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社交媒体(Social Media,SM)作为Web2.0的典型应用正迅速地融入现代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中,成为影响人们沟通交流的重要工具。年轻用户越来越多地使用社交媒体,而他们逐渐成为组织的主力军,将社交媒体带入到工作场所中,会直接影响员工工作绩效。通过对23位使用社交媒体的员工进行深度访谈,发现:员工在工作场所使用社交媒体,一般是出于工作需求和社交需求;社交媒体使用不仅会影响员工的任务绩效、周边绩效和适应性绩效,还会导致反生产工作行为;员工使用社交媒体能够增加社会资本,与同事的社会交互更加频繁,更愿意信任同事,并形成共同愿景;员工在使用社交媒体的过程中,会面临技术压力,出现过载、入侵和不确定性等负面结果。最后提出命题,构建了初步理论模型。研究结论有助于组织使用社交媒体进行内外部沟通进而提高员工工作绩效,为组织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使用社交媒体的实践措施提供指导,为组织发挥社交媒体的巨大作用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使用新浪微博的204名大学生的调查, 发现线上社会支持、社交媒体使用和社交自我效能感之间显著相关, 它们之间的关系因社会支持类型的不同而各有特点: 把社会支持看成一个整体时, 社交媒体上的社交互动在线上社会支持对社交自我效能的影响中起调节作用, 随着社交媒体的社交互动增多, 线上社会支持对社交自我效能感的正性影响越来越显著; 而从线上社会支持的归属感维度讲, 社交媒体上的社交互动在线上社会支持和社交自我效能感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 归属感促使大学生更多地在社交媒体上进行社交互动, 由此提升其社交自我效能感。研究结果可为理解人们为什么喜欢使用社交媒体以及线上行为如何影响线下心理与行为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3.
Q&A     
正Q:为什么有些人喜欢抖腿?A:你一定注意过自己或者身边的人常常会抖腿吧。在社交中,这往往被认为是一种不尊重他人的坏习惯,特别是在电影院里或是在交通工具上。不过,这种行为可能比你想象得还要普遍。在一份对50名美国大学生的调查中,有41人发现自己在上课时曾抖腿或是动脚,其中35人认为运动的原因源于无聊。如果你注意过自己是如何抖腿的,就能发现几个特点:抖腿主要发生于长时间静坐时;在双腿  相似文献   

4.
《少儿科技》2015,(3):8
<正>经常在社交网站上点"赞"的人请注意啦!一种新开发的计算程序可以根据一定数量的"赞"数据,"算"出你的性格特征。某个社交网站上的8.6万多名志愿者完成了性格测试问卷,并允许研究人员访问他们的"赞"数据。一些志愿者还邀请亲朋好友填写问卷,评估志愿者的性格。把志愿者的自我评估结果作为标准,研究人员发现,计算程序"算"出的志愿者的性格大多比其亲朋好友的结论更准确。  相似文献   

5.
理心人生     
《科技潮》2003,(6)
生活当中,你不可避免地要与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但是,你或你身边的人是否经常会有恐惧社交的情况出现?专家认为,恐惧社交也是病。因对社交生活和群体的不适应而产生的恐惧和社交障碍在医学领域上被视为一种精神上的疾病即社交恐惧症,也叫社交焦虑症。社交恐惧症已是继抑郁症和酗酒之后排名第三的心理疾病,这可能是因为现代人面临的生存压力愈来愈大,而且网络时代的来临,为人们带来了新的社交领域,但若长期沉溺于网络上虚拟社会的社交活动,则会减弱真实社会中人与人的直接交流的社交技巧。社交恐惧症的表现形式不仅仅是面对陌生人…  相似文献   

6.
正在社交媒体上无所顾忌地展示自己的状态、行程、照片和各种评论的时候。很少有人意识到,这些简单的行为正在或已经对他们的职业生涯造成致命的影响。在这个"泛社交媒体时代",据皮尤研究中心调查,美国人平均每天都花40-50分钟时间来更新他们社交媒体的个人专页,人们认为这是一块专属于自己的自由之地,他们在此无所顾忌地展示自己的状态、行程、照片和各种评论。然而却很少有人意识到,正是这些简单的行为正在或已经对他们职业生涯造成致命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赞,基本意思有表示同意、夸奖等。随着互联网上各种追求"短平快"的社交产品不断涌现,"点赞"功能在社交软件里深受网民喜爱。"赞"已经渐渐脱离开了文字的传统表意形式,用了一种含混不清、略带暧昧的态度来概括评价。喜大普奔,有人点赞;人艰还拆,竟然也有人点赞无论见到什么内容,先"赞"一个,已经成了时下不少人参与网络社交的习惯性动作。最近,"点赞"按钮频频出现在人人网、新浪微博、微信朋友圈等主流社交网络上,令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又多了一种形式。只需轻轻一点,即可事半功倍地表达自己的态度。收集"赞"成为很多人在社交网站上乐此不疲的  相似文献   

