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研究了3-十六烷氧基-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R16TAC)和十二烷基磷酸钠(AS)混合体系对正戊醇、正己醇、苯甲醇、正辛醇、环乙烷、正己烷、四氯化碳、苯、甲苯、正庚烷和正癸烷的增溶作用.结果表明,混合体系对极性物的增溶均低于两单纯体系,曲线呈“V”型,物质的量比为1:1时增溶量最小.而对非极性物的增溶呈“马鞍”型,量比为1:1时增溶量最大.  相似文献   

2.
一种复合材料弹性模量的计算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动态弹性模量测试仪测试采用粉末冶金和喷射沉积方法制备的SiC颗粒增强6066/SIC复合材料的弹性模量Ec.研究结果表明:对于粉末冶金方法制备的6066/SIC复合材料,SiC体积分数φ在0~40%时,E与9之间的关系近似为线性关系,数值拟合后可以表示为:Ec=69.8+1.795φ;而对于喷射沉积制备的6066/SIC复合材料,当SiC体积分数在9%~15%时,E与φ之间关系为:Ec=69.8+1.4029φ;为计算其他体系复合材料的弹性N模量,引入J因子,利用公式Ec(J)=[Σi=1 N(φiEi^j)]^1/J可以预测各种不同复合材料体系的弹性模量。对于粉末冶金制备的SiC颗粒增强6066/SIC复合材料体系,J取0.10。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天然黄河水中存在组氨酸、甘氨酸等有机物时,对铜(Ⅱ)与黄河固体粒子相互作用的离子交换率E(%)-pH关系的“S型”曲线的影响.实验结果为:(1)随有机物加入量的增加,S型曲线先左后右移动,其左移的△pHtr(L)与log(OBm)呈线性关系;(2)不同氨基酸存在时,铜(Ⅱ)一黄河固体粒子相互作用的S型曲线左右移动的△pHtr(L)不同,但△pHtr(L)与铜(Ⅱ)和这些氨基酸的logK(OA)则呈直线关系;(3)对S型曲线左右摆动规律从反应机理上进行了探讨,并给出定量解释.  相似文献   

4.
混合表面活性剂对有机物的增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3-烷氧基-2-羟而基三甲基氯化铵(RnTAC)和十二烷基磺酸钠(AS)、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混合体系对正丁醇、正戊醇、正己醇、苯甲醇、正辛醇、环乙烷、正己烷、四氯化碳、苯、甲苯、正庚烷和正癸烷的增溶作用.结果表明,混合体系对极性物的增溶均低于两单纯体系,曲线呈“V”型,物质的量比为1:1时增溶量最小.而对非极性物的增溶呈“马鞍”型,量比为1:1时增溶量最大.  相似文献   

