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平顶山学院学报》2018,(5):104-110
城市化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要素,二者之间存在着复杂的耦合关系.基于中原经济区32个地级市的城市化相关数据及生态环境指标,运用"PSR"模型构建了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度函数模型及耦合协调度模型,对中原经济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空间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大部分地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空间耦合度处于磨合和高水平耦合阶段;空间耦合协调度分别为:低度协调耦合占21.88%,中度协调耦合占65.62%,高度协调耦合占12.5%.2)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空间耦合强度和空间耦合协调度情况为:高强度中协调性的城市占31.25%,中强度中协调性城市占34.38%.3)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度与各地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一定的空间对应关系,而耦合协调度与各地市的经济发展水平没有明显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2.
在构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系统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利用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耦合度模型和协调度模型,揭示了1990-2011年呼和浩特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交互耦合机理,并对二者的耦合度及协调度进行定量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1)呼和浩特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各指标均为中等及以上耦合强度,由此遴选出的4项城市化指标和6项生态环境指标较好地反映了系统的耦合作用机制;(2)1990-2011年呼和浩特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系统处于磨合阶段,其协调度为中度协调.  相似文献   

3.
以福建省为例,采用地学信息图谱的分析方法,在对其人口综合发展水平和生态环境综合质量进行测度的基础上,构建了耦合度和协调度模型。对福建省人口与生态环境耦合规律进行探索,揭示其人口与生态环境耦合机理与规律,可为协调其人口与生态环境建设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4.
通过建立城市化与旅游产业两大系统交互耦合协调关系模型和河南省各省辖市城市化发展与旅游产业相关指标体系,计算出河南省各辖市城市化与旅游产业两大系统的耦合度与协调度,而后进行系统耦合协调度层次划分,并对其时空变化进行分析.2013年,河南省城市化与旅游产业两个系统的耦合度与协调度整体水平较低,其中,豫西、豫北、豫西南以及郑州附近的豫中地区的系统耦合度与协调度相对较高,省内其他地区的系统耦合度和协调程度相对较低.2008-2013年,河南省18个省辖市城市化-旅游产业系统耦合协调度有所变化,但整体变动不大,耦合协调水平较低.  相似文献   

5.
以钦州市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反应土地利用效益与城市化耦合协调度的指标体系,利用耦合度模型和协调度模型探讨两者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2003—2012年钦州市土地利用效益综合指数在微量波动中稳定上升,城市化综合指数呈快速上升的趋势。钦州市土地利用效益与城市化耦合作用强度进入了颉颃阶段,耦合度值差异相对不大。土地利用效益与城市化协调度经历了低度协调耦合、中度协调耦合、高度协调耦合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6.
以贵阳市为例,构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灰色关联模型、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模型,对其耦合关联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2004—2011年贵阳市的城市化水平逐年增长,生态环境水平呈先增长后下降趋势;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等生态环境指标是影响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因素,煤气供气总量等城市化指标是影响生态环境的主要因素;贵阳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度处于颉抗阶段,且基本处于中度协调的耦合。  相似文献   

7.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度模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城市与生态环境耦合规律的基础上,利用协同论的观点构筑了它们之间交互作用的耦合度模型。模型包括两部分即耦合度计算模型和耦合度预测模型。耦合度计算模型由功效函数、耦合度函数和城市化-生态环境耦合评价指标体系构成其中指标体系的选择是耦合度计算正确与否的关键。耦合度预测模型采用人工神经BP反馈网络。最后,以徐州市为研究对象应用此模型研究了该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为协调好它的城市化与环境建设提供了量化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8.
利用耦合协调度、障碍度等评价模型对贵阳市2004—2014年城市化系统和生态环境系统的耦合协调状态以及制约二者协调发展的障碍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4—2014年贵阳市城市化、生态环境发展水平整体趋势都在提高;城市化和生态环境的耦合度α一直大于0°,小于90°,二者处于协调发展阶段,但近几年二者演化速度的差值增大,耦合度α逐渐趋近于90°,说明二者的关系正在向不和谐方向发展;耦合协调度先上升后下降,经历了低度协调—中度协调—高度协调—中度协调的演变过程;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人均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环保投资占GDP比重3个因子是当前阻碍贵阳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9.
采用实证分析法和耦合度模型对重庆市38个区县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发展的耦合程度进行理论分析,结果显示:①2011年重庆市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发展耦合度全市平均值为0.424,耦合度以拮抗阶段为主,耦合协调度基本处于中度耦合型;②2011年重庆市38个区县的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发展的耦合度存在地域差异性,主城区高于两翼地区;③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发展耦合度越高;④2011年重庆市38个区县的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发展耦合度在0.330~0.511之间,跨越低、中、高3个级别,分别占区县数量的45%,50%和5%.  相似文献   

