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据统计法等研究方法,探索社区居民参与体育健身行为和影响因素。结果显示:社区居民体育健身行为与健康促进意识整体较强,体育健身锻炼态度积极,锻炼动机明确。但是,目前社区居民参与体育健身项目存在着多样性的特点,锻炼活动项目内容较单一,组织形式呈现自发松散、无序状态。影响社区居民参与体育健身活动主要因素是时间限制,缺乏社会体育指导员专业指导,公共体育服务配套设施不足。探讨社区居民健康促进的对策,为政府能够将体育健身纳入公共服务体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在当今体育消费多样化的社会背景下,社区居民的体育公共服务供给需求呈现"就近、便捷"的特征,比社区功能建设的预期来得要快.为此,进一步了解社区居民体育公共服务的需求、完善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亦是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的应有之义.本文通过实地考察、问卷调查及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对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研究.结论表明:一是城市社区居民对设置的"全民健身路径设施"满意度较低,这与设施收缩或拆除让位于居民泊车需求有关;二是在人们健康生活需求和体育生活方式变化中,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活动内容的供给,基本上依然存在很强的传统性;三是居民社区内健身活动骨干在组织和带领居民参加体育活动等方面,起到了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替代作用.  相似文献   

3.
社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供给治理是政府、市场、社会组织等多主体协同参与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建设发展的最基础问题。传统科层制模式下,由于信息的高度不对称、公共理性的缺失,社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供给治理主体间形成了非合作博弈关系,并带来官僚体制依赖下独立性侵蚀与治理效率低下、竞争协同机制缺失下供需脱节与权责模糊、联合性协调机制缺失下公共伦理缺失、迭绎循环的困境。立足政府、市场、社区体育组织等主体的行动逻辑进行分析,厘清主体间的逻辑关系,以公共理性为引导构建社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供给多元协同共治模式,进而促进政府的职能转变,增强主体的自治能力,提升居民的获得感、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夏利华 《科技信息》2011,(6):275-275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山东省城市居民社区体育活动情况进行调查,并分析了影响居民体育参与状况的因素,从我省社区体育资源短缺、社区居民参与体育活动项目、社区体育活动场地现状、社区体育活动经费状况、社区居民体育健身意识等情况进行研究。进而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为提高居民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推动社区全民健身的开展提供参考。以加快我国社区体育的健康发展为目标,构建了适合我省社区体育发展的运作模式——社区体育生活化.从理论上对我省农村体育的发展之路进行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5.
以底线视角来审视厦门市村改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的现状,研究认为当前村改社区存在着体育公共服务资源配置不公平、村改居民对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主观满足感不足、体育公共政策制度执行不对称、体育资源配置差异性显著、社区体育社团建设滞后等问题,提出了推进村改社区体育公共服务底线公平实现的制度安排,建立多元形态的体育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统筹社区体育公共服务发展规划,促进居民的市民化等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6.
运用文献研究、调查研究、个别访谈和统计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对武汉市21个社区体育设施建设与管理、社区居民参与体育健身现状进行调研.结果表明:武汉市社区体育近十年得到了迅速发展,发展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高,但是依然存在若干问题.为了提高社区体育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课题组根据城市社区发展实际情况,借鉴国内外社区体育发展成熟经验,构建服务型政府视角下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六大模块:政策法规服务系统、多元化服务模式、综合管理服务系统、宣传与指导服务系统、经费保障服务系统、服务绩效评价系统.  相似文献   

7.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常州市体育公共服务的现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居民的健康意识与活动意识很强,为体育公共服务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居住区的健身场、馆是居民体育锻炼的主要场所,城市公园、绿草地、公共体育场馆、学校和城市广场等地方是居民健身活动的重要地点;盈利性企业和组织提供的体育健身和竞赛服务已经成为常州市体育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体育部门和非盈利组织为市民公共体育需求提供了更多的途径和渠道。市民最希望得到的体育公共服务是锻炼方法指导和健身信息咨询与讲座。体质监测、体质监控与干预等服务是市民最关心、最现实的公共服务需求。  相似文献   

8.
体育公共服务供给是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的核心问题,供给不足与失衡、质量低下、效率不高是现阶段我国公共体育服务所面临的最大困境.政府应通过税收政策激励、法律法规完善等手段来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尤其需要非营利体育组织、企业以及个人参与到体育公共服务的供给中来,以实现体育公共服务供给的多元化,全方位、多层次地向全社会提供优质高效的体育公共服务.  相似文献   

9.
彭圣堂 《科技信息》2011,(29):I0206-I0207
本文对国家体育总局2006年第一批命名的25家国家级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进行调查研究。认为应该有意识、有步骤、有计划地给俱乐部放权,不要将俱乐部的建设与社区体育管理混淆,建立独立的组织机构,使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逐渐从政府和依托单位中脱离出来,走向独立和自治。  相似文献   

