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川口油田西南区三叠系延长组长6-长4+5储盖组合邻近主要烃源岩层(长7),且在烃源岩大量生排烃期位于油气运移的指向区,具有较好的成藏条件.储油砂体两侧及上部为漫滩沼泽及分流间湾沉积的泥岩、致密粉砂岩,构成上倾岩性遮挡,形成良好的岩性圈闭.油层主要分布在北北东走向的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砂体和北东向的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内,主要受沉积相带、优质储盖组合和运移输导条件3大因素控制.  相似文献   

2.
志丹探区侏罗系—上三叠统沉积环境和沉积相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野外地质剖面勘察、钻井取心观察与描述收集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古生物化石、沉积韵律、沉积厚度及岩电组合等特征,对位于陕甘宁盆地东部斜坡带上的志丹探区进行了沉积相研究。通过沉积相类型的划分和沉积环境分析发现:湖相泥岩是良好的烃源岩;河道砂体、三角洲前缘和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砂体是主要的储集体。  相似文献   

3.
根据钻井、测井、地震、分析化验等资料综合分析,辽河盆地新开—董家岗斜坡带古近系沙河街组三段为一个完整的三级Ⅰ类层序。其低位域以发育厚层状紫红、灰白色砂砾岩夹泥岩组成的冲积扇相占优势,水进域以形成深灰色、褐灰色泥岩夹砂质泥岩组成的湖相沉积为典型特征,高位域过渡为浅色砂岩、砂砾岩及暗色泥岩不等厚互层组成的扇三角洲相。对应的层序沉积相演化表现为低位冲积扇→水进湖泊→高位靠扇型扇三角洲,建立了相应的层序沉积相演化模式。指出有利于储层发育的砂体主要为低位域冲积扇相和高位域扇三角洲相,而水进湖泊相则是有利烃源岩相带。  相似文献   

4.
大牛地气田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伊陕斜坡北部,主要含气层位为石炭系太原组、二叠系山西组和下石盒子组。气田具有石炭系太原组和二叠系山西组二套烃源岩,源岩类型有煤层、暗色泥岩和灰岩;气田具有石炭系太原组障壁砂坝、二叠系山西组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砂和下石盒子组河流相河道砂三套储集体,储集体为低孔、低渗、致密性储层;上石盒子组沉积的湖相厚层泥岩为气田区域盖层,局部盖层有太原组、山西组、下石盒子组沉积的泥质岩,具有多封盖体系;生储盖组合有下生上储式和自生自储式;气田主要发育岩性圈闭;各种的地质特征表明大牛气田为一典型的复式气田。  相似文献   

5.
靖边-安塞地区延长组长1段沉积相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鄂尔多斯盆地靖边—安塞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1段的沉积相特征及展布。方法根据野外考察资料,利用地层对比及测井相分析方法,划分了靖边—安塞地区长1段沉积相类型。结果靖边—安塞地区晚三叠世末期为湖泊—三角洲沉积环境,沉积中心在子长地区;沉积相自下至上依次为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和前三角洲—深湖;沉积序列自下至上以粒度由粗到细的正旋回为主。结论长1期湖盆的演化受鄂尔多斯盆地中部东西向构造带控制,该湖盆中的湖相暗色泥岩有可能成为子长等地区另一套重要的烃源岩。  相似文献   

6.
柴达木盆地昆北油田路乐河组沉积相及储层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昆北油田位于柴达木盆地西南区的昆北断阶带,路乐河组是该油田重要的产油层系.通过对路乐河组的岩性、沉积构造、粒度、重矿物和测井相研究,认为路乐河组是一套退积型的辫状三角洲沉积,发育辫状三角洲平原、前缘亚相,微相类型包括(水下)分流河道、席状砂、河口坝、泛滥平原、分流间湾等;沉积相平面展布呈自南西向北东的扇形,平面上发育两期分支体系;储层岩性包括砾状砂岩、中粗砂岩及细砂岩等,储层成分成熟度中等,结构成熟度低,储集空间以原生粒间孔为主,见少量次生溶孔、成岩粒内缝;储层物性整体较好,属中低孔、中低渗型储层.压实作用是储层物性的主控因素,储集性能主要受沉积相带、杂基含量和成岩作用控制.  相似文献   