10.
为正确认识科技创新、产业结构及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及协调程度,构建3个系统的2级指标评价体系,基于耦合协调模型,运用熵值法对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2009—2017年3个系统的耦合协调时序演化及空间差异演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R&D人员全时当量、人均GDP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对科技创新、产业结构和生态环境贡献率较高,3个系统综合评价指数均存在省际差异变化,创新程度与产业结构优化整体上呈正相关、与生态环境状况呈负相关;从时间上,2009—2017年3个系统耦合度水平较高且部分地区年际差异变化大,而耦合协调程度较低且年际差异变化幅度较小;从空间上,该区域各省(市)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空间差异明显且呈集聚态势,各省(市)耦合度基本达到高水平耦合阶段,耦合协调度整体较低且呈东高西低差异态势.  相似文献   

11.
以和田地区为研究区域,借助国内外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关系方面的理论和研究成果,使用1997—2011年的调查资料和统计数据,运用变异系数法求各指标权重,根据权重构建和田地区的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综合指标体系,构造耦合度模型,深入研究和田地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之间的耦合关系.结果表明,1997—2011年,和田地区的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综合指数虽然在有些年份出现下降,但总的来看呈现出上升趋势;从协调度来看,和田地区的协调程度也不断加强,由1997年低水平的耦合阶段,经历了1998—2009年的基本耦合阶段,2010—2011年进入了磨合阶段,同时耦合类型由低度协调类型经过中度协调类型达到了高度协调类型.总体来说,和田地区的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处于相对协调状态,但是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根据具体情况提出了建议,为以后可持续的城市化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以京津冀地区为案例地,通过分析京津冀地区旅游业、城市化和生态环境子系统的耦合协调发展机理,建构旅游业-城市化-生态环境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及耦合协调度量化模型,对京津冀地区旅游业-城市化-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关系及其发展类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2004—2013年,京津冀地区旅游业、城市化、生态环境系统间耦合协调度由失调逐步演变至协调;城市内部旅游业系统发展迅速,但阶段内波动性较强;城市化水平保持稳步增长;生态环境矛盾随城市内部旅游业和城市化发展而逐步凸显。京津冀三地耦合发展类型基本以城市化超前发展型为主,少有旅游超前发展型出现。  相似文献   

13.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原理和方法,构建福建省城市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和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城市化与经济协调发展理论和协调度的概念,建立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协调性测度模型,对福建省各市的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协调性进行定量分析,以G IS软件为平台制作空间分异图谱。研究结果表明:(1)福建省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协调类型分为良好协调、中级协调、初级协调、勉强协调和濒临失调5类。(2)福建省的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基本处于协调发展,但协调层次不高,而且地区差异较大。(3)协调度较好的县(市)主要分布于沿海地区的中部以及闽中的县级市地区,其中福州、厦门、泉州三大中心城市处于良好协调发展,尤其厦门协调度最高,而协调度较差的县(市)主要分布在沿海南部和闽西北的部分地区。  相似文献   

14.
以安徽省为例,通过构建耦合协调模型并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对16个城市2008—2017年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发展演变情况进行了时空分异研究.结果表明:(1)2008—2017年安徽省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整体耦合度较高,协调度也随着时间由勉强协调类向良好协调类提升.(2)2008—2017年安徽省各地级市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耦合度和协调度由"中南部高、北部低"转变为"中部高、四周低"的空间布局.(3)2008—2017年安徽空间自主相关主要以芜湖市为中心进行高值聚集,以亳州市为中心进行低值聚集.(4)未来安徽省北边城市应以旅游业发展为契机,协调推进旅游经济发展;中南部地区应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前提,实现绿色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通过建立经济环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甘肃省14个市(州)的经济环境耦合度和协调度计算后进行时空格局演化分析.结果表明:从空间看,甘肃省经济环境耦合度的空间分布呈现梯次化、组团化特征,东部和南部地区的耦合度高于北部和西部;甘肃省的经济环境协调度整体处于低协调阶段,10 a间基本没有变化.从时间序列看,甘肃省大部分市(州)的经济环境耦合度出现了缓慢波动下降的趋势,市(州)之间的差距在缩小;经济环境协调度绝大部分处于缓慢上升的阶段.根据耦合度和协调度,可以将甘肃省14个市(州)划分为经济环境高耦合低协调地区、经济环境拮抗区以及经济环境低耦合低协调地区3个类型区.  相似文献   

