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玄应所著的《一切经音义》是注释佛经词语的一部著作。其中大量引用《说文》中的材料,有些注释和大徐本《说文解字》有程度不同的出入,从中可以发现大徐本的错误,弥补今本《说文解字》的不足。  相似文献   

2.
《玉篇》版本源流考述常耀华《玉篇》是我国第一部以楷书为正字的古代字典,是除《说文解字》(以下简称《说文》)之外我国现存的最古字书.它上承《说文》之绪,下开现代字典编辑体例之先.在中国辞书史上具有特殊的历史地位,后人把它看得与《说文》同等重要.《玉篇》...  相似文献   

3.
说“笑”     
《广韵》去声三十五笑韵释“笑”是:“笑,欣也,喜也,亦作笑,私妙叨。” 这是“笑”字由古至今普遍的音读与义解。但这个意义与这个字形有什么关系呢? 宋徐铉校《说文解字》,于竹部“笑”字下注“此字本缺,臣铉等按孙愐《唐韵》引《说文》云:‘喜也,从竹从犬’而不述其义,今俗皆从犬。又按李阳冰刊定《说文》,从竹从夭,义云‘竹得风,其体夭屈,如人之笑’,未知其审。私妙切。”  相似文献   

4.
《说文解字》为我国字书之权舆,然历经改易,原本已不复存。今传于世者,唯大小二徐(徐铉、徐锴)之书,已非许(许慎)书之旧。蒋藏本《唐韵》成书于唐代,其所引《说文解字》比二徐本更加接近许书原貌。今举数例,以明蒋藏本《唐韵》在校勘大徐本《说文解字》方面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说《说文》中“个”字“宋”字陆忠发个、宋二字,是《说文解字》一书中非常特别的字,个字见于唐本《说文》,而今本无之。来字,许慎释其义为“居也”,此义不见于历代传世文献,连甲骨文中也找不到此义的用例。个、宋二字,可以看成为《说文》研究史上的两个谜。本文试...  相似文献   

6.
再论《说文通训定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说文通训定声》虽是研究《说文》之作,其实已打破了《说文》的格局,从传统文字的领域过渡到近代词汇的领域。既有特殊贡献,也有较大缺陷。  相似文献   

7.
本文参照大徐本《说文解字》以及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在对《说文.肉部》涵盖的140个字进行逐字考证、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意义对其进行了大致的分类,并分析了某些"肉部"字字义的转移以及"肉部"字中蕴藏的文化内涵。汉字发展演变中"肉部"与"月部"的混淆也是一个应当注意的问题,本文从字本义入手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简要说明。  相似文献   

8.
今通行之大徐本《说文解字》由徐铉于宋太宗雍熙三年奉命校订,流传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其中变化自然难免,非《说文解字》原貌,使用前需仔细校勘。利用字书、韵书等文献对《说文解字》水部进行校订,可以解决它在释义和注音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如"浩"的释义"浇"应是"饶"的讹字,"沼"的释义"池水"之"水"当是衍文,""、""释义中的"云雨"应是"雨云"之倒文,""的反切上字"子"是"于"字之形近而讹等。造成这些讹误的原因主要有形近而讹、衍文、倒文等。  相似文献   

9.
许君述贾侍中说字疑义举例朱季海大徐本《说文·部》:“,前顿也。从声,贾侍中说。一读若,又若郅”,《唐韵》:“北末切”。此字篆文作,段玉裁云:“,普活切,隶变作”(段《说文》“,行貌”字注,此篆有误,段不能正;然以为之隶变则是也...  相似文献   

10.
《说文解字》作为我国第一部全面系统的文字学著作,对后世产生了很深远的影响,与之相对产生了一门"說文学"。而《說文解字系传》作为第一本对《說文解字》进行全方位研究的著作,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以大徐本作为参照,与小徐本进行对比研究,以期寻找小徐本的特色及对后世的影响所在。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一些鲁迅研究者对鲁迅早年在日本用文言写作的《说铂》、《人之历史》、《摩罗诗力说》、《科学史教篇》、《文化偏至论》等文,作了认真的注释,这是值得称赞的工作。但有同志将这几篇  相似文献   

12.
《说文》释“若”为“择菜”,于典无载,段玉裁为足成许说,据《国语·晋语》一例,强分“若夫”,认为“若”之本义为“选择”.“择菜”为其引申义,文章试从段注所引书证内容和“若夫”在文献中实际用例以证段注之失。  相似文献   