5.
W/O型微乳液相行为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以NPE4.2和NPE10混合壬基酚聚氧乙烯醚为表面活性剂的W/O型微乳液的相行为,以最大增溶水(溶液)为参数,用电导法研究了混合表面活性剂配比、用量、助表面活性剂的用量、不同阳离子水溶液和温度对W/O型微乳液的影响,实验表明:当NPE4.2:NPE10为1.2:1,(S A):O=3:7附近,该体系具有最大的增溶水量。当用其它溶液代替水或使体系的温度升高时,拟三元体系的增溶液量曲线与增溶水量曲线相似,但其单相区的面积有不同程度的减小。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Al2O3的引入对烧成镁钙砖性能的影响.通过改变Al2O3的加入量,探讨了Al2O3的加入对烧成镁钙砖的体积密度、显气孔率和耐压强度的影响;用静态坩埚法对试样进行渣蚀能力测定;利用X-射线衍射仪和显微镜对烧成后试样及渣蚀后试样的矿物相及显微结构进行分析;通过相图计算了材料在1.580℃烧成时出现的液相量.结果表明,在烧成镁钙砖中引入3%-7%的Al2O3,在l580℃形成9%-17%液相量,促进砖的烧结,提高致密度,并进一步提高镁钙砖的抗渣蚀能力.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几种单一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阴离子/非离子混合表面活性剂微乳体系的相行为。阴离子表面活性荆为十二烷基苯磺酸盐(ABS)、重烷基苯磺酸盐1#和重烷基苯磺酸盐2#,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3、AEO9以及AEO20。通过微乳液最佳盐度、获得中相微乳液的盐浓度范围、最佳中相体积分数以及获得单相微乳液所需的最低表面活性剂浓度等参数表征表面活性剂的耐盐能力和增溶能力。结果表明,单一磺酸盐的增溶能力和耐盐能力取决于其平均摩尔质量和浓度,磺酸盐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混合对增溶能力和耐盐能力有显著影响,但两者的变化趋势相反:若增溶能力提高,则耐盐能力下降,反之亦然。重烷基苯磺酸盐1#和重烷基苯磺酸盐2#分别与质量分数为10%~20%的AEO9或AEO20混合,耐盐能力有显著提高而增溶能力仅有微小下降;ABS与AEO3混合,当AEO3质量分数为10%~30%时,增溶能力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8.
从毛泡桐叶中提取、分离熊果酸的新工艺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以天然产物毛泡桐叶为原料。采用正交试验法筛选出其有效成分熊果酸的最佳提取及精制工艺条件为:提取次数2次,每次lh;温度85℃;乙醇浓度90%-95%;石油醚3次除杂,每次18—24h,加入量为沉淀的l5—20倍;乙醇反复溶解浓缩2—3次,用量宜为沉淀量的3倍左右;精制3—4次。所得熊果酸晶体用红外、紫外、质谱进行了表征,HPLC测定熊果酸含量为96.9%。  相似文献   

9.
头脑有氧操     
请问,第一图在镜中应是图A、B、C、 D、E中的哪一个? (瞿文华) 将24至31连续8个数字填在圆 圈内,使每个三角形的三个数之和都 等于61。 (邝君) 一笔画:见图l。 金字塔:见图2o 写号码:3、7、10、8、5、l、 4、9、2、6。 聪明的小象:见图3。 气球分组:方法一:l、2、15、 16;5、  相似文献   

10.
用冶炼法合成LaNi5+TiFe0.5Mn0.1复合贮氢合金,研究了LaNi5+TiF0.5,Mn0.1合金的贮氢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由于TiFe.9Mn0.1合金的加入,可有效地降低LaNi5的平台压力;当TiFe0.5Mn0.1的质量分数为15%左右时,放氢曲线中出现两个平台;TiFe0.9Mn0.1的质量分数趋于25%时,它的平台压力又逐渐升高,贮氢量逐渐增大,温度升高则第二个平台消失,贮氢量降低。该合金适用于低温贮氢。  相似文献   

