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1计划"的实施,为地方高校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地方高校开展协同创新将面临对协同创新的认识方面、缺乏领军人物、协同创新能力不足、体制机制滞后等困难。地方高校应加强统筹规划,精心培育领军人物,推动体制机制改革,营造有利于协同创新的外部环境,积极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创新模式,提升协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前,地方大学创新主体之间缺乏联动,创新能力不高,创新体制机制不健全,还不能有效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地方大学要以构建协同创新中心为契机,成立组织机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合作运行机制、人事聘任机制、利益分配机制,加强制度保障,从而提升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和能力。  相似文献   

3.
以河北省为例,模拟了我国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协同创新演化动态过程,构建了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协同发展系统,为客观评价我国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提供了理论支撑。创新之处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在研究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中纳入协同创新因素;二是构建了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协同发展系统,制定出协同创新机制。在协同创新视角下,提出以下政策建议:增强省外政治需求协同、资源配置协同、国际竞争协同和持续发展协同;增强省内政治需求协同、社会需求系统、共性需求协同和个性需求协同;加强沟通交流互帮、政策空间互惠、举措立体互动和绩效多元互检。  相似文献   

4.
2012年教育部、财政部启动了"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该计划以高等学校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为载体,旨在提升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目前,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观念创新不足、协同度不高、体制机制改革缓慢等问题,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应合理控制参与单位数量,保持产业链条的完整性,并通过进一步观念创新、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灵活使用科研经费等措施,确保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以河北省为例,模拟了我国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协同创新演化动态过程,构建了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协同发展系统,为客观评价我国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提供了理论支撑。创新之处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在研究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中纳入协同创新因素;二是构建了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协同发展系统,制定出协同创新机制。在协同创新视角下,提出以下政策建议:增强省外政治需求协同、资源配置协同、国际竞争协同和持续发展协同;增强省内政治需求协同、社会需求系统、共性需求协同和个性需求协同;加强沟通交流互帮、政策空间互惠、举措立体互动和绩效多元互检。  相似文献   

6.
关于高校开展协同创新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协同创新对推动我国科技、经济、教育发展意义重大。国家层面,不断出台文件和政策法规,鼓励推动高校和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其他社会组织的合作;而高校实施协同创新,所要达成的最终目标是实现高校创新能力的提升。我国高校现有协同创新实践活动存在认识、体制和机制、法律法规和政策等方面的问题,建议政府应明确职责、强化职能,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等应纠正观念偏差、积极探索机制改革。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地方普通高校的协同创新团队构建为切入点,通过协同创新团队与传统科研团队的差异分析,架构适合地方普通高校科研团队运行的有效机制,力求使作为高等教育体系重要主体的地方普通高校在"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实施中成为开创国家自主创新新局面的强大推动力。  相似文献   

8.
省部共建地方高校政策在经历了初创期、成长期后,随着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常态进入到了一个重大调整期。共建协议签署密度大、节奏快、效率高,政策边界拓展,共建主体多样,形式各异。从政策目标来看,从面向区域提升至有效服务国家教育战略;从政策内涵来看,弱化了层次类型划分,强化了工作机制属性;从政策形式来看,从单一走向多元,派生出多种合作方式;从政策受惠区域来看,从中西部拓展至东部,共建高校类型多样。在新的发展阶段,这项备受社会瞩目的政策举措也受到很多非议,其中既有时代变化发展带来的认识层面的问题,也有体制机制和政策本身的问题。一是政策导向发生重大转移,政策概念不清晰引发不同利益群体出现较大的认知差异;二是政策制定流程不够规范,政策运行缺少规范化、制度化的保障机制;三是政策实施缺少有效解读,相关利益群体对政策内涵理解产生重大分歧;四是政策效果与政策预期有较大差距,政策利益主体范围不断扩大导致有限政策资源进一步稀释。针对这些问题,建议从5方面着手改革和完善:一是坚持在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整体框架下不断开拓创新,让省部共建地方高校政策保持活力;二是从"扶需、扶特"向"扶强"转变,不断强化合作平台和工作机制属性;三是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和长效发展机制;四是要突出省部共建高校有特色、高水平、区域示范性的特征;五是以协同创新为总揽抓手,不断提升共建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王智勇 《科技信息》2014,(10):28-29
高校协同创新的核心是提升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在协同创新的视野中,当前高校积极推进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应该突出多主体人才培养。多主体人才培养对于解决现有人才培养的相关难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进一步加强,知识经济的到来与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使知识创新的作用日益显著。科技园区作为创新能力培养和创新战略实施的主体,在提升创新创业能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等方面表现出越来越多的可作为空间。在新世纪的竞争中,协同创新战略成为科技园区保持核心竞争力的新途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浪潮的兴起,为产学研融合发展提供了新的时代背景,进一步刺激了科技园区与地方高校等协同合作与创新。但是协同创新也表现出主体协同动力不足、科技创新与产业链脱节、协同创新机制障碍等问题。本文通过对其协同创新状况分析总结,对协同创新表现出的问题提供整改建议,以期为科技园区协同创新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在国家政策导向下,协同创新引起了高校及社会的高度关注和广泛讨论。高校协同创新存在着主体需求不同,体制壁垒过多,学术评价不够合理,管理方式因循守旧等诸多问题,限制了协同创新的进一步拓展和提升。推进高校协同创新要体制改革先行,坚持循序渐进,加强政府引导,维护学术公平。  相似文献   