7.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中生界延长组物源与盆地底形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重矿物、岩屑及碎屑成分的特征研究,认为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主要受到3大物源控制,并且可进一步划分出6个次级物源;岩性、古生物对比和物源、古地理研究证明,在延长组中期,不存在来自正东方向的"富县三角洲";通过长7高阻泥岩、有效烃源岩分布特征及沉积相、地震相研究,认为盆地底形具有"南陡北缓、西陡东缓"的特点,这种特点造成了盆地东北部主要属于缓坡型湖泊三角洲体系,而在南部、西南部则属于陡坡型扇三角洲及三角洲前缘末端的浊积扇沉积.这些认识必将有助于今后盆地的油气勘探部署.  相似文献   

8.
鄂尔多斯盆地宜川富县地区古生界天然气勘探潜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分析了鄂尔多斯盆地宜川富县地区岩心、测井、地震、试气等资料,研究了其古生界生、储、盖、圈闭特征及油气富集规律,认为该区天然气勘探潜力较大.下古生界海相烃源岩为平凉组泥岩及马家沟组灰岩、泥灰岩,具有低丰度、过成熟的特点;储层为风化壳,主要储集空间为微裂缝、溶蚀孔隙和基质内微孔;盖层为上古生界石炭系本溪组铝土岩、铝土质泥岩及泥岩.上古生界烃源岩为暗色泥岩、太原组和山西组碳质泥岩、灰黑色泥岩、煤层和生物碎屑灰岩,具高丰度、高成熟的特点;储层为下石盒子组和山西组水下分流河道及滩坝类砂体,主要储集空间类型为混合孔隙、残余孔隙、裂缝-微孔隙、裂缝;盖层为上石盒子组泥岩.圈闭类型主要有岩性圈闭、地层圈闭,局部发育构造-岩性圈闭.油气成藏综合研究表明,下古生界以中央古隆起的马五段为有利勘探目标,上古生界以寻找三角洲前缘分流河道及滩坝等有利沉积相带控制的岩性圈闭为主要勘探目标.  相似文献   

9.
鄂北杭锦旗地区太原组沉积微相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究杭锦旗地区太原组沉积特征和砂体展布规律.方法 在岩心观察的基础上,分析太原组的岩性、结构、构造特征,结合测井相资料,研究储集层沉积特征和相带展布规律,指出有利储集相带和暗色泥岩展布特征.结果 太原组发育扇三角洲和障壁海岸沉积.扇三角洲进一步划分为扇三角洲平原、扇三角洲前缘和前扇三角洲亚相;障壁海岸体系主要为潮坪沉积.结论 有利储集砂体主要为扇三角洲平原辫状分流河道及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分布受沉积特征控制.  相似文献   

10.
对沾化凹陷孤北洼陷下第三系沙三段扇三角洲沉积体系及其与油气聚集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 ,孤北洼陷下第三系沙三段扇三角洲沉积体系十分发育 ,可进一步细分为扇三角洲平原、扇三角洲前缘和前扇三角洲 3个沉积亚相及 5个微相。受沉积物供给速率、可容空间增长速率及湖盆边界断层产状等因素控制 ,扇三角洲又可划分出退积型、进积型、陡坡型和缓坡型 4种类型。位于扇三角洲前缘的水下分流河道砂体物性好 ,可以构成优质储层。较深湖暗色泥岩为主要的烃源岩和盖层 ,扇三角洲前缘的砂砾岩体是较好的储集层。本区生、储、盖发育齐全 ,有着良好的勘探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1.
对沾化凹陷孤北洼陷下第三系沙三段扇三角洲沉积体系及其与油气聚集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孤北洼陷下第三系沙三段扇三角洲沉积体系十分发育,可进一步细分为扇三角洲平原、扇三角洲前缘和前扇三角洲3个沉积亚相及5个微相。受沉积物供给速率、可容空间增长速率及湖盆边界断层产状等因素控制,扇三角洲又可划分出退积型、进积型、陡坡型和缓坡型4种类型。位于扇三角洲前缘的水下分流河道砂体物性好,可以构成优质储层。较深湖暗色泥岩为主要的烃源岩和盖层,扇三角洲前缘的砂砾岩体是较好的储集层。本区生、储、盖发育齐全,有着良好的勘探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2.
通过岩心、测井、录井、分析化验等资料,对南图尔盖盆地北诺扎里油田中侏罗统DOSHAN组沉积相进行研究,首次在南图尔盖盆地阿雷斯库姆坳陷侏罗系Doshan组(J2ds)中发现一套冲积扇入湖形成的扇三角洲相沉积体,进一步可识别出3个亚相和6个微相,其中水下分流河道和碎屑流微相最为发育.沉积演化规律:随着湖平面缓慢上升,东北及东南两大物源区逐渐向后退却,扇三角洲平原亚相面积逐渐减小,代之以扇三角洲前缘亚相为主.扇三角洲前缘碎屑流及水下分流河道延伸距离亦逐渐变短.扇三角洲前缘中的水下分流河道及河口砂坝砂体物性最好,是最有利的油气储集体,前扇三角洲暗色泥岩可作为重要的烃源岩和盖层.  相似文献   