10.
构筑低成本高质量的体育公共服务供给体系是服务型政府的重要命题.以PFI融资模式的制度创新为视角,以PFI与BOT比较为方法,从BOT向PFI转换的可行性研究中探索体育公共服务供给的低成本路径.  相似文献   

11.
对建立青少年健康体育俱乐部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我国的体育俱乐部主要有 :竞赛型俱乐部、学习型俱乐部、健身休闲型俱乐部、社区健身运动群体等类型 ,建立青少年健康体育俱乐部有利于“自我健康投资”意识的形成、有利于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 ,具有终身体育和为青少年提供体育指导的功能 .提出了青少年健康体育俱乐部的设置原则及经营方式 .认为青少年健康俱乐部是全民健身走产业化道路的切入点 ,是全民健身计划按产业化方式推进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2.
赵化斌  杨学军  王洋 《科技信息》2014,(15):154+165
本文通过分析西南林业大学体育教育专业特点和昆明宝力豪健身俱乐部面临的市场挑战,对双方合作关系模式进行探讨,为促进西南林业大学体育教育专业与昆明宝力豪健身俱乐部的合作提供参考,为各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就业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厦门市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实地调查、问卷调查和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就厦门市梧村和嘉莲街道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的组织管理、经费管理、场地设施整合和建设、会员发展、活动开展和宣传六个方面进行调查分析,从中探求现阶段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对策,以期为这两家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的进一步发展和我市其它行政区创立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4.
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依赖于社会、经济、政治的协调发展,由于我国现阶段所面临的困难还很复杂,需要科学、全面地认识和把握现阶段我国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路径。在社会层面,要消除身份传统的影响,建立公民社会;"以人为本",重塑我国体育核心价值取向;切实保护弱势群体体育利益;大力发展弱势群体的体育非营利组织。在经济层面,须加快政府向市场的分权,推进体育公共服务市场化;完善和规范政府间纵向财政关系、积极推进体育公共财政管理改革;加大对体育公共服务的投入,首先保证基本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建立一视同仁的体育公共服务供给制度;建立无差别的体育公共服务成本分担机制。在政治层面,要加强政府转型,建设服务型政府;加快民主政治制度建设,建立群众体育需求表达机制;取消全运会,让地方政府"眼光向下";明确划分各级政府的事权和财权。  相似文献   

15.
完全体育俱乐部的实施要求高校按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科学合理地开设体育俱乐部项目。同时,俱乐部项目指导教师要采用优胜劣汰机制,并且运动场地和器材要最大程度地满足实施完全体育俱乐部的需求。完全体育俱乐部的参与实施者要学会向相关人员"营销"体育俱乐部。综合而言,需从顶层设计、俱乐部项目设置、项目运动量、体育文化传播等方面通盘考虑。  相似文献   

16.
运用文献资料法,从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目标,是最大效应满足群众体育需求;政府主导是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的内在推力;市场经济完善是优化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的外部条件;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机制的创新,为完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提供了保障等方面,综述经济转型期,我国公共体育服务供给、全民健身服务的供给。  相似文献   

17.
结合连云港市Y社区引入体育社会组织L参与社区体育治理的案例,以奥斯特罗姆自主治理理论中的制度内生模糊性为切入点,通过体育社会组织为居民搭建平台,以居民为主体的治理方式,将内生式发展理念引入情境,运用成熟的“工具”激发居民参与社区体育治理的主体性,并内生出自主治理制度,形成“情境构建—制度内生—自主治理”的创新治理路径。  相似文献   

18.
民生体育是民生建设的重要方面,但武陵山民族聚居区民生体育发展仍存在着体育公共服务产品供给不足、城乡体育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群众体育健身意识薄弱、弱势群体体育参与困难等诸多问题,为此,提出了特色化体育场地建设与结合民族文化特色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等对策建议,在逐步提高民众健身意识和保障弱势群体体育参与权利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武陵山民族聚居区民生体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离不开社区各方面的发展。社区体育能促进全民参与体育活动,有效落实全民健身计划,提高国民素质,增进国民健康。本研究通过对昆明市社区体育现状的调查、分析与评估,探讨符合昆明市社会、文化、经济、体育发展前景的社区体育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20.
结合中国城市内的3600万套保障房建设计划的实施现状,从社会学视角探讨了弱势群体相关权利在社会构成中的地位,探究了保障性社区居民及其体育权利.结果表明:弱势群体保护是社会的核心构成,政府应该将弱势群体作为体育权利保障的重心.应重视社会健康、公共健康的维护,防止"现代贫民窟"的出现,对此政府应无偿为保障性社区提供公共体育用地,这是均等化提供公共服务的最优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