12.
针对某地方本科高校理工类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开展现状,提出了"四位一体"实践教学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新模式,即以实践教学为主体,以竞赛锻炼为补充,以项目培育为抓手,以创业扶持为目标。实践证明,该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极大地提升了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3.
“2011计划”开启了新一轮高校体制机制创新改革,它以协同创新中心为载体,构建新的协同创新模式.在这样的背景下,示范应用型本科高校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实施协同创新战略,是一项艰巨的教育工程.皖西学院虽是一所新升的本科院校,但是在协同创新模式下,也为示范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创新型人才发展做出了一定的努力和尝试,并为如何构建协同创新模式下示范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型人才发展策略提供了案例思考.  相似文献   

14.
高校科技创新对湖南"四化两型"建设有着重要的科技支撑与服务作用.湖南高校科技创新具有学科、人才、平台与创新能力的优势,但由于科技资源配置和科研体制机制方面的问题,创新效率和创新绩效的提升受到制约.湖南高校应抓住"四化两型"建设带来的机遇,克服经费筹集困难、人才争夺激烈、供需对接不顺等不利因素的影响,选择"以科技需求为导向、以体制机制改革为引领、以内部融合集成为支撑、以外部联盟协同为突破"的路径,实现高校科技创新与"四化两型"建设的联动发展.  相似文献   

15.
地方高校在协同创新中的定位与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提升协同创新能力应坚持“国家需求、区域特色”的基本定位,坚持“统筹部署、先行先试”的实施原则,探索“嵌入式”跨学科协同创新团队模式,构建“人才学术特区”式协同创新机制等,从而推动地方高校实现科学发展新跨越。  相似文献   

16.
协同创新是打破创新壁垒,整合创新资源,实现政、产、学、研深度合作,提升区域经济创新能力和绩效的有效组织方式。囿于协同创新主体的利益冲突和文化差异,高校在参与协同创新过程中面临着诸多的制约因素和制度性障碍。经研究证明,高校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高校产学研合作的长效机制、建立利益分配和风险分担机制、以经济建设的实际需求和产业链融合为目标构建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7.
方晓波 《创新科技》2015,(10):18-21
通过分析实地调研和统计年鉴的数据,指出了国家级高新区数量较少、规模小、分布不平衡;高新技术企业比例小、外向程度低、研发投入不足;科技中介服务机构规模小、政府投入少、服务能力较弱等河南高新技术开发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促进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建设高水平的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促进产学研融合发展;促产业技术联盟,推动协同创新发展;培育创新型服务机构发展,提高对企业的服务能力;创新机制体制,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等提升高新区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当前,政府出台相关政策鼓励高校大学生创业,旨意在培养出一批具有创业能力的大学生。这就需要不同组织之间相互配合,尤其是高校联合企业人才培养,外加地方政府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通过高校、工业企业和地方政府三方各司其职,盘活资源,建立专业机构以及把体制制度规范完善,双方之间交流加上三者协同,形成"三个螺旋",发挥"螺旋"动力,最大限度地推动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质量与效率的提升。  相似文献   

19.
全面推进协同创新已经成为地方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通过分析目前地方高校协同创新发展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地方本科院校在新形势下的人才培养路径。韶关学院以信息科学与技术领域为突破口,通过一系列协同创新实践改革,逐步形成与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开展深度合作,拥有自身学科专业特色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人才培养模式转变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高校开展创业教育是高等教育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一项重要内容。协同创新作为一种提升高校创新能力的关键性工作,如何将其与高校创业教育紧密结合、从协同创新和创业教育的内涵交叉点对创业教育理念、组织和制度建设、课程体系设置等机制体制方面进行研究也成为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