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锅炉水质监测中常采用莫尔法测定水中的Cl-含量,因而会产生含银废液。如将此类废液直接排放,不仅会严重污染环境,还会造成经济浪费。加强锅炉水质检测中含银废液的回收利用具有环保经济性。本文探讨了锅炉水质检测中含银废液的银回收及再利用方法。  相似文献   

2.
含银实验废液中银的回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5%TAA溶液回收实验室含银废液中的银,然后使用铜片还原制得银粉,并用佛尔哈德法测定了回收银的纯度.结果表明银的回收率为90.39%,纯度为95.28%.本方法可用于实验室含银废液的回收.  相似文献   

3.
电视台、电影制片广、医院、照相馆等单位,常有定影废液排出.由于废液来源分散,不便大批量处理,以往的废液都是白白排放掉,这样,既浪费了贵重金属资源又污染了环境.近年来,我国有关部门越来越重视定影废液中银的回收.目前,国内外从定影废液中回收银一般有两种方法:一为电解法;二为化学法.定影废液的含银量一般为4—6克/升.为了选择最佳的工艺条件,回收银前对定影废液中含银量进行分析是很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目的:从含银废液中回收磷酸银,避免二次污染环境;研究方法:采用化学分析方法,把氯化银沉淀分离,与硫酸作用生成硫酸银;结果:通过水中COD的测定,自制的硫酸银与市售的硫酸银(A·R)区别不大;结论:回收含银废物,自制磷酸银的方法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为了减少高校实验室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强化学生环保意识和资源节约意识,培养其科学精神和科学素养及良好职业素养,训练其实践操作能力。作者指导学生收集NaCl含量测定学生实验的含银废液,并采用三种方法回收处理,结果三种方法银回收率高达91.49%及以上,所得AgNO3的含量高达99.76%及以上,完全符合容量分析标准,纯度高,杂质含量低。故三种方法都可以作为实验室含银废液处理的方法。但相较而言,AgCl水合肼直接提银法步骤最少,银回收率和所得AgNO3纯度最高,故可首选,其次选AgCl氨浸提-抗坏血酸还原法,再次选AgCl氨浸提-金属锌还原法。单质Ag转化成AgNO3时选稀硝酸作为溶剂和氧化剂更好。经近三年实践应用,回收了大量银,既经济又环保,实验药品使用率提高,实验经费降低,学生树立起了牢固的环保意识和坚定的节约信念,为高校化学实验室含银废液回收再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并为回收利用实验废液中其它化学成份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硫脲浸出———电解沉积法从含银高砷废渣中回收金属银的工艺方法 ,包括浸取液配方的筛选、最佳浸取工艺条件的确定以及浸取废液的循环利用 .结果表明 ,利用本项工艺 ,银的浸出率为 91 .33% ,电解回收率为97.2 3% ,总回收率为 88.80 % (均为质量分数 ) .为含银废渣的回收利用以及由此造成的二次污染的防治 ,提供了一套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中上涂喷漆间现行废稀料回收系统,采用单纯依靠重力流动的废液到达喷漆间回收罐后通过气动隔膜泵的动作将喷漆间回收罐内废液打入调漆间废液罐的回收方式。由于受洗净后稀料的本身特性以及管路的走向及长期使用等诸多因素影响,经常导致废液回收管路的严重堵塞而造成回收装置不能正常使用。为解决回收管路废液黏度增高、常出现干结等情况,采用废液管路回收模式和循环模式切换,可以更大限度地保证回收系统的正常工作和整体提高废液回收率。  相似文献   

8.
从含银废液中提取白银的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银是贵重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导热和延展性能,且不易被氧化,用途极广。然而世界上银的资源极其有限,在地壳中的含量仅为10~(-8),且多半共生于铅、铜和锑矿之中,提炼较难。因此国际市场上,银的供需矛盾十分突出,价格不断上涨,每公斤已突破150美元。 · 银主要用于电子工业和发电设备,此外,在医药、化工、光学与感光材料、电镀、餐具及工艺品等方面也有广泛的应用。这些行业及医院等部门,均有数量可观含量不低的含银废液。如在废电镀液、镀银纯化物、制镜废水、医院的废定影液中,银的含量一般均在5~12g/kg之间。据统计,全国仅感光材料每年要流失近百吨的白银。这些含银废液不仅弃之可惜,还会造成环境污染,因此,从含银废液中提取回收白银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不容忽视。 从含银废液中提取白银,得率较高的方法大致有电解法,置换法、沉淀法、离子交换法四种,提取率在75%~99%之间。此外,还有萃取法、活性炭吸附法、浮选法、加热法等,这些方法银的提取率均在30~60%之间。  相似文献   

9.
大气二氧化硫测定废液中的氯化汞造成环境污染。本文提出对含汞废液中的氯化汞进行回收,重新应用于大气二 氧化硫的测定,减少废液对环境的污染,用回收氯化汞配制的吸收液能满足测定要求。  相似文献   

