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在确定新疆伊犁地区黄斑星天牛成虫嗜食寄主的基础上,利用GC-MS技术鉴定五角枫嫩枝和叶片的挥发物组分,并利用触角电位反应测定成虫对主要挥发物的电生理活性.研究结果表明,在多寄主植物混栽区,黄斑星天牛成虫更偏好取食五角枫的嫩枝补充营养,更喜好在旱柳和复叶槭枝干上刻槽产卵.从五角枫挥发物中共鉴定到34种化合物,其中萜烯类和酯类物质是主要组分,相对含量分别占挥发物组成的70.49%和23.94%.(Z)-β-罗勒烯、桧烯、β-石竹烯、α-水芹烯和乙酸-顺-3-己烯酯在挥发物组成中所占的比例较高,分别达21.07%、19.59%、7.35%、13.58%和12.99%.在10 mg·mL~(-1)质量浓度下,雌虫对β-石竹烯的EAG反应显著高于其他供试气味物质,雄虫对乙酸乙酯和α-蒎烯的EAG反应最为强烈,雄虫对α-蒎烯和乙酸乙酯的EAG反应显著高于雌虫;雌虫对β-石竹烯和2-甲基丁酸-顺-3-己烯酯的EAG反应显著高于雄虫.本试验在黄斑星天牛成虫感受信息化学物质的角度分析了成虫偏好五角枫的原因,对利用化学生态手段调控该虫的危害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红缘天牛成虫对葡萄挥发物的EAG和行为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制对红缘天牛成虫具有较强引诱活性的诱剂,从其寄主植物葡萄的植株中选取6种挥发物,即1-戊烯-3-醇、亚油酸甲酯、4-甲基-1-戊醇、反式-2-己烯-1-醇、罗勒烯和乙酸乙酯,以前5种为单组分诱剂,并且将它们与乙酸乙酯按照不同组分和比例配制成14种多组分配方,用来测试红缘天牛成虫对这些诱剂的触角电位(EAG)和嗅觉行为反应.结果表明:对雌虫的EAG测试中,只有1-戊烯-3-醇的引诱活性较大,与对照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行为反应测试中,组合配方P1、P2、P3和P8、反式-2-己烯-1-醇对雌虫的引诱活性较大.雄虫的EAG反应结果中,亚油酸甲酯、4-甲基-1-戊醇、1-戊烯-3醇、P1等都对雄虫具有EAG活性,但只有亚油酸甲酯和4-甲基-1-戊醇与对照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行为反应方面,罗勒烯、4-甲基-1-戊醇、P1、P2和P3等对雄虫具有引诱活性,罗勒烯的活性最大.由此认为,对于雌虫,组合配方的引诱活性总体上要好于单一组分;对于雄虫,单一组分的引诱活性要好于组合配方.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究多种植物源混合配方对槐绿虎天牛的诱杀效果,从葡萄、国槐和刺槐单一植物源挥发物的高效配方中挑选出8种挥发物,分别采用两种方式配制26种配方:(1)以1种植物所含挥发物为主体加入1种源自其余植物的挥发物;(2)8种化合物以单方形式随机组合.通过EAG、嗅觉行为测试和野外诱集实验测试26种配方对槐绿虎天牛的引诱活性.结果显示:26种配方中,雌、雄虫对配方8、16、25和26的EAG值、相对选择率和野外诱捕数量均较高.在配方16、25、26的成分中均含有沉香醇与乙酸叶醇酯,配方8中也含有沉香醇.雌、雄天牛对同一诱剂的电生理反应和嗅觉行为反应有差别,雌虫更加敏感.比较两种配制方式,多种植物源挥发物组分以单方形式组合的配方对槐绿虎天牛具有更高的引诱活性.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制高效且环境友好的槐绿虎天牛成虫诱剂,以生长于西鄂尔多斯高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牛心朴子为来源植物,选取该种植物的5种挥发物,即丙二醇甲醚醋酸酯、糠醛、苯甲醛、乙酸-4-叔丁基环己基酯和1,3-丁二醇,研究单一组分和复合配方对槐绿虎天牛的引诱活性,测试项目包括EAG反应、嗅觉行为和野外诱集实验.结果表明,丙二醇甲醚醋酸酯、1,3-丁二醇和乙酸-4-叔丁基环己基酯对槐绿虎天牛雌、雄虫均有一定的引诱活性,但效果不显著,同对照物(石蜡)之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苯甲醛和糠醛有忌避作用.