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后现代语境的文学理论发展模式下,文学理论课程的深度和广度得到了不断的延伸,尤其是文学理论在广义批判主义的范畴内具有更多的复杂性表现。通过对当代文学作品的表述可以发现,文学理论在模式与理论创新的过程中产生了新的维度定义,后现代语境对于文学理论所产生的质变意义尤为明显。在文学作品日益多样化、文学创新不断体现的背景下,对新文学理论模式的研究显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2.
国内高校文学理论教材与教学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本质主义,将文学观念从特定的背景中抽象出来,进行本质化与普遍化,忽视了理论产生的语境。本文以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的"文学场"理论为立足点,对这一教学现状进行反思,并提出改进文学理论教学的思路与方法,就是要破除文学本质的"整体性"幻象,将文学理论还原到产生的初始场景,从文学史与学术史的视野出发,以专题化方式组织教学,帮助学生了解理论的来龙去脉。  相似文献   

3.
革命文学是现代中国文学史上极为独特的一个历史性存在,革命文学理论家的话语姿态在当时的历史语境中极为先锋,力图以无产阶级文学理论来颠覆"五四";革命文学作家的文学生产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以作品的消费性迎合了时代情绪与读者需求;革命文学立足于上海的文化语境,与当时的现代都市文学、通俗文学共同构成了一个多层的文学共生场.  相似文献   

4.
研究文学信息生产的历史发生与现实生成是现代传媒文化语境为文学理论研究提出的现实要求。实用功利目的在人类意识中处于支配地位时,不能形成审美意识,不具备生产文学信息的基础。只有在人类意识可以进入非功利状态的历史和现实条件形成之后,文学信息生产才可能在历史上发生,才能够在现实中生成。  相似文献   

5.
随着对现当代文学研究的深入,思想史研究和文化研究都已成为研究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在文学研究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研究过程中,出现空洞化现象,这对文学理论、文学审美以及人们的精神层面产生了比较严重的影响,为了促进现当代文学研究的发展与进步,本文主要就现当代文学研究中的空洞化现象展开相关论述。  相似文献   

6.
以群主编的《文学原理》、蔡仪主编的《文学概论》等文学理论教材都是“照着讲”的教材,而童庆炳主编的《文学理论教程》是“接着讲”的文学理论教材。“照着讲”的文学理论教材强调文学与生活的关系,突出文学的意识形态性和政治性、功利性;“接着讲”的文学理论教材强调文学与人类活动的关系,突出文学的学理性和审美性。两者之间的基本的概念范畴和主要的文学理论观念有根本的区别。  相似文献   

7.
主持人语自20世纪80年代至今,中国文学理论不断发展变化,呈现出丰富多彩、生机勃勃的状态多样化理论建树之中隐含着一个共同的价值诉求,那就是渴望文学理论自身的创新与推进,这是中国文学发展决定的。文学理论来自于文学实践,并最终皈依于这个世界,这是它保持有效的阐释与引导功能的重要基础。在此意义上,中国特色问题,永远都是中国文学理论建设必须重  相似文献   

8.
意识形态批评是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核心,但是传统的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往往偏重于对文学的思想内容进行意识形态的分析而忽视了文学的自律性,当代西方新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特里·伊格尔顿将意识形态理论运用于文学形式、文学生产的分析,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文学意识形态批评的新视界,是在新的时代对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9.
中国新时期文学的转型路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何一种文学现象的产生都离不开特定的生存空间和特殊的历史-文化语境.考察中国新时期文学与文化语境的关系,我们可以发现新时期文学实际上经历了一个从惯性写作到自觉写作,从一元到多元、从中心到边缘、从浮躁到放松的动态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0.
在对以往文学定义和文学理论的批判考察基础之上,伊格尔顿认为,文学是一种与社会政治权力关系密切的意识形态。文学是一种意识形态生产,这个命题有两层含义:一是文学是一种意识形态,属于上层建筑领域;二是文学也是一种生产,属于经济基础领域。文学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生产,其构成要素主要有六个方面:一般生产方式、文学生产方式、一般意识形态、作者意识形态、审美意识形态以及文本。  相似文献   

11.
反思文学本质界定方式,应该注意到文学与意识形态学说的基本关系,应该从文学特点和意识形态范畴本身进行考察.文学不是某种经过限定的意识形态,但充满了意识形态性,这是生活影响和文学理论规约的结果.在界定文学本质的时候,应保持对文学理论意识形态内涵的自觉,避免将文学理论对文学的价值诉求转化为文学的本质定义.  相似文献   

