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拟态环境是由大众传播媒介制造的媒介现实。目前,学界对拟态环境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拟态环境的传播主体---媒介事件以及媒介人物。本文研究重点是广告传播拟态作用机制的两个命题:广告主体的意识形态灌输以及广告客体之“沉默的螺旋”,并通过具体案例分析拟态作用机制对社会大众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通过观察了解桂东南农村受众日常生活中的媒介,探寻当今农村受众生活中的媒介接触情形,反映媒介在西部农村社会生活中的原生态.调查表明,桂东南农村受众对大众传播媒介处于既依赖又疏离的状态,这也表明,桂东南农村信息传播状态正处于我国东西部农村信息传播模式的转型期.  相似文献   

3.
传播是公共关系实现自身目标的重要方式,也是组织和公众达成理解的重要渠道。传播对公共关系而言是十分重要的,在当代社会组织信息的传播主要通过大众媒介来实现。然而随着社会分层的加剧和传播媒介对资源占有的不同,传播本身也出现了越来越明显的分化趋势即传播分化。传播分化的产生无论是对大众媒介还是对于公共关系的传播来说都是十分不利的。本文就是从公共关系的传播角度出发来探讨传播分化出现后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4.
风险传播是新闻传媒义不容辞的职责。在传播方案上,大众传播媒介应与网络媒介联手进行风险传播。在传播策略上,大众传播媒体的风险传播要适时适度,网络媒体的风险传播要放开;新闻传媒在风险传播中的新闻价值取向必须符合价值理性,以公众关注的公共利益和不损害公共利益的公共兴趣为选择标准。  相似文献   

5.
新媒介时代,每个人都有刻划自己品牌的机会,个人品牌化成为现今社会一大风景。本研究结合大众传播系统模式理论,分析新媒介语境下,个人品牌化活动的传播规律及其组成元素,在此基础提出个体传播模式:希求解读”芙蓉姐姐”、”犀利哥”等网络人际化传播行为和传播特点;分析影响历史人物发展的传播因素。  相似文献   

6.
李静 《科技智囊》2023,(3):5-11
高校智库是知识生产和传播的重要主体。文章结合元传播和圈层传播理论,从人际传播、大众传播和网络传播层面建构高校智库知识传播的模式,并提出高校智库知识层级传播的理念与取向,即从价值取向看,人际传播整合智库知识传播多元主体,从认知取向看,大众传播促进智库概念性知识层级化,从情感取向看,网络传播凸显传播中人与技术的交融。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阐述了高校智库在知识传播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以及如何促进知识思想的层级化和精准化传播。  相似文献   

7.
雷丽莎  耿伟杰  王晓璐 《科技信息》2010,(19):I0098-I0098,I0127
文献需要通过各种传播途径来达到传播效果,本文从传播学角度出发,将文献传播分为人际传播、组织机构传播途径和大众传播媒介传播等三个主要途径。本文通过对文献传播途径的简单分析,以及对三个主要传播途径的介绍,希望可以帮助读者选择文献信息传播的最优途径。  相似文献   

8.
当代社会时刻发生着各种危机,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有可能使危机信息失去监管,大众传播中常出现言过于实的现象。本文从危机传播的理论出发,尝试寻找一种模式,使传统媒体与现代大众传播的特征结合,作为政府信息与大众的桥梁,使大众危机传播得到监管,保证社会安定发展。  相似文献   

9.
媒介全球化开辟了文化传播和文化交流的新时代,同时它对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影响也逐渐加深。大众传播媒介作为一个国家或者民族对内对外交流的主要手段,面对国际传播新形势和新挑战,如何应对跨文化、跨国界的文化交流,使其在媒介全球化大潮中维护自己的信息主权,这是广大发展中国家传媒业发展必须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网络媒体传播优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范文德 《甘肃科技》2005,21(12):225-226
计算机互联网是继报纸、书刊、电影、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之后出现的第六媒体,它的出现给了传统媒介及人们的日常生活极大的冲击,本文从传播学的角度对网络媒体的传播特色及优势进行了全面分析。  相似文献   

11.
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我国新闻传播为求得更好的生存与发展,逐步确立了市场传播意识,市场传播意识的形成,首先表现为对新闻“商品性”的认识,关注新闻的价值特性,其次认识到信息化社会中,大众传播的娱乐功能正在上升,同时更加明确如何适应环境,在竞争中求生存和发展,迎接21世纪的挑战。  相似文献   

