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改革重点放在加强联合国管理能力和提高效率方面,对长期困扰联合国的一些根本性问题步调谨慎。 7月16日,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向联合国大会提交了题为《革新联合国:改革方案》的报告。联合国改革又吹响了号角。回想前任秘书长加利曾许诺在其任期内要对联合国进行一番大规模改革,并且作了相当努力,但最终未能如愿并被美国安上“改革不力”的罪名给撵下台。那么,安南的改革又怎么样呢?独辟蹊径安南承诺,要把联合国改革作为其首要的任务来完成。他首先于今年1月成立了联合国改革指导委员会,任命前环发会议秘书长、加拿大的莫里斯·斯特朗  相似文献   

2.
时事概览     
中国发布《中国关于联合国改革问题的立场文件》6月7日,中国政府发布《中国关于联合国改革问题的立场文件》,指出联合国改革应遵循以下原则:改革应有利于推动多边主义,提高联合国的权威和效率,以及应对新威胁和挑战的能力;改革应维护《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特别是主权平等  相似文献   

3.
吴建华  俞晖 《海峡科学》2007,(11):11-13
搞活内部分配与铁路运输企业其他相关改革之间具有较高的依存度,不能人为分割、孤军突进.笔者以铁路工资制度、用工制度现状为前提,就如何统筹设计各类人员分配方案,同步推进相关制度改革,进一步搞活铁路内部分配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4.
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多次讲过,联合国成员国应该“从全球的角度考虑联合国改革”,强调“惟有各国共同努力,才能最好地解决全球问题”。联合国秘书长的视角当然是“全球的”。他手里有一个长长的全球问题的单子。他发动的联合国改革,就是为了更好地面对、回应这些挑战。可是,回到19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国际上要求联合国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涨。联合国本身也感到改革的迫切。目前,联合国已将改革确定为它新历程开端的一件头等大事。第50届联大以来,联大各改革工作组紧锣密鼓,对各个领域的改革深入讨论,并就一些问题如改进联合国经社理事会工作方法等达成共识,制订了改革措施。从表层看,改革保持着向前的势头。但深层观察不难发现,改革步履维艰,实际进展有限。无论在涉及全  相似文献   

6.
经历50年国际风云变幻,联合国正处于一个新的转折时期。它所面临的世界已不同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的那个世界,它所拥有的成员国也远多于初创时期。国际社会要求联合国进行改革以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呼声日益高涨。改革旷日持久联合国是第二次世  相似文献   

7.
追风人物     
<正>古特雷斯宣誓就任联合国第九任秘书长联合国候任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12月12日在第71届联合国大会全体会议上宣誓就职。他将从2017年1月1日起行使联合国秘书长职权,任期至2021年12月31日。古特雷斯在致辞中强调必须深入持续推进联合国改革,并阐述改革的三大战略重点,即促进维和工作、支持可持续发展和加强联合国内部管理。据官方网站公布的个人简历等资料显示,古特雷斯1949年出生于葡萄  相似文献   

8.
美国关于安理会改革的基本立场2004年12月,美国国会成立了一个由两党精英组成的“关于联合国改革问题的特别工作组”(金里奇—米切尔特别工作组),该小组于2005年6月15日出笼了一份名为《美国利益和联合国改革》的长篇报告,明确表示:安理会的扩大应提高安理会的效力,并且不得以任何方式把注意力从安理会的效率和依照《联合国宪章》采取行动的能力上转移走。该小组还特别提出,任何安理会改革都应“达及以色列”,改变其在联合国总部和日内瓦地区分组中的“二等公民”身份。《2005年亨利·海德联合国改革法案》是受美国众议院国际关系委员会委托提出,于6月17日在众议院获得通过。该法案明确提出了美国关于安理会改革的三个基本立场:其一,安理会的扩大不能减小美在安理会的影响;其二,任何新安理会成员国不得拥有否决权;其三,安理会的扩大不能削弱其效力。为此,美国的政策应当是利用美在联合国的发言权、表决权和影响力来反对任何违背以上三个立场的扩大安理会的提案。该法案的要害之处在于,如果包括安理会改革在内的联合国改革不能令美国满意,美国将从2007年起扣缴一半联合国会费。  相似文献   

9.
<正>2022年11月17日,第77届联合国大会举行全会,审议联合国安全理事会改革问题。此前的9月20日,第77届联大主席克勒希在联大一般性辩论中强调,要努力振兴联合国,推动安理会改革谈判,因为这“关系到联合国以及多边秩序的信誉”。安理会改革是联合国机制改革的焦点。三十年来,围绕安理会的扩员、否决权问题,联合国内外展开了激烈讨论,提出了各种不同的改革方案。那么,应如何看待安理会改革的前景和方向?  相似文献   

