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张瑞丽 《科技信息》2010,(3):134-134,169
“中庸”是我国优秀的文化思想,自形成之后,就备受争议。“中庸”就其自身蕴含的哲理性而言,是概括事物的辩证方法;就其实践意叉而言,又是治国安邦的良方。一般来说,当社会历史处于太平盛世时期,中庸思想便倍受重视;当社会历史处于动荡不安时期,中庸思想便遭批驳。甚至成了“折衷”、“调和”的同义词。毛泽东以一位马克思主义者的立场与观点,批判地继承且发展了“中庸”,并予以较为客观公正的评价。  相似文献   

2.
关于高等教育产业化问题的讨论,目前主要有三种不同的观点,即高等 业化论,高等教育非产业化论和高等教育不能完全产业化论,笔者认为第三种观点是比较科学和客观的。本文主要从高等教育是一种特殊的产业,但不能完全产业化和高等教育产业化“化在”哪里及高等教育产业应“化”出什么三个方面谈点自己的理论认识和实践思考。  相似文献   

3.
<正>刘大为教授(2004)在最近的一篇文章中对钱钟书先生的“凡喻必以非类”、“同类作比即比较”的观点提出了质疑,对此笔者深有同感。判断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必须先弄清楚什么是比喻这个根本问题。修辞学界对比喻比较公认的定义是:比喻就是打比方,就是用本质不同但具有相似点的另一事物说明、描绘该事物的修辞格。比喻必须符合两个条件:一是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两类事物,二是本体和喻体之间必须具有相似点。两者缺一不可。笔者认为,修辞教学中产生的比喻划界上的不同意见,大多源于对比喻的这两个构成条件的不同理解。本文拟以“A像B一样”(A代表本体,B代表喻体)格式为例讨论比喻的两个构成条件以及辨识比喻的标准。  相似文献   

4.
关于钱梦龙语文教学“三主”论的争论,正如刘孝学在《钱梦龙语文教学思想讨论述评》(载《上饶师专学报》1991年第6期)一文中所指出的那样,“分歧集中在教师在教学中处于什么地位”。我认为,纠缠于“主体”或“主导”的概念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只有揭示它们的涵义,才能理顺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教学过程中的所谓“主体”,是否可以认为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处在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地位的参与者。教学过程有别于学习过程,它是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师生互为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双边建构活动。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是始终处在指导地位的参与者,驾驭整个教学过  相似文献   

5.
关于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根本特征问题,中外哲学家都有争论。其中较多的观点倾向于:(一)前进性;(二)重复性;(三)曲折性。我认为:这些观点虽有一定的道理,但都是不全面的。作为辩证法基本规律之一的否定之否定,确实揭示了事物发展过程的周期性,反映了事物的发展是一个沿着“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路线螺旋式上升的运动。  相似文献   

6.
“客观真理”的涵义到底是什么?“客观真理”范畴能不能加以否定?“客观真理说”能否放弃?对此,哲学界的认识有很大分歧。因此,很有必要继续进行讨论,以便对“客观真理”问题取得正确的共识。  相似文献   

7.
关于编辑学者化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年来,关于编辑学者化问题的讨论一直持续不断,争议颇多。其中有的文章不乏真知灼见,有的文章也失之偏颇。争议的焦点主要围绕编辑如何走学者化道路的问题。有的文章着重强调了学术编辑必须成为某一学科的专家学者,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享有充分的权威性,我们将其称之为“学者化编辑”观点,[1]有的观点则认为从事什么工作,就要研究什么,就要成为那方面的学者。作为一名编辑当然得精通编辑学理论,成为编辑学研究的学者,并进而推断这才是编辑走学者化道路的唯一途径,我们称其为“编辑学者”观点。[2]我认为以上观点都有不尽如人…  相似文献   

8.
一、什么是异形词关于什么是“异形词”,在学术界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只要是同音、同义而词形不同的就是异形词;另外一种认为只要义同,音异、形异的词也是异形词。要想弄清什么是“异形词”就必须先弄清什么是“异体字”这个问题。“异体字”是文字学领域研究的问题,“异体字”研究的是汉字的结构规律,是人们在造字时用不同的方法造出来的在任何语言环境中都可以互换的字。如耻()。“异形词”中也有同音、同义、异形的,如风采、丰采,年轻、年青,烦琐、繁琐,折中、折衷等。从形式上看这是相似之处。但是“异形词”研究的汉…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种基本的修辞方式,比喻是如何工作的?就是说,比喻产生效用的内在机制或它存在的主要依据是什么?传统比喻理论大都认为比喻就是在两个相异的事物间寻找共同点,通过一个熟悉的事物去理解另一个不太熟悉的事物。这一认识的大方向无疑是正确的。但其粗糙处在把比喻的两造看作两个“事物”。“事物”是客观的。两个客观存在的事物何以能互相说明呢?新批评派的理论家们看到了这种缺陷,起而矫正,不是从客观事物的角度而是从事物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及这种反映的符号表现即语象的角度去研究比喻声认为比喻是“语境问的交易”,即用比喻…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把艺术列入意识形态的范畴,但艺术的涵义和范围极其广泛,他们究竟把什么意义上的艺术看作是意识形态呢?在当前关于文艺意识形态性的讨论中,可以明显地看到对于这一问题的分歧意见。究竟建筑艺术、工艺美术、园林艺术、盆景艺术、工业艺术以及书法艺术等是否属于意识形态艺术的范围呢?有的论者把艺术分为“观念形态的艺  相似文献   

