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关于取代基对苯甲酸酸性强弱的影响,应综合考虑电子效应、氢键、立体效应和邻位效应等多方面因素.本文用轨道理论解释邻位效应,能更好地理解邻位取代苯甲酸的酸性显著的增加.  相似文献   

2.
不同的取代基及同一取代基在不同位置对苯甲酸酸性大小的影响较复杂 .很多资料用诱导效应和共轭效应对一些情况作了解释 ,效果很好 .但还有许多情况下 ,用简单的诱导效应和共轭效应无法解释 .本文应用诱导效应 ,共轭效应和邻位效应等对取代苯甲酸酸性大小进行合理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基于元素的Pauling电负性,原子成σ键的电子数,原子直接键连的氢原子数目和原子形成离域键时所提供的PZ电子数,建立了一种分子连接性指数(4X),它与19种取代苯酚酸性Pka的线性方程为:Pka=14.1127-1.63754X,它与22种取代苯胺碱性Pkb的线性方程为:Pkb=4.5524 2.08464X.它与30种取代苯甲酸酸性Pka的线性方程为:Pka=7.1000-0.72034X.结果表明,4X具有良好的结构选择性和性质相关性,可用于预测其它取代苯甲酸、取代苯酚酸性Pka值和取代苯胺碱性Pkb值.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实验数据和电子效应理论,解释了取代苯甲酸三个同分异构体之间酸性强弱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取代联苯发生亲电取代反应时,当取代基为产生-I-C效应的吸电基或供电基在联苯环上4-位或2-位时,第二个取代基主要进入,未有取代基的苯环的邻位和对位,以对位为主.若取代基为产生-I>+C效应的吸电基或供电基在联苯环上3-位时,第二个取代基主要进入有取代基的苯环的邻位和对位,以对位为主.  相似文献   

6.
基于元素的Allen电负性,原子成σ键的电子数,原子直接键连的氢原子数目和原子形成离域键时所提供的Pz电子数,建立了一种分子拓扑指数(5X).它与33种取代苯甲酸酸性Pka的线性方程为:Pka=6.9503-0.31485X.结果表明,5X具有良好的结构选择性和性质相关性,可用于预测其他取代苯甲酸性Pka值.  相似文献   

7.
p-取代苯基化合物荧光发射光谱中取代基效应的定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不同体系的取代苯基化合物的荧光发射光谱中的取代基效应进行了研究.其中,对于二苯乙烯衍生物、1,4-双(取代苯乙炔基)苯,激发态取代基参数(σcccx)的单参数方程的相关系数均在0.98以上;对于取代苯乙烯、取代α-甲基苯乙烯和反,反-1,4-双(β-取代苯乙烯基)苯,则用Hammett参数(σp)和σcccx的双参数方程关联,相关系数均在0.96以上.结果表明,激发态取代基参数能用于共轭化合物的荧光发射能量的定量研究.  相似文献   

8.
取代基效应是有机结构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取代基效应对有机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反应活性等都有着重要影响,了解有机化学中的取代基效应及其在有机化学中的作用方式,对于学习有机化学及应用有机化学知识都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
取代基效应是有机结构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取代基效应对有机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反应活性等都有着重要影响,了解有机化学中的取代基效应及其在有机化学中的作用方式,对于学习有机化学及应用有机化学知识都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一取代联苯发生亲电取代反应时,当取代基为产生-I-C效应的吸电基或供电基在联苯环上4-位或2-位时,第二个取代基主要进入,未有取代基的苯环的邻位和对位,以对位为主。若取代基为产生-I〉+C效应的吸电基或供电基在联苯环上3-位时,第二个取代基主要进入有取代基的苯环的邻位和对位,以对位为主。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不同浓度TiO2、O3、H2O2光催化氧化苯甲酸的过程.结果表明:苯甲酸在光催化臭氧-过氧化氢氧化(UV/TiO2/O3/H2O2)和光催化臭氧氧化(UV/TiO2/O3)过程的浓度去除率比单独光氧化(UV)、光催化氧化(UV/TiO2)、光催化过氧化氢氧化(UV/H2O2)过程明显增高.TiO2的最佳投加量为4.0 g/L,苯甲酸降解速度随着O3浓度增加而增大,低浓度的H2O2能促进苯甲酸氧化.动力学研究表明,苯甲酸降解过程遵循一级反应,苯甲酸在UV/TiO2/O3/H2O2作用下降解的速率常数是UV/TiO2/O3过程的1.47~6.29倍,是UV/TiO2过程的3.39~5.21倍.  相似文献   

