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研究大鼠孕期染锰后其后代行为畸胎学的作用 ,对 4组受孕大鼠腹腔注射氯化锰 ,每次剂量分别为0 ,7.5,1 5,3 0 mg/ kg,待其自然分娩后 ,观察其子代生长发育及行为状态。结果表明 ,大鼠孕期染锰 ,可引起其子代生长发育及行为功能部分指标延迟 ,锰具有行为致畸作用  相似文献   

2.
汉末至刘宋时期,郑玄形象经历了儒者——隐士——"以儒行为处士"的学者的转型。郑玄儒者形象的形成在于他调和今、古文之争的学术贡献,以及备受曹魏统治者推崇的学术地位。郑玄隐士形象的形成在于曹魏、西晋时期王学的冲击,郑玄经学的权威地位遭到动摇;而且此时玄学大盛,隐逸之风盛行,本质原因在于郑玄隐居教书的行为符合汉末隐士的行为特质。郑玄"以儒行为处士"的学者形象的塑造则在于人们从学与行两方面看待郑玄,从而将儒者形象与处士形象结合起来。除上述形象以外,由于东汉以来谶纬迷信风气大盛,郑玄本身又具有丰富的谶纬知识,因此,在传记、文学作品中郑玄还表现出精通谶纬的形象。  相似文献   

3.
须发早白在临床治疗中较为麻烦。笔者以《鲁府禁方》所记载乌须固本丸方剂组成为底本。参考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药学》中药现代研究所含部分成份为依据,结合自己四十余年临床经验,应用现代医学须发生长机理予以分析。为临床应用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4.
在老舍先生塑造的女性形象中,"悍妇"形象是其对于传统女性形象的一种沉重的颠覆,在老舍的小说世界中占有独特而光辉的艺术地位。老舍先生对于传统文化的恪守以及精神上的失衡和追求是其创作"悍妇"形象的重要心理动因。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时代美术中,工农兵形象是其国家形象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毛泽东的"文艺为工农兵服务"文艺思想的指导下,工人的美术形象随着国家建设题材的兴起而逐渐发展起来,形成了以钢铁工人形象、煤矿工人形象为特色的工人美术形象系统。随着1960年大庆油田的开发建设、石油工人政治地位的提升,石油工人形象被表现并成为这一美术形象系统的一员。以大庆油田独特的石油工业景观和"铁人"王进喜鲜明的视觉形象为代表,在新中国美术史上掀起了一轮石油工人形象题材的创作热潮。  相似文献   

6.
芥川龙之介乃日本近代文学"三杰"之一。其在中国的接受已近百年,其人其作是中日文学界研究焦点之一,研究成果丰硕。国内芥川笔下"中国形象"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借助接受美学、东方主义和比较文学形象学等理论得以深化,理论基础呈多元化趋势,各研究方向极具潜能及整合可能性;对芥川中国游前后文本的考察较为深入,展现了其笔下"中国形象"流变的基本脉络,但仍有细化深挖空间。反思现有研究成果,思考补齐短板之策,旨在全面挖掘芥川笔下"中国形象"流变,为描摹中日文学关系发展脉络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苏童擅长用自己独特的眼光关注具有性别意义的女性世界,小说界戏称其为"红粉杀手"。在他笔下的妇女生活世界里,用了大量的笔墨描写女性,而对男性的描写却是寥寥的几笔,更或者说,男人在"女人的世界"里的形象是模糊的,女人在这里看似是主角,其实不然,她们的一切行为都围绕着男人这个中心而转动的,本文希冀通过对苏童女性世界中女性性格特征的归纳,追寻其"恶"习特征形成的原因,从而探究妇女世界中的真正主角。  相似文献   

8.
"学生角色"是指学生在学校教育中所形成的具有独特性的人格形象和行为模式.从历史的视角观之,"学生角色"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时期的学生角色充其量只是智者与统治工具的结合体,西方的文艺复兴运动第一次把学生角色定位于人性的基础之上,近现代以来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的发展才使学生首先为"人"这一角色形象逐渐向现实推演.概括而言,在历史演变的进程中,学生角色呈现出角色形象不断发展、角色地位不断提升、角色特征不断丰富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以"国家生态市"苏州为例,测度旅游者对旅游地生态文明形象的感知,并运用多样本限定潜在类别模型检验方法,分析不同行为类型旅游者对旅游地的生态文明形象感知差异.研究表明:(1)旅游者对苏州市的生态文明形象感知要素评价存在明显分歧;比较不同行为类型旅游者,生态文明旅游者以好评为主,非生态文明旅游者以差评为主.(2)"绿化繁茂"、"城市风貌独特"和"水质优良"分别为最佳、次佳和最差感知要素,这与苏州市相关建设实际相符;2类旅游者感知要素评价存在相同结论.(3)旅游者对苏州市的生态文明形象感知分为"高感知组"、"中感知组"和"低感知组";生态文明旅游者感知类型优于非生态文明旅游者.  相似文献   

10.
强萍 《科技信息》2013,(13):212-212,190
"翻译官"——长相丑陋、行为猥琐、表情谄媚,这历来是一个集万千丑恶于一身的令人忿恨的影像符号。然而近些年的电影中翻译官的形象有了一定程度的转变。  相似文献   