13.
叶适是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也是著名的文学家。南宋学者刘宰说:“水心叶先生之文,如涧谷泉,挹之愈深。”(《漫塘集》卷二四《书夏肯父乃父志后》)清四库馆臣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赞美叶适说:“文章雄瞻。才气奔逸,在南渡卓然为一大家。其碑版之作,简质厚重,尤可追配作者”;“能脱化町畦,独远杼轴,韩愈所谓文必己出者,殆于无忝。”(卷一六0《水心集》)  相似文献   

14.
许慎的《说文解字》(以下简称《说文》是继《尔雅》之后最能从“小学”(文字、音韵、训估)上体现中国文化特色的不朽之作。在《说又》中,“许慎采史籍李斯、杨雄之书,博访通人,考之于逵,吸收了前人如贾逵、杨雄、杜林等人的研究成果,形成自己一整套的理论体系。在这当中,杜林的思想对许慎的影响是颇深的。据《汉书·杜螂传》载:哪子林,亦有雅材,建武中历位列卿,至大司空.其正文字过于邺、竦,故世言小学者由社公。”盛赞杜林文字学造诣超群出众。西汉宣帝时,“《苍颉》多古字,俗师失其读,宣帝时征齐人能正读者,张敞从受之…  相似文献   

15.
《汉语大词典》、《汉语大字典》代表了我国迄今为止汉语词典、字典编纂的最高水平,也代了我国汉语研究的最高水平。但笔者在查检使用的过程中,也发现了这两部工具书的一些共同的有待商兑的汉字注音问题。本文仅就"揖"、"二字的注音及其相关问题,试陈拙见,恭请方家不吝赐教.一、关于"揖"字之音、《汉语大词典·木部》释日:"揖[《广韵卿叶切,入叶,精.]亦作'.①船桨.短日揭,长田"(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89年版八卷本第4卷第1176页).《汉语大字典·木部》择日:"揖,《说文》:'揖,舟格也。从木,再声。'桂馥义证:'或作。《字…  相似文献   

16.
林吕彝《射鹰楼诗话》谓:“昆山顾先生亭林古近体诗,沈着雄厚,深得杜骨.其诗可为前明诗家之后劲、本朝诗家之开山。余最喜其《海上》七律四诗.云……。四诗无限悲浑,故独超千古.直接老杜.”顾炎武不仅在《赠邬处士继思》中说:  相似文献   

17.
"说文学"在汉语文字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而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则是"说文学"中的巅峰之作。《说文解字注》虽是一部卓越的煌煌巨制,但它还是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本文拟从《说文解字注》木部字的校勘着手,窥探《说文解字注》对《说文》校勘的概貌。  相似文献   

18.
欧阳修《诗本义》是宋代《诗》学滥觞之作。欧公一反汉唐以来“疏不破注”墨守章句训话的解经模式,首开“疑”经“惑”传之风,对于《诗》之大义,主张“以人情求之”,反对悖情逆理之迂说;对于《诗》之文辞,则主张舍迂从简,舍曲从直,批评增字改经强合己意之臆解;对于诗旨则主张本诸文学探诗意,自出议论立新说,还提出诗辨本末,篇别时世之论。总之,于《诗经》作品、毛郑旧注及有关经学问题皆有辨析,创见颇多,凡其所云,盖属空谷足音之论。自此之后,宋人解说《诗经》开始摆脱毛“传”郑“笺”束缚走上自出议论的新途,“新义日增。旧说几废”,“宋学”遂告形成。  相似文献   

19.
《赤壁赋》(亦作《前赤壁赋》千百年来论者基本上认为是苏轼旷达之作,尽管古今均有人认为有讥剌、优谗畏讥等忧患意,①但语焉不详。窃不自量,拟申言之。一、从背景材料看:苏轼于元丰六年(1083)应其友人傅尧俞索近文之请,亲笔抄录此赋,后面加上一则题跋《书〈赤壁赋〉后》:“轼去岁作此赋,未尝轻以示人。见者盖一二人而已,钦之(尧俞字)有使至,求近文,遂亲书以寄。多难畏事,钦之爱我,必深藏之不出也。又有《后赤壁赋》,笔倦未能写,当俟后信。’”又有近年辑出的佚作《赤壁二赋》大书跋》②,内容相近:“去岁作《赤壁赋》…  相似文献   

20.
《吉安师专学报》一九八六年第一期所载龙霖同志《“切鲙旦”试解》一文,认为“《切鲙旦》中的‘旦’字是被误窜入题目,乃是确定不移的事实”。元杂剧剧目研究,向来是一门专门的学问。该文不泥旧说,力求创新,其精神实足令人钦佩。但细读全文,觉得于论证过程中缺乏必要的可靠的证据,如该文作者所称多为假设之辞,因而值得商榷之处正多。该文旁涉殊广,本文不打算对之作全面评论,只想就《切鲙旦》这一剧目中的“旦”字是否被误窜入的问题略抒己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