以前3种化合物为组分配制的7种复合配方中,配方P1(体积分数为0.100 0%的丙二醇甲醚醋酸酯和0.010 0%的乙酸-4-叔丁基环己基酯等体积混合)的引诱活性最好,其次是P5(体积分数为2.500 0%的丙二醇甲醚醋酸酯和0.010 0%的乙酸-4-叔丁基环己基酯等体积混合),这2种配方对槐绿虎天牛的EAG、嗅觉行为和野外诱集效果均优于单一化合物和其他复合配方.牛心朴子挥发物中,丙二醇甲醚醋酸酯和乙酸-4-叔丁基环己基酯可以作为研制槐绿虎天牛诱剂的备选化合物.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制高效的槐绿虎天牛诱剂,从其成虫寄主植物红砂的挥发物中选取7种化合物,即苯乙醛、2-戊醇、2-戊酮、环庚三烯、异丁酸异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和氢乙酰胺,分别研究单一组分和多组分配方对槐绿虎天牛的触角电位(EAG)、嗅觉行为和野外诱集效应.结果表明,7种单一组分中,槐绿虎天牛雌、雄虫均对体积分数为1.000 0%的苯乙醛有最大的EAG反应相对值和相对选择率,体积分数为0.100 0%的2-戊醇和0.010 0%的2-戊酮对雌、雄虫也有较高的引诱活性,其他4种化合物则活性较低甚至具有驱避作用.以3种引诱活性较高的化合物制成的4种复合配方中,配方M(苯乙醛和2-戊酮的体积比为1∶1)和配方N(苯乙醛和2-戊醇的体积比为1∶1)对槐绿虎天牛具有较高的引诱活性和较好的野外诱集效果,且引诱活性高于单一组分.  相似文献   

6.
红缘天牛对沙棘7种挥发物的EAG和嗅觉行为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开发防治红缘天牛(Asias halodendri)的生物诱剂,研究了红缘天牛对不同化合物的反应.选取沙棘的7种挥发物成分,以单一组分和多组分混合配方作用于红缘天牛,观测其嗅觉行为和触角电位(EAG)反应.结果表明,7种单一成分中,除了戊醛、2-甲基丁醛和壬烷3种化合物外,2,3-丁二酮、正辛烷、正十一烷和正庚烷4种化合物对雌性和雄性红缘天牛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引诱活性.而且雌、雄虫均对一定体积分数的2,3-丁二酮和正辛烷具有较强的EAG和嗅觉行为反应.多组分配方实验中,11种配方对红缘天牛均具有引诱活性.雌虫对配方G的EAG相对值最高,为1.46;其次是配方C和E,EAG相对值均超过1.35,3种配方同对照组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雄虫对配方C的EAG相对值最高,为1.45,同对照组之间的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其次是配方B和J,EAG相对值分别为1.37和1.40;再次是配方G、H和K,5个配方同对照组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1种配方中,配方C和G对雌、雄虫均有强烈的引诱作用.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沙枣花对红缘天牛的引诱效果,采用GC-MS技术分析出沙枣花挥发物含有47种化合物.选取相对分子质量在100~300之间的8种化合物,分别采用单一组分和多组分混合配方对红缘天牛进行EAG和嗅觉行为实验.结果表明:(1)在单一组分不同浓度的EAG实验中,红缘天牛对肉桂酸乙酯的反应最为强烈,且当质量分数为1.00%时红缘天牛的EAG相对反应值最大,除肉桂酸甲酯和愈创木酚反应不明显外,其他化合物均在质量分数为1.00%时EAG反应活性最高;(2)嗅觉行为反应中,红缘天牛对单一组分的8种化合物相对选择率均在质量分数1.00%时最高;(3)邻苯二甲酸二甲酯、肉桂酸乙酯、癸酸酯、芳樟醇、肉豆蔻酸异丙酯和4,4-亚甲基(2,6-叔丁基苯酚)这6种化合物配制成21种混合物,其中配方P、Q在EAG和嗅觉行为反应中效果均较好,这说明邻苯二甲酸二甲酯、肉豆蔻酸异丙酯、肉桂酸乙酯、癸酸酯、芳樟醇这5种化合物在一定的配比情况下对红缘天牛有较好的引诱活性.  相似文献   

8.