13.
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岩性地层油气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东斜坡是新疆油田深化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和实现油气增储上产的重要战略领域之一,具有良好的勘探前景。综合运用钻井、测井、分析化验以及地震资料,对该地区二叠系梧桐沟组沉积、储层和成藏进行了综合研究。梧桐沟组沉积相类型为辫状河三角洲和湖泊相,其中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和平原的辫状河道砂体为最有利的储集砂体;通过储层综合评价,将储层分为4 类,梧桐沟组储层主要为III 类较好储层。梧桐沟组岩性地层圈闭具有油源近、物性好、盖层厚、较可靠的特征。深化本区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关键是做好层序地层学指导下的储集体预测技术的综合应用,从而对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超覆型砂体和平原辫状河道砂体进行更有效的预测和识别。  相似文献   

14.
依据氢指数(HI)、降解率(PC/TOC)等两个方面的地球化学指标,按照煤系地层烃源岩有机质类型划分标准,对研究区的山西-太原组烃源层的有机质类型作剖析,进行上古生界烃源岩系统评价。研究认为,本溪组烃源岩主要是泥岩,有机质丰度平均2.51%,泥岩干酪根母质类型主体属腐殖型干酪根,即Ⅲ型干酪根;太原组暗色泥岩有机质丰度平均2.26%,煤层比较发育,有机质丰度平均81.66%;山西组的泥岩比较发育,泥岩有机质丰度平均2.26%,煤层有机质丰度平均72.66%。本区上古生界干酪根显微组分都以镜质组为主,显示干酪根母质为腐殖型,即Ⅲ型干酪根,热成熟度演化较高,Ro都大于2.5%,Tmax为490℃以上,表明泥岩已达到过成熟阶段,本区暗色泥岩及煤层属中等—好气源岩,此次烃源岩的认识对该区下一步的勘探提供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从盆地边界、盆内结构、沉积环境背景以及沉积物特征入手,探讨了盆地演化与含水岩组分布规律、含水岩组沉积相与含水性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早白垩世时,盆地以南北向为轴、东西两翼非均衡沉降,东缓西陡,结构极不对称;盆内发育的洛河、环河华池和罗汉洞3个主要含水岩组,均受盆地构造演化和沉积相控制,其中洛河组分布最广,环河华池组以及罗汉洞组比较局限.沉积环境变化中沿盆缘以冲积扇、河流相和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相砂砾岩和砂岩沉积为主,盆内由风成沙漠相、三角洲前缘相和湖泊相砂岩和泥岩组成.洛河组风成沙漠相含水砂岩,产状稳定、覆盖面广、岩性组分和结构成熟度高、孔渗性能好、有害可溶组分含量低,顶底板及边界隔挡岩性组合匹配合理,是自流水盆地最理想的含水层.  相似文献   

16.
研究渤海湾盆地莱州湾凹陷沙河街组第三、第四段烃源岩的发育特征。基于烃源岩地球化学数据,划分了烃源岩有机相,建立了有机相与沉积相的对应关系,进而预测有机相的平面展布。研究结果表明,莱州湾凹陷沙河街组第三、第四段有机相与沉积相对应关系较好,其中深湖-半深湖相对应AB、B型有机相,滨浅湖相对应B、BC型有机相,辫状河三角洲和扇三角洲对应C型有机相,且沉积相与有机相对应关系在同一亚段内相同。优质烃源岩主要分布于莱州湾凹陷北部与东部的深湖-半深湖相中。  相似文献   

