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大众传播给世界带来了举世瞩目的影响,尤其在文化价值观方面,这种影响正在重构这个世界的文化环境。在审美层面,大众传播通过对受众审美需要的迎合谋取高比率的收视(收听,或阅读),进而再按照传播者的意图进行审美创造,将带有浓厚媒体气息的文化潜移默化地转移到受众头脑中,通过引导舆论操纵大众的审美走势。该文着重探讨大众传播在审美创造过程中对受众审美价值观的满足进而对其进行重构,以此展望大众传媒对社会大众审美倾向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论文阐述了传播学中受众理论与图书馆情报学在受众及特征、受众动机方面的相关交叉内容,并将传播学中有关受众的几个主要理论与高校图书馆实际工作结合起来,阐述了受众理论对高校图书馆实际工作的理论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国外电影已经成为我国大众欢迎的娱乐方式和大众传播媒介.电影字幕的翻译可以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电影内容,使得电影的交际功能达到最大化.作为大众传播媒介,字幕的翻译也具有其自身的特征.从传播学的角度出发,用拉斯韦尔的单向传播模式分析字幕翻译过程中的五个传播要素,在此基础上从把关人、信息内容及观众方面提出有用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4.
新闻作为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传播,在浓缩的时空内将受众带入特定的生活领域。作为对现实生活直接、全面、快速的反映,新闻报道也涉及美学问题。美学中强调的崇高、优美、和谐等因素,逐步成为电视新闻播音中的一个基础要素。在电视新闻播音中,专业的播音可以使受众产生对事实准确的认知,并在新闻事实和美学间建立起情感联系。通过受众的主观情感活动,新闻具有了审美的功能。与报纸和广播形式的新闻不同,电视新闻播音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独特性的审美特征。该文将从声音节奏、音韵、情境等方面对电视新闻播音的审美特征进行分析,并就电视新闻播音中的审美创造提出个人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拉斯韦尔在"五个W"模式中提出了受众研究问题,早期"枪弹论"的受众观以传者为中心,视受众为被动接受对象,认为精英可以通过大众媒介对大众进行操纵和控制。20世纪40年代,美国的一些学者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大众传播对受众的影响复杂而有限,提出以"受众的需要"为中心,把受众看做信息产品的"消费者",然而,在法兰克福学派看来,这种受众观具有虚假性,实际上仍是以"受众为中心"幌子下的"传者本位"。随着"使用与满足"理论的提出,在传者与受众这一矛盾体中,受众也被看做"具有特殊需求的主体",传播不再是"主体—客体"结构的思维。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文化研究"把受众研究的理念又向前推进了一步,认为不仅传播者在传播信息时遵循法则,受众的解读也遵循法则。认为受众是一群积极的"解读者",而这一解读并不总是朝向传播者的原意的。从"枪弹论"到"作为市场的受众"到"使用与满足"理论再到文化学派的"生产性受众",传播学受众研究的理念经历着受众从客体到主体,从被动到主动的一个渐进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6.
拉斯韦尔在"五个W"模式中提出了受众研究问题,早期"枪弹论"的受众观以传者为中心,视受众为被动接受对象,认为精英可以通过大众媒介对大众进行操纵和控制。20世纪40年代,美国的一些学者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大众传播对受众的影响复杂而有限,提出以"受众的需要"为中心,把受众看做信息产品的"消费者",然而,在法兰克福学派看来,这种受众观具有虚假性,实际上仍是以"受众为中心"幌子下的"传者本位"。随着"使用与满足"理论的提出,在传者与受众这一矛盾体中,受众也被看做"具有特殊需求的主体",传播不再是"主体—客体"结构的思维。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文化研究"把受众研究的理念又向前推进了一步,认为不仅传播者在传播信息时遵循法则,受众的解读也遵循法则。认为受众是一群积极的"解读者",而这一解读并不总是朝向传播者的原意的。从"枪弹论"到"作为市场的受众"到"使用与满足"理论再到文化学派的"生产性受众",传播学受众研究的理念经历着受众从客体到主体,从被动到主动的一个渐进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试图建立传播学中的新假说~—双错位假说。双错位假说针对大众传播对青少年受众宏观层面上的两个影响而提出。研究建立双错位假说的同时分析双错位假说的表象和本质,论证其形成的原因,预测其可能对社会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王玉珠 《科技信息》2008,(12):206-207
本文从传播学角度,对"第三方评论网站"这一目前互联网出现的,新的运营模式进行受众分析。参照大众点评网、口碑网、豆瓣网等实例,结合传播学经典理论,援引我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数据,两重分析"第三方评论网站"的目标受众,得出其受众并非普遍意义的"大众",而是有共同目标、易受到行为影响的"公众"群体,并对此"公众"群体特点进行详细界定。  相似文献   