通过室内饲养产卵期光肩星天牛成虫并采集其产卵分泌物,对光肩星天牛产卵分泌物进行组分分析。利用烘干法、Bradford法、蒽酮比色法、茚三酮试剂显色法、SDS-PAGE对其组分中水、蛋白质、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及蛋白质组分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光肩星天牛产卵分泌物组分中含水量为81.98%,蛋白质含量为4.14%,可溶性糖及游离氨基酸的含量依次为0.51%和0.06%(均为质量分数),蛋白质组分中主要蛋白的分子质量为107.1、86.7、62.2、47.5、39.0 ku,其中107.1~86.7 ku与47.5 ku为强谱带区。  相似文献   

9.
小菜蛾对蔬菜气味的定向行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杨广  尤民生 《武夷科学》2002,18(1):73-79
采用“Y”型管嗅觉仪 ,在实验室条件下 ,对十字花科蔬菜 -小菜蛾 -小菜蛾绒茧蜂系统中 ,害虫和寄生蜂对挥发物的定向行为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蔬菜的挥发性气味对小菜蛾有明显的引诱作用 ,在反应强度上 ,雌蛾明显高于雄蛾 ,且不同的蔬菜引诱效果之间也存在差异。触角切除实验证明了 ,在小菜蛾成虫感受植物挥发性气味的过程中触角起着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大蓟鲜花提取物对访花昆虫的引诱性气味物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大蓟Herba cirsii Japonici鲜花乙醇提取物浸膏,两相溶剂萃取和硅胶柱层析分离,使用Y型嗅觉仪测定了各分离流分对熊蜂的嗅觉引诱效果,并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进行成分分析,确定了大蓟鲜花中对熊蜂具嗅觉引诱性的7个化合物分别为:(3R)-1,7,7-三甲基二环[2.2.1]庚烷-2-酮;4-甲基-3-丁基苯酚;邻苯二甲酸二(乙酸丁酯)酯(酯类);L-来苏糖;十九烷基酸乙酯;(9Z,12Z)-9,12-二烯十八烷基酸;(9Z,12Z,15Z)-9,12,15-十八烷基三烯-1-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明确栎丽虎天牛成虫触角感器类型、数量及分布特征,为其行为和电生理研究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利用扫描电镜对栎丽虎天牛雌雄成虫触角表面结构进行观察。【结果】 栎丽虎天牛雌虫触角明显短于体长,雄虫触角短于或等于体长。雌雄虫均有4种类型11个亚型感器,分别为锥形感器6个亚型、毛形感器3个亚型、刺形感器和钟形感器各1个亚型,按感器数量由多到少依次为:毛形感器>锥形感器>刺形感器>钟形感器。锥形感器分布于触角鞭节,毛形感器在触角各节都有分布,刺形感器主要分布在柄节、梗节、鞭节第1~2亚节和部分鞭节亚节的端部,钟形感器分布在雌虫鞭节的第7~9亚节和雄虫的第3~4亚节。感器数量和类型从触角基部向端部逐渐增加,雌虫感器数量多于雄虫。【结论】 触角端部是感受化学物质的主要部位,鞭节第6~9亚节是电生理试验的首选部位。雌虫触角数量感器较多,表明其在接收性信息素和寄主挥发物方面具有更重要的作用,各感器的功能需要结合行为和电生理试验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槭属植物具有重要的园林观赏价值和药用价值,开发应用前景广阔,但该属植物分子生物学及基因组学研究还相对匮乏,此次研究利用流式细胞仪技术对该属中鸡爪槭和元宝枫基因组大小进行测定,为后期槭属植物的细胞遗传学和基因组学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以鸡爪槭(Acer palmatum)和元宝枫(A. truncatum)的嫩叶为材料,首次采用LB01解离液和碘化丙啶(PI)荧光染料,利用基因组大小已知的玉米(Zea mays L.)CE-777作为内标,建立适合于该两种材料的流式细胞术基因组大小测定方法。【结果】LB01解离液对测定样品与内标解离效果均较好,粒子清晰集中,无重叠峰且区分度良好,最后测得鸡爪槭的基因组1C含量为0.840 4 pg,元宝枫的基因组1C含量为0.756 0 pg。【结论】基于流式细胞仪技术,选取合适的样品处理方法,可成功测定鸡爪槭和元宝枫的基因组大小。该结果和方法可丰富槭属植物的基因库,为揭示该属植物的物种起源和进化提供重要依据,也为其后期的基因组测序工作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3.
