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4 毫秒
1.
为了揭示急性游泳运动训练对大鼠血浆微量元素代谢的影响,将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检测血浆铜Cu、Fe、P、Se和Zn的含量. 结果表明:运动A组大鼠平均血浆硒和锌含量水平较对照组降低,磷和铁的含量较对照组升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B组大鼠平均血浆铜、硒、锌、磷、铁含量水平较对照组升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C组所有指标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由此得出急性游泳运动训练对大鼠血浆Cu、Fe、P、Zn、Se有较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铁负荷对正常生长期大鼠营养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不同负荷剂量的铁饲料喂养正常生长发育期的大鼠,研究过量铁补充对机体生长发育的影响、某些营养素在机体内营养代谢的变化.将初断乳的Wistar雄性大鼠按体重随机分成3组,分别饲以不同铁负荷剂量的饲料,进行为期28天的生长实验,随后分别进行3天的钙、铁、锌代谢实验.饲料中不同铁负荷剂量对大鼠的体重增长没有影响;过量铁喂养使大鼠脏器、器官的脏体系数发生改变,对心脏、肝脏器官有一定危害;负荷铁组大鼠机体的钙、锌吸收率及储留率均下降,高铁剂量组碱性磷酸酶活性降低,红细胞游离原卟啉及血红蛋白浓度两个负荷铁组均未发生改变.给正常生长发育期的大鼠补充过量铁剂对动物体重增值没有改变,但对其某些脏器具有一定的危害.过量铁剂干扰了机体对钙、锌等营养元素的吸收利用.  相似文献   

3.
新鲜鲩鱼胆汁给动物灌胃可引起多器官损伤,严重者致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率高.本文观察血液稀释(HD)对致死性鲩鱼胆汁中毒的治疗作用.实验采用 SD 大鼠53只.随机分为中毒组(n=25),稀释治疗组(n=21),正常对照组(n=7).实验结果表明,稀释治疗组动物的谷丙转氨酶(SGPT),黄疽指数(Ⅱ).尿素氮(BUN),升高幅度低于中毒组,肺、肝、肾病理组织学损伤轻于中毒组,24小时内死亡率中毒组高于治疗组,提示 HD 对致死性鲩鱼胆汁中毒可能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水合氯醛对大鼠脑血流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通过观察对Wistar大鼠使用麻醉剂水合氯醛的代谢过程中实验大鼠脑血流量的影响,探讨动物脑血流实验研究中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Wistar大鼠30只,分为正常、假手术组、模型组,各组均10只,在麻醉后三个不同的时间段(麻醉后10、30、50 min)对各组大鼠脑血流进行检测.结果 各组脑血流量在麻醉后10、30、50 min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各实验组在同一的时间段相比均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大鼠脑血流在麻醉后不同时间段受麻醉剂的影响较大,因此,在实验动物脑血流量的实验研究中,在麻醉后同一时间段对脑血流进行检测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显色剂1-(2-噻唑偶氮)-2-萘酚(简称TAN)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OP存在下与铁(Ⅱ)的显色反应.实验显示,在pH=6.0的NaAc-HAc缓冲介质中,Fe(Ⅱ)-TAN-OP三元络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位于788nm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82×104L.mol-1.cm-1,铁(Ⅱ)的含量为0.08~0.8μg/mL时符合比耳定律,线性回归方程为A=0.3049x 0.0019(x的单位为μg/mL),相关系数为0.9997.该方法用于食品中微量铁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通过建立孕期大鼠铁缺乏的模型来研究生命早期低铁干预对仔鼠出生健康的影响.将6周龄健康Wistar 雌性大鼠随机分为二组,实验组喂低铁饲料,对照组喂富铁饲料;4周后与正常成年雄鼠合笼交配,观察母鼠受孕率和铁营养水平及仔鼠出生体重和铁营养状况.结果显示低铁组雌鼠孕末期血红蛋白值低于对照组,而红细胞数、红细胞游离原卟啉、红细胞分布宽度均高于对照组雌鼠 (P<0.05).低铁组仔鼠存活率及肝脏铁、血清铁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因此,大鼠孕期低铁干预不仅影响孕鼠的铁代谢,也影响仔鼠的出生健康.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五味子酯甲(Schisantherin A,SCA)的体外抗氧化作用及对大鼠脑组织中抗氧化指标的影响.方法将1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ON,蒸馏水灌胃)、SCA处理组(1 mg/kg SCA灌胃),连续给药4周,1次/d,0.1 mL/(kg·次).应用Oyaizu法对SCA进行还原活性检测;应用亚油酸-硫氰酸铁法对SCA进行抗氧化活性检测;通过WST-1法、TBA法和分光光度法检测大鼠大脑、小脑和脑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谷胱甘肽(GSH)含量.结果体外抗氧化结果显示:在Oyaizu实验中,SCA在浓度为1.25 g/L时其吸光度与维生素E相似;亚油酸-硫氰酸铁法反应48 h后,SCA对亚油酸自氧化抑制作用强于维生素E;动物实验显示:SCA组与CON组比较,大鼠大脑、小脑和脑干中SOD活性和GSH含量显著升高(P0.05),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结论 SCA具有体外抗氧化作用,能够增加大鼠脑组织中SOD活性和GSH含量,降低MDA含量.  相似文献   

8.
