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标准规范、有序发展的氢能产业是中国新时代、新阶段能源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构建保障中国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标准体系是一项值得深入思考的课题。首先论述了氢能标准化指导产业发展、减少贸易壁垒、增强产业竞争力等意义,梳理了国外氢能产业标准化现状,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是氢能最主要的国际标准化组织,欧盟正在全力打造氢能区域标准体系,美国氢能的产业标准体系目前最完善,日本关于氢能安全标准体系的建设值得中国借鉴;接着论述中国构建氢能产业标准化体系的政策、市场、技术、社会环境等多重优势,但同时也存在市场前瞻性与可行性不足、细分领域标准缺失、标准化团体协调机制不完善、参与制定国际标准有限等问题;最后提出推动建设中国氢能多级复合标准体系、完善氢能安全等细分领域标准、积极参与制定氢能国际标准以及合理布局氢能检验检测和认证机构等建议。研究通过对中外氢能产业的标准化体系比较,为制定中国氢能产业标准化提供启示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通过借鉴美国、欧洲、日本标准化治理体系成熟模式和发展实践,根据国内外新形势的发展需求,从健全优化标准化组织管理机制、建立多方主体共同参与标准制修订长效机制、建立标准化复合型专业人才队伍培养机制、健全中国标准国际化工作机制4个方面,提出了推动健全中国标准化治理体系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3.
刘鑫 《科技信息》2010,(19):81-81,96
信息化工作对住房公积金事业加强管理、提高效率、优化服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面对住房公积金软件系统开发标准化不统一的现状,制定一套住房公积金软件系统开发管理的标准就凸现了他的重要性。软件系统开发管理的标准应包括:系统网络化、需求标准化、设计规范化、开发计划化、测试规则化、验收合规化等。希望借此推行住房公积金事业的标准化管理的思考,建立完善的业务安全机制。  相似文献   

4.
高新技术标准在产业化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辉 《科技与经济》2006,19(3):30-31
介绍了产业发展各要素与高新技术标准内在互动的关系,分析了高新技术标准在产业发展中的作用:控制标准的制定,赢得市场;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并制定标准;用技术创新支撑标准,才能掌握主动。提出了加大高新技术标准在产业化中的作用应采取的相应对策:加强政府调控力度,合理规划,营造产业发展的优良环境;建立适应产业发展节奏的运行机制和有效的运作形式;建立标准统一协调机制;加大对标准化工作的专项投入;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  相似文献   

5.
安全生产标准化,是通过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完善安全管理、排查治理隐患、监控重大危险源等制度和操作规程,采用符合国家安全标准的先进工艺和技术设备,建立预防机制,规范生产行为,使各生产环节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人、机、物、环处于良好的生产状态,并持续改进,不断提高企业本质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6.
标准化战略能够促使企业构建起基于技术标准的竞争优势。基于技术标准生命周期规律特征,提出湖南民营企业标准化战略模式的四种类型:标准领导战略、标准挑战战略、标准兼容战略、标准创新战略,以及战略实施的主要途径:技术标准形成机制、技术创新集群以及产业标准链延伸。  相似文献   

7.
正最近,首批"上海标准"发布,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制定的《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仪用锗酸铋闪烁晶体》团体标准,以终评最高分成功入选。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成为市科技系统唯一获此荣誉的科研院所。该标准目前已通过国家标准审核,即将发布。推行"上海标准"标识制度是《上海市标准化条例》的创设性规定,由上海市市场监管局指导第三方机构制定。作为我国闪烁晶体学科的创建单位,  相似文献   

8.
万泽云 《广东科技》2012,21(19):94-94,106
电力计量是电力企业直接面向用户的窗口,它能够直观的反映出电力企业的管理水平、资质、信誉等方面。计量工作是电力企业经营管理工作中一项很重要的环节,因为电力是一种特殊商品,所以计量的标准化、准确性是保证服务质量的重要途径。计量工作治理是一个标准化的系统工程,除了技术标准外,还有治理标准和工作标准,因此为了能够深入的进行计量工作的标准化治理,必须要建立一套完整的标准化工作体系。  相似文献   

9.
烟叶标准化生产就是制定一定的标准来规范烟叶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等方面的工作,从而达到推动技术进步,提高烟叶生产整体技术和管理水平,保障烟叶质量和有效供给的目的。文章分析了烟叶标准化生产的作用,并提出实施标准化生产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简述当前凹凸棒石标准制定情况,包括已发布实施凹凸棒石标准、已发布实施凹凸棒石相关标准以及待制定凹凸棒石标准。从标准可操作性、标准覆盖范围、标准宣贯和标准化人才培养4个方面讨论当前凹凸棒石标准化体系有待完善的地方,并从加强标准制定验证、制定覆盖整个产业链的标准、加强标准宣贯、注重标准化人才培养和加强标准之间的相互关联性5个方面提出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1.
当前中部地区已经进入到一个深化改革的新发展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时期和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关键历史起点.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中部地区社会发展呈现出过渡性的新常态特征:经济实现较快增长,但社会发展水平相对滞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性虽整体提高,但仍存在轻度失调现象;社会发展能力较低,尚处于"低福祉增长"阶段;革命老区和贫困山区集中连片分布,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关键区域;由生存型社会向发展型社会过渡,由生存型福祉向发展型福祉转变;社会发展宏观调控由"社会管理"向"社会发展治理"转变.为此,中部地区要以增进社会公平正义和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促进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和协调共进,创新中部地区社会发展治理机制,加快经济发展成果向居民福祉转换.  相似文献   