11.
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大型宗教,其术语“洞天”——洞中别有天地中,“洞”是什么,“天地”是什么,素无确解。笔者认为,其“洞”系山洞,“天地”指神仙世界。将其与世界三大宗教之“洞”“天”相比,其涵义便清晰可鉴,其特色也更加鲜明,从中也可见各大宗教在这方面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意识形态”及相关概念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马、思的著作中,“社会意识”、“意识形态”、“社会意识形式”、“意识形态的形式”等几个概念是经常使用的,并常常出现交叉使用指称同一类现象的情况。那么这些相关概念的涵义是否相同?如涵义不同为何又能交叉使用?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赋们认为这组相关概念的涵义有宽狭之别,同时又具有包容和交叉交系,在理解和使用时应注意区别。  相似文献   

13.
现代社会关于“健康”的概念已超越了传统的医学观点,不仅躯体、生理健康,还应该包括精神、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心理活动在本身及其环境许可的范围内,所能达到的最佳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14.
“中庸”思想与凯恩斯经济思想表面看没有任何联系,但深入研究凯恩斯经济思想,可以看到“中庸”思想的影子。美国和中国现代经济史也表明“中庸”哲学思想对经济理论和政策有一定的方法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史记》在流传过程中产生了诸多异称,其中《太史公书》为其原名,《太史公记》《太史公传》为其异称,《太史记》《太史公》《史记》为其省称,《史记》自东汉桓帝起成为该书正名。关于《史记》一书的定名原因,历来学者主要有四种观点,即:“单名说”“子书说”“历史地位说”“图书命名原则说”。前两种观点不予采信,后两种观点分别论证了外部特殊历史背景及书名内在命名规律的重要作用,可信从。关于《史记》及其异称涵义,“史记”之名从通称统一为专名,其“古史官之记”的古意逐渐丧失,作为专名的《史记》特指司马迁之《太史公书》,同时凡是描述其作者、篇章结构、内容、主观评价等属性的修饰词共同构成了其书的书名涵义。异称中“太史公”题目所指应为“既尊其父,亦是自题”。  相似文献   

16.
循证医学是一种新的思维和工作方法,其中心思想是寻求最好的证据,以提供最佳的临床决策,在考察了病人的情况后予以实施,以取得最佳效果。终身体育的目的是“健康第一”,与医学目标相同。本将终身体育与循证医学进行了对照考察,认为终身体育研究中可以而且应当引入循证的观点。  相似文献   

17.
(一) 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界,它的本质是什么,它的状况怎么样?古往今来的哲学家们在回答这个问题的过程中,都有一个系统观问题。 与古代哲学和黑格尔哲学不同,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使人类系统观达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高度。马克思主义系统观具有三个特征: 第一,潜在性特征。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虽然没有使用现今系统论的一般概念和专门术语,“系统”一词尚未作为一个明确的认识论范畴提出来,然而辩证的系统观点却渗透于他们的整个哲学体系之中。 首先,马克思、恩格斯的自然观是关于自然界各种事物系统联系及其整体性的自然观。他们认为,…  相似文献   

18.
主要分析了当前国内、外关于珠心算的认知机制及其与认知能力的关系的有关发现.关于珠心算的认知机制,许多研究者运用行为实验、眼动技术、fMRI和PET等不同手段均取得了大致一致的结论,即珠心算依赖视空间模板而非语音回路.但对于珠心算对认知能力的改善作用,目前仍存在两种对立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珠心算教学对儿童的认知能力有加速作用,另一种观点则认为通过珠心算训练所获得的认知能力具有特异性.讨论了上述对立观点出现的可能原因.  相似文献   

19.
《周易》的生命哲学是一种以生殖崇拜为基本内核的哲学。它来源于原始的生殖崇拜。“易”的内涵就是“生生”,“生生”即是由“生殖”而引起的万事万物的变化和发展。宇宙中,只有“生殖”引起的“生生”,才使万事万物处于运动不息的状态中,事物也在这种“生生”的新陈代谢中不断地进化与超越。由此,从美学的角度看,《周易》认为美在于运动与发展,“生生”就是美的终极根源和最本质的表现形式,运动和发展的事物才是美的事物。  相似文献   

20.
谈平衡     
<正> 在传统哲学教学中,认为平衡是矛盾的暂时的相对的统一。基于此,或者把平衡范畴简单化,或者把平衡看成事物发展的非正常状态。笔者认为这些观点都不符合唯物辩证法的平衡观。本文试就此谈点粗浅的看法,期为引玉。平衡的实质平衡的实质是什么?是矛盾的暂时的相对的统一吗?不是。如果把平衡的实质理解成矛盾的暂时的相对统一,那必然就会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当事物的矛盾处于暂时的相对统一的时候,事物处于平衡状态;而当矛盾统一体破裂的时候,平衡状态就被打破了。本人认为这个结论是不能成立的。当事物的矛盾处于暂时的相对统一的时候,事物是不一定处于平衡状态的,而当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