8.
基于社会影响理论,从社会影响的内化视角探究员工朋友圈社交行为对知识共享意愿的影响机制,并揭示了朋友圈社交行为对知识共享意愿的不同程度感知差异性的差异化作用。通过对255个有效样本进行分析发现:职场友谊完全中介了朋友圈社交行为与知识共享意愿的关系;职场友谊对知识共享意愿有着积极影响;感知差异性负向调节了"朋友圈社交行为-职场友谊-知识共享意愿"的前半径,即感知差异性水平低的员工通过加强社交互动会增强职场友谊,而感知差异性水平高的员工则会因为过度的社交互动而削弱其职场友谊。  相似文献   

9.
追风人物     
《世界知识》2021,(3):78-79
哈里和梅根夫妇宣布弃用社交媒体据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1月9日报道,萨塞克斯公爵和公爵夫人(哈里和梅根夫妇)已放弃社交媒体,将不再使用推特和脸书等平台。此前在社交媒体Instagram上共拥有超过1000万粉丝的哈里和梅根,将拒绝让社交媒体成为其在美国新"进步角色"的一部分。据了解,这对夫妇因他们在社交媒体上遭遇的"仇恨"而感到失望。梅根曾谈及她因网络暴力而"几乎无法生存"的经历。  相似文献   

10.
2011年,扎克伯格和他的FaceBook引领着社交网络在全球范围内高速发展,社会影响力亦与日俱增。然而从商业角度来看,社交网络如仍停留在"人拉人"的运营模式,未来很难得到进一步发展。知名新媒体研究专家布莱恩?索利斯在《社交媒体2011年状况》一文中指出:社交媒体的初级发展阶段即1.0版本已经结束,而电子商务和社交网络的结合有望引领社交网络走进全新的2.0时代。  相似文献   

11.
<正>在英国,我有一位好朋友名叫戴夫。戴夫是个好人,但却有一个很大的毛病——特别懒。你可能也会认识这样的人。只要有电梯的地方,戴夫从来不走楼梯。出门必开车,哪怕是特别近的地方,戴夫也绝不走路。如果你去他的住处,绝大多数情况下你会看到:戴夫坐在沙发上,一手拿电视遥控器,一手拿着一大包薯片。他的厨房里堆满了积攒多日的脏碗脏盘,懒得去洗。在西方社会,我们把这类人叫做"沙发土豆"  相似文献   

12.
科普新知     
《华东科技》2014,(7):76-76
手机成瘾者或被归为精神障碍患者如果时隔几分钟就想看一眼手机,如果你离开手机一会就感觉坐立难安,那么你很有可能换上了手机成瘾症。这不仅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还会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新加坡格伦伊格尔斯医疗中心精神病学家王安德(Adrian Wang)指出,病人产生焦虑的情绪时,大多会通过登陆社交媒体来缓解他们的压力。以前人们多沉迷于网络游戏,而今痴迷于社交媒体和下载视频的人越来越多,这或将成为当今时代的主流趋势。  相似文献   

13.
仲姝冰 《世界博览》2013,(11):58-59
用在中国用不了的社交媒体平台向海外推广中国旅游。"免费旅游、体验中国文化、高额年薪",今年杭州旅游局用如此诱人的字眼,来描述新推出的一个职位。不同于四年前澳大利亚旅游局策划的"寻找大堡礁守岛人",这份"当代马可·波罗——杭州博士"的工作不仅能让胜出者玩转杭州城,还能亲身体验包括茶、丝、中医、印学、武术在内的五种传统生活艺术。当然,要申请这份工作,你得会"翻墙"。  相似文献   