分别通过室内、林地蒲螨防治试验以及利用肿腿蜂释放管、肿腿蜂喷剂等不同试验防治光肩星天牛,研究了利用蒲螨、肿腿蜂等天敌制剂防治光肩星天牛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利用蒲螨或肿腿蜂释放管均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肿腿蜂喷剂防治效果尚可,且提高肿腿蜂防治效果的关键在于正确的防治时间。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15种槭树属树种翅果性状,探究果实性状和风传播特征之间的相关性,为深入研究槭树属植物果实的风传播机制和种群扩张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15种槭树属树种翅果为材料,在分析种子长度、种子宽度、果翅长度、果翅宽度、种子长宽比和种子长/果翅长特征等参数的基础上,模拟果实的传播特征(沉降速度和水平传播距离),比较15种果实性状和风传播特性间的相关性。【结果】①15种槭树属树种翅果开张角度对沉降速度和水平传播距离的影响最大,种子宽度影响较弱;②15种槭树属树种翅果沉降速度为69.14~224.06 cm/s,扇叶槭最慢,梣叶槭最快;扇叶槭果实的水平传播距离最远,梣叶槭最近;③15种槭树属植物果实沉降速度与种子长度、果翅长度、果翅宽度、种子长宽比和种子长/果翅长正相关,与果实两翅开张角度和种子宽度负相关;水平传播距离与果实两翅开张角度、种子长、果翅长、果翅宽、种子长宽比和种子长/果翅长均呈负相关,而与种子宽度正相关,果实水平传播距离与其沉降速度呈负相关,果实沉降速度和水平传播距离受多种性状影响;④对15种槭树翅果的8个性状主成分分析表明,前3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达82.911%, 基于8个性状进行聚类分析可知,当欧氏距离为10时,15种槭树可分为4类。【结论】果实形态特征的相关性分析表明,15种槭树果实形态特征对沉降速度的影响依次为:两翅张开角度>种子长/果翅长>种子长度>果翅长度>种子长宽比>果翅宽度>种子宽度。果实的水平传播距离受多种因子的综合制约。千粒质量、两翅张开角度、种子长/果翅长可作为槭树分类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5.
六磷胺在树干内的输导动态及其对光肩星天牛的不育效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注药法将昆虫不育剂(六磷胺)注入树干内,研究其输导动态及其对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glabripennis(Motschulsky)的不育效应.结果表明,六磷胺在树干内可向上、也可向下输导,并能残留约一个月;因而树干内的天牛幼虫可吃到不育剂,致使当年羽化出的成虫表现出明显的不育效应;当注药量为40mL/株时,其卵未孵化率、孵化后的致畸死亡率及校正后的总死亡率分别为80.0%,8.4%和86.5%.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光肩星天牛”的生活特性、危害和传播途径,论述了高速公路通道绿化树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性,并提出了防治病虫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细叶楠与其同属树种及相近树种的木材挥发性化学成分的对比分析,归纳总结出这些木材之间的区别。【方法】通过固相微萃取取样方法和GC-MS分析技术对木材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结果】不同地区细叶楠木材挥发性成分的总离子流图相似度高,对应峰的保留时间基本一致,相关系数高,显著性较大。细叶楠木材的挥发性成分主要为多种萜类化合物,且均含有3,7-愈创木二烯、α-紫穗槐烯、δ-荜澄茄烯、十四醛、榄香醇、愈创蓝油烃和7-乙酰基-2-羟基-2-甲基-5-异丙基二环[4,3,0]壬烷等7种特征化合物。细叶楠与其同属树种、相近树种的木材挥发性成分有较大差异,可以此作为区分细叶楠木材与其他树种木材的参考依据。【结论】细叶楠木材挥发性成分的GC-MS分析可用来作为识别木种的一种新方法,但要求必须包含7种特征化合物,且保留时间基本相同,相关系数必须大于0.750。  相似文献   

18.
Electroantennogram (EAG) evaluation of selected compounds from wilted leaves of black poplar, Populus nigra, showed that phenyl acetaldehyde, methyl salicylate, (E)-2-hexenal elicited strong responses from male antennae of Helicoverpa armigera. When mixed with sex pheromone (Ph), some volatiles, e.g. phenyl acetaldehyde, benzyl alcohol, phenylethanol, methylsalicylate, linalool, benzaldehyde, (Z)-3-hexenol, (Z)-3-hexenylacetate, (Z)-6-nonenol, cineole, (E)-2-hexenal, and geraniol elicited stronger responses from male antennae than Ph alone. Wind tunnel bioassay demonstrated that various volatiles could either enhance or inhibit the effect of synthetic sex pheromone. (E)-2-hexenal, (Z)-3-hexenol and linalool in combination with Ph could not induce any male to land on source at all, whereas phenyl acetaldehyde, benzaldehyde, (Z)-6-nonenol and salicylaldehyde combined with Ph enhanced male response rates by 58.63%, 50.33%, 51.85% and 127.78%, respectively, compared to Ph alone. Thes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some volatiles shouldmodify sex pheromone caused behavior and that some of them could possibly be used as a tool for disrupting mating or for enhancing the effect of synthetic sex pheromone in the field.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不同品种焙烤榧子的香气成分及挥发性物质的变化,为寻找香榧种仁中具有特异香气的种质提供有效的研究方法。【方法】采用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SPME/GC-MS)技术测定品种(‘朱岩’榧、‘丁香’榧、‘木榧’和‘细榧’)榧树种仁焙烤加工后的挥发性香气物质,分析不同品种种仁加工后特征性香气成分的组分和含量,初步鉴定不同品种的主体和特征呈香物质。【结果】①4个不同品种种仁共检测出79种挥发性化合物,主要包括萜类(23种)、醇类(27种)、醛类(6种)、烷类(4种)、酯类(5种)、醚类(2种)、酮类(3种)、酸类(2种)、吡嗪类(1种)和苯类衍生物(6种)10类化合物。②除‘朱岩’榧以外其他香榧的香气物质均以萜烯类物质为主,且烯萜烯类物质中含量最高的是D-柠檬烯。③PCA分析发现‘细榧’中的主要特征性香气物质有酮类、酯类、醛类、苯类衍生物和萜烯类,‘木榧’的特征香气物质则是萜烯类和吡嗪类物质,‘丁香’榧和‘朱岩’榧的特征香气物质均为醚类和酸类物质;其中‘细榧’具有特征香气的物质有D-柠檬、糠醛、2-乙基己烯醛、葵醛、壬醛和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朱岩’榧中具有特征性香气的物质有二氢香芹醇,‘丁香’榧中具有特征性香气的物质则为硬脂酸,‘木榧’中具有特征性香气物质有双戊烯、R-柠檬烯、衣兰油烯和α-蒎烯。【结论】具有较多的特异性香气物质种类及较高含量的香气物质是焙烤后‘细榧’具有较高香气品质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