12.
电位法研究外加盐对壳聚糖树脂吸附苯甲酸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电位法,跟踪观察交联壳聚糖树脂在不同环境体系吸附低浓度苯甲酸的行为,结合盐效应理论讨论了在三元体系(酸 水 盐)中,LiCl、NaCl、KCl、LiBr、NaBr、KBr、MgCl2、CaCl2、SrCl29种外加盐对交联壳聚糖树脂吸附苯甲酸吸附速率的影响.利用固一液界面吸附动力学方程,求取了表观速率常数(kt).实验结果表明,交联壳聚糖树脂在三元体系中吸附苯甲酸,外加盐起盐析作用,使得其表观速率常数(kt)随着外加盐浓度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13.
基于分形理论与方法研究了常德市 10年降水酸度月均值序列中酸雨分布的时间标度性 ,并以美国加里福尼亚州的同类数据进行了比较分析 .结果表明 ,降水酸度月均值序列中酸雨分布具有分形性质 ,符合幂律分布规则 ,其分形维数与酸雨出现概率呈负相关关系 .  相似文献   

14.
氮硫方酸与卤代烃的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氮硫方酸的巯基和氨基有较高的反应活性,利用巯基酸性较强易于成盐的特点,实现了氮硫方酸与卤代烃的选择性S-烃基化反应,成功地制得了11个相应的衍生物。  相似文献   

15.
砂岩储层酸化的常规土酸体系存在与矿物反应速度快、酸化液的有效距离短和容易产生二次沉淀等问题。现存的缓速酸酸液体系不能克服粘土和石英界面反应速率的巨大反差,新的深度酸化工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酸液的穿透距离,但工艺繁琐,且仍然不能解决沉淀、堵塞问题。多氢酸体系与现存的HF酸体系相比,其反应速度慢,溶解能力强,且具有良好的防垢性能和分散性能,可以抑制井眼附近的地层伤害,有效控制二次沉淀等优点。本研究对多氢酸的酸度特性、溶蚀性能、润湿性、静态腐蚀性以及多氢酸的分散和防垢性能进行了室内测试,并对土酸、氟硼酸及多氢酸进行了酸化效果实验评价。室内实验及现场应用表明,多氢酸性能优越,可明显提高酸化效果。  相似文献   

16.
草莓糖酸遗传和选择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草莓9个杂交组合的实生果实的糖酸含量的分析,探讨了糖酸含量在杂交育种中遗传情况及选择问题.结果表明:含酸量由主效基因和微效多基因共同控制,含糖量由微效多基因控制,含糖量的遗传存在明显的正向非加性效应.因控制含酸量遗传的主效基因构成不同,组合间含酸量的遗传力差异较大(0.30~0.59).  相似文献   

17.
酸乳中乳酸菌的分离及其发酵性能测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杰  李锦子 《河南科学》1996,14(4):460-463
酸乳中的乳酸菌有乳酸杆菌和乳酸球菌两种,本文选用较为简单的培养基,通过调节pH值对其进行分离。从平皿中挑选溶钙圈较大的杆菌和球菌菌落各2个作为供试菌株,进行发酵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这些菌株均能产酸,活性较高,按比例再组合成酸乳发酵剂,使产酸时间缩短,酸度高。在实际生产中应用此法,可以不断优选高产乳酸菌株。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两类固体超强酸的制备、酸性及其结构特点,侧重介绍了在饱和烷烃的异构化及异构烷烃的烷基化反应中固体超强酸作为催化剂的研究情况。  相似文献   

19.
多元校正电位滴定法同时测定苯甲酸和水杨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一种可同时测定苯甲酸和水杨酸的电位滴定新方法.在这种方法中,滴定剂是氢氧化钠与氯化钾的混合溶液,被滴定液中同时插入了pH指示电极和氯离子指示电极.在滴定过程中的任一滴定点,溶液的pH和滴定剂的加入体积可由两个电极的电位测定值同时获得,从而可应用多元校正法由相应的滴定曲线求得混合酸中每一种酸的含量.该方法免去了滴定剂体积的直接读取,且不需确定滴定终点,因此该法简便、精确.应用本方法对样品中的苯甲酸和水杨酸进行了同时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