16.
以辽宁省1996—2015年的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耦合关系为研究对象,构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依据判定标准对其进行识别.结果表明:①城市化和生态环境水平都有大幅度的增长,尤其是生态环境水平实现了跨越式增长;②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协调耦合关系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经历了低水平耦合、拮抗阶段和磨合阶段,在1996—2008年处于磨合非协调耦合阶段,在2009—2015年处于拮抗非协调耦合阶段.由此表明辽宁省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生态环境破坏比较严重,给生产生活带来严重的损失.虽然近期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耦合关系开始向好,但离高水平的协调耦合关系仍任重而道远.最后讨论了非协调性关系的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17.
以丹江口库区及上游地区5座中心城市为例,构建旅游产业-社会经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赋权法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并运用耦合协调发展度模型对案例区域各中心城市旅游-经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2010—2014年丹江口库区及上游地区区域中心5城市旅游-经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水平总体上呈逐年平稳上升趋势,耦合度C∈[0.8,0.9],整体位于高度耦合阶段;协调度D∈[0.5,0.7],整体处于"勉强协调"和"初级协调"发展阶段;各市旅游、经济、生态环境子系统发展程度各异,耦合协调度水平也存在一定差异。5座城市中,十堰的耦合协调度较高,3系统的耦合度较好,属于良好协调型;安康、汉中属于初级协调型;商洛和邓州目前正步入勉强协调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8.
陕西省城市土地利用效益与城市化耦合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土地利用效益与城市化相互影响和制约,处于城市化不同发展水平的城市,其土地利用效益存在显著差异,正确处理好城市土地利用效益与城市化的关系,已经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和核心问题.该文以陕西省10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基于城市土地利用效益与城市化的交互耦合机制,构建了两者之间的耦合度和协调度模型,对其城市土地利用效益与城市化的耦合协调发展时空差异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研究期间,城市土地利用效益总体上滞后于城市化的发展,两者的耦合程度基本上都处于颉颃阶段,协调度大多处在中度和严重失调阶段,城市土地利用效益与城市化耦合协调度水平不高,区域差异明显,没有达到良性共振.  相似文献   

19.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城市化之间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在对城市化发展与土地集约利用相互作用机理分析的基础上,以河南省为研究区域,建立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和城市化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均方差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引入耦合模型,计算出河南省除济源市之外的17个省辖市土地集约利用和城市化的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发展度,并分析了其空间格局和形成机制.结果表明:(1)河南省17个省辖市中大部分城市的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和城市化的协调度不高,其中有11个城市属于较低水平或低水平协调.(2)从城市化发展类型来看,17个省辖市中有6个属于超前型,8个属于滞后型,只有3个属于同步型.(3)从协调度的空间格局分布和形成机制来看,由于各地区间的城市化发展水平和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差异,耦合协调度呈现出片状分区集聚的特征,高水平和较高水平协调地区主要集中在郑州和许昌以及与它们相邻的西部和北部地区;较低水平协调区分布在南部和东部地区以及北部的安阳、鹤壁和焦作;低水平协调区仅分布于东北部的濮阳市;不协调地区在河南省没有分布.  相似文献   

20.
为从效率的角度探索煤炭资源空间配置的优化方式,本文借助于数据包络分析测度不同区域煤炭资源流动效率,并利用耦合协调模型对流动效率与产业结构的关系进行测度.研究结果表明:(1)汇地方面,各项效率最高的区域均分布在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各项效率相对偏低;(2)源地方面,内蒙古综合效率最高,新疆最低;山西、内蒙古、陕西的纯技术效率对综合效率的影响要大于规模效率的影响,而贵州、新疆规模效率较高,受规模效率驱动的影响比较大;(3)整体上看,东部地区产业结构的高级化水平高,结构较为合理,并且产业集中程度较高;(4)汇地煤炭资源流动效率与产业结构各项系数在空间上呈现出对应性,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其耦合协调度也相对较高;煤炭流动效率与产业结构集中度的耦合度与协调度的平均值最高;(5)源地煤炭资源流动效率与产业结构各项系数均达到了高协调耦合阶段,总体上看,流动效率与高级度的耦合度平均值最高.最后依据不同区域与产业结构的耦合协调度,分别提出了针对源地和汇地不同区域的对策建议,以优化煤炭资源在空间的配置效率,为相关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