14.
<正>前段时间,美国科技巨头、特斯拉公司首席执行官马斯克在社交媒体上以"人类"(Humankind)为题,用中文发布了曹植的《七步诗》,引发广泛关注。有舆论猜测,此番言论与联合国机构世界粮食计划署执行主任比斯利的"逼捐"有关。比斯利此前在推特上表示:"只要马斯克捐赠2%的财富,4200万人就能免遭饥饿。"马斯克当即反驳称:"如果世界粮食计划署能够解释60亿美元如何解决世界饥饿问题,我会立即卖掉特斯拉股份。  相似文献   

15.
<正>卫生间名曰"卫生",其实当中暗含了很多"小猫腻":卫生间一点也不卫生。或许你会尖叫反对:"不可能!我每天都刷马桶!"既然如此,我们来看看所谓的卫生间到底隐藏了多少"杀手"吧!洗手液"越洗越脏"很多人会在卫生间里放一瓶洗手液,认为用洗手液洗手就可以"高枕无忧",将手上的细菌杀死。其实不然,洗手液虽然有消毒、杀菌的作用,但市场上的洗手液产品质量往往参差不齐,很难保证自己使用的洗手液是否真正具有杀菌效果。同时,久置的洗手液本身就会滋生细菌,如  相似文献   

16.
魔逗城堡     
<正>这是一段神奇的开场白,看到这段话并朗诵三遍的人,新年不管干什么都能心想事成,所有烦恼统统烟消去散,脑袋瓜变得比柯南还聪明!如果不相信,新的一年你只会身体健康、学习进步、笑口常开!挖趣机老师:"你的优点是什么?"学渣:"爱学习吧"老师:"很好,那你的缺点呢?"学渣:"爱撒谎吧"(笑点挖掘手:上海张宸)  相似文献   

17.
<正>由于"曝光效应"的存在,我们对镜中的自己会更有好感;而在反复自拍的过程中,我们会觉得照片中的自己越来越美,从而收不住手,陶醉其中而难以自拔近日,网上流传着一种说法:据美国精神病协会认定,"自拍成瘾"是一种精神疾病。热衷自拍的女神们,请担忧一下自己的精神健康问题。别着急,放轻松,这其实是骗你的!当然,上当的不光是你,国内很多媒体都上了当,正正经经地转载了这个报道。自以为中枪无数的自拍党,终于可以拍拍膝盖,安心地打开前置摄像  相似文献   

18.
如果你摆出一本正经的样子、使用高大上的词语、动作比周围人更快就能显得更聪明吗?我们经常会看到戏剧里的数学家,科幻电影里的物理学家,僵尸电影里的生物学家,或是技术惊悚片里的程序员说着一口晦涩难懂的科学用语,比如:"想要通过那种大小的虫洞我们需要改装翘曲推进器。",或者是"恐师分子用一种无法破解的512-bjt密码把钚(放射性元素,可用于核武器)的位置加密了"或者甚至是"因为你穿越到了过去,所以你创造出了一个你根本没有出生的平行世界"对于科学家先生的科技用语,作为观众代表的普通人张三会面露疑问,然后说:"博士,说人话!"在大银幕上,电视上和小说里,你都见过这样的片  相似文献   

19.
没养孩子前,你可是个有趣的人父母们热衷于使用社交媒体过度分享孩子的信息,其实让朋友们厌烦透了。几年前,参加聚会时,总会碰到钱包里塞满孩子照片的父母,但是现在,父母们更喜欢在网络上炫耀。你总能看到家长们自豪地将孩子的照片作为微博头像,微博里面总会提到自己孩子的名字,提到幼儿园或学校名字,图片经常会暴露自己居住的小  相似文献   

20.
现今社交媒体是建立社交联系的重要媒介,好友推荐对于扩展人们的关系网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准确的用户特征提取和分析是社交网络中好友推荐的关键.传统的好友推荐方法一般都是根据部分用户属性信息或行为信息进行推荐,所以对用户特征的描述不完整,推荐的效率和准确率远非预期.提出基于用户语义行为和社交关联的推荐模型应用于社交媒体平台上的好友推荐.为了获得准确的预测,使用LDA(Latent Dirichlet Allocation)对语义信息进行主题建模,得到基于主题的用户语义行为特征表达;使用DeepWalk算法对用户社交关联网络图进行特征提取,得到准确的社交关联特征表达;使用反向传播神经网络来预测用户潜在的社交关联,为用户精准推荐好友.该模型实现了利用用户语义行为和社交关联预测用户潜在的社交关联,可以根据潜在社交关联进行精准的好友推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