17.
针对扇三角洲前缘砂砾岩体层间物性变化大,优质储层难以预测的关键问题,在地震沉积学理论指导下,利用地震岩性学、地震地貌学及地层切片技术,结合测井和地震等资料对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西斜坡风南地区百口泉组扇三角洲沉积相展布特征和充填过程进行了识别与描述。建立了玛湖凹陷西斜坡三叠系百口泉组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划分出6个四级层序。识别出研究区内百口泉组扇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河道间,扇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水道、河口坝、席状砂等沉积微相及相应的测井相特征,通过岩性标定指出储层砂体与地震振幅之间的对应关系。利用四级层序格架内的地层切片技术,明确了百口泉组扇三角洲沉积体系的演化充填过程,指出了研究区内扇三角洲前缘优质储层的分布范围以及下步勘探方向。  相似文献   

18.
在研究野外露头、钻井岩心、测井资料的基础上,对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山西组主要沉积相类型—三角洲相的沉积演化特征进行了研究.识别出东部和西部两大三角洲体系,其三角洲平原包括分流河道、天然堤、决口扇、平原沼泽和洪泛平原等微相,三角洲前缘包括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潮汐砂坝、远砂坝、分流间湾等微相.三角洲平原的分流河道早期具有辫状河性质,晚期向曲流河转变.三角洲类型在山23、山22期为发育在潮坪背景上的河流-潮控三角洲,以后转变为发育在陆相湖泊环境中的河控-湖泊三角洲.不同三角洲类型和相应的亚相、微相特征控制了本区岩相变化特征、砂体展布特征和砂体的储集性能.其中以山23亚段三角洲前缘的水下分流河道、潮汐砂坝、河口坝和三角洲平原的分流河道在岩性、砂体厚度以及砂体储集性能方面更具优越性,从而成为勘探开发的重点.  相似文献   

19.
莱州湾凹陷已发现多个油田,其原油类型变化多样,油源特征及成因类型不清。基于373个烃源岩样品和67个原油样品生物标志化合物分析结果,结合莱州湾凹陷地质背景,对莱州湾凹陷烃源岩品质、油源特征及原油成因类型进行系统评价。结果表明:(1)莱州湾凹陷烃源岩皆以低等藻类生源为主,北洼主要发育沙三段和沙四段2套有效烃源岩,南洼仅发育沙四段一套有效烃源岩,东北发育洼沙三段和沙一段2套有效的烃源岩;(2)莱州湾凹陷已发现的原油可分为Ⅰ—IV类4种成因类型。Ⅰ类北洼型原油具有典型的高4-甲基甾烷特征,主要来源于北洼沙四段烃源岩,集中分布在北部陡坡带和中央构造带。Ⅱ类南洼型原油具有高硫、高伽马蜡烷、高C_(35)升藿烷特征,主要来源于南洼沙四段烃源岩。Ⅲ类东北洼型原油具有中等4-甲基甾烷、低伽马蜡烷特征,集中分布在东北洼边缘。IV类混合型原油,由北洼和南洼混合供烃,集中分布在南部缓坡带。  相似文献   

20.
 系统采集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中生界的烃源岩、富县地区延长组原油及油砂样品,对它们的饱和烃馏分进行GC-MS 分析,通过对生物标志物组成特征的研究探讨富县地区延长组原油的来源。结果表明:根据Pr/Ph,8β(H)-补身烷和C30重排藿烷相对含量,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中生界烃源岩可划分为A1、A2、A3、A4、B 类,富县地区延长组原油可划分为Ⅰ、Ⅱ、Ⅲ类,目前发现的原油主要是第Ⅰ类;第Ⅰ类原油来自A1类烃源岩(深湖相沉积相带的长7 油页岩),第Ⅱ类原油来自A2类烃源岩(深湖-半深湖沉积相带的长7 暗色泥岩),第Ⅲ类原油来自A3类烃源岩(半深湖沉积相带的长7 暗色泥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