以下均简称“地名录”),提到“三李碑”的树立年代,“地名录”的编者从碑文断章取义,把“三李碑”的树立年代断为树立于唐宝应、贞元之间,尽管编者给自己留了很大的余地,然而这一结却是错误的,本文就“三李碑”的树立年代、历史价值、艺术价值,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瓷器作为一种艺术品,在中国漫长的朝代更迭中,得到发展升华。在瓷器装饰中,佛教题材图案装饰在中国陶瓷美术史中写下浓厚的一笔,到了南北朝时期,由于受到佛教艺术的影响,陶瓷器的纹饰发生了变化,莲瓣纹和忍冬纹大量出现。这把传统文化符号的精神元素融入现代设计之中,使民族的文化精神和艺术语言共同融合成璀璨的中国陶瓷装饰艺术。本文就佛教题材在陶瓷艺术创作中展开论述,并阐述了笔者创作佛教题材陶瓷艺术作品的心得。  相似文献   

16.
《安晚轩记》之碑刻立于元惠宗元统三年(1335)六月.原石现存杭州孔庙(杭州碑林),陈列于"宗教碑"碑廊(见右上小图).是碑圆首,篆额"安晚轩记"4字,额之左右仿汉画像碑,刻有麟、凤二像.原座已佚,碑石高152.5cm,宽78.5cm,厚20.5cm.碑文楷书,并题、署凡21行,记文界格书写,满行35字.杜正贤主编《杭州孔庙》一书收录.  相似文献   

17.
瓷器作为一种艺术品,在中国漫长的朝代更迭中,得到发展升华。在瓷器装饰中,佛教题材图案装饰在中国陶瓷美术史中写下浓厚的一笔,到了南北朝时期,由于受到佛教艺术的影响,陶瓷器的纹饰发生了变化,莲瓣纹和忍冬纹大量出现。这把传统文化符号的精神元素融入现代设计之中,使民族的文化精神和艺术语言共同融合成璀璨的中国陶瓷装饰艺术。本文就佛教题材在陶瓷艺术创作中展开论述,并阐述了笔者创作佛教题材陶瓷艺术作品的心得。  相似文献   

18.
今仍耸立在历史文化名城大理城南约十余里的苍山马耳峰麓、太和村西、唐代南诏初期首府太和城故址旁的《南诏碑》,一称《南诏德化碑》,此碑为云南屈指可数的大碑,也是南诏史上很富有资料的一古碑,为南诏第五代主阁罗凤所立,据考立碑年代当是唐代宗大历元年(公元766年)。1961年国务院公布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80项,这碑也在其中。碑文惜多漫漶,今正面碑文仅只存220字,好在明、清时的方志及金石学家把以往的碑文著录  相似文献   

19.
简论康有为"尊碑卑唐"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楷书以隶书为基础,历经魏晋、南北朝,逐渐形成。楷书在唐代发展至峰巅,后人已无法逾越。欧阳询字体端庄整齐,笔画严谨单一,因此历代科举取士均以欧字为考卷标准书体。楷书逐渐走上歧途,直至明、清形成端庄刻板之“馆阁体”。清代一些书法家奋起反叛。一派以郑燮、金农等“扬州八怪”为代表,在实践上独树一帜。另一派以包世臣、康有为为代表,在理论上否定唐代楷书。魏碑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主要由民间工匠所刊刻造像题记;二是主要由书法家所书写墓志和碑碣。魏碑书法艺术之顶峰当以书家所书《张猛龙碑》、《郑文公碑》无愧。  相似文献   

20.
《潍坊学院学报》2019,(4):68-70
此祷雨碑位于嘉祥县青山寺碑廊内,立碑时间为元至正十三年(1353年),内容兼有祷雨祭文和祈雨诗,在同类碑中比较少见。该碑对于研究元代基层官员的祈雨活动、证补地方史志等有较为重要的史料意义,并且兼具文学和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