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作物秸秆细胞壁成分对其干燥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获得木质素、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含量对农作物秸秆干燥的影响,对玉米秆、小麦秆、棉花秆进行干燥实验,化学成分测定.分别得到玉米秆、小麦秆、棉花秆的木质素、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总纤维素含量及不同温度下各种物料的干燥曲线,通过对比干燥曲线,总结农作物秸秆的不同化学成分含量对干燥过程的影响,同时分析了产生这种影响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致富门路     
采用玉米秆栽培草菇,简便易行,效益可观.下面介绍三种栽培方法:一、堆码式栽培法.将玉米秆或高梁秆压破,用2%石灰水浸泡6—8小时,沥干水后捆成长约38厘米,重约1公斤的把子,将把子齐头朝畦沟,紧密排在畦面上,在把子的周围撒播菌种,接着在菌种上撒一簿层棉籽壳或米糠、麸皮,按此法堆码二到四层即可.  相似文献   

3.
串叶松香草的栽培特点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串叶松香草产量高、栽培简单,可以直播和育苗移栽,而且粗蛋白含量高,氨基酸种类齐全生可以作为各种畜禽的饲料,在利用方法上可以青饲、青贮发酵、制干草粉等,是一种值得推广的节粮型饲料作物  相似文献   

4.
侧柏容器袋育苗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向民  任学明 《科技信息》2009,(28):I0297-I0297
侧柏苗苗期根系发达,裸根育苗在移栽时伤根过多,影响成活率,采用容器袋育苗,相对集中,节约用种,便于精细化管理,培育苗木质量高,移栽后缓苗快。在西北干旱和半干旱地区造林成活率高,生产实践中很受欢迎,易于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5.
2007年在澧阳平原棉区,进行棉花不同育苗方式育苗效应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水浮育苗技术较传统的营养钵育苗技术在出苗率、株高、茎粗、鲜重和移栽成活率方面有很大的提高;基质育苗移栽成活率低于营养钵育苗,但其他方面较好.营养钵育苗技术耗工多,生产风险大,累计成本较高,与之相比,基质育苗和水浮育苗省种、省工、有利于劳力转移.  相似文献   

6.
本文开展了采用漏孔桶作为牡丹育苗栽培容器与露地育苗进行植株根系生长、抗根腐病、周年移栽及移栽后次年开花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漏孔桶作为牡丹育苗栽培容器在植株根系生长、抗根腐病、周年移栽及移栽后次年开花状况均优于露地育苗。  相似文献   

7.
以北碚榕试管苗为材料,炼苗后采用可降解的无纺布育苗袋育苗,研究不同育苗基质(品氏营养土、蛭石、珍珠岩、林下腐殖土的不同体积混合物)、不同叶面追肥(0.5%~2%尿素、NPK复合肥和Hoagland营养液)对苗木生长和移栽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育苗基质为品氏营养土,试管苗移栽30d后株高增加1.90cm,叶片增加2.75枚,移栽成活率为96.29%;最适叶面追肥为1%尿素,喷施30d后(1次/3d),株高增加1.94cm,叶片增加3.2枚,移栽成活率达100%;株高7~9cm(叶龄5~8枚)的苗木,移栽田间30d后,株高增加1.4cm,叶片增加3.4枚,移栽存活率达96.25%,长势良好.  相似文献   

8.
一、育苗栽培的优点 1、育苗栽培比直播提前15-20天采收,交售的番茄价格高,效益好。 2、同直播相比,育苗移栽一次成苗,省去了间苗、定苗等多项田间操作。  相似文献   

9.
不走路不弯腰坐着铁牛栽棉苗不走路,不弯腰,俩人并排坐在拖拉机后,把棉苗一棵棵放在犁刀开好的田畦里,栽棉就像栽菜一样轻松。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发明的“两无两化”栽培新技术(即“棉花无土育苗、无载体裸苗移栽和工厂化育苗、机械化移栽”),最近在鄂、苏、赣、皖、豫、鲁等12省示范成功。这一新技术有“三高、五省”的特点。即苗床成苗率高,减低了烂子烂芽的风险;移栽成活率高,可使裸体苗移栽的成活率达到九成以上;效益高,每亩增效80元以上。省种,“一亩袋7两的种子可产两亩苗”,省地一半;省时,育苗能省3至5天;省力,“两篮苗子栽一亩地…  相似文献   

10.
地膜覆盖与育苗移栽对甜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田直播为对照,研究了地膜覆盖与育苗移栽对甜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地膜覆盖较同期直播(5月2日)收获期提前4 d,鲜穗产量增加18.0%;育苗移栽膜地收获期较直播提前5 d,鲜穗产量略低于覆膜种植而较直播提高15.4%;育苗移栽露地不仅收获期未能提前,而且鲜穗产量较直播低8.3%.各处理相比,移栽具有降低株高和穗位高的效应,覆膜(包括移栽膜地)则有提高产量和降低秃尖长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黄新友 《汉中科技》2006,(2):44-44,49
玉米营养钵育苗移栽技术具有省种、省工、错开农时等特点,能有效增加玉米苗期有效积温,从而扩大了玉米杂交种的种植范围和面积,提高了单产。但是,一些地方育苗时间偏长,苗龄偏大,大小苗混栽,移栽质量差,栽后管理粗放,导致产量不高。作者根据多年推广实践,围绕提高移栽质量和移栽成活率,总结出移栽及管理技术,达到壮苗、壮杆、大穗、高产之目标。  相似文献   