9.
传播学研究的核心是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际传播学、大众传播学、群体传播学皆产生于此,而对日常生活中时尚现象的传播研究仍尚付阙如。本文将从传播的内涵及传播学发展的历史着手,探讨"时尚传播"作为传播学研究分支的理论基础与内涵,进而指出,时尚传播不仅是一种社会现象,更是一门横跨多种学科的交叉学科。在当下传播学教育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具有鲜明工科和艺术特色的武汉纺织大学既要融入传播学研究的"主流",更要结合自身优势努力创设"时尚传播"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结合新闻的构成要素和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对大众媒介有关文化娱乐类动态消息的报道所存在的媚俗现象及其成因进行分析评判,指出在商业文化气息日见浓厚的社会转型时期,人们有理由关注新闻自身的品格;大众媒介只有提高自身的审美情趣,强化自身的人格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才能使新闻远离媚俗。  相似文献   

11.
毕顺家 《科技资讯》2012,(3):237-237
对田径运动本质美的特征及表现形式的探索研究,极大的丰富体育美学的内容。进一步研究田径运动的美,对于推动现代体育发展,提高体育运动的审美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本文就田径运动与美、田径运动与体育审美、田径运动与艺术美、田径运动美学特征以及田径运动美学特征进行了探索与阐述。  相似文献   

12.
随着时代的前进、社会的进步,英语大众语言发展日趋迅猛,它蕴含着一定的人文美学特征,迎合了人们的语言口味。文章从语言的交际功能及英语大众语言的演变出发,探讨了英语大众语言的审美特征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商品经济在各国的经济史上都有过一席之地,审美文化代表着人类文明和文化的高级形态.当代审美文化是在现代商品社会应运而生的、以大众传播媒介为载体的、以现代都市大众为主要对象的文化形态.审美文化的发展和弘扬固然需要商品经济的支撑,但完善社会产业体制结构,提高全民的知识水平,使国民通过对自己本国的思想文化精髓的学习和认知,结合商品经济大潮中带来的新型思想和科技,来把我们整个民族的审美文化进一步发扬宏大,这是迫在眉睫的.  相似文献   

14.
刘浏 《科技信息》2010,(31):134-134,165
本文从产品的评价标准的基本涵义和重要性入手,运用传播学和设计艺术学的相关理论,就大众传播对人们意识形态的教养作用以及大众传播中常用的消费偶像的现象进行分析,探讨了大众传播对于消费文化的形成的作用——将物品转化为符号,从而提出:大众传播挑起了消费者对产品占有和展示的欲望,帮助消费者不断更新产品形象的审美标准。  相似文献   

15.
作为记载、传播、交流和传承精深思想,思考研究人的生存状态、终极意义及其技术手段的传统纸介质的学术期刊在分众传播时代进一步发展,传受双方动态平衡关系决定了学术期刊信息传播过程的运行形态和特点。在大众传播从"受众控制"到"受众自治"的转换过程中,以结构性受众、行为性受众和社会文化性受众研究传统和范式进行学术期刊受众分析,可以深化对学术期刊受众的研究和认识,了解其对编辑传播活动的影响,增强学术性期刊建设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新媒体视阈下的大学美育是互动的、整体的;审美的自由性质在互动整体的传播中得以充分体现;大学生的主体性在新媒体中获得实现;学校受大众传播影响,其精英审美逐渐转向大众审美,其美育活动逐渐克服传统的单向与劝服性,内容与方式开始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7.
新媒体视阈下的大学美育是互动的、整体的;审美的自由性质在互动整体的传播中得以充分体现;大学生的主体性在新媒体中获得实现;学校受大众传播影响,其精英审美逐渐转向大众审美,其美育活动逐渐克服传统的单向与劝服性,内容与方式开始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8.
审美人类学的重心是用人类学的方法和视野研究不同民族的“美学”现象 ,它的一个基本的方法论前提是在承认和尊重不同民族审美现象的差异性的基础上来研究人类美学的共同特征或本质。审美人类学以对传统美学研究的反思为出发点 ,是生活世界的美学 ,同时也是一种经验研究 ,它有助于把西方传统的美学研究从形而上学转变为一种确切的知识  相似文献   

19.
张珺 《科技信息》2009,(25):99-100,116
美与身体的健康密不可分。体育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其自身包含着许多审美因素。体育美学研究和诠释体育领域内的审美活动和审美教育。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处处体现着与美学的统一。用美学原理指导教学、适时适量地渗透美学教育、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方法才能实现体育与美育结合。  相似文献   

20.
上个世纪的亚洲美学家们往往依据西方美学传统的基本模式来考察各种美学问题;但实际上,亚洲各国也有自己的与西方不同的美学传统。通过对中西美学传统的比较性考察,探讨中国美学在21世纪人类美学的总体发展中所具有的世界性意义。从中国美学的视点看,美不仅在人与审美对象的关系中具有单纯审美的意义,而且更在人的存在自身中具有形而上的意义;人不仅是审美对象和艺术作品的创造者,而且首先是人自身美的存在的创造者。事实上,只有当人自身的存在首先在形而上的意义上达到了美的层面时,人才有可能一方面在外部世界中创造出审美的对象,另一方面在内心世界中形成审美的心理。中国美学的这一洞见无疑能够大大扩展21世纪人类美学的理论视界和研究内容,使其超出西方美学传统的有限观念,甚至将其提升到人的存在的形而上层面,从而使其对人类的进步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