10.
<正>6月27日,"联合国70年:作用与未来——纪念联合国成立7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被誉为"小联合国"的北京语言大学举办,来自政界、学界的近70位代表与会,共同探讨联合国在当今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联合国的改革与未来、中国的联合国外交等议题,为中国多边外交出谋献策。战火中诞生的联合国1941年8月美国总统罗斯福和英国首相丘吉尔秘密会晤后发表的《大西洋宪章》可以说是之后《联合国宪章》的基础。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  相似文献   

11.
在联合国作出重大改革之前,美国对联合国仍将采取双重态度,能用则用,不能用就走单边之路。多边主义和单边主义有可能并存一段时间。  相似文献   

12.
正联合国被公认为全球多边体系的基石。但近年来,随着各类区域、次区域合作蓬勃兴起,诸多地区机构在解决冲突、促进发展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这种状况也使得一种看低、甚至抛弃联合国的声音出现。事实上,联合国与此类区域、次区域组织都是维护多边主义的重要力量。通过多年实践,双方逐渐建立起灵活务实的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13.
托管     
“讬管”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出现的名词,它是指由另外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接受联合国的信讬代为管理某一块土地的意思,按照联合国宪章:联合国设立国际讬管制度,以管理并监督讬管地讬管地有下列各类:一、过去的国际联盟委任统治地;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自前敌中割离的土地;三、负管理责任之国家自愿置于该制度下之土地。目前已由联合国批准的讬管地有下  相似文献   

14.
我国各类血站在财务管理中面临财务管理理念落后、固定资产管理、预算管理等问题。深化血站财务管理改革,要转变财务观念、加强预算管理、加强资产管理特别要加强固定资产管理、重视内部财务控制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15.
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曾宣布2004年为联合国改革年,并设想在2005年联合国成立60周年庆典之时,推出一个初步改革方案。安理会改革涉及两大问题:一是安理会的扩大问题,二是否决权问题。尽管各国普遍认为应该扩大安理会,但在具体问题上,如如何扩大、扩大多少、谁有资格担此重任等问题上,各国存在较大分歧。据“高级别名人小组”在2004年12月提出的改革联合国的建议,一种方案是暂时扩大非常任理事国;另一方案是设立没有否决权的“准常任理事国”。亚洲的印度和日本对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地位觊觎已久;欧洲的德国也将跻身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作为其外交政…  相似文献   

16.
加利的风格     
第六任联合国秘书长布特罗斯·加利上任之日曾在联合国小教堂里默默祈祷一番,然后才走进位于联合国总部大厦38层的秘书长办公室。他祈祷了些什么?也许他在祈祷上苍保佑他任期内天下太平。然而,事实上等待他的是比冷战时期更加动荡不安的世界、矛盾重重的联合国组织、苛刻的舆论和各式各样的误解。加利在世界各地穿梭调停,在联合国大厦内同各类困难斗争,像火线上的战士。  相似文献   

17.
中国的联合国外交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努力,正日益走向成熟和稳健。确保实现和平发展是中国外交战略的根本方针。为实现这一目标,当前的中国联合国外交面临着两大任务:灵活巧妙地使用否决权和积极推动联合国改革。  相似文献   

18.
正今年10月24日是《联合国宪章》生效和联合国成立75周年纪念日。设立联合国的构想诞生于二战战火尚未散尽之际,它的设计者们致力于创建一个避免战争、促进合作的国际组织。二战结束,全新的国际秩序建立,其核心就是联合国。75年来,联合国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它不是解决所有问题的灵丹妙药,高度复杂的地区冲突、日趋严重的全球性挑战、重新突出起来的大国竞争……国际秩序的深刻变革正在对联合国的有效性和改革前景提出质疑。本期  相似文献   

19.
两个“报告”与难点中的难点随着改革呼声的日渐高涨和联合国60周年庆典的到来,在国际社会几乎众口一词地承认有必要对联合国安理会进行改革的情况下,安理会的改革似乎迎来了不容错过的“历史机遇”。有的国家也不失时机地做起了“常任梦”,大有志在必得之势,急不可耐地发动咄咄逼人的外交攻势。继去年12月关于联合国改革问题的高级别名人小组提交《一个更安全的世界:我们的共同责任》的报告后,安南秘书长今年3月如期推出了题为《大自由:为人人共享安全、发展和人权而奋斗》的联合国改革“建议书”。这两份报告都明确提出了安理会扩大的标准…  相似文献   

20.
我国银行业一直深受各类风险的困扰。风险防范是内部控制的目标之一,国有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较为薄弱,导致风险防范不力。国有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之间缺乏借鉴和学习,是导致风险防范薄弱的一个重要原因。基于风险防范的目标,内部控制在各个银行之间的比较性研究可以揭示内部控制要素功能之间的差异,并揭示不同银行各类风险防范之间的差异。研究表明,内部控制五个要素在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各类风险防范上各有优劣,不同银行之间应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共同提高风险防范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