10.
田丽娟  杜川川 《科技资讯》2013,(11):104-105
采用碳高温还原法和碳酸钠法分别处理化学实验室氯化物分析测定后产生的含银废液,分析比较了两种方法的处理步骤、回收率、样品纯度、回收经济成本。实验数据表明,采用碳高温还原法可达到93.52%~95.53%的回收率、92.03%~95.93%的纯度,采用碳酸钠法可达到96.03%~98.37%的回收率、94.32%~95.21%的纯度,综合比较碳酸钠法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1.
从废液中回收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寻求从银废液中回收银的有效方法,对硫化钠从废定影液中回收银和用金属直接还原氯化银的实验方法进行了研究,得到优化的实验条件,并从电极电势的过程进行了理论探讨.结果表明,此二种方法在实际应用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分析试验中银镜制备的一种新方法.本法制镜无需加热,在室温下即可进行,还原液与银氨溶液的用量比适应范围比较宽,吸附效果好且对分析结果无干扰.  相似文献   

13.
先用硝酸银溶液整理真丝织物,再用在位还原法在丝织物上生成银颗粒,赋予织物优良的抗菌性能.考察了不同消解介质对织物上银含量测定的影响,测定了整理后织物的白度、耐洗牢度及抗菌效果.实验结果表明:用HNO3/H2O2/HCL介质消解真丝,可以得到稳定的测定结果;使用质量浓度为2~8 mg/L的整理液整理时,织物白度受到的影响小,抗菌能力优异,织物上银的耐洗牢度强.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COD测定废液中Ag2SO4的回收和利用,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提高利用效率,节约实验成本,减少环境污染。方法以COD测定废液为研究对象,将Ag2SO4通过NaCl转化为AgCl沉淀,再用Zn粒在酸性介质中进行还原,使AgCl转化为银粉;所得银粉在少量HN03存在的条件下,用浓H2S04氧化,将其转化为Ag2SO4,重新用于COD测定实验。结果通过一系列实验研究表明,有70%的银可以得到回收,所得Ag2SO4再次用于COD测定实验,标准样品的COD测定误差在许可范围之内;实际污水中COD的测定实验结果表明,Ag2SO4循环使用的测定误差平均为7.4%。结论实验证明回收的Ag2SO4可以作为COD测定实验的催化剂循环使用,可操作性良好,在节约实验成本的基础上,对于环境保护、减少污染物排放量方面有显著效果。但是COD测定结果的偏差较大,重现性有待进一步改进提高。  相似文献   

15.
本文探讨一种利用尿素和硝酸从废感光胶片中脱除回收金属银的新方法,将尿素加到硝酸溶液中,减弱了硝酸的氧化性和腐蚀性,硝酸仅靠酸解作用破坏胶片上的明胶层,银不被氧化而脱离胶片,因此,胶片脱银操作简便,安全性好,不损害胶片片基。  相似文献   

16.
本文根据化学反应原理,采用不同的方法试制出两种快速测定废定影液中银含量的专用试纸.该试纸在某些情况下,也可推广使用于其他溶液中银离子浓度的测定.  相似文献   

17.
废定影液回收银的一种新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将废定影液中的银转化为氯化银,再用抗坏血酸作还原剂将氯化银还原为银。PH值较高(大于9),反应可在低氨条件下迅速完成,污染小。  相似文献   

18.
为提取废弃光盘反射层中的贵金属银,在常压非高温条件下联合次氯酸钠与水合肼对废弃光盘反射层中的贵金属银进行了提取。研究结果表明,次氯酸钠可使光盘反射层与盘基分离;并将银以氯化银形式析出,再通过氨水与氯化银络合后,与水合肼发生还原反应可将银以单质形态回收,银单质平均回收率高达92.99%。  相似文献   

19.
摘要: 目的 建立利用 DNA 稳定的银纳米簇检测端粒酶活性的方法。方法 利用合成的寡核苷酸序列能稳定银纳米的特点,在强还原剂硼氢化钠存在下还原银离子得到具有良好荧光特性的银纳米簇。结果 利用端粒酶活性能够延伸 5' - ( TTAGGG) n - 3'的特性,以及含有 G 碱基的 DNA 序列靠近银纳米簇合成模板时,合成的银纳米簇的荧光明显提升特性建立端粒酶活性检测的方法。结论 合成了以寡核苷酸为模板的银纳米簇并对其荧光特性进行表征,建立了 DNA 稳定的银纳米簇用于检测端粒酶活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水合肼还原法制备银纳米粒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汤皎平 《科学技术与工程》2005,5(16):1187-11881192
在表面活性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的保护下,采用水合肼还原AgNO,而得到银纳米粒子,通过XRD检验确认该种方法合成的银纳米粒子具有fcc相;XPS的表征结果显示:银纳米粒子表面价态为零价,说明制备过程中没有被氧化;用透射电镜和激光光散射仪对粒子的表面形貌和粒径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显示粒径在50nm左右,近似圆球形,在正己烷中分散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