12.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浪潮正席卷而来,我国人口发展却面临着增长率下降和老龄化趋势等严峻问题,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带来挑战。本研究旨在系统性认识人口发展与科技创新的关系机制,并探索其协同助推我国现代化进程的思路。基于相关文献,本研究构建了二者相互作用的关系模型:人口发展从人口素质、规模、结构、流动性等多维度对科技创新产生影响,科技创新则通过生命科学改变人口规模和年龄结构,通过交通和信息技术促进动态化分布,通过人工智能等技术影响就业结构。针对当前我国人口发展的突出问题,基于这一模型提出了协同发展的思路:适度鼓励生育,缓解老龄化压力;市场化引导人口流动与聚集;发展银色经济,通过消费升级和素质提升实现创新驱动;创新人口信息共享机制,探索多元治理体系等。  相似文献   

13.
论高技术产业集群的网络治理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成熟的高技术产业集群是否会昙花一现,关键在于是否存在一套完善的网络治理机制。高技术产业集群的网络治理环境为供给稳定状态下的需求不确定性、定制交易中的人力资本专用性、时间紧迫条件下的任务复杂性以及交易频率,高技术产业集群的网络治理机制可以分为正式机制与非正式机制,治理目标为协调、整合、互动、维护与规范,治理绩效为促进新的创新企业衍生、促进合作创新实现、维护合作创新活动顺利进行,进而提高创新效率。拓展了传统网络治理机制的理论研究框架,并将地方政府与社会中介组织尤其是行业协会的规制功能纳入网络治理框架进行分析,体现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相互握手"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从面向高端科技创新智库建设的目标出发,以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为例,分析了中国科协建设高端科技创新智库的有效路径。通过分析近5年中国科协建设高端科技创新智库取得的成效和面临的问题,提出了中国科协建设高端科技创新智库的建议。研究表明,中国科协高端科技创新智库建设应进一步明确使命定位;加强对智库机构的改革放权,优化科技创新智库的运行机制;充分发挥科协系统的组织优势,提升科技创新智库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5.
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税收激励机制具有促进科技创新的重要作用。新形势下,促进科技创新的发展战略对税收激励机制提出了更高要求。在税收激励机制促进科技创新的优势分析和实证综述的基础上,提出促进科技创新的税收激励机制的相关政策建议,以期有效推进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6.
 当前中国正在迈入向“创新驱动”转型的关键时期,经济正在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加强国家创新体系转型、建设,构建新的治理思路。分析了国家创新体系转型、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结合未来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新要求,从统筹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科学共同体的自治作用3方面探讨了完善国家创新体系的治理思路,从强化基础研究、重视应用示范、激励制度创新、提高开放水平4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数字经济时代,新一代信息技术带动生产力飞速提升,生产关系更加透明和公平,整个供给体系的效率、质量、结构不断优化,对需求体系和社会治理体系产生深远影响。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变革角度,通过比较数字经济时代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时代的异同,探讨了数字经济时代供需体系的变革趋势和社会治理体系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知识迭代发展,促使知识生产模式发生重大转变,催生了“大学—产业—政府—公众”四螺旋动力结构的建立和研究型大学知识生产新生态重构。以多伦多大学人工智能发展为例,考察其四螺旋利益相关主体及实践。从内在机理看,4个主体在互动运作中不仅重新确定了各自角色,而且还建立了大学(知识)—产业(产品)—政府(治理)—公众(公益)的新型逻辑链条,平衡公私利益格局,把公益指向作为人工智能四螺旋运作的中心目标;从外在特征看,4个主体形成了以大学为中心的区域创新网络,并牵引其他主体形成环高校创新集群。当前,我国在人工智能发展中不断发力,已进入世界第一方阵,但仍需要在国际比较学习中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基于案例分析,我国研究型大学发展人工智能有必要把握4个方面:一是走进中心,塑造大学在人工智能发展中的领导地位;二是以专促通,创新研究型大学人工智能专业培养模式;三是引企入研,提升校企合作人工智能创新的转化升级;四是人本导向,突出大学在人工智能发展中的公共价值。总体来看,我国研究型大学发展人工智能不仅要面临技术上的挑战,更要面临来自治理的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