12.
文学价值论旨在突破和超越文学认识论局限,从而对文学观及其文学理论的发展起重要作用.文学价值论强化了文学的价值观的地位和意义;文学价值论对文学观的历史建构和逻辑建构,奠定了文学价值观的历史传统和系统结构基础,促使文学观更新和转换,推动了文学理论研究的"范式革命".  相似文献   

13.
具有自觉的比较文学意识,综合运用比较文学的方法,将使中国文学研究得以拓展广度和深度。把中国文学放在世界文学发展的总格局中进行考察,有助于认识中国文学不同于其它民族文学的特点与价值。在以西方文学理论为参照的同时,立足本民族文化,坚持自身的学术传统将使中国文学的研究更有成效。比较文学研究作为开放性的文学批评体系,强调多种研究方法的融合,同时强调以文学性为研究的中心和归宿。  相似文献   

14.
结构主义文学理论强调文本的确定性、清晰性、规律性;在对文学作品的深层结构进行解剖时,语法关系经常被作为一种认识模型而使用;即使接触到一些修辞问题时,也采用典型的语法研究方法.解构主义文学理论则更多地受20世纪修辞学研究,特别是语境理论与话语理论影响,强调文本的动态性、历时性、不确定性,运用修辞批评对文本进行拆解.从某种意义上说,结构主义文学研究主要采用的是语法分析的视角,而解构主义文学研究主要采用的是修辞阐释的视角.  相似文献   

15.
文学理论究竟应该叫“文学概论”还是叫“文学原理”,不仅是简单的概念辨析,而且历来成为主宰文学理论教学的两种不同观念。本文旨在探讨在这两种不同的教学观的指导下,文学理论教学显示出不同的追求和效果。  相似文献   

16.
2005年10月在河南大学召开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性别"学术研讨会,是在中国女性文学研究取得显著成就、亟待进一步深化和发展的形势下召开的,有着继往开来的重要意义.本次研讨会以"文学与性别"作为主题,就"性别与相关文学理论研究"、"中国当代文学史的性别审视"、"现当代文学中的两性关系模式"等话题进行了富有成效的研讨和交流.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以来的文学发展史已让人们清楚地看到,文学与媒介之间存在着一种极为复杂的多重互动关系。对于作家来说,媒介绝不只是丈学创作的工具和手段;对于作品及传播来说,媒介也不只是作品贮存的载体与流布的通道;对于读者来说,媒介也不仅仅是认识理解文学的门径与渠道。在一定意义上说,媒介作为文学跨时空传播的物质载体,它既是文学生存发展的重要历史条件,也是文学实现社会价值的主要依托,而且还是艺术理念与审美精神的寄身寓所。媒介在与文学长期相互依存的互动过程中,已日渐由丈学的形式因素转化为它的内容与本质因素。  相似文献   

18.
文学概论课程的“应用性”与相关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应用型大学中,理论教学相对弱化,传统的教学思路已不能完全适用。文章以文学概论课程为例,分析应用型大学中理论教学与培养目标的关系,强调文学理论教学一方面应该让学生在理论的实际运用中实现对文学理论与文学实践、文学内容与现实社会的深入理解,另一方面也不应忽略理论知识的识记性内容。有了扎实的基础,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9.
二士世纪九十年代对中国文学来说具有特殊的意义,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领域的改革和变动为文学提供了新的语境,文学也因此发生质的变化,这就求必须以新的范式和思路来进行研究。在政治方面,政治不再直接干预文学艺术领域,而是采取间接的方式进行影响,文学与政治保持一定的距离。在经济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经济为文学发展提供了新的物质基础,价值规律影响了文学生产的各个环节。在社会方面,  相似文献   

20.
文学概论课的拓宽与改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学概论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基础理论课程。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们从1996年开始对这门课进行了拓宽与改造。经过几的努力,我们以文学概论课为基础,开设了文学鉴赏、中国文学理论批语史、马列文论等课程,构成了比较完整的文学理论课程系列,我们还定期开展20世纪西方文学批评系列讲座。通过文学理论课程系列的教学和20世纪西方文学批语的讲座,学生对古今中外的文学理论及批评方法有了比较系统的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