11.
于正松 《科技信息》2007,(24):159-160
21世纪是品牌的时代,形象的时代。旅游目的地之间争夺客源的大战更多的要靠形象取胜。本文在对安阳市的形象驱动要素分析的基础上,为其定位为"殷都"古都品牌,并提出了塑造传播这一形象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2.
用精神分析法从"潜意识"、"梦"、"恋母情结"这三个角度来对电影《沉默的羔羊》四部曲中的主要人物汉尼拔的形象特征及其变态性格行为存在的"合理性"进行分析,探求隐藏在其内心的不为人知的"潜意识"。  相似文献   

13.
以新疆入境游客为调查对象,将目的地形象细化为认知形象、情感形象、整体形象,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实证考察目的地形象、感知价值与游客行为意向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目的地的认知形象、情感形象与整体形象对行为意向均具有显著影响;(2)目的地形象的各个维度对行为意向的作用机制存在差异;(3)感知价值在目的地形象与游客行为意向的...  相似文献   

14.
乔伊斯的经典著作《尤利两斯》充满了荒唐的话语、怪涎的形象和极度夸张的行为,这一切奠定了其狂欢化的氛围。在狂欢化的《尤利两斯》中,展示了三个典型的母亲形象——代表过去母亲的梅,代表现在母亲的普里福伊太太和代表未来母亲的摩莉。而且,小说还赋予了这特别的母亲伴随其出现的水形象——伴随梅出现的海水形象、伴随普里福伊太太出现的酒液形象甚至是伴随摩莉出现的尿液形象。基于此,《尤利西斯》再次以都柏林和都柏林人事为中心展现了其“瘫痪性”。  相似文献   

15.
"小马哥"形象始于香港导演吴宇森的电影《英雄本色》,其形象可谓深入人心,令人难忘。然而最近几年,在一些内地电影中也不时会出现"小马哥"的形象,比如贾樟柯的《三峡好人》和娄烨的《推拿》。在这些电影中,虽然都有"小马哥"的形象,但是"小马哥"的艺术形象却发生了变异。本文旨在通过梳理内地电影与香港电影中"小马哥"人物形象的相似性与流变性,从而形成对香港与内地电影中"小马哥"形象的变异研究。  相似文献   

16.
<正> 影视名星、歌坛名星、相声名星、小品名星、体育名星等,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不失时机地将自己的"形象"作为资本,以营利为目的,从事经济活动,做企业的代言人,为企业搞形象宣传,为产品、商品或提供的服务进行商业广告宣传等,获取经济利益。笔者认为,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孕育出的新型经济形态,应进行研究,使其在监督管理中健康发展。从经济学角度看,个人利用自己的"形象"从事商业广告活动,是个人将自  相似文献   

17.
《西游记》是一部宏大的神魔小说巨著,塑造了很多脍炙人口的妖怪形象。妖怪的种类丰富,名目新奇,仿佛天地间的万物都融入了这个瑰丽的神魔世界。把《西游记》中的妖怪进行一个统计总汇,根据妖怪原形物种类别的不同将其划分为四类:动物型、植物型、无生物型、类人型;从神话学视角来审视作品中"妖怪"这一主题,可以看出,妖怪形象是对原始神话的传承和再创造,妖怪形象中有"人兽合一"思想,神话的拟人性和神话思维的类比性,妖怪有"四位一体"特点。  相似文献   

18.
《西游记》是一部宏大的神魔小说巨著,塑造了很多脍炙人口的妖怪形象。妖怪的种类丰富,名目新奇,仿佛天地间的万物都融入了这个瑰丽的神魔世界。把《西游记》中的妖怪进行一个统计总汇,根据妖怪原形物种类别的不同将其划分为四类:动物型、植物型、无生物型、类人型;从神话学视角来审视作品中"妖怪"这一主题,可以看出,妖怪形象是对原始神话的传承和再创造,妖怪形象中有"人兽合一"思想,神话的拟人性和神话思维的类比性,妖怪有"四位一体"特点。  相似文献   

19.
中国现代小说中的"零余者"形象脱胎于俄国文学中的"多余人"形象,然而因为中国社会的特有现实,使得"零余者"这一形象具有一番中国特色。通过对中国现代作家郁达夫、鲁迅、巴金、叶圣陶等作品中"零余者"形象的分析,进一步探讨了其背后所隐含的深层意义。  相似文献   

20.
旅游目的地形象“拼图”及测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格式塔心理学理论,借用拼图和七巧板概念进一步阐释旅游目的地形象定义、维度和属性,构建旅游目的地形象拼图过程模型,提出可用于对比研究目的地形象的测评指标体系,并以中国国际旅游形象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目的地形象是人们对自己大脑中获得的有关旅游目的地各种信息"零片"进行"拼图"的结果.(2)"拼图"过程是导致目的地形象具有复杂性、多样性和动态性的根本原因,也是目的地形象策划和形象营销能产生市场劝说作用的依据所在.(3)目的地形象可划分为旅游吸引物、基础设施、休闲和娱乐、环境和地方氛围等5个维度,每个维度包含不同的属性.(4)旅游者了解的目的地形象维度越完整、每个维度的属性越丰富,其对目的地的形象拼图结果越接近目的地实际情况.(5)目的地形象形成过程包括零片阶段、拼图阶段、情感评价和意动等四个阶段及自发拼图形成原生形象、自觉拼图形成认知形象和修正拼图形成整体形象3个渐进过程.(6)目的地形象可用Dm、La、H、E和D等指标定量测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