12.
小麦育苗移栽是解决晚秋作物收获较迟与小麦要适时播种矛盾的一种方法,是夺取小麦平衡高产的一项有效的措施。这里介绍的是山东省郏城县贫下中农采用这一方法获得小麦高产的经验,可供我省各地在进行小麦育苗移栽时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了寻求黄芪最佳移栽技术,对黄芪苗斜向(芪苗与地面夹角450斜放)、横向(芪头朝一个方向平放)、截根(将苗根截去一半约20 cm垂直移栽)、卷圈(将根卷成圈移栽)、竖向(直接直立移栽)5种不同移栽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斜向移栽和竖向移栽黄芪根条均称,分枝少,都能达到高规格市场商品标准;而横向移栽、断根移栽和卷圈移栽根分枝数多,芪条形状变异程度大、不易达到市场高规格商品标准,价格低、效益差,与斜向移栽比,横向、断根、卷圈移栽法产量分别相差了200.10、1301.55和700.35kg/hm2,而产值相差更明显,分别相差了4502.25、15507.75和15507.75元/hm2。本文同时从育苗、移苗、移栽和采挖4个环节提出了黄芪斜向移栽的规范技术。  相似文献   

14.
通过侧柏点播容器育苗和裸根苗移栽容器育苗两种方法的对比试验,总结了在实际推广应用中的育苗时间、育苗方法以及苗木的生长特点,选择出了一种最适宜在浮山的育苗方法。  相似文献   

15.
在小型固定床上以铁矿石为载氧体、CO为燃料,进行了化学链燃烧试验.通过在铁矿石中加入生物质灰,探讨了生物质灰的种类(玉米秆灰、油菜秆灰和稻草灰)、灰的添加量(5%~20%)及灰中碱金属对铁矿石载氧体反应活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生物质灰中无机组分不同,对铁矿石载氧体反应活性的影响也不同.由于玉米秆灰和油菜秆灰中碱金属K含量较高,高温下K以气态形式迁移到铁矿石表面,生成了K3Fe O2,从而提高了铁矿石的还原反应活性.稻草灰中Si含量很高,高温下碱金属K及Fe O与铁矿石反应,生成低熔点共晶体,加剧了铁矿石表面的烧结,减少了气固反应的接触面积,导致CO总转化率急剧下降.  相似文献   

16.
周德新  郭学建 《遵义科技》1999,27(4):38-41,31
推广玉米育苗移栽过程中,在抓好营养土配制质量的基础上,改营养块双株育苗双株移栽为营养球(块)单株育苗单株定向移栽,可有效降低空秆率,改善株间光照和肥水条件,充分发挥个体和群体优势,提高玉米产量。试验表明:肥球单株育苗定向移栽平均亩产分别比营养块单株育苗定向移载增产4.72%,比营养块双株育苗移地苛增产14.93%,遵义3号在生产上适宜种植密度为3400-3600株/667m^2。  相似文献   

17.
生物质原料氧含量高、亲水性强、能量密度低、研磨难度大等缺点限制了其高质化利用。以玉米秆为原料,采用小型烘焙脱氧预处理装置研究了烘焙温度对玉米秆燃料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度的热处理能够破坏玉米秆的纤维结构,提高玉米秆的可磨性能,增强了玉米秆的疏水性。烘焙固体产物含氧官能团数量减少,氧含量大幅降低,碳含量和热值逐渐升高;烘焙后质量产率和能量产率均有所降低,但能量产率高于质量产率。  相似文献   

18.
以小麦棉花套栽种植模式为对照,设置麦棉两熟不同种植方式,在大田试验条件下,比较分析了不同种植方式的棉花产量和两熟效益.结果表明,传统的营养钵育苗麦套移栽棉产量和效益均最高;麦后基质育苗移栽棉产量和效益低于套栽棉,但略高于麦后营养钵育苗移栽棉;麦后中熟直播棉产量和效益均最低,麦后早熟直播棉产量与麦后营养钵育苗移栽棉相当,但效益与营养钵育苗麦套移栽棉相当.在当前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及劳动力成本逐年攀升的形势下,麦棉套栽种植方式必将会被生产淘汰,麦后棉适宜于机械化与轻简化,将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会泽县秸秆资源十分丰富,但利用率约60%,主要是稻麦草、玉米秆、马铃薯秆等还田,补充和更新土壤有机质,不仅能归还土壤氮磷钾筹养分,还能保持土壤水分和改善土壤物理性状。这是一项集节水农业、有机农业、覆盖农业和生态农业于一体的综合性实用农业新技术。  相似文献   

20.
矮壮素(CCC,化学名称2-氯乙基三甲基氯化铵)是一种生长抑制物质,有促进作物根系发育,控制茎叶生长和矮化植株等作用。1963年以来,我国各地利用矮壮素进行防止小麦倒伏的试验,取得了有效结果,这些试验是在小麦直播地进行的。和直播小麦相比较,移栽小麦具有根系发达、秆粗蘖多等特点,矮壮素对移栽小麦是否也具有壮秆防倒作用呢?1976~1977年度,我们在芜湖市郊本系农场的移栽小麦地,于拔节期喷施矮壮素,现将试验情况及结果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