11.
微乳液是一种性能优良的热力学稳定体质,应用日益广泛.本文介绍了它的微观结构,制备方法和重要性质.  相似文献   

12.
脂肪酸蔗糖甘油酯的合成与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蔗糖和油脂为原料,无水K2CO3作催化剂,选择适宜的表面活性剂,在温和的反应条件下,不用任何溶剂,可直接合成脂肪酸蔗糖甘油酯.并介绍了有关的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13.
合成了一种阴离子磺酸型表面活性剂,将其与助剂配合使用作为压裂液增稠剂,在中性氯化钠溶液中反应交联,制得一种阴离子清洁压裂液.实验结果表明:体系配比为5%增稠剂+3.5%氯化钠时,性能较好,具有优良的耐温、耐剪切、流变黏弹性及携砂性,破胶彻底易返排,对岩层伤害小等特点,满足了低压、低渗透油气藏压裂液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为对比研究不同寡聚度的阳离子季铵盐表面活性剂与磺基两性表面活性剂之间的相互作用,合成了一种Gemini阳离子季铵盐表面活性剂Malic-2C12及一种三聚阳离子季铵盐表面活性剂Citric-3C12。通过表面张力技术,分别研究了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DTAB)、Malic-2C12及Citric-3C12与磺基两性表面活性剂芥酸酰胺丙基羟磺基甜菜碱(EHSB)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DTAB与EHSB的混合行为接近于理想混合。然而,Malic-2C12或Citric-3C12与EHSB混合体系的临界胶束浓度(CMC)均低于理想混合模型的CMC,表明两种表面活性剂分子在混合胶束中存在协同作用。表面活性剂分子优先进入体相聚集形成混合胶束,而在表面吸附层中的排列变得疏松,导致Malic-2C12或Citric-3C12与EHSB混合体系的表面张力(γCMC)反而高于单一表面活性剂体系。另外,结合相互作用参数结果,发现随着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寡聚度由1(DTAB)增加至2(Malic-2C12)再到3(Citric-3C12),其与EHSB之间的协同作用逐渐增强,存在协同作用的比例区间逐渐增大,但寡聚度逐级增加所带来的增效逐渐放缓。  相似文献   

15.
PO-3A2C、PO-3A1C、PO-1A2P是笔者新研制的表面活性剂、属于聚氧乙烯型胺类,用作破乳剂效果良好。1 乳化液的配制取200mL浓度为0.03%的Tween-20水溶液,置于500mL三颈瓶中。在室温(15℃)于2000rpm转速搅拌下,逐滴加入重蒸煤油(沸程180~200℃)200mL,加完后,继续搅拌10min,然后静置老化2.5 h.分去未乳化的水层和煤油层得稳定的乳化液,含66%煤油,  相似文献   

16.
偶联表面活性剂和传统表面活性剂混合水溶液的性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了偶联正离子表面活性剂12-3-12,2Br^-和传统负离子表面活性剂SDS复配体系的液相性质,考察了两表面活性剂的混合比对复配体系的表观现象、流变性、电导性等物理化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该体系同传统的正、负离子表面活性荆复配体系相似,在一定的混合比范围内出现了液晶区和双水相区。偶联表面活性剂的特殊结构及其与传统表面活性荆的协同作用决定了此体系中液晶相、双水相的独特性质。此外,溶液混合比的变化对溶液的流变性及导电能力的影响很大。冷冻蚀刻技术,负染色技术以及透射电子显微技术对溶液内部胶束微观结构的研究表明,溶液的混合比影响着胶束的形态从而影响了溶液的粘度及电导率。  相似文献   

17.
无溶剂催化合成三硅氧烷聚醚改性物及其表征与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烯丙醇聚醚与七甲基三硅氧烷为原料,用氯铂酸作催化剂,成功合成三硅氧烷聚醚改性表面活性剂.用红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测试其表面活性与流变性能.结果表明,三硅氧烷聚醚改性物的CMC(临界胶束浓度)为84.0mg/L,此时表面张力为20.9mN/m.  相似文献   

18.
综述了从聚氧乙烯类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出发,经过硫酸化和磷酸化而制得的混合型表面活性剂的结构特点和表面物性.与传统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相比,该混合型的表面活性剂具有优良的表面物理化学性能.同时介绍了混合型表面活性剂的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19.
复合型乳化剂与矿物油的乳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ABS)、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1631)、油酸皂等为主体的复合型乳化剂对柴油进行乳化,获得热稳定性的微乳液,于室温下放置2.5a以上未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ritonX-100以及助表面活性剂十二醇对O/W型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十二醇能与嘣tonx—100产生较好的协同效应,使乳状液更稳定,但当十二醇浓度增大到0.4%(质量分数)后,随十二醇浓度增大,乳状液稳定性略有下降.光学图像显示含有十二醇的乳状液体系液珠数量多,平均粒径小,液珠尺寸范围分布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