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基于主观博弈的高校“2011协同创新”共生稳定机制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协同创新对推动我国科技、教育、经济发展意义重大,“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的实施将进一步引导高校加强协同创新的力度。然而高校与企业并非自发进行资源互动,现有成果对协同创新动态共生的变化机理等深层次问题研究不足。对此,运用主观博弈理论分析了高校协同创新的制度生成机制和内生演化机理,研究了引入“第三方指导”模式对博弈参与者的内生变化影响,探讨了博弈稳定状态和期望收益最大化的条件,进而提出对高校协同创新实现路径的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2.
"2011计划"的实施为地方高校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与传统科技创新模式相比,协同创新在创新导向、服务方式、组织形式、绩效评价上有较大的变化。地方高校在推进协同创新战略过程中,要处理好培育与认定、牵头单位与协同单位、中心建设与高校整体发展的关系,建设协同创新中心,要优先从机制体制改革、提高创新培养能力、加快校级协同创新中心培育、与区域经济深度融合等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3.
"2011计划"的实施,为地方高校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地方高校开展协同创新将面临对协同创新的认识方面、缺乏领军人物、协同创新能力不足、体制机制滞后等困难。地方高校应加强统筹规划,精心培育领军人物,推动体制机制改革,营造有利于协同创新的外部环境,积极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创新模式,提升协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教育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特别是高校教育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2011计划"提出以来,高校协同创新问题受到很多学者的关注,研究成果丰富,不仅理论上提出了很多新理念,而且在实践上也挖掘了一系列协同创新案例。高校应结合当前学术成果,从高校协同创新的概念内涵、体制机制、国际比较与相关借鉴、面临问题及其实现路径等方面进行了梳理,进一步明晰当前我国高校协同创新发展与研究的概况。  相似文献   

5.
以高校协同创新计划的实施为背景,分析了在协同创新要求下高校图书馆数字文献资源的个性化、多元化和自主式服务形式,重点研究了高校协同创新要求下的数字文献资源个性化服务的需求和特点,探讨了在高校协同创新要求下的数字文献资源个性化服务中云计算技术和博客技术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存在技术溢出情形下的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稳定性及创新成效问题,运用博弈理论,构建了考虑技术溢出效应的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博弈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了数理解析与算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增大技术溢出率、协同创新激励因子、协同效应系数等参数对协同创新活动的稳定性与总收益具有积极作用,并可从协同创新体系与政府两个方面采取措施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  相似文献   

7.
地方本科高校在协同创新和自身创新能力的提升中进展不佳的原因,除了协同创新的保障性政策及利益分配机制不够完善、外部协同创新主体不积极外,更有体制机制改革不到位和自身创新能力不足等主客观原因,因此,地方本科高校推动"2011计划",除了继续优化各类创新主体积极参与协同创新的政策环境之外,高校自身必须做到:强化体制机制创新,破除制度壁垒;加强"四重"建设,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整合校内优势资源,实施重点突破。  相似文献   

8.
毕业设计论文是学生本科阶段最后一个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起到对学生理论知识掌握程度、工程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的三重检验作用。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是高校提高学生创新水平,提升教学质量和综合素质培养的有效补充。通过"过程式"学习方式,协同好毕业设计论文与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发展关系,对引导学生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总结近几年教学实践,对毕业设计论文与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协同发展提出一点探索性建议。  相似文献   

9.
《科学管理研究》2017,(6):39-42
对科技计划和科技标准协同创新作了前瞻性、基础性探索:阐述了科技计划和科技标准协同创新的内涵、关键要素以及功能等基础理论,研究了科技计划和科技标准协同创新的共性,提出了科技计划和科技标准协同创新的要点。  相似文献   

10.
在军民融合协同创新体系中考虑随机因素干扰的影响,建立随机微分博弈模型,研究了Nash非合作博弈,Stackelberg博弈和协同合作博弈下体系达到均衡状态时决策主体的共享策略和最优收益、体系技术水平的期望值和方差。研究结果表明,技术共享的努力程度与技术创新影响系数、企业边际收益成正比,与技术共享成本和衰减系数成反比。协同创新体系技术水平的期望值和方差及其稳定值、体系的总收益在协同合作博弈时最大,Stackelberg博弈时次之,Nash非合作博弈时最小。  相似文献   