12.
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主要运用大众传播媒介、组织传播媒介等开展广泛的政治传播。在政治传播过程中,通过重视对政治传播全面的控制;充分发挥外国媒体和记者在政治传播中的巨大作用;运用一般和典型相结合、典型带动一般的政治传播这三个主要的政治传播策略,中国共产党实现了政治传播的目的,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相似文献   

13.
现实社会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社会公众越来越表现出对科学的认识和对技术创新的浓厚兴趣.这种趋势表明科技正成为当代传播领域中充满活力、新意和创新的核心领域。提高公众的科学意识,研究新媒介时代的科技传播对公众的影响.阐释科技作为现代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广泛影响力和巨大推动力,将成为新媒体时代大众传播的重要使命。  相似文献   

14.
赵晏 《当代地方科技》2007,(10):171-171
绚丽多彩的多媒体表现力,良好的互动功能,已成为新闻网站的制胜之本。受众可以随意浏览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也可以发表自己在某一方面的高见或随笔。因此对新闻网站而言,如何充分发挥这一新媒介在信息传播中的优势,改善传统大众传播过程中受众被动的地位,是新媒介编辑从业人员必须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大众传播媒介作为信息传播的工具,在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承担着文化传承的重要作用。在新疆,大众传播媒介在现代文化的传承作用主要表现在对传统文化中优秀人文精神、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  相似文献   

16.
王楠 《奇闻怪事》2011,(10):39-45
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迅速,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消费已成为生活的必须,中国社会已经呈现出“消费社会”的发展特征,深受消费文化的影响。电视媒介在消费社会的背景下,在传播立场、内容、对受众的影响上都发生转变,与消费社会共谋,深刻影响着大众的生活。本文以消费、消费社会、消费文化、消费主义、符号学等理论为指导,采用内容分析法、个案研究法、文献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消费社会背景下的电视媒介传播进行现状分析,揭示出消费社会与电视媒介是如何共谋的。进而从电视媒介传播内容、对受众价值观的影响及电视媒介作为传者的偏向三个方面分析二者共谋带来的消极影响:视觉表达肤浅、内容表达趋同、意义表达虚无;对受众价值观产生了自我实现功利化、对幸福的追求物质化、人性结构单一化的影响;电视媒介作为传者传播注重电视的商品主导、受众主导、技术主导。笔者最后针对不良影响从电视媒介传播内容、对受众影响、对传者的要求三个方面提出了积极对策。希望本文能够对消费社会中电视媒介的良性发展带来些许启示。  相似文献   

17.
传播生态的基本框架是信息技术、传播范式和社会行为。信息技术与范式结合并凸现在信息传播中,媒介生态环境也会随之变化。传播范式对传播生态的影响可谓无处不在,自古至今依然。新闻传播中对信息的组织、选择和传送如果进入一种流程,那么传媒内容程式化、传媒使用的语言规范化、传播过程模式化就不可避免,因为范式渗透其中,信息传送经常失衡,受众的趣味、爱好、观念、行为乃至于思想均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培养”。从此意义上说,新闻范式的控制归结于政治需要和国家利益,其实质还是对文化的控制。  相似文献   

18.
王楠 《奇闻怪事》2011,(9):46-60,24
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迅速,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消费已成为生活的必须,中国社会已经呈现出“消费社会”的发展特征,深受消费文化的影响。电视媒介在消费社会的背景下,在传播立场、内容、对受众的影响上都发生转变,与消费社会共谋,深刻影响着大众的生活。本文以消费、消费社会、消费文化、消费主义、符号学等理论为指导,采用内容分析法、个案研究法、文献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消费社会背景下的电视媒介传播进行现状分析,揭示出消费社会与电视媒介是^何共谋的。进而从电视媒介传播内容、对受众价值观的影响及电视媒介作为传者的偏向3个方面分析二者共谋带来的消极影响:视觉表达肤浅、内容表达趋同、意义表达虚无;对受众价值观产生了自我实现功利化、对幸福的追求物质化、人性结构单一化的影响;电视媒介作为传者传播注重电视的商品主导、受众主导、技术主导。  相似文献   

19.
大众传媒时代,媒介对社会各个领域的作用和影响深远.在农村变革的进程中,大众传媒应发挥重要作用.由于我国农村媒介生态系统失衡,媒介没有发挥其促进人的观念变革的教育功能,严重影响农村的发展.加大扶持农村媒介的力度,提升农民媒介素养,提高农村媒介的传播效果是推进农村现代化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世代累积型作品以“高山流水式”传播模式广播于世,最终成为一种渗透全社会的文化现象。在传播过程中更表现出倾向志异写奇、彰显道德意义、注重传播载体、立足最佳时空、受制于传统文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