树枝状聚合物PAMAM葛根素复合物的制备及肠吸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备树枝状聚合物G3,G4,G5 PAMAM葛根素复合物,研究其在大鼠不同肠段的吸收情况.采用大鼠离体外翻肠囊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葛根素大鼠小肠吸收参数,以未加PAMAM组作为空白对照组,计算累积透过量及表观通透系数(Papp).葛根素在空肠及回肠段吸收明显,表观通透系数分别为(2.98±0.22)×10-6、(3.94±0.30)×10-6cm·s-1,PAMAM与葛根素形成复合物能增加葛根素大鼠小肠累积透过量及表观通透系数.其中G5 PAMAM对葛根素促进作用最为显著,葛根素空肠、回肠段表观通透系数分别增加了2.78、2.22倍(P<0.05).PAMAM能有效促进葛根素大鼠小肠吸收.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日粮不同铜和VA水平及互作效应对肌肉中铁、铜、锰、锌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①日粮不同铜水平对前后期肌肉铁含量的影响显著(P<0.05);对前后期肌肉铜含量和肌肉锰舍量影响极显著(P<0.01),随着日粮铜水平的增加,肌肉锰含量随之增加,日粮不同铜水平对前后期肌肉锌含量的影响也显著.前期(P<0.01),后期(P≈0.05).②日粮VA水平对前后期肌肉铁含量和肌肉铜含量的影响极显著(P<0.01),前期VA1500 IU/kg组肌肉铜含量高于VA 5000 IU/kg组,而后期相反;日粮VA水平对前后期肌肉锰含量的影响也达极显著水平(P<0.01),VA 5000 IU/kg组肌肉锰含量高于VA 1500 IU/kg组;日粮VA水平对前期肌肉锌含量的影响显著(P<0.01),而对后期肌肉锌含量的影响不显著(P>0.05).③铜和VA的交互作用对前后期肌肉铁含量的影响显著(P<0.05);对前后期肌肉铜含量的影响显著(P<0.01),前后期均以Cu×VA(150mg/kg×1500 IU/kg)组肌肉铜含量最高;交互作用对前期肌肉锰含量的影响显著(P<0.01),对后期肌肉锰含量的影响不显著(P>0.05);对前后期肌肉锌含量的影响均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斑蝥黄质对高脂饲料喂养下大鼠诱发高血脂症过程中干预血脂代谢的情况.将6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高血脂模型组、辛伐他汀阳性药组(15mg/kg)、斑蝥黄质高刺量组(20mg/kg).斑蝥黄质中剂量组(15 mg/kg)、斑蝥黄质低剂量组(10 mg/kg),分别饲喂标准、高脂、高脂+辛伐他汀、高脂+不同剂量斑蝥黄质,于实验开始前1天和开始后第4,8,12周末取空腹血,检测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与高血脂模型组比较,斑蝥黄质组的TC,TG,LDL-C在第8,12周时降低(P<0.01),而HDL-C升高(P<0.01).研究表明斑蝥黄质可以对高脂饲料喂养大鼠诱发高血脂症过程中血脂代谢产生影响,改善血脂变化.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维生素A和Zn摄入过量对大鼠心脏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并为维生素A和Zn的联合补充提供实验室参考依据.方法通过灌胃制成维生素A和Zn摄入过量的大鼠动物模型,同时设立对照组.在实验第4周末处死全部大鼠,制备心脏组织匀浆,测定大鼠心脏、血液抗氧化指标T-AOC,SOD,MDA和GSH-Px,并测定各组大鼠血液成分如血红蛋白含量、血小板含量、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应用SPSS 15.0统计软件对其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各实验组大鼠心脏及血液中T-AOC,SOD,MDA和GSH-Px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实验组与对照组血液成分如血红蛋白、红细胞、血小板含量、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相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过量补充维生素A和Zn可降低心脏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 CHF) 兔心室结构重构对心电生理功能的影响及意义。 方法 雄性新西兰兔 3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 n = 15)和 CHF 组( n = 17) ,CHF 组采用经兔耳静脉注射异丙肾上腺素( ISO) 制备 CHF 模型,最终造模成功 15 只。 对照组给予相同体积的 0. 9% 生理盐水,最终 12 只进入实验。 采用超声心动图监测两组兔M 型心功能并记录Ⅱ 导联体表心电图,分别记录左心室射血分数( LVEF) 、主动脉最大流速( Avmax) 、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 LVEDd) 、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 LVESD) 、左室短轴缩短率 ( LVFS) 、室间隔厚度( IVST) 、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 LVEDV) 、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 LVESV) 、心率、PR 间期、QT 间期和 ST 段,评价心电生理功能变化。 程控刺激法观察刺激周长( BCL)为 150 ms 和 200 ms 时,心室有效不应期( ERP150 和 ERP200 ) 以及各自有效不应期离散度( dERP150 和 dERP200 ) 。 评价短阵快速刺激法诱发室性心律失常( VA) 的 BCL 及诱发率。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CHF 组兔的 LVEF、LVFS 及 Avmax 显著下降,LVEDd 和 LVESD 明显延长, IVST 较对照组变薄,LVEDV 和 LVESV明显增大,差异极显著( P< 0. 01) ;HR 明显减慢,PR 及 QT 间期显著延长,ST 段明显下移,差异极显著( P < 0. 01) ; ERP150 和 ERP200 明显延长,且 dERP150 和 dERP200 显著增大,诱发 VA 的 BCL 明显延长,VA 诱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 P<0. 01) 。 结论 CHF 兔心室结构发生显著的重构,心室电生理异常改变,二者相互作用,使折返性 VA 诱发率增加。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单纯缺铁性贫血住院患者心率变异。方法选取23名单纯缺铁性贫血患者为试验组,16名健康人为对照组,住院期间限制体力活动,并记录24小时动态心电图。结果试验组心率均值为(84.5±22.4)次/min显著高于对照组(72.6±13.2)次/min(P=0.005)。心率变异参数两组问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体力活动受限的缺铁性贫血患者,心率变异没有显著性改变。  相似文献   

14.
能量收支反映的是自然条件下动物的能量摄入与能量消耗之间的平衡,是动物生存机制和生理生态学特征研究的重要指标.目前,研究小型哺乳动物能量收支的方法是采用代谢笼测定法,其不足是:在实验过程中,动物的体重一直在降低,而实验结束后,动物的粪便、尿液和食物残渣不易准确分离出来,这样就影响到采用该方法测定动物能量收支的准确性.使用烘干的巢材,保持动物在原饲养笼中,减少环境变化对动物造成的影响.比较了使用巢材和在原饲养笼中使用金属网垫两组动物的能量收支,结果显示在原饲养笼中使用巢材测定能量收支状况能更好地反映动物的真实状况.  相似文献   

15.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缺铁条件下对重金属Cd(Ⅱ)的吸收与积累,选择龙葵,西红柿,玉米和小麦为试验材料.主要考察了缺铁条件下4种植物对Cd(Ⅱ)的积累、重金属Cd(Ⅱ)的富集系数和转移系数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缺铁处理的4种植物生物量低于相应的加铁处理,富集的Cd(Ⅱ)高于相应的加铁处理,转移系数与富集系数高于加铁处理.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缺铁条件下根系环境产生的变化,有助于植物对Cd(Ⅱ)的吸收.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青少年女子体操运动员中进食障碍(ED)与非ED者在饮食结构、血液生化以及身体成分等因素的差异.方法:70名青少年女子体操运动员按年龄分为两组:10~14岁组(n=38)和15~19岁组(n=32),通过ED诊断量表将每个年龄组再分为两个亚组——ED组和非ED组.调查受试者能量和营养素摄入量,测定身体成分和血液生化指标.结果:ED的总发生率为37.1%,但在两个年龄组间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调查问卷中,17.1%的运动员使用过控体质量手段.两个年龄组中ED组体质量、脂肪含量和体脂百分比均高于非ED组(P0.01).两个年龄组中非ED组蛋白摄入量高于推荐量,10~14岁ED组蛋白摄入量低于非ED组(P0.01);其他营养素摄入量虽然在ED组和非ED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均低于膳食推荐量.21.4%的运动员诊断为铁缺乏,11.4%诊断为缺铁性红细胞生成,14.3%诊断为缺铁性贫血,且两个年龄组中ED组的发生率均高于非ED组.结论:密切关注青少年女子运动员的生理与营养状态对于防治ED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日粮中添加柑桔皮粉对蛋鸡营养物质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笼养的48周龄黄金褐蛋鸡10只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只。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 5%的柑桔皮粉,对照组仅喂基础日粮,在49周龄进行物质代谢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鸡日粮中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和粗灰分等营养物质的表观代谢率均有提高,依次分别比对照组提高5 53、2 56、3 39、3 44个百分点,经t检验,与对照组鸡日粮中各相同营养物质表观代谢率间均差异显著(P<0 05),说明用柑桔皮粉作添加剂,能明显提高上述各营养物质的表观代谢率,使经粪尿排出的营养物质量减少,有利于蛋鸡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和利用,从而提高产蛋率和产蛋量。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复方木香保健酒对脾虚大鼠(Rattus norvegicus)的影响,选取SPF级SD大鼠,采用皮下注射利血平结合不规则喂养构建大鼠脾虚模型,并在造模成功后设置6个处理组,每组含10只大鼠,雌雄各半,其中:正常组(N组)保持正常喂养方式,模型组(T0组)保持脾虚状态,且均不予以药物治疗;莫沙必利组(TM组)予以每1 kg体质量0.01 g的枸橼酸莫沙必利,低、中、高剂量组(T1、T2和T3组)的给药量分别为每1 kg体质量给予10.0、5.0和2.5 mL的复方木香药液(其中药物含量相当于3.00 g·mL -1的生药材)。连续给药14 d后,采集大鼠血样并进行有关血液指标的测定。结果显示:1) T0组大鼠精神萎靡、扎堆、拱背、皮毛枯槁、嗜睡等症状依然明显;T1、T2、T3和TM组大鼠的脾虚症状均有所减轻,与T0组相比体质量增长率和食物利用率有所提高。2) 经过药物治疗,脾虚大鼠血液中的血小板计数得到提升,白细胞计数和总蛋白质量浓度与正常大鼠无明显差异;但血红蛋白质量浓度与红细胞计数未恢复。3) N组与T0组相比血清D-木糖质量浓度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升高(p<0.05),T3组与N组的该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与T0组的该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组与T0组相比血清免疫球蛋白G质量浓度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升高(p<0.05),但4个药物治疗组与N组的该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T3组与T0组相比血清胃动素均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升高(p<0.01),N、T3组雄性个体间的该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雌性个体间的该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N组与其他5组相比血清胃泌素质量浓度均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升高(p<0.05),TM、T3组与T0组相比该指标也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升高(p<0.05)。N组与T0组的血清血管活性肠肽质量浓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雄性个体间,TM、T3组与T0组相比血清血管活性肠肽质量浓度均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升高(p<0.05),但与N组相比该指标没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在雌性个体间,T3组与T0、N组相比血清血管活性肠肽质量浓度分别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升高 (p<0.01)和降低(p<0.05)。N、T0组雌性大鼠的淀粉酶浓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N、T0组雄性大鼠的该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T3和TM组与N、T0组相比该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由上述结果可知,复方木香保健酒能提升脾虚大鼠的肠胃运动能力,促进脾虚大鼠消化吸收,增强脾虚大鼠免疫力,最终促进脾虚大鼠的康复。  相似文献   

19.
A new mechanism for induced vitamin D deficiency in calcium deprivation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M R Clements  L Johnson  D R Fraser 《Nature》1987,325(6099):62-65
Synthesis of vitamin D in the skin in response to ultraviolet light is the main determinant of vitamin D status in man and it is therefore surprising that rickets and osteomalacia, clinical signs of vitamin D deficiency, remain common in tropical and subtropical countries. Skin pigmentation can reduce vitamin D formation but this is a negligible limitation in people exposed to abundant ultraviolet light. Earlier studies in animals and man suggested that another environmental factor, the low calcium/high cereal diet typical of susceptible populations, might affect the efficiency of vitamin D utilization. We show here in rats that the rate of inactivation of vitamin D in the liver is increased by calcium deprivation. The effect is mediated by 1,25-dihydroxyvitamin D, produced in response to secondary hyperparathyroidism, which promotes hepatic conversion of vitamin D to polar inactivation products that are excreted in bile. This finding has widespread implications both for understanding the pathogenesis of endemic rickets and in that it provides a unifying mechanism for the development of vitamin D deficiency in many clinical disorde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