11.
创新驱动战略实施的关键在于创新资源的有效共享、实施配套的创新政策、寻找相匹配的创新主体,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一项重大举措就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而高校协同创新是进行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举措。本文通过建立沙普利(Shapley)值法的“四方博弈模型”,对新疆M协同创新中心进行博弈分析,并对各参与主体的收益进行计算。  相似文献   

12.
2012年教育部、财政部启动了"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该计划以高等学校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为载体,旨在提升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目前,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观念创新不足、协同度不高、体制机制改革缓慢等问题,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应合理控制参与单位数量,保持产业链条的完整性,并通过进一步观念创新、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灵活使用科研经费等措施,确保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校企协同创新是高校、企业等主体为了实现重大科技创新和市场化应用而开展的多元合作活动.通过对清华大学校企协同研发的脑起搏器这一"产学研医"案例进行分析,总结清华大学在校企协同创新过程中的规律和成功经验,希望能够从研究分析中为高校和企业开展校企协同创新合作提供有效的借鉴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
《河南科学》2016,(3):446-452
运用探索性多案例研究方法,基于扎根理论对我国第一批"2011计划"中的8个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案例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创新生态环境、创新保障体系、创新生态组织、创新生态动力和创新生态能力是我国协同创新中心生态机制主要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构建我国协同创新中心生态机制影响因素理论模型.  相似文献   

15.
协同创新中心,是我国高校广泛开展产学研合作,提高创新能力的重要平台。深入研究协同创新中心的发展演化规律对于指导实践,推动协同创新意义重大。根据生命周期理论,协同创新中心的生命周期可分为酝酿准备、组建形成、磨合震荡、规范运作、衰退老化5个阶段。将生命周期理论应用于高校协同创新中心,构建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生命周期模型,划分成长阶段、提炼阶段共性,有助于对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的成长机理进行深入认识,并为高校筹建协同创新中心提供一定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6.
调研美日欧等国高校协同创新推进举措发现,国外高校协同创新经验主要表现为:高校致力于教学、研究与应用一体化,政府积极发挥引导和促进作用,科技中介机构为协同创新成果产业化注入活力,参与各方共建成熟的高校协同创新平台等。借鉴国外高校相关经验,完善师生参与协同创新的激励机制、加强对高校发展协同创新的引导、加快推进高校协同创新平台建设将对我国高校协同创新发展发挥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2011计划”开启了新一轮高校体制机制创新改革,它以协同创新中心为载体,构建新的协同创新模式.在这样的背景下,示范应用型本科高校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实施协同创新战略,是一项艰巨的教育工程.皖西学院虽是一所新升的本科院校,但是在协同创新模式下,也为示范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创新型人才发展做出了一定的努力和尝试,并为如何构建协同创新模式下示范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型人才发展策略提供了案例思考.  相似文献   

18.
光电信息科学与技术实验教学中心按照"协同育人"思路,以"光电"为纽带,搭乘"京津冀协同发展"快车,借力"中西部高校提升计划",聚教科研等资源群力,融建实验平台、实验师资和实验课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锤炼实验技能,实现教研协同、校企协同、师生协同,着力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就业能力,在实现学生自我发展的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一核双翼三轨道"的实验实践教学理念,经实验、实习、学术科技竞赛等方面的实践教学检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建立了协同创新视角下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主体的博弈模型,对大学与其它创新主体合作决策的基本静态博弈以及大学与其它创新主体重复博弈中开展合作的决策分析展开研究,在重复多次博弈中,大学与其它创新主体开展合作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是对二者最有利的决策。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重庆市协同创新中心组建格局的分析,探索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政府如何构建良好创新创业生态环境。【方法】对重庆市协同创新中心组建格局的相关数据从纵向、横向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重庆市协同创新中心数量不足;面向基础学科及文化传承类的较少;工学、医学所占比例较大,而人文社会科学较少;不同类型的协同创新中心主体参与情况均较好。【结论】协同创新中心作为"2011计划"的实施载体,理应得到以资金资助和政策支撑并重的支持。基于"汇聚资源、激发活力"的基本原则,建立以导向性经费资助政策、多元化薪酬绩效分配政策、专业化公共服务政策为主体的支撑保障政策体系,进一步夯实政府主导、高校引领、